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6:44:45 PM
上個月,大洋彼岸的參議院以壓倒性優勢通過瞭《開放市場法案》,此法案將要求蘋果、榖歌允許軟件開發者在iOS和安卓係統中使用其他支付係統,並允許用戶安裝第三方應用商店。
無獨有偶,本月,韓國電信監管機構也通過瞭針對蘋果和榖歌應用商店的修正法案,將禁止蘋果和榖歌等主要應用商店強迫軟件開發商使用其支付係統。
在移動互聯網後期,封閉係統下的數字競爭愈演愈烈, 各傢硬件廠商正憑藉底層係統的控製權建立起高高的“牆”來保護自己,但這也使得中小軟件開發商生存環境愈發睏難, 壓抑瞭市場活躍度。
因此,“築牆”與“拆牆”正成為當下全球共同探討的話題。
而在國內,由於各種原因,榖歌服務無法深入,因此國內手機廠商保留Android係統底層的同時,開發自己的軟件功能、賬號體係以及應用商城,如MIUI、Flyme、EMUI等等。
不過,安卓天生開放的特性,使得手機廠商們暫時無法像iOS一般完全將自己封閉起來,並徵收“蘋果稅”。因此,對於安卓廠商來講, 誰能把控軟件分發渠道,便能占據定價權。
盡管競爭激烈,但全球各國都在推動互聯網行業走嚮互聯互通,促進良性發展,避免齣現壟斷。然而,國內手機廠商軟件分發市場的牆卻越築越牢,如同鐵闆一塊,雷打不動。
處處設牆隻為自傢引流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App的數量也在井噴式增長。截至2021年底,國內App總量達到252萬款,應用商店分發總量達21072億次。這也直接造就瞭應用分發市場的繁榮。
但早期的應用商城並非由手機廠商主導,而是由第三方渠道把控, 如91手機助手、安卓市場、豌豆莢、應用寶等。其中起步較早的91在2012年纍積用戶一度達到瞭1.27億,而當年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約為3.8億人,也就是說3個人中就有1個人手機安裝瞭91助手,這也使得當年91無綫賣身百度賣齣瞭19億美元的天價。
不過此後,隨著國産手機的逐步崛起,手機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城開始牢牢把控話語權,並且利用底層操作係統,對各種用戶權限進行支配,打壓第三方應用市場。這一做法一直伴隨著不小的爭議。
近日,光子星球選取多個品牌手機,分彆嘗試從非廠商渠道及第三方應用商城下載軟件,遭到瞭多次攔截、引流。目前來看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 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大部分沒有收錄第三方應用商店, 通過瀏覽器官網下載第三方應用商店,手機會在安裝過程中予以阻攔。
我們在華為、小米、OPPO、vivo 4個手機應用商店搜索應用寶、豌豆莢、taptap和酷安,發現四款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中均無法找到應用寶、豌豆莢、taptap,酷安在華為、小米、OPPO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中可安裝,但該版本的酷安相比正常版,缺少瞭“下載”功能。
華為手機應用市場搜索第三方應用商店
OPPO手機軟件商店搜索第三方應用商店
vivo手機應用商店搜索第三方應用商店
小米手機應用商店搜索第三方應用商店
之後我們通過手機瀏覽器在應用商店的官網分彆下載應用寶、豌豆莢、taptap、酷安,然後分彆在上述4個手機上安裝,均看到不同程度彈窗提示,或是進行強製安全檢測,或是顯示未通過官方應用商店人工親測, 總之是為瞭引流到自己的應用商店。
華為手機普通模式下載應用寶提醒
小米手機下載豌豆莢提醒
vivo手機下載taptap提醒
OPPO手機下載酷安提醒
第二, 通過瀏覽器、抖音、B站下載安裝軟件,也均會受到攔截提示。
小米手機通過抖音下載雲上城之歌提醒
vivo手機通過瀏覽器下載得到提醒
vivo手機通過bilibili下載原神提醒
第三,部分手機還擁有 “純淨模式” ,一旦用戶開啓這個模式,所有第三方應用下載後,在安裝過程中均齣現安全提示,引導自帶應用商店安裝,並且需要輸入密碼。
華為手機純淨模式通過豌豆莢下載愛奇藝提醒
華為手機純淨模式通過瀏覽器下載番茄免費小說提醒
簡而言之,對於大多數手機品牌來講,不在本品牌應用商城下載的軟件,一律按照具有潛在風險的軟件處理。如果用戶想繼續安裝,需要多次確認並繞過品牌方精心設置的各種按鈕方可完成安裝。
嚴重影響開發者創新和妨礙用戶體驗
據蘋果2022財年一季報數據,蘋果公司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195.16億美元,毛利率高達72%,硬件營收1044.29億美元,毛利率38.4%。依托自身的齣貨量和封閉生態,蘋果從中獲取瞭巨大的利潤。
雖然礙於安卓的開放特性,無法形成從交易到軟件全渠道的盈利,但憑藉安卓龐大的用戶基數和App數量,控製分發也是廠商們對標“蘋果”過程中的一環, 這其中又以遊戲為典型。
2014年,OPPO、vivo、華為等手機廠商共同成立瞭“硬核聯盟”,定下瞭與遊戲廠商五五分成的規定,隨著硬核聯盟中幾傢品牌齣貨量與日俱增,話語權也隨之加大,五五分成便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其餘渠道商隻能作為跟隨者。
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手機廠商們通過內置應用市場和係統層麵限製某些軟件使用便是最大助力。按照《2019年硬核聯盟白皮書》的數據,硬核聯盟中國移動遊戲市場滲透率達到65.7%。
實際上,在這場博弈中,手機廠商既扮演著運動員的角色也扮演著裁判員的角色,第三方應用分發軟件和開發者一開始就注定難以取勝。
有人認為,由手機廠商主導的應用分發或許有利於構建一個健康的安卓生態。但當應用分發被手機廠商壟斷,其中的利弊並不能一言蔽之。 比如第三方分發渠道無力維持運營、中小開發者收入減少盈利睏難、軟件開發者與廠商矛盾激化、用戶選擇減少體驗變差。
如果細看當下手遊的“氪金”風潮,高額的渠道分成也是其中緣由之一。
遊戲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研發、運營以及渠道,其中前兩者往往屬於重投入階段,而渠道則起到推廣作用。當渠道費用過高難以覆蓋成本時,如何讓玩傢“氪金”便成為遊戲設計中的重要一環。
有手遊從業人員曾告訴光子星球,在運營中找“托”刺激重度氪金玩傢,甚至組建團隊重點服務這類玩傢,幾乎都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有限的資源服務更願意付費的玩傢,而不願意付費的玩傢則成為其取樂的“工具”,難免會使得大多數用戶體驗下降。
此外,同一遊戲在不同渠道存在無法切換服務器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渠道服”。 當玩傢切換手機品牌時,可能會齣現遊戲金幣、道具無法遷移的情況,而這也提高瞭部分用戶的換機成本, 為手機廠商下一代硬件設施的銷售提供瞭保障。
米哈遊的《原神》、阿裏的《三國誌戰略版》、莉莉絲的《萬國覺醒》都紛紛選擇瞭自主宣發的模式,究其原因,還是不想將命脈交予硬件廠商手中。
在2017年11月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牽頭製定發布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分發服務自律公約》第17條中就曾明確倡導,企業在下載、安裝、升級、使用、卸載應用軟件時,不得實施以下行為:濫用自身優勢乾擾或阻礙其他應用軟件分發;濫用用戶提示的方式乾擾或阻礙其他應用軟件分發服務。
本以構建一個健康的安卓生態而誕生的“安全提示”,不應該成為手機廠商的護身符、號令槍,甚至是遮羞布。
手機廠商涉嫌壟斷
實際上,手機廠商攔截外部應用,目的就是讓用戶放棄抵抗,轉而使用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這或許已經涉嫌壟斷。
翻閱《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這些廠商已經涉嫌采用“誤導、欺騙、強迫用戶修改、關閉、卸載其他經營者閤法提供的網絡産品或者服務”的行為。
據光子星球瞭解到,這樣的情況並非後移動互聯網時代齣現的問題, 第三方應用分發軟件與廠商的矛盾幾乎伴隨著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
2016年12月,因認為華為手機對“安智市場”及遊戲應用的下載進行瞭惡意乾擾,安智市場嚮北京市海澱區提起訴訟;2017年1月,vivo因安裝軟件的過程中,采用反復彈窗提示、設置倒數讀秒默認取消安裝等行為,與應用寶對簿公堂,最終被責令停止前述行為;同年5月,OPPO也因類似事件,被責令停止類似行為。
手機廠商把控應用分發渠道,使其在與軟件開發者談判時擁有更高的議價權,從而形成不平等的交易關係。從蘋果高達30%的“稅收”到硬核聯盟的五五分成,都讓開發者苦不堪言。以安全為由,封殺其他應用分發軟件似乎並不能完全站住腳。與之相反的是, 應用寶、豌豆莢等軟件對於隱私和安全的保護並不亞於國産手機廠商。
開放潮流不可阻擋
2021年可被稱作“互聯網反壟斷元年”,從年初阿裏因“二選一”被開齣182.28億元的天價罰單,到此後騰訊、滴滴、美團、虎牙、鬥魚等一眾互聯網公司均遭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企業市場份額較大並非“原罪”,而是部分企業憑藉自身巨大的體量,以安全之名,行壟斷之實,抑製市場有序競爭,降低市場活力。
在監管倡導公平競爭和互聯互通大背景下,我們看到巨頭間互通互聯的事件也開始不斷曝齣,騰訊開放小程序,阿裏係App開始接入微信支付,微信取消部分外鏈限製,雖然互通互聯並不是一蹴而就,但市場卻因此正在逐漸嚮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靠攏。
近期恰逢315,“手機攔截第三方APP下載遭用戶投訴”也登上瞭微博熱搜,截至發稿日,閱讀次數已達到2871.9萬。
不少網友反應在安裝手機應用中,均遇到過被手機攔截其他渠道下載的情況。特彆是當本品牌應用商城沒有該款應用時,這種方式顯得尤為不便。
上海權典律師事務所主任鄧學平律師指齣,手機廠商對於第三方應用商城以及其他一些App的攔截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他應用商城及App可以援引《反不正當競爭法》來追究手機生産商的相關責任。同時,從消費者層麵上來講, 這樣的行為也剝奪瞭消費者的選擇權。
由此可以預見,手機廠商憑藉係統及硬件優勢的排他行為也終將走嚮末路。
開放的潮流不可阻擋,就好像阻礙德國人交流的柏林牆在1989年最終免不瞭被推倒的命運一樣。人為製造一堵無形的牆,並將自己封閉在其中,最終隻能隨著熵增走嚮混亂與無序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