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4:45:51 PM
前言
中國有句古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蔣桂在競選副總統的鬥爭中,蔣介石被桂係打瞭一悶棍。這一棍雖然錶麵上是打在孫科身上,實際上卻痛在他的心裏。
蔣介石為人心胸狹窄,疑心特彆重,他豈肯就此善罷甘休?光在就職典禮上齣瞭李宗仁的洋相不過是一齣開鑼戲,壓軸的好戲纔要開始,蔣介石已經揮舞大刀登台錶演瞭。
蔣介石
蔣介石第一刀,一箭三雕
蔣介石的第一刀,就砍在桂係骨乾人物、安徽省主席李品仙的身上,想藉李品仙打開桂係的缺口。
蔣介石發動親信集中火力嚮李品仙進攻,說李“貪汙舞弊,私自挖掘安徽壽縣楚王古墓,盜竊墓中珍寶,還強買民間古畫”等等。他們不但在報紙上大肆發錶“內幕新聞”,攻擊李品仙,而且策動蔣係的監察委員,對李提齣彈劾動議。
暴風襲來,李品仙嚇得半死,便托病溜到上海,聲言治病,實則避避風潮。
李品仙
就在攻擊李品仙之風颳起不久時,蔣介石在“總統官邸”(仍在黃浦路中央軍校校園內)約見李宗仁。蔣介石說:“鶴齡(李品仙的字)在安徽鬧得很不像話,再難做下去瞭。為瞭愛護他,平息一下輿論,我想把他調到廣西去當省主席,把旭初調到中央,另調季寬(黃紹�f的字)到安徽去接替鶴齡,你看怎麼樣?”
李宗仁毫無思想準備,不敢貿然迴答,隻好搪塞,自己先跟季寬他們商量一下再說。
李宗仁辭彆蔣介石後,不敢怠慢,當即驅車趕到白崇禧公館,跟白密商,並要白崇禧馬上趕到上海找黃紹�f共商對策。白崇禧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當天下午便乘京滬快車趕到上海霞飛路黃紹�f的住處,說明來意。黃紹�f聽完瞭白崇禧的話,馬上說:“健公,這是老蔣的毒計呀,我們韆萬不可上當。”白崇禧問何以見得?黃紹�f直接給他講瞭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如今,桂係手中一共隻有兩個省――安徽和廣西,李品仙在安徽弄得很糟,現在把他調迴廣西,豈不要把廣西弄成安徽那樣嗎?旭初雖然纔乾平平,但守成有餘,比鶴齡可強多瞭。況且把他調到中央,也沒說任什麼職務,這裏麵可大有文章!
黃紹�f
黃紹�f說完彆人,又講起瞭自己,他認為,蔣介石讓他去安徽也不是什麼好意,無非是要他到“戡亂”前綫去試試,再來整自己。“這個當我堅決不上!”黃紹�f說,“我還要提醒你,這次選舉,老蔣恨死我們兩人瞭,你也要小心啊!鶴齡做不下去,另換一個廣西佬好瞭,或換一個接近我們的外江佬也好。”
白崇禧聽瞭,也頗以為然,便迴南京嚮李宗仁復命。李宗仁便以“黃紹�f不願去安徽”的話迴復瞭蔣介石。
果然不久,蔣介石便用第八綏靖區總司令夏威(廣西人)接替瞭李品仙,當瞭安徽省主席,但卻解除瞭他的軍職(夏威此時正秘密通過他的老婆陳明皓和參謀處長崔堅跟陳毅將軍聯係,蔣通過特務已有所聞)。蔣介石既撤換瞭李品仙,又解除瞭夏威的軍職,消除瞭隱患,還堵住瞭桂係的口,真是一箭三雕!
蔣介石
蔣介石第二刀,直砍白崇禧
第一刀初見成效,蔣介石又揮舞起他的第二刀,直接砍到桂係首腦人物,當時身膺重任的國防部長白崇禧的身上。
大傢知道,白崇禧這個國防部長雖無實權,但國防部長的大印還是由他掌握。參謀總長陳誠要對中央各部、地方各省行文非用部長大印不可。而陳誠所要乾的事,有很多不能讓白崇禧知道,可是不讓他知道,要蓋部長的大印就成為問題。
1947年,陳誠為瞭扣留�稅旃鶼抵薪�硃為珍,不讓白知道就蓋瞭國防部長的大印。到硃為珍嚮白求救時,白崇禧纔知道陳誠偷蓋瞭他的大印,當即大發雷霆,要撤管印的機要人員的職,後經蔣介石親自齣麵調解纔算解決。
白崇禧
白崇禧一再囑咐管印的人員,沒有他批準誰也不準擅用部長大印。這樣,蔣介石和陳誠對白崇禧當國防部長總感到是個障礙。在李宗仁競選過程中,白崇禧又十分賣力,親自為李策劃、拉票,蔣介石恨之入骨。因此,在“國大”閉幕後不幾天,蔣介石就準備利用行政院改組之機,打算免去白崇禧的國防部長職,而以何應欽繼任。這錶明李宗仁既然當瞭副總統,要來南京上任,那麼白崇禧就一定不能留在南京,這是蔣介石對李、白采取隔離安置政策的一種安排。因為蔣介石鑒於1927年8月上旬,李、白在南方曾夥同何應欽逼他下野,時日雖已消逝,曆史可能重演,所以對李、白必須分而治之,不能令他們共事一處。抗戰後,李、白各處一方就是此種手法的體現。
蔣介石
為瞭把事情做得冠冕堂皇些,以免給桂係口實,蔣介石於5月25日親自找白崇禧談話。蔣介石先說瞭些華中地區共軍攻擊如何猛烈,華中的戰略地位如何重要的應景話以後,話鋒急轉直下,蔣介石說:“健生兄,你是我國有數的軍事傢,我想請你齣任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的總司令,駐節武漢,指揮華中軍事,你看如何?”
白崇禧聽瞭這番恭維話,真以為蔣介石要重用自己的瞭,便建議說:“既然委座如此器重,敢不從命。但是守江(長江一帶)必守淮(淮河流域),這是一個戰略原則,華中地區隻能成立一個戰區,以期兵力能夠集中使用。我擬將司令部設在蚌埠,而以重兵運動於江淮河漢之間,以鞏固南京這個政治中樞的防衛。你看這樣是否可行?”
蔣介石聽後搖瞭搖頭:“徐州將成立另一個‘剿總’,由劉經扶(劉峙的字)負責。你的‘華中剿總’將設在武漢,指揮長江以北上遊部隊。你和經扶閤作乾吧!”
白崇禧以為中原劃分為兩個戰區,根本違背瞭他“守江必守淮”的原則,但又不能力爭(力爭有爭權之嫌),便未加可否地離開瞭總統官邸。
蔣介石
1948年6月1日,蔣介石在白崇禧並未錶態的情況下,突然任命何應欽為國防部長,顧祝同為參謀總長,而任命白崇禧為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的總司令。白崇禧聞訊,簡直氣得跳瞭起來。
為瞭研究對策,6月6日,白崇禧特地請李宗仁和程思遠在他的一號公館午餐。酒過三巡,白崇禧說他將赴上海小住一個時期。如果蔣介石不接受他的建議,他絕不接受此項任命。
再說這邊,蔣介石見白崇禧拒不受命,便派吳忠信到上海虹口白崇禧的住處,勸他迴南京接受新命,但白崇禧依然不為所動。
蔣介石見此狀況,便藉“慶賀端陽”為名,把黃紹�f、張群、吳忠信等三人請到他傢午餐,同桌的還有蔣經國,蔣介石夫婦親自招待。蔣介石平日從不飲酒,這次卻舉杯祝他們“節日快樂”,這在他是極少有的事。午飯後,蔣介石對黃紹�f說,想請季寬先生去勸勸健生兄,以黨國大計為重,打消辭意,快去武漢就職。黃紹�f問:“派人去勸過沒有?”蔣介石說:“禮卿先生剛勸過迴來,他仍然堅辭,不去就職……”
最後,黃紹�f終於答應去上海勸說白崇禧,蔣介石還額外提齣,要他和蔣經國同機前往。
蔣經國
當天下午4點多鍾,黃紹�f就到瞭上海。一下飛機,就給白崇禧打電話,約他去黃傢一談。
白崇禧說自己知道黃紹�f的來意,讓他不要勸瞭,誰知黃紹�f卻說,自己的來意你隻知道一半。如此一來,白崇禧被勾地便與黃紹�f見瞭麵。
二人見麵後,黃紹�f便說,既然蔣介石願意放你齣去,你為何不藉此機會遠走高飛?到武漢之後,把廣西部隊拿到手裏,等時機成熟再迫蔣介石下台,讓德鄰(李宗仁的字)齣來代理總統,豈不是一舉而數利?
黃紹�f的這番言語,把白崇禧說得心悅誠服,茅塞大開。他覺得到漢口去,對自己,對桂係都十分有利,便答應迴南京同李宗仁麵談一切。
白崇禧迴到南京,經和李宗仁密談一陣後,便立即去見蔣介石。蔣介石當然十分高興,白崇禧就趁機要求擴大“華中剿總”的職權和布防區域,並一再要求他的“華中剿總”直接對蔣負責,聽命於蔣,不受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的節製。
蔣介石
蔣介石知道,如不同意白崇禧的這一請求,又會把事情弄僵,況且,白崇禧既錶示直接聽命於自己,也符閤蔣介石的一貫作法,便點頭批準。這樣,白崇禧就擺脫瞭國防部和參謀總部的羈絆,在軍事上取得瞭極大的指揮權和主動權。這是白崇禧跑到上海撒嬌半個月的最大收獲,這種做法不僅是其他“剿總”所沒有的,而且是蔣軍曆史上所沒有的。
“華中剿總”顧名思義,這時還是一個純軍事性質的機構,總部內設第一(人事)、第二(情報)、第三(作戰)、第四(後勤)、總務、軍醫、軍法、政工等8個處。直轄的部隊最初隻有第三兵團、第五綏靖區、第五十八軍以及在湖南剛組編成立的第二十九軍和一些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的地方部隊,總兵力約30萬人左右。
1948年6月28日,白崇禧身著陸軍上將軍服,衣肩上綴有三枚金光閃閃的梅花瓣,胸前掛滿勛章,眼戴金絲眼鏡,手戴白色手套,由妻子和幾個心腹隨員陪同,乘“空中霸王”號專機,飛抵漢口,就任“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的總司令。他的“守江必守淮”的主張也就擱置不提瞭。
白崇禧
為排異己,白崇禧來瞭個大換班
話分兩頭。卻說何應欽繼白崇禧齣任國防部長以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曾嚮蔣介石建議,在作戰部署上要保證使何應欽同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密切閤作。蔣介石不敢得罪美國主子,錶麵隻好滿口答應。可實際上,他卻認為如果這樣做,實際上剝奪瞭自己的軍事指揮權,這在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同意的。所以,他采取瞭陽奉陰違的辦法,拒不執行美國人的意見。
因此,司徒雷登於6月14日報告美國國務院:“令何應欽將軍與巴大維將軍密切閤作,共同指揮作戰,其後,蔣委員長食言,仍由其本人用命令經由無能之參謀總長(指顧祝同)而親自作戰。”
8月22日,司徒雷登又報告說:“巴大維將軍曾就當時軍事行動所引起之若乾特殊問題,嚮委員長有所建議,但此項建議每不為其所重視。”這足以錶明美蔣關係在繼續惡化。
蔣介石
這時,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所部,在劉伯承、、陳毅領導下,在豫西、豫東嚮國民黨軍發起瞭猛烈的攻擊,取得瞭很大勝利。
在豫西,由劉鄧大軍太嶽兵團(陳賡部)和華東野戰軍之一部,由晉南平陸、豫北孟縣間強渡黃河,嚮河南西部挺進,跟白崇禧指揮的第十三綏靖區所部新一軍接觸,殲滅瞭新一軍所部一、二、三師和獨立旅,計3萬餘人,解放瞭鎮平、內鄉、淅川、鄧縣四縣。接著,解放軍由桐柏山區南下,進攻宛東各縣。
白崇禧急忙調兵遣將,由信陽、南陽兩個綏靖區調兵夾擊。令駐信陽之第五綏靖區司令官張軫、副司令官趙子立,親率第十四軍(軍長熊授春)、第二十軍(軍長楊乾纔)、第五十八軍(軍長魯道源)等西進;令十三綏靖區司令官王淩雲,副司令官萬世炯率第二軍(軍長張金廷)東進。兩支部隊在賒旗鎮同解放軍遭遇,僅打瞭兩天,第五綏靖區張軫所部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張軫、趙子立退入南陽,魯道源的五十八軍損失慘重,魯道源本人躲進刺叢,纔幸免被俘。魯道源齣來時,被刺叢掛得遍體鱗傷,率殘部逃往漢口。第十三綏靖區王淩雲部損失較少,退守南陽。
白崇禧
張軫和趙子立在南陽接到蔣介石電令,要他們到漢口找白崇禧另行安排任務,所遺部隊十四軍和二十軍由十三綏靖區指揮作戰,駐守南陽。
在豫東、華東野戰軍第三、八縱隊嚮國民黨河南省會開封發起進攻,激戰五天,攻剋開封,阻擊嚮東增援的邱清泉兵團。中原野戰軍三、九縱隊和華東野戰軍十縱隊阻擊由平漢路來援之國民黨軍。華東野戰軍一、四、六、兩廣縱隊和中原野戰軍十一縱隊在睢縣、杞縣地區殲滅國民黨第七兵團部及整七十五師,兵團司令區壽年被俘。此役共殲敵9萬餘人。
軍事上的失利,震動瞭南京的國民政府及蔣介石。自1946年7月起至1948年7月止的兩年中,在人民解放軍的痛擊下,國民黨軍被殲滅260多萬人。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在南京親自主持召開瞭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會議於1948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國防部大禮堂舉行,曆時7天。蔣介石、何應欽、顧祝同、白崇禧、林蔚、劉斐、蕭毅肅、湯恩伯、杜聿明、黃伯韜、宋希濂、範漢傑、黃維等以及陸、海、空軍總司令、聯勤總司令和國防部高級官員共120餘人參加瞭會議。
蔣介石
蔣介石、何應欽、顧祝同3人分彆主持。蔣在會議開幕時發言,充滿瞭沮喪的神氣,對前途完全喪失瞭信心。他大罵許多戰場指揮官貪汙腐化、貪生怕死,指揮無能。他警告說:“大傢如果再不覺悟,再不努力,到明年這個時候能不能再在這裏開會都成問題……”
何應欽的“軍事形勢報告”是比較坦率的。他說:“兩年來我軍損失兵員(包括死傷、被俘、失蹤)共300餘萬人;步槍100萬支,輕重機槍7萬挺,山炮、野炮、重炮共1000餘門,迫擊炮、小炮15000餘門,還有大批坦剋、戰車、汽車、通訊器材和各種彈藥無數……”他的報告真是“動人心弦”,很多人聽完都覺得這仗根本打不下去瞭。
有人把何應欽的報告和與會人員的發言嚮蔣介石匯報,蔣介石氣得滿臉紅脹,連鬍子都翹起來瞭,兩手撐著在室內走瞭許久。
這次會議,作齣瞭戰略方案的決定,也是國民黨垂死掙紮的方案。
蔣介石
會後第三天,蔣介石親自召見杜聿明、黃維和宋希濂三人,當麵任命杜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一個兵團的司令官,駐守徐蚌地區。另外,任命宋希濂為“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一個兵團(即十四兵團)司令官,位置於鄂西北地區,主要任務是防止共軍進入四川及阻止共軍在宜沙一帶渡江進入湘西。任命黃維為十二兵團司令官,位置於平漢路的信陽一帶,主要是防止共軍進入武漢和阻礙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
黃維受命後,於9月間在漢口組成兵團司令部,即赴駐馬店前綫指揮部隊。該兵團轄第十、十四、十八、八十五等四個軍及一個快速縱隊,總兵力為12萬餘人。宋希濂受命後,於9月中旬到沙市組設兵團司令部,該兵團轄第二、十五、二十、二十八、六十五、七十九等六個軍、十四、十五、十六等三個縱隊和湖南省保安第一旅,總兵力為20餘萬人。十二、十四兩兵團蔣介石明令歸白崇禧的“華中剿總”指揮,這樣,白崇禧所指揮的軍隊除原張淦、張軫所部外,又加上瞭宋希濂、黃維兩個兵團,兵力更加雄厚瞭。
白崇禧、黃傑、蔣介石
軍事力量集結以後,白崇禧又從政治上著手加強他的力量,他決心重整武漢統治機構的班底,排除異已,以確立桂係的勢力。
當時湖北省主席王東原,漢口特彆市市長徐會之、武漢警備司令阮齊、第九補給區司令硃鼎卿都是白崇禧的死對頭陳誠的舊部或是親近陳誠的,白崇禧自然不放心。所以他第一步就是保舉自己的親信許高陽(曾任國防部民政局長)為第九補給區司令。但遭到郭懺(聯勤總司令,管轄全國各補給區)的抵製,遂隻當瞭副司令。
白崇禧見此著棋不成,便進行第二步,保舉時任蔣介石侍從室中將高參的陳明仁為武漢警備司令。白崇禧為什麼保舉蔣介石的嫡係陳明仁呢?因為陳明仁在東北時曾被陳誠以“貪汙”的罪名建議蔣介石撤職查辦,白崇禧當時力保陳嚮蔣進言撤職而不查辦,蔣介石遂調陳明仁到侍從室。
白崇禧預料,如保舉桂係的人為警備司令,蔣介石不會批準,但保舉與他有親密關係而又是蔣的嫡係、學生陳明仁(黃埔一期畢業)最適當,定可得到蔣介石的批準。
白崇禧
果然不齣白崇禧所料,1948年10月,蔣介石任陳明仁為武漢警備司令兼第二十九軍軍長,擠走瞭阮齊。以後,白崇禧以“徵兵不力”、“防禦工事進展緩慢”以及其他理由,撤換瞭好幾個湖北省主席(如王東原、萬耀煌、張篤倫)和漢口市長徐會之,而代之以硃鼎卿(任省主席)和晏勛甫(任漢口特彆市長),奪取瞭武漢統治機構的大權。這是後話,錶過不提。
白崇禧掌握瞭華中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大權,又按自己的意願改組瞭湖北、武漢的地方政府,真是躊躇滿誌,準備在華中地區擺下戰場,跟解放軍一決雌雄。這真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他這是把豫西、豫東的教訓全給忘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