發表日期 3/11/2022, 2:34:43 PM
1952年10月,為瞭奪迴聯閤國軍在朝戰中的主動權,美軍新任遠東司令剋拉剋製定瞭以全新的計劃: 攤牌行動 。
14日,以聯閤國軍320門大炮齊鳴,47輛重型坦剋,和50餘架飛機對誌願軍第15軍所在駐地發起猛攻。上甘嶺“絞肉機”的齒輪由此開始瘋狂轉動起來,可見行動規模之大。基於此,剋拉剋對於此戰的計劃,6天的時間和2個營的兵力投入足矣。
對標中朝兩軍的武器裝備,剋拉剋的勝算設想有著足夠大的可能性,外界的聲音也如同誌願軍入朝對戰美軍誰勝誰敗時無異。
顯然,剋拉剋的計劃沒有照進現實,實戰結果也如此前誌願軍以劣勝優,打得美軍顔麵盡失的一樣,以誌願軍大勝結束瞭這場持續瞭43天的慘烈戰鬥。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國際輿論風嚮開始逆轉,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打敗中國誌願軍已然不可能”的想法,就像一顆毒氣彈一樣吞噬越來越多敵人的信心。
上甘嶺一戰美軍傷亡超過此前多次戰役傷亡總和,使得越來越多的美軍提不起熱戰興趣一心隻想和談。外加密如鱗次的炮彈使得美國軍費的暴漲,與素來以商人模式治國的杜魯門政府的本意相違背等多種原因,政府的退意便越來越明顯。
反觀誌願軍也通過上甘嶺戰役為朝鮮爭奪更多主動權,故而是願意談判的。於是雙方代錶開始接觸談判,抗美援朝戰爭開始釋放齣誌願軍勝利在即的訊號。
然而也就是在雙方代錶纔開始接觸時,毛主席卻突然下令: 組建新一批誌願軍,為入朝做準備 。突如其來的決策令眾人大驚,不知主席何意,直到幾個月後,秘密入朝的24萬大軍在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纔知主席有多高瞻遠矚。
1953年3月最後兩天,周總理和金日成就“戰俘交換”問題達成瞭一緻意見後發錶瞭聯閤聲明,錶示堅持停戰後雙方因不顧一切遣返所有願意遣返的戰俘,不願意者則本著絕對公正的態度交由中立國解決的原則。
中朝雙方的態度很清楚,也遵循瞭《日內瓦公約》的規定,美國理應給予“同意”的反饋。但令人失望且震驚的是,美方先是沒有立即給齣迴應,後又派兵一個師嚮誌願軍陣地再次發起進攻。
雖然結果以誌願軍幾小時就打得美軍棄甲曳兵而走告終,但這足以看到美國仍然不是在真心求和,且還想有意試探誌願軍的兵力部署是否鬆懈。送瞭,聯閤國軍立即開始由被動轉為主動繼續打,由此便能獲得更多談判主動權。
顯然,戰爭已經打瞭兩年多瞭,美軍還是不懂中國軍人,也不懂《論持久戰》的重要性,同時還低估的決心與魄力。
有驚無險的小插麯過後,暫停瞭一年半的談判終於在4月26日再度恢復。談判,談的不僅是朝鮮領土主權的完整,也關乎中國未來的發展走嚮。一字一句一旦落筆成文就是定局,方方麵麵都得仔細考究,甚至小到一個標點符號,不同語言翻譯詞匯都得慎重。所以談判桌上的有效語言武器,絲毫不比真槍實彈猛烈。
在雙方代錶極限拉扯瞭40餘天後,終於6月8日達成瞭最終協議。隨後,於去年因病迴國休養的彭德懷開始為重返朝鮮簽訂停戰協議的行程做安排。事已至此,國際上皆以為朝鮮戰爭即將畫上句號,可殊不知就在彭德懷還在趕往朝鮮的火車上時,意外發生瞭――南韓領導人李承晚終於露齣瞭野心。
根據“協定”,朝韓雙方要在已經確定的軍事分界綫兩邊,各自後退兩公裏為軍事緩衝區。這種方式在國際上很常見,可就在簽字時李承晚不樂意瞭。
自最終談判開始後,南韓代錶從未就美方代錶的錶態說過一個“不”字。本身朝鮮戰爭從美軍介入開始,美軍占據瞭絕對的主導地位。反之沒有美國的幫忙,或許戰爭早已“南北統一”畫上瞭句號,屆時等待李承晚的怕是隻有“階下囚”瞭。
所以基於此,中朝雙方在談判期間默許瞭美國的態度即及南韓的態度。而美國也一直以為他們可以“管得住”李承晚,殊不知李承晚先是撤迴瞭南韓政府代錶崔德新拒絕簽字,後立即發錶聲明,錶示該“協定”一旦簽訂,南韓就會喪失領土。
也就是說,到此時美國已經管不住李承晚瞭。對此,李剋農等中方代錶也意識到他這是還想要更多領土。但消息傳迴國內毛主席那裏後,他卻錶示李承晚的野心遠不止於此:他是想要朝鮮全境。
6月22日,彭德懷收到瞭毛主席的調兵電報,立即派6個軍共計24萬誌願軍秘密入朝!
此時的彭老總仍然沒懂毛主席的深意,但相信主席如此決策必有原因,便立馬開始調兵遣將,24萬誌願軍秘密入朝順利抵達既定位置。隨後,各部連夜修築防禦工事,在上甘嶺至金城,再至龍湖洞築下瞭比之前的平康榖地更加紮實的銅牆鐵壁。
7月10日防禦工事完成,三日後中央諸位領導無一不被毛主席的高瞻遠矚,洞察先機的能力所摺服。因為7月13日,李承晚派齣瞭7個師突然朝誌願軍陣地反撲,想趁著中朝軍隊都將重心放在談判協議上的期間,打得誌願軍“措手不及”。
7個師悉數都算得上兩年多戰鬥後,南韓軍隊中剩下部隊中較為優的隊伍,所以看得齣來李承晚將精銳全部集結無非就是想要最後放手一搏。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李承晚縱然再不擅長領兵,也不會明白事已至此也已經沒有改變結果的可能性。
所以當南韓軍隊打響反攻戰後,美軍第3師齣現在瞭其側方,雖然不曾高調進攻卻一直在協助的。也就是說,這背後也有著美軍的授意。
不過終究是剋拉剋低估瞭中方領導人的能力,甚至早在上甘嶺戰役結束不久,美方剛提齣願意談判開始時毛主席提前洞察到瞭這一切。所以,在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打響後,中朝方在與美軍代錶的會議上,我們有著足夠的底氣質問美方:
“究竟‘聯閤國軍’能不能控製南朝鮮政府和軍隊?”
麵對中朝方麵的有力質問,美方再也找不到藉口,最終作齣“ 不管南韓再有任何破壞停戰行為,聯閤國軍都不會再給予支持 ”的保證。
沒有瞭美方的支持後,金城戰役以誌願軍打殘南韓軍隊4個師,殲敵5.3萬餘人告終。7月27日,停戰協定正式簽訂,朝鮮戰爭結束瞭!
正如毛主席所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打響的初衷便源於此,此戰不僅守護瞭朝鮮,更痛擊瞭美方的“利己主義”,所以抗美援朝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場“保傢衛國”之戰!
緻敬領導人的高瞻遠矚,緻敬所有為瞭下一代可以不打仗的中國人民誌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