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宋代是市民階層形成與市民文化崛起的時代 是高雅文藝俗化與世俗文藝昌盛的時代 李建軍: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消長與文學史價值 - 趣味新聞網


宋代是市民階層形成與市民文化崛起的時代 是高雅文藝俗化與世俗文藝昌盛的時代 李建軍: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消長與文學史價值


發表日期 4/12/2022, 7:04:17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宋代是市民階層形成與市民文化崛起的時代,是高雅文藝俗化與世俗文藝昌盛的時代,是抒情文學新變與敘事文學漸盛的時代,在中國文化發展史、文藝嬗變史、文學演進史上舉足輕重。宋代小說是市民娛心消遣的經典門類,… .....


    

宋代是市民階層形成與市民文化崛起的時代,是高雅文藝俗化與世俗文藝昌盛的時代,是抒情文學新變與敘事文學漸盛的時代,在中國文化發展史、文藝嬗變史、文學演進史上舉足輕重。宋代小說是市民娛心消遣的經典門類,也是士人淑世資暇的重要文類,可謂觀察文學內部雅俗關係的理想視角。

《雅俗際會: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共生關係研究》,李建軍著,中華書局2020年12月版。

具體而言,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既二水分流又局部交匯,既互相倚傍又彼此消長,在中國敘事文學史上形成獨特景觀,並影響到文學的雅俗格局,具有文白互動的典型意義和重要的學術價值。

本文在學界研究基礎上[1],以共生理論的分析框架為骨架,以敘事文學的研究範式為血肉,以雅俗際會的文化視野為魂魄,分析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互動共生(下簡稱“文白共生”)之態勢與動因,並以此為基點追尋宋代以降士人文學與市民文學、高雅文化與世俗文化雙嚮互動的社會原因、邏輯關聯,揭示近世雅俗文化互滲消長的內在理路及深遠影響。

一、文白共生的敘事語境

宋代小說有話本與文言之分。宋代話本小說的判定,學界有爭議,筆者綜閤鬍士瑩、程毅中、石昌渝、硃一玄、陳桂聲等諸傢觀點[2],認為《碾玉觀音》等35種小說話本、《五代史平話》等3種講史話本、另有1種說經話本即《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共39種話本小說的主體內容完成於宋代,雖後世有增刪修潤,但仍應判定為宋話本。

宋代文言小說有筆記體(體現為筆記小說集)和傳奇體(多體現為單篇傳奇文)之分。其中筆記小說集據《四庫全書》“小說類”著錄,計91種,包括“雜事之屬”65種、“異聞之屬”14種、“瑣語之屬”12種;單篇傳奇文據李劍國先生《宋代誌怪傳奇敘錄》,計85種。上述200餘種話本體、筆記體、傳奇體小說,構成瞭宋代小說的主體。

共生是不同生物體互利互助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現象,其前提是不同生物體之間的異質互補。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基礎,源於兩者屬於相異又相鄰的敘事類型――士人敘事與市民敘事,源於兩者在敘事話語(用何敘事)、敘事行為(如何敘事)、敘事旨趣(為誰敘事)、人物塑形、敘事倫理等方麵的異質互補。

《宋代誌怪傳奇敘錄》

宋代文言小說與話本的編創主體、接受主體有士人與市民之彆,兩類小說分彆反映著不同主體的文化精神和倫理意識,屬於不同類彆的敘事。

宋代文言小說的創作和閱讀基本上是在士人圈中,屬於文人敘事中的士人敘事。宋話本的口傳環節是典型的市民敘事,編寫環節雖然經過書會纔人等文人的加工潤飾,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文人敘事的情趣和印痕,但主導性的還是市民情趣,因此宋話本的主體應歸入市民敘事。

緣此,就敘事層麵而論,宋代文言與話本小說之關係,渾言之可謂文人敘事與民間敘事之互動,析言之則應言士人敘事與市民敘事之共生。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在敘事話語上存在差異。文言小說(士人敘事)多用書麵化的文言,簡潔典雅,含蓄蘊藉,呈現齣超語體文的書麵加工色彩;話本(市民敘事)則多用口語化的白話,直白俚俗,生動活潑,顯現齣語體文的活態口語色彩。

《宋元小說傢話本集》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士人敘事所使用的文言與唐代相比,已是吸取較多白話質素的淺俗化文言,而且部分小說已在人物對話等環節直接使用白話以繪聲繪色、畢現聲口;而宋代市民敘事也有大量使用文言的現象,如話本化傳奇、傳奇式話本和白話話本中的文言運用。由此而形成士人與市民敘事在語言運用上既各有側重又相互交叉的現象。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在敘事行為上差異甚大。一般而言,士人敘事重“事”亦重“敘”,講究結構的謹嚴周密、情節的跌宕有緻和敘述的起承轉閤;市民敘事則“事”重於“敘”,更加注重故事本身的生動麯摺,而不把“敘”作為重點,在謀篇布局的運思、敘事技法的運用上均不及士人小說精緻。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敘事中大量運用嫁接、捏閤、巧閤、以物串事等敘事技法,呈現齣鮮明的民間性、集體性和質樸性。

尤可一提的是,宋代話本作為典型的市民敘事文本和口傳文學文本,存在較為普遍的程式化傾嚮,既體現在宏觀層麵的情節設計、角色安排,也體現在中觀層麵的場景描繪,還體現在微觀層麵的語言錶達,可謂全方位、多層麵的程式化。宋代士人敘事,少量作品如入冥小說也有程式化跡象,但多數作品還是以追求個性化描寫為目標,盡量避免齣現重復,程式運用密度較低,程式化程度遠遜於宋話本。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在敘事旨趣上各有側重。從價值取嚮而言,宋代文言小說作為士人精神世界的藝術摺光,鮮明地體現齣他們的心之所嚮、情之所係。一方麵,他們有登第入仕、經世濟民的誌趣;另一方麵,他們也會有功名浮雲、黃粱夢醒的體悟。兩者交織在一起,呈現齣入世與齣世、夢想與夢醒互相融會的七彩光譜。相較於宋代文言小說摺射齣文人士子的登第夢和黃粱夢,宋話本則摺射齣市井細民的發跡夢和富貴夢。

《宋元平話集》

簡言之,宋話本摺射齣市井的價值追求,而宋代文言小說則摺射齣士人的人生體悟,兩者有俗與雅、淺與深、熱鬧與冷靜、直白與含蓄之審美差異,剛好可以異質互補。從旨味追求而言,文人敘事更多追求雅緻的韻味,市民敘事則更為喜好俚俗的趣味,前者含蓄蘊藉,後者淺近直露,前者偏重精神愉悅,後者偏重感官刺激。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在人物塑形和敘事倫理上各有偏好。就士人形象塑造而言,宋傳奇中的士人形象更多悲情色彩,而話本中的士人形象則更多喜劇情調。[3]這種人物塑形的差異可能與士人與市民的審美心理歧異有關,士人更多以悲為美,而市民更多以喜為美。

宋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士人塑形的悲、喜格調之彆,往往蘊含敘事主體的意圖倫理考量。文言小說通過士人的悲劇故事和顯明的倫理介入,有強烈的勸善懲惡意圖;話本偏重敘述士人的喜劇故事、風流故事,雖也有一定的勸懲意識,但倫理介入並不顯明,敘事的優先考慮是娛樂性。概言之,宋代文言小說是教重於樂,而宋話本則是樂先於教。

《宋代傳奇集》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共生關係的形成,兩者的異質互補是前提,而宋代整個文化領域的雅俗互滲則是其時代語境。唐宋之際是中國曆史的變革時期。唐宋變革導緻文化轉型,大量平民子弟入仕為官,躋身士紳階層,逐漸改變士人文化的整體麵貌和雅俗格局,使得宋代的士人文化較之唐代更具平民色彩和雅俗貫通之習。

另一方麵,宋代商品經濟和城市的發展,催生瞭市民階層的興起,而市民階層的興起,又促成瞭以瓦市伎藝為代錶的市民文化的勃興。市民文化是都市通俗文化,又是介於雅俗之間的文化,連接著鄉民文化與士人文化,吮吸著這兩種文化的營養。

士人文化與市民文化雖然有大傳統與小傳統、雅文化與俗文化之差異,但由於唐宋之際社會變革、階層變動、觀念變遷導緻雅俗邊界變化,兩者在宋代的雙嚮互動非常明顯,一方麵市民文化既影響士人文化,又從士人文化汲取養分,另一方麵士人文化既輻射市民文化,又從市民文化取精用弘。宋代士人文化與市民文化的雅俗際會,正是話本與文言小說互動共生的時代動因。

二、文白共生的雙嚮機製

宋代說話及話本與文言小說互動共生,一方麵文言小說藉鑒說話伎藝齣現新變,另一方麵說話伎藝倚傍文言小說不斷壯大。

(一)文言小說對說話伎藝的藉鑒

宋代文言小說發生瞭從“淑世”到“資暇”的重心轉移,從“慕史”“傳信”到“幻化”“不必信”的觀念變遷。[]伴隨觀念變遷,宋代文言小說的審美趣味,也在嚮市井伎藝、市人小說的世俗化方嚮滑動。

明刊本《宋人百傢小說》

宋人文言小說尤其是傳奇體小說中,下層文人的的作品大幅增加,這些作品帶著強烈的市井氣息和世俗趣味,逐漸改變著文言小說的雅俗版圖。另外,宋代中上層文人之作,如洪邁《夷堅誌》、廉布《清尊錄》、郭彖《睽車誌》等,受到話本小說和通俗文言小說的刺激和影響,也在逐漸沾染市井氣息,徐徐褪去稗說雅緻之習。

前者是俗的挺進,後者是雅的萎縮,兩者匯閤,使得文言小說的整體風格逐漸由唐之雅緻轉為宋之世俗。宋人文言小說的世俗化,主要錶現在小說的焦點逐漸由文人學士、纔子佳人轉嚮市井細民、蕓蕓眾生,小說的旨趣也逐漸由裨教化、補史闕為主的文人之趣轉嚮供談笑、廣見聞為主的細民之好。

宋代文言小說不僅在小說觀念、審美趣味上受到市人小說的影響,也在敘事手法上藉鑒後者,這最典型地體現在“獨白式”心理描寫手法的運用上。

中國文言小說作為稗史,脫胎於史傳,有較強的慕史傾嚮和鮮明的史化特徵。史傳敘事的“呈現式”模式,雖然是一種全知敘事模式,但撰寫者“全知”領域往往僅限於人物言行,並不包括人物心理。直接描寫旁人無法得知的人物心理,顯然有悖實錄原則,因而此舉被正統史傢擯棄。

《新編五代史平話 》

漢魏六朝的文言小說受到史傳敘事的影響,采用“呈現式”敘事模式,盡量秉承實錄原則,客觀再現人物言行,一般不會直接描寫人物心理。這些小說即使描寫人物心理,一般也是通過描寫夢境、幻覺或者人物言行神態等,麯摺地呈現人物的內心活動,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采用人物內心獨白方式直抒胸臆。唐代的誌怪小說、軼事小說,也大都不會采用內心獨白之法直接描寫人物心理,傳奇小說則齣現瞭一些新變,如《無雙傳》等晚唐傳奇開始零星齣現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

傳奇小說至晚唐齣現的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猶如星星之火,到瞭宋代,燃成燎原之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是具有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的篇章大量湧現。《唐宋傳奇總集》宋代部分共收錄傳奇184篇,具有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的篇章共有18篇,占比已達10%左右。[]

第二是大段的心理獨白開始齣現,如清虛子《溫婉》敘及溫婉被迫流於娼傢的經曆時,多處運用瞭直接心理描寫之法,且采用瞭大段的心理獨白。

第三是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手法的運用漸趨成熟,功能漸趨豐富,或為揭示人物內心、推動情節發展,或為設置懸念伏筆、增加故事波瀾,或為描摹內心隱秘、凸顯人物性格,其中後兩種功能在先宋文言小說中非常罕見。

宋代文言小說中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的大量湧現和功能漸趨豐富,應與說話藝術的影響頗有關聯。與文言小說“客觀呈現式”的敘事模式不同,白話小說是一種“主觀講述式”的敘事模式。

《宋人小說類編》

宋代說話藝人在講故事之際,常常會直接進入人物內心世界,呈現人物言行的情理基礎,這些直扣心扉之舉在現存宋話本中有清晰的印跡。現存宋代39篇話本中,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比比皆是,而且類型非常豐富。宋代說話藝人這種直扣心扉的全知視角講述,對宋代文言小說産生瞭很大的影響。

我們以最能代錶文言小說成就的傳奇為例,宋傳奇作者中有大量未入仕的下層文人,這些下層文人與中上層的正統文人相比,敘事時受到傳統規範的束縛更小,更能夠突破傳統文人撰述稗史時效法史傳、不敢直闖人物心扉的敘事慣例,這就為他們寫作傳奇時進行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提供瞭可能。

這些下層文人耳濡目染宋代日趨興盛的說話藝術,不斷汲取說話藝人知言知行知心理的講述技法,成功地移植到傳奇寫作上,從而導緻傳奇中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的大量齣現。

(二)說話伎藝對文言小說的倚傍

就宋代說話及其文本對文言小說營養的汲取而言,包括士人敘事文本的藉鑒和改編、倫理化傾嚮影響下的“道學心腸”、文備眾體之法的采藉等方麵。

士禮居藏本《新刊宣和遺事》

宋代話本小說的素材,很大部分來自於唐宋文言小說。現存35種宋代小說話本中,可以大緻考齣本事來源於文言小說者有13種;宋代講史話本中,《五代史平話》乃是對《資治通鑒》所載五代史的敷演發揮,《大宋宣和遺事》則是掇拾故書、文白雜編的早期講史話本,其剽取之書可能有《南燼紀聞》《竊憤錄》《續宋編年資治通鑒》等。

概言之,宋代講史話本主要依賴相關史籍和稗史小說,小說話本則有三分之一篇目是對現成文言小說的捏閤、改編與敷演。可以說,宋代的市民敘事(話本小說)是在充分汲取士人敘事(史籍和文言小說)營養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士人敘事從素材上滋養著市民敘事。

宋代文言小說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在主旨方麵有強烈的倫理化傾嚮,這種傾嚮也傳導至受文言小說滋養的話本小說。本來,話本小說作為說話藝術的文本化産物,其根本屬性是商品性語境下的娛樂性。但由於受到時代風氣和士人敘事的影響,較大部分的話本小說在注重娛樂性的同時也在兼顧教化性,從而呈現齣寓教於樂、樂中有教的局麵。

宋代的說話藝人,整體而言是重“樂”之際兼及“教”。現存35種小說話本中,有較為明確的教化旨趣者共17種,約占總數的一半。這些話本的教化旨趣非常廣泛,或敦崇風教,或褒贊孝義,或勸人歸善,或引人立身,或宣揚佛道,或針砭時弊,不一而足。

宋代話本小說還學習傳奇的文備眾體之法,篇中有詩、詞、鼓子詞、駢文、辭賦和韻語等多種文體,顯示齣市民敘事對士人敘事的藉鑒。宋代話本小說的詩詞韻語中,既有民間流傳的俗語、諺語,書會纔人、下層文人創作的俚俗詩詞,也有大量的非常典雅的文人詩詞,顯示齣民間文藝對精英文學的采藉。

《醉翁談錄》

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闢》雲小說藝人“論纔詞有歐、蘇、黃、陳佳句,說古詩是李、杜、韓、柳篇章”[],可見民間藝人對精英文學的藉鑒化用。詩詞韻語的大量運用,以說唱結閤的方式增強瞭說話的吸引力,同時也以采藉精英文學的途徑充實瞭話本的內容,另外還以文備眾體的形式提升瞭話本的文化品位,顯示齣市民敘事、民間文藝對士人敘事、精英文學的吸納和藉鑒。

三、文白共生的典型形態

宋代士人敘事與市井敘事互動共生,催生齣世俗化傳奇、準世俗化傳奇、種本式文言小說、話本化傳奇、傳奇式話本等雅俗際會的小說文體新樣式。

(一)世俗化傳奇:《青瑣高議》

宋代的世俗化傳奇,最集中地收錄於劉斧《青瑣高議》(下簡稱《青瑣》)。該書中的傳奇小說,受到說話等世俗文藝的深刻影響,以雅體寫俗情,演變成有彆於唐代辭章體傳奇的世俗化傳奇。

誦芬室刻本《青瑣高議》

《青瑣》是一部具有濃厚世俗色彩的雜俎型小說集。《郡齋讀書誌》批其“辭意頗鄙淺”[],《四庫全書總目》認為該書乃“裏巷俗書”,指齣其序言“不稱名而舉其官”不閤常例,所紀又“多乖雅馴”,七字標目“尤近於傳奇”,“間有稱‘議曰’者”“亦多陳腐”[],從書前序言、所紀內容、七字標目、文末議論四個方麵揭示該書的淺俗。《青瑣》的“俗”,最重要體現在篇章內容上。

該書所收142篇小說中,雜事小說和誌怪小說89篇,大緻可以算作傳奇的有53篇,其中唐人傳奇2篇,宋人傳奇51篇。傳奇作為文備眾體、篇幅曼長、敘事委麯、注重文采的小說文體,本來是小說中最“雅”之體,但《青瑣》中的傳奇作品已齣現“雅”體染“俗”情的世俗化傾嚮。

這種世俗化既體現在故事人物和題材的世俗化,也體現在語言錶達的世俗化,更體現在審美趣味和價值觀的世俗化,還體現在藝術手法的世俗化。《青瑣》作為世俗小說集,現存142篇小說中有15篇被說話和戲麯等世俗文藝吸納、改編,被改編的篇目比例超過10%。

(二)準世俗化傳奇:《雲齋廣錄》

宋代的準世俗化傳奇,最集中地收錄於李獻民《雲齋廣錄》(下簡稱《雲齋》)。該書是雜俎型小說集,今本分“士林清話”等六門,共八捲,另附後集一捲,閤為九捲,收錄雜事小說12篇、詩話28條、傳奇13篇、傳奇配歌2首,共55篇(首、條),其中最具藝術價值的是13篇傳奇。

這些文本既有敘事委麯、篇幅曼長、富有文采和意想等傳奇文體的一般特徵,還有迎閤市井細民的艷異化傾嚮,《四庫全書總目》批評該書“所載皆一時艷異雜事,文既冗遝,語尤猥褻”“純乎誨淫”[]。

清刊本《雲齋廣錄》

《雲齋》的世俗化不僅體現在人物、題材、審美趣味、價值觀念乃至藝術手法方麵,也體現在其與市井說話的關係上。

《雲齋》捲四“靈怪新說”,大緻相當於《醉翁談錄》所雲“靈怪”,都是徵奇話異的精怪故事;《雲齋》捲五捲六“麗情新說”,大緻相當於《醉翁談錄》所雲“傳奇”,大都是講說人間男女情愛故事;《雲齋》捲七“奇異新說”,大緻相當於《醉翁談錄》所雲“煙粉”,大都是講說煙花粉黛的女鬼與世間男子的人鬼情愛故事;《雲齋》捲八“神仙新說”,大緻相當於《醉翁談錄》所雲“神仙”,都是講說神仙故事。

另外,《雲齋》中的多篇傳奇都曾有相應的宋代小說話本對應。概言之,《雲齋》中的宋傳奇是介於唐代辭章化傳奇與《青瑣》世俗化傳奇之間的一種中間形態,我們不妨將其視為準世俗化傳奇。這種準世俗化傳奇,是雅俗融匯的傳奇新形態。

(三)種本式文言小說:《綠窗新話》

宋代的種本[]式文言小說,即為說話而備的節錄故事梗概的“梁子”式文言小說,集中收錄於皇都風月主人所編《綠窗新話》(下簡稱《綠窗》)。

《綠窗新話》

該書選錄154篇文言小說,大多係節引漢魏六朝小說、唐宋傳奇筆記、詩話詞話、史傳文集而成。每篇都有七言標題,且相鄰兩篇的七言標題大都兩兩相對。從內容傾嚮而言,該書篇章選擇、文本節錄和文字改動,都有迎閤市井的情色化趨勢,可用“風月”加以概括;從編纂體例而言,該書並非類書,而是排列有序、以類相從的故事匯編,可用“類編”加以概括。

閤而觀之,《綠窗》可謂“種本式風月類編”。《綠窗》與說話關係非常密切,今本有15篇與《醉翁談錄・小說開闢》所雲說話名目有明顯對應關係。值得注意的是,《綠窗新話》在節錄群書時增飾、捏閤等有異於原文的文字改動,既有可能是編者為提升故事的吸引力而主動做齣的調整,也有可能是編者采納說話藝人對故事的改編而相應做齣的調整,兩者情況可能都存在,而後者尤其值得關注。

總之,《綠窗新話》既選錄改編現成的書麵文本為說話藝人提供“梁子”,又將說書場對故事的口頭改編落實為書麵文本,再反哺給說話藝人,該書實際上成瞭“文本”與“話本”、書寫敘事與口傳敘事相互轉化的橋梁紐帶,在話本與文言小說互動關係史上有重要價值。[11]

(四)話本化傳奇:《醉翁談錄》

宋代的話本化傳奇,最集中地收錄於羅燁的《醉翁談錄》(下簡稱《談錄》)。該書是雜俎型小說集,今本以天乾為序分為十集,每集分為兩捲,共二十捲,各捲下又有類目,分舌耕敘引、私情公案、煙粉歡閤等21類,類目之下為具體篇目,收錄論小說伎藝文章、傳奇小說、筆記小說、幽默笑話、滑稽判詞等80篇(則),還收錄品評諸妓的七言詩歌55首。

古典文學齣版社版《醉翁談錄》

內容雖然龐雜,但基本都是風月題材,目的則應該是為說話藝人提供參考。書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文言小說改編而成的23篇話本化傳奇。這些話本化傳奇,大多用淺近文言寫成,一般篇幅較長,敘事委麯,有傳奇之貌。

但其市民情趣的彰顯、市人形象的刻畫、世俗手法的采用、市井言語的充溢,特彆是“詩曰”“詞雲”等方式的存在,又使其與唐傳奇等辭章化傳奇、《青瑣》中的世俗化傳奇、《雲齋》中的準世俗化傳奇,頗有差異。

可以說《談錄》中的話本化傳奇是傳奇為錶、話本為裏,是滲透著話本精神的傳奇。但這些話本化傳奇,還沒有後來成熟話本的文體標誌(入話、散場語、“話說”、“且說”等說書套語),因此還隻能說是準話本。

(五)傳奇式話本:《藍橋記》等

宋代的傳奇式話本,今存者有3種,即《清平山堂話本・藍橋記》《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警世通言・錢捨人題詩燕子樓》。這些話本,雖然都用文言化的語體,皆具傳奇體的形貌,但同時都具備入話、散場詩等話本特有的篇章體製,從文體角度考察還是歸入話本為宜。

《清平山堂話本校注》

傳奇式話本基本上隻存在於宋元和明代前中期,到瞭明代後期,話本體小說完全成熟,白話語體成為話本體小說的標配,從此文言形態的傳奇式話本便銷聲匿跡。於此可見,文言形態的傳奇式話本乃是話本小說發展史上的一種早期形態,是說話藝人、書會纔人和擬作文人等藉用傳奇文本套上話本體製而生成的一種早期話本,是說話伎藝文本化過程中的階段性文體,呈現瞭來源於民間的敘事文體(話本體)草創時寄生、依附於文人敘事文體(傳奇體)的曆史圖景。

傳奇式話本與話本化傳奇有同有異。就同而言,兩者都是文言形態的傳奇小說,都是說話伎藝文本化的産物。就異而言,話本化傳奇是滲透著話本精神的傳奇,但沒有話本的文體標誌(入話、散場語、“話說”、“且說”等說書套語);傳奇式話本已經具有話本的文體標誌,可謂雖未成熟但基本成型的話本。因此,從話本的演進階段而言,傳奇式話本是話本化傳奇的進一步發展。

上述世俗化傳奇、準世俗化傳奇、種本式文言小說、話本化傳奇、傳奇式話本等五種小說文體新樣式,是士人敘事與市井敘事互相滲透的結晶,是雅俗際會的産物,在中國小說文體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四、文白共生的文學史價值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推動小說聚焦、敘事觀念、雅俗格局都發生變化,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價值。[12]

《古體小說鈔》

(一)小說聚焦:“人物”到“故事”、“意蘊”到“趣味”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市民敘事與士人敘事的互動,使得宋人小說中雜記體異軍突起,與之相應,小說的聚焦點也逐漸從“人物”移嚮“故事”,從“意蘊”滑嚮“趣味”,顯示齣邁嚮近世的世俗化傾嚮,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以最有小說性的傳奇體為例,唐宋傳奇中,雜傳體與雜記體的比例大不一樣。唐人所編傳奇集中,晚唐文士陳翰《異聞集》堪稱翹楚,宋人所編傳奇集中,劉斧《青瑣高議》可謂典型,我們可將兩書進行比較。《異聞集》所收唐傳奇40篇中,雜傳體有25篇,占比62.5%,雜記體有15篇,占比37.5%,雜傳體占絕對優勢。

《青瑣高議》所收宋傳奇51篇中,雜傳體有26篇,雜記體有25篇,兩者數量已基本相當,平分鞦色。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由唐入宋,傳奇體中雜記體所占比例是有大幅提升的。如果說唐傳奇中,雜傳體與雜記體有主從之彆,那麼宋傳奇中,雜記體異軍突起,已基本可與雜傳體分庭抗禮。那麼為何會齣現這種情況?齣現此種情況又意味著什麼呢?

《青瑣高議》

一般而言,雜傳體傳奇以人物價值為焦點,讓讀者在感喟人物命運、感嘆人物性格、咀嚼人物形象中獲得豐富復雜的美感,雜記體傳奇則以故事價值為焦點,讓讀者在麯摺、離奇、懸念中領略故事趣味,獲得未必豐富但卻非常明快的美感。對受眾而言,雜傳體傳奇意蘊較豐,需要受眾較強的審美感悟能力方能品齣味道,而雜記體傳奇則曉暢明白,受眾很容易就獲得趣味。

概言之,在審美品位上,雜傳體傳奇可能略勝於也略雅於雜記體傳奇。宋代傳奇中雜記體的異軍突起,正是傳奇體俗化的一個重要錶現。

宋傳奇中雜記體的大量增加,錶明傳奇文本的聚焦點正在從唐代的人物價值逐漸轉嚮故事價值,錶明宋人傳奇文本對故事性的追求,正在逐步超越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形象的塑造。宋傳奇的這個轉嚮,可能受到說話的某些影響。

宋代說話和話本鮮明強烈的故事性取嚮,不能不影響到宋代士人的小說寫作。與唐傳奇相比,宋傳奇的作者更為平民化,他們耳濡目染說話伎藝,受其娛樂性基調和故事性取嚮的影響,更為注重傳奇文本的故事價值,於是齣現雜記體傳奇的異軍突起。

宋傳奇中雜記體的大量增加,故事性和娛樂性的不斷增強,使得本來高雅的傳奇體不斷俗化,並與世俗的話本體不斷接近。到瞭元明,傳奇小說中雜記體已經占據絕對優勢。從唐代雜傳體傳奇占主導到元明雜記體傳奇占主導,宋代是真正的轉捩點。置於這樣一個傳奇體的演變脈絡,宋傳奇承上啓下的轉摺意義非常明顯。

(二)敘事觀念:“淑世”到“資暇”、“慕史”到“幻化”

《唐宋傳奇集》日譯本

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市民敘事與士人敘事的互動,使得宋人在小說“樂”“教”功用與“虛”“實”關係的認知上,逐漸超軼前人。宋代話本小說(市民敘事)的娛樂性、虛構性,衝擊著文言小說(士人敘事)的“補史闕”、“裨教化”,此長彼消,推動瞭敘事觀念逐漸從“淑世”嚮“資暇”轉移,從“慕史”嚮“幻化”邁進。

在中國敘事文學史上,由於受到“史貴於文”以及史傳“實錄”理念的強大影響,小說創作的“慕史”傾嚮和“史化”特徵非常明顯,曆史敘事風靡一時。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13]“作意好奇”[14],開啓瞭“亞敘事”到“敘事”、“史傳敘事”到“虛構敘事”的轉摺,但受眾僅限於士子文人,缺乏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宋代話本小說的商品性、娛樂性使其“文學敘事”意願更為強烈、特徵更為鮮明、影響更為廣泛,並對文言小說産生強大影響,最終推動敘事文類重心從紀實敘事、曆史敘事嚮虛構敘事、文學敘事的轉移。

(三)雅俗格局:“雅化”到“俗化”、“中古”到“近世”

宋人稗說觀的近世化轉嚮以及與之相隨的稗說的娛樂性增強,再加上傳奇體藉鑒市民敘事而呈現俗化趨勢,話本體采藉士人敘事而初顯雅化傾嚮,共同構成話本與文言小說互動共生的完整圖景。這樣的互動共生,整體上是使小說娛樂性更強、幻設意識更濃、故事性更顯、世俗性更切,概言之,使小說從中古邁嚮近世。

《宋元筆記小說大觀》

從文學史的角度考量,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互動共生,逐步改變瞭中國文學的內部格局,首先是抒情文學與敘事文學比例格局的改變。宋代文言小說受到說話及話本的影響,作為敘事文學文體的屬性更為鮮明。

同時,更多的士人如洪邁、王明清等,願意將講故事、重趣味的小說作為自己舞文弄墨的主要文體之一,傾心於從敘事性文體的寫作中找到樂趣,這就使得敘事文學在士人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另外,書會纔人和下層文人不斷吸納文言小說營養,在整理、改編說話文本的過程中不斷藉鑒士人文學的方法、技巧,使得話本小說作為新興的敘事文學文體逐步從粗率簡陋走嚮精緻成熟。通俗敘事性文體(話本體)的逐步成長及其在市井的大受歡迎,高雅敘事性文體(傳奇體和筆記體)在士人中重要性的提升及其在士林的影響擴大,使得敘事文學在雅(士人)、俗(市井)兩個層麵都在擴大地盤。

此長彼消,敘事文學的勃興使得文學格局逐步開始發生變化,即由中古以詩文為主的抒情文學一傢獨大格局,逐步轉嚮近世抒情文學與敘事文學並駕齊驅格局。此格局到瞭明清再進一步發展,就演變成瞭敘事文學更能體現時代風貌從而更勝一籌的文學新圖景。

宋代話本的興起及其與文言小說的互動共生,也改變瞭士人文學與市民文學的比例格局。宋代之前,中國文學版圖中士人文學一枝獨秀,宮廷文學雖然精緻卻難以成為主流,鄉村文學因為俚俗而難登大雅之堂,市民文學在中唐之後開始萌發也暫未形成氣候。[15]

《宋元小說研究》

到瞭宋代,隨著工商業的發達、城市經濟的繁榮,以及隨之而來的戶籍製度變革(單列“坊郭戶”以與“鄉村戶”區彆),真正的市民階層開始形成。與之相隨,市民文化開始崛起,市民文學開始勃興。

話本小說作為典型的市民文學,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同時也受到不少士人的關注。不少士人藉用話本的手法甚至移用話本的情趣寫作文言傳奇,使得這些文言傳奇披著士人文學的外衣,而其內核卻充溢者市民文學的精神。另一方麵,在明清時期,也有部分士人在改編宋元話本時不斷灌注士人精神,並不斷改造、雅化話本體,使得話本體這種市民文學文體逐步變成士人文學文體,又顯示齣士人文學對市民文學的汲取。

總之,就小說領域而言,士人文學與市民文學是雙嚮互動的,但這種互動的大趨勢是市民文學不斷成長壯大,而士人文學則深受市民文學影響而漸趨平民化、世俗化。[16]

文言小說屬於士人文學,灌注著“大傳統”的質素,而話本小說屬於市民文學,奔湧著“小傳統”的血液。宋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觀察大、小傳統互動的範例。

《宋稗類鈔》

宋代之前中國文化中的“大傳統”,其演變發展的主動力有三:一是士人的原始創造,二是吸收外來文化,三是汲取鄉村文化(民間文化)。宋代以降,隨著市民階層的崛起和市民文化的昌盛,市民文化已經取代瞭鄉村文化(民間文化)成為士人創造大傳統的主動力之一。

簡言之,就對主流文學(士人文學)的貢獻和影響而言,宋代之後市民文學可能已經超越瞭鄉村文學(民間文學)。置於這樣的視域,再來考察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關係,會對探討士人文學與市民文學、大傳統與小傳統,有更深入的體會。

上下滑動查看注釋

注釋:

[1]詳參程韆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李劍國《宋代誌怪傳奇敘錄》,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魯德纔《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吳誌達《中國文言小說史》,蕭相愷《宋元小說史》,張兵《宋遼金元小說史》,淩鬱之《走嚮世俗――宋代文言小說的變遷》、《宋代雅俗文學觀》,李軍均、曾垂超《論宋代小說的雅俗之變及其文化精神》,孟昭連《宋代文白消長與小說語體之變》,紀德君《宋元話本與文言小說的雙嚮互動》等。

[2]詳參鬍士瑩《話本小說概論》,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宋元小說傢話本集》,石昌渝等《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硃一玄等《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陳桂聲《話本敘錄》。

[3]李桂奎《傳奇小說與話本小說敘事比較》,復旦大學齣版社2013年版,第201―207頁。

[4]李建軍《宋人“稗說觀”的演進趨嚮與小說學史價值》,《文學評論》2019年第5期。

[5]袁閭琨、薛洪�拗鞅唷短撲未�奇總集》,河南人民齣版社2001年版。

[6]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闢》,第3頁。

[7]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誌校證》,上海古籍齣版社1990年版,第597頁。

[8]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1908頁。

[9]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捲一四四《雲齋廣錄提要》,第1909頁。

[10]日本學者大�V秀高《從〈綠窗新話〉看宋代小說話本的特徵――以“遇”為中心》(《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3期)將“小說人將‘話本’的梗概、與原話的差異簡單地用文言記下”的本子稱為“種本”。

[11]李建軍《〈綠窗新話〉文本性質新探》,《文學遺産》2019年第6期。

[12]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除文學史價值外,還有漢語史價值,詳參孟昭連《宋代文白消長與小說語體之變》(《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13]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44頁。

[14]鬍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書店齣版社2001年版,第371頁。

[15]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北京大學齣版社2010年版,第51―78頁)“既著眼於題材內容,又兼顧文學産生發育的環境土壤,以及作者和欣賞者”,將中國文學分成四類,即宮廷文學、士林文學、市井文學和鄉村文學。此處藉鑒其分法,而名稱略有不同。

[16]王齊洲《雅俗觀念的演進與文學形態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指齣:“中國文學的發展……是不斷地由雅趨俗,即從貴族走嚮精英,從精英走嚮大眾,文學主流文體越來越通俗化,文學消費主體越來越大眾化,這是中國文學發展的基本趨嚮。”筆者深以為然,小說領域可謂顯例。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蘇州日曆|藝圃四月,薔薇花開。

蘇州日曆|藝圃四月,薔薇花開。

    關於蘇州的一切美好 對於老蘇州人來說,藝圃無疑是心頭的白月光;而對於許多外地人來說,藝圃則是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姐。 ��攝影師 @柳若汐_ 藝圃――這座位於蘇州閶門內天庫前文衙弄的古典私傢園林,氣質溫婉,落落大方。一片石,一勺水,都藏著它的風骨;一個月洞門,一扇木格窗,都鎸刻著歲月的深情;一聲蕉雨,一枝薔薇,都書寫著幽雅與清淨。 四月,薔薇藤蔓披拂,從牆頭垂下來,隨風搖曳,裊裊娜娜。其莖青綠,帶刺,葉尖而小,花多於夏初綻放,一簇數朵,花瓣層層疊疊,秀美嬌艷。薔薇帶有幽淡香味,唐.......


【平涼悅苑】王亞妮(靜寜縣德順小學):讀書舊事

【平涼悅苑】王亞妮(靜寜縣德順小學):讀書舊事

    來源:平涼兒童閱讀 靜寜縣德順小學 王亞妮 "讀萬捲書,行萬裏路。”是年少時寫在書桌上的座右銘。那個年代,書籍極度缺乏,幾乎從未擁有過一本屬於自己的"課外書",基本上所有的書都是從同學跟前藉來的。未看完時,最怕同學催要,總是幫傢人乾活時,抽空急切又忐忑地讀完纔安心。《故事會》中精美的插圖,感人的情節及各種民間傳說故事,都能深深地吸引住我,讓我愛不釋手。幻想自己也擁有漫畫中"齊天大聖"的無邊法力。也總是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有能力買足夠多的書,自己可以肆意的在書的海洋中徜徉。 初三畢業的那.......


大英博物館舉辦首個巨石陣展

大英博物館舉辦首個巨石陣展

    ◆巨石��建造�r期英��和�����m齣土的最精美的�b��物品之一,由一�K色彩�@眼的燧石�Y核雕刻而成。 ◆�炔祭�星象�P,�l�F於今德��,�s公元前1600年。 ◆巨石�� 即日起至7月17日,英��首��巨石��(Stonehenge)主�}特展「巨石��的世界」在大英博物�^�e行,展齣超�^430件�磣��W洲各地的古代文物,�в^��重返公元前3000至前2500年巨石��建造之�r,揭示巨石��的秘密。 作�椴噠榖酥�一的詹妮弗・�f剋斯勒在文章中錶示,巨.......


描寫春風的優美詩句

描寫春風的優美詩句

    2022-04-12 圖|源網絡 文|森吉整理 春風攜帶溫柔的春意 陽光曬著夏天的溫度 氛圍是鞦日的清爽 輕輕徘徊鼕日的寜靜 春風拂麵,綠意盎然 給大傢分享下春風的詩句! 一、《清平調詞其一 》唐朝: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嚮瑤颱月下逢。 見雲之燦爛想其衣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美人之容貌照人,春風吹拂著欄杆露珠閃艷濃。 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瞭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二、《題都城南莊》唐朝: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


代鞦彬|荀子未作《非十二子》篇貶抑思孟段新證

代鞦彬|荀子未作《非十二子》篇貶抑思孟段新證

    荀子未作《非十二子》篇貶抑思孟段新證 代鞦彬 載於《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3期。 作者簡介:代鞦彬(1992― ),男,漢族,四川安嶽人,發錶此文時為在讀碩士研究生,就讀於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中國哲學專業,研究方嚮:儒傢經學。 摘 要:迄今為止,大多數學者仍持《非十二子》篇中貶抑思孟的部分為荀子親作的觀點,隻有周熾成等少數學者證得並主張其為僞作。然而,周先生的考證尚有不足甚至疏漏之處,本文主要對這幾點不足進一步考證,力求以更完善閤理的推論進一步對該部分證僞。本文首.......


悅讀周刊|詩簡——初春的原野

悅讀周刊|詩簡——初春的原野

    我愛極瞭這初春的原野 嫩綠的草,剛剛睡醒的溪流 以及二月的風 都飽含深情 想想從前 那些迷茫,那些青春 在初春的年輪上 都已積澱成芬芳的醇香 和輕柔的花語 風收集瞭世間所有的美好 釋放在春天 那個百閤一樣的女子 身穿長裙 行走在青石闆上 踏齣瞭一行行優雅的詩句 溫情的音樂 從冰雪的屋子溢齣 覆蓋在春天的大地上 那些期待瞭一鼕的花草 滿懷羞澀,把愛撒嚮 山榖和原野 【請關注我們】 ▲長按上麵二維碼可關注晚報微報▲ .......


原創歌詞《上海加油、上海必勝!》

原創歌詞《上海加油、上海必勝!》

    安徽音樂 2022年第82期,總第995期 上海加油、上海必勝! 何德林 法租界走齣一個百年大黨, 上海灘奠基瞭共和國大廈。 麵對奧密剋戎的瘋狂肆虐, 大上海沒有一個人趴下。 支援大軍從四麵八方奔來, 誌願者的手溫暖萬戶韆傢。 小區樓棟的戰鬥日以繼夜, 誰見過這樣的場麵這樣的拼殺? 眾誌成城,共剋時艱 奧密剋戎還在垂死掙紮。 上海加油,上海必勝, 大上海永遠舒展共和國的芳華。 2022年4月11日13:17於沁園美 創作者簡介 詞作者:何德林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生於重慶,高級講師.......


荀子日課424丨知識是每個人成纔的基石

荀子日課424丨知識是每個人成纔的基石

    每天一課讀經典,做一個有根的現代人,這裏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424講《大略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謂學問也。和之璧,井裏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寶。子贛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 人對於文化知識,要像雕琢玉一樣精益求精。《詩經》中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說的做學問的道理。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正如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齣: 知識是每個人成纔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


西圖展覽|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中外名傢談讀書

西圖展覽|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中外名傢談讀書

    中外名傢談讀書 展覽簡介: 楊絳先生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纔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生活與讀書是互見、互證、互相照耀的關係。書沒有生活那麼豐富,卻集中瞭光照與穿透生活的能力,而生活也總會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要讀什麼書,要怎樣去讀書。 明代詩人於謙詩作《觀書》中有雲:“書捲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書籍可以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産生聯係。世界讀書日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


【辭賦】宜賓綠韻賦‖覃鴻傑

【辭賦】宜賓綠韻賦‖覃鴻傑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宜賓綠韻賦 覃鴻傑 天地開仙境,綠韻染戎州。得山川靈氣,參天古木蔭蔽大江南北;聚日月輝光,婀娜秀竹滋生小河西東。市井如林,小鳥清晨啾鳴;鄉村似畫,白鷺夕陽歡歌。 翠屏神山,株株華蓋佑古今;興文仙峰,片片祥雲飄前後。蜀南竹海,傳承燦爛竹文明,夕佳莊園,繁衍瑰麗活化石。涼薑蜂湧桃李,趙場蝶戲群芳。龍華鬆苞綻放,博望春筍萌發。七星靜月拱照,九絲蒼穹盡收。越溪龍孫夾岸,育江修篁婆娑。大雪山蒼翠欲滴,小陽岩滿目蔥蘢。敘府茶葉聞名四海,宜賓桑蠶享譽五洲。江安古賢壩,橙花怒放.......


【記憶】我曾在《星星》打工‖藍幽

【記憶】我曾在《星星》打工‖藍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我曾在《星星》打工 藍 幽 上世紀80年代初,身為金河磷礦工人的我因為幾首小詩在報刊接連發錶,有幸在復刊不久的《星星》詩刊充任瞭近一年的“業餘編輯”。 《星星》詩刊創刊號 “業餘編輯”這個頭銜,年輕的朋友恐怕很難理解,但在二三十年前卻風靡一時。那時,文學新潮波推浪湧,文學期刊也如雨後春筍。但編輯人纔青黃不接,前輩們便想齣從作者中找編輯的辦法,或藉調或聘用或兼職到編輯部幫忙。由於不在編製內,遂冠以“業餘”二字以示區彆。遴選的過程也很簡單:凡有作品給前輩們留下印.......


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重裝上陣,韆餘件精品文物全新亮相

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重裝上陣,韆餘件精品文物全新亮相

    4月11日,經過全麵提升改造的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古都西安”二、三展廳正式對外開放,1100餘件(組)文物精品在1300平方的展廳全新亮相,其中100餘件(組)藏品第一次用於基本陳列。 據瞭解,這是西安博物院自2007年建成開放以來,基本陳列首次大規模的提升改造,升級後的“古都西安”二、三展廳將更加全麵、更加豐富展現古都西安的曆史文化精髓。 在陳列內容方麵,以原有展覽框架為基礎,結閤近年來工作成果和觀眾需求,進行瞭針對性的內容修訂和信息完善,通過“韆年古都”、“帝都萬象”和“府城華章”三個篇章.......


王陽明:心定、心清、心安

王陽明:心定、心清、心安

    喜歡我們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1 養誌心定 王陽明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誌也。” 人的誌嚮是多樣的,它可以是李白“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報國之誌,也可以是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濟世情懷,還可以是陶淵明“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高潔情操。 誌不強者智不達,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內心的誌嚮,誌嚮不堅定的人往往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自然也就無法獲得最後的勝利。 一個有堅定誌嚮的人,不會因風浪而退縮。 司馬遷遭宮刑,奇恥大辱,卻.......


讀城:一部優秀紀錄片的藝術錶達

讀城:一部優秀紀錄片的藝術錶達

    讀城:一部優秀紀錄片的藝術錶達 莫 驕 (中央廣播電視總颱國傢一級導演) 內容摘要:《誌說長沙-星城古今紀事》是一部由長沙地方誌編纂室策劃齣品的記錄長沙、挖掘長沙,瞭解長沙、解讀長沙的人文曆史類紀錄片,以湖湘曆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古今長沙演化實證為血脈,以及與長沙古城關聯密切的代錶人物為“魂”貫穿始終的敘事主題,以宋代理學的發源和發展為轉摺點,清晰地凸顯瞭湖湘文化在宋代以前和宋代以後的天壤之彆,視野開闊、厚重紮實、形象生動,在藝術錶達上遵從地方誌體例的規範要求,在知識信息傳遞上格外嚴.......


“當代美術人物”一個“大師”和“開派宗師”滿街走的時代

“當代美術人物”一個“大師”和“開派宗師”滿街走的時代

    文/馮海濤 畫畫是為什麼?這個問題是曾經所有畫傢都有的問題。現在畫畫是為什麼,已經不再是問題,因為這個時代有瞭這個時代的答案,就是為瞭生活,為瞭名利。自從有瞭答案後,畫畫得越來越多,畫得也越來越精細。更是蓬勃發展,在發展中又齣現瞭許多的畫法。也成為瞭有史以來“開派宗師“最多的時代,什麼“這宗山水,那宗花鳥”什麼冰雪,什麼蘭竹,更是在某直播平颱又聽到瞭一個新青綠山水畫創始人等等。我想這就如同科學解釋明白一個原理後就會造福社會一樣。因為,畫畫是為什麼!有瞭答案後,“書畫走進瞭韆傢萬戶”。 數字閤成.......


神垕民間傳說故事之伯靈翁廟建廟傳說

神垕民間傳說故事之伯靈翁廟建廟傳說

    建廟傳說 神��古鎮老街內,有一座建造得十分精美的伯靈翁廟。據說,建此廟時,魯班曾顯過聖。 當時,為建造此廟,召集來的都是方圓數百裏的能工巧匠。其中有一個姓李的工匠手藝特彆高。傳說:他要做一隻鳳凰,放在樹上,很快能招來一隻真鳳。他要做一隻狗,放在門前,就嚇得豺狼不敢近前。因其技藝高超,眾工匠便推他做為領班,都叫他“李班頭”。這李班頭也自以為手藝高強,少不瞭常常誇口道:“哈,不是吹哩,就是魯班在世,也得服咱!” 突然有一天,不知從何處來瞭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小老頭兒,身掛墨鬥,肩扛大錛,.......


黃庭堅行書《惟清道人帖》欣賞

黃庭堅行書《惟清道人帖》欣賞

    黃庭堅《惟清道人帖》紙本行書 29.3×31.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行書行間寬綽而字間緊密,所以筆畫多取橫勢,結體欹側,左低右高,有峭拔之態,充分體現瞭黃庭堅小行書的特點,為其代錶作品。 惟清道人帖作於紹聖元年1094年,鈐有“緝熙殿寶”、《項元汴印》、《儀周珍藏》等藏印。此帖曾經明內府及項元汴、安岐等收藏。書風端穩緊結,俊健古雅,有晉唐人法度和韻緻。與黃庭堅行楷書特具的跌宕開闔、斜欹外拓的風格相比有所不同。乾隆評此帖雲:“淩鼕老乾,偃蹇岩壑。” 釋文:惟清.......


關於鄭州他畫的是記憶 畫來畫去都是對它的愛意

關於鄭州他畫的是記憶 畫來畫去都是對它的愛意

    在諸多作品中,劉炳晗最喜歡的作品是一個男孩的背影,男孩站在二七廣場天橋走廊上眺望著二七塔,劉炳晗僅僅用瞭兩個小時就完成瞭畫作。在他看來,小男孩和二七塔同框,是曆史的勾連,更是時光的承載,同時也是屬於鄭州,屬於中原的獨有氣質 初春的鄭州街頭 消逝的城中村 綠地雙子塔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訊(記者 張弋 受訪者供圖)7年光景,400多幅作品,劉炳晗用鋼筆畫齣瞭鄭州的大街小巷,街道旁的梧桐樹、高聳的二七塔、消逝的城中村,躍然紙上。 不止一個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迴答:“有關鄭州的影像資料很.......


黃自元臨華林園集詩,太正瞭!

黃自元臨華林園集詩,太正瞭!

    黃自元(1837--1918),字敬輿,號澹叟,湖南安化縣龍塘鄉人,清末書法傢,實業傢。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舉於鄉,次年殿試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曾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和江南鄉試副考官。民國7年(1918)病逝。曾臨摹《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書帖,為該書的推廣做齣瞭重要貢獻。 華林園集詩即應貞著《晉武帝華林園集詩》,全文如下: 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極肇建,彝倫攸敷。五德更運,膺��受符。陶唐既謝,天曆在虞。 於時上帝,乃顧惟眷。光我晉祚,應期納禪。位以龍飛,.......


丁旭光|長篇小說《夢溶窗欞》29

丁旭光|長篇小說《夢溶窗欞》29

    上海文化齣版社2021年12月齣版 夢溶窗欞 作者|丁旭光 二十九、老街上的書市 幾乎每個周日,丁偉忠都要去老街書市消耗幾個小時。因此,在丁偉忠的眼裏,像楊建榮這種角色,他是因見多不怪而不屑一顧的。楊建榮在丁偉忠的眼裏得到增值,是從那一本叫做《陽光下的嘆息》的散文集開始。那本書不是新書,而是一本舊書。當時,丁偉忠的眼睛正一本又一本地在舊書上滑來滑去。楊建榮的眼神則在丁的眼睛與手上滑來滑去。丁偉忠的眼神隻是在那本書上作瞭一次短暫的旅行。此時楊建榮的廣告語便洶�ザ�來:“哲學傢的散文集,既有愛.......


勞倫斯《虹》:以巨大的熱情和深度探索有關性的心理問題

勞倫斯《虹》:以巨大的熱情和深度探索有關性的心理問題

    《虹》是英國作傢戴維・赫伯特・勞倫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虹》通過一傢三代人的遭遇,描述瞭工業革命給傳統的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以巨大的熱情和深度,探索有關性的心理問題。 第一代人的生活帶有田園詩的色彩,同時也預示古老文明即將結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悶和呆滯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業化社會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錶達瞭人們要衝破狹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種自然和諧的生活。 創作背景 19世紀末,英國在帝國主義的競爭中發展逐漸緩慢下來,經濟危機又給英國社會帶來一片蕭條的景象,第一.......


覺群書畫院書畫名傢揮毫潑墨,“藝”起抗疫!

覺群書畫院書畫名傢揮毫潑墨,“藝”起抗疫!

    上海的“抗疫之戰”牽動人心 上海覺群書畫院的書畫名傢們 也身在其中 上海覺群書畫院理事長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法師 揮毫寫下兩幅墨寶 在覺群書畫院的畫師中 有人立刻加入誌願者行列 有人用畫筆描繪齣 醫護人員與誌願者的身影 傳遞齣瞭由衷的感謝 有人以用剛勁的書法 錶達我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和信心 ...... 《時節清平身心安舒 災障消殄疾疫蠲除》 覺醒法師 《暖心的愛意》 樂震文 《感恩馳援 共剋時艱》 樂震文 張弛 《緻敬抗疫一綫的醫務人員》鬍考 作品 .......


周絢隆:加強學術齣版,推動“三大體係”建設

周絢隆:加強學術齣版,推動“三大體係”建設

    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係、學術體係、話語體係,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中華書局已經走過瞭110周年的曆程,尤其在1958年中央確定專業分工之後,始終專注於整理傳統文化基礎典籍及齣版相關學術著作的學術齣版。以下結閤中華書局的學術齣版與“三大體係”的建設,以及未來幾年學術齣版的趨勢,略談幾點個人想法。 學術齣版奠基並引領學科體係建設 學科體係建設,依賴於基礎著作的研讀和基本資料的利用。1979年之後,在時代大潮的引領下,中華書局齣版瞭一大.......


2022各版紙幣幣王和硬幣幣王大盤點~

2022各版紙幣幣王和硬幣幣王大盤點~

    今天給大傢盤點一下各版紙幣硬幣的幣王!好東西遇到就韆萬不要錯過! 各版紙幣幣王 1 一版紙幣幣王 牧馬圖 “牧馬圖”指的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壹萬圓牧馬券,票麵左側為牧馬圖,發行於1951年5月17日,1955年4月1日停止流通。在第一套人民幣中價格最高,約為第一套大全套價格的50%左右。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該枚“牧馬圖”價格已達數萬元,2007年其價格已經達到60萬元左右。市場未有全品“牧馬圖”齣現,2010年10月上海拍齣200萬元的高價。 目前,這張木馬圖的價格普遍在90萬~280萬.......


好書推薦|文心:不一樣的國文課

好書推薦|文心:不一樣的國文課

    好書推薦 書籍推薦1 RECOMMEND 書名:《文心:不一樣的國文課》 作者: 葉聖陶、夏�D尊 推薦人:語文教研組 孫愛娟 精彩語錄 ★戲劇:我們要編戲劇,當然用我們用慣的體裁。 ★書聲:讀,原是很重要的。 ★語匯與語感:我案上有一部辭典,胸中自有一部辭匯。 推薦理由 知識是枯燥的,故事是有趣的。把知識巧妙地融進有趣的故事,讀故事時習得許多知識,無疑是理想的學習方法。《文心》就是這一成功方法的典範。 夏�D尊、葉聖陶二位先生憑多年教學經驗,用《文心》裏的32個故事,講解瞭“關.......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肋侍菩薩 雲岡石窟 北魏早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瞭三國時代。 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一共361年,這三個半世紀的中國大地上戰亂頻生、兵連禍結,和平的日子少,打仗的時候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颱煙雨中。”作為亂世,南朝似乎更需要精神的寄托。佛教,恰恰就成瞭這個寄托。 供養菩薩 雲岡石窟 北魏中期 第一窟拱形門與中心柱正麵(南麵)佛龕 鞏縣石窟 北魏 交腳菩薩(原雲岡石窟15窟) 北魏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這一時期,宗教類建築得到瞭飛躍發展,其中典型的.......


杭州女子曬齣“外婆的嫁妝”:當年在浙江風靡一時!多少人的記憶啊

杭州女子曬齣“外婆的嫁妝”:當年在浙江風靡一時!多少人的記憶啊

    杭州人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結婚請柬、齣生證、購糧證、糧票;西湖牌電視機、縫紉機、鬧鍾;靈隱寺、柳浪聞鶯、六和塔等的老門票……聽起來是不是都很親切? 這些代錶杭州曆史的老物件,4月11日都在杭州博物館亮相。 捐贈者都是老杭州。 2021年,建館20周年的杭州博物館,特彆策劃推齣“百萬收藏”計劃藏品徵集活動,希望通過10年的努力,嚮廣大杭城市民徵集100萬件1912年以來展現杭州人民生活履跡、具有濃重杭州文化印跡、體現杭州城市發展建設曆程的物證和書證藏品,與每一位在杭州齣生成長、在杭州學習生活、關心喜.......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上周根據微信讀書統計的數據,讀書時間接近15小時,其間看完瞭《蘇東坡傳》,正在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法治的細節》。正好今天在圖書館將《法治的細節》看完瞭,順便把這兩天讀書的感受分享一下。 《蘇東坡傳》和《江南三部麯》的閱讀感受已在《每天讀一點書,踏踏實實地進步》一文中分享。 多綫並行閱讀 最近在一篇 newsletter 裏看到這樣一條觀點,作者推薦多綫並行閱讀。 “大多數書顯然不可能在一天之內,一口氣讀完,在每本書的閱讀周期裏我們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新的感興趣的書籍,我認為,排斥或拖延這種.......


白蕉:臨帖是手段不是目的

白蕉:臨帖是手段不是目的

    傳統學習書法的步驟是由描紅、填黑(填寫空心字)到影格、脫格(脫一字二字至一行),最後纔是臨寫。這個循序漸進的安排是很閤理的,科學的。 描紅和填黑,事實上是在初步鍛煉中鋒鋪毫,下基本功,使點畫就範,寫得圓滿周到。為什麼說是在下基本功呢?因為,如果你不能中鋒鋪毫,紅字就不能被蓋罩,空心字就填不滿;再進一步要求分布結構,纔寫影格、脫格。寫脫格時,事實就在引嚮臨寫。什麼叫“臨寫”?臨寫就是一麵學習某一字體的筆跡,同時要把某一字體的架子搭像樣外,還要注意學習它的神氣,是學習遺産的手段。這個時期是一個較長.......


周大新:年輕人也要有麵對不測的準備

周大新:年輕人也要有麵對不測的準備

    周大新 《安魂》是一部對話體長篇小說,父親與死去的兒子“對話”。 ―――――――――― “寜兒,爸爸怎麼也想不到,從2008年8月3日這天起,就再也見不到你瞭。”這是作傢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安魂》開篇的第一句話,也是他人生最黑暗的經曆。 這個春天,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安魂》上映,銀幕上的父親失去瞭不滿30歲的獨子,隻能在一個長相酷似兒子的“騙子”身上尋找情感寄托。盡管已經過去瞭14年,電影首映時,颱下坐著的周大新,依然無法上颱緻辭,準備好的講稿隻能請人代念。 從孩子走的第二年開始寫作,周大.......


“學校少年宮”之花藝:與花兒的美好邂逅,發現身邊的自然美

“學校少年宮”之花藝:與花兒的美好邂逅,發現身邊的自然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張莉娜 每周一的下午,總有一群留白教育體驗營的學員會帶上一盆彆緻的中式花藝作品迴傢。 杭州作為南宋古都,對發揚宋代優秀文化有曆史責任。“插花”作為宋代文人四藝之一,對培養新時代公民的綜閤素質有積極意義。 通過插花操作實操,掌握花藝工具的使用與花材的養護和修剪方法,學習碗、盤、瓶三種傳統器型的插花技巧,掌握傳統花型的創作;認識花材,發現身邊的自然美;瞭解花器,發現插花藝術發展與生活的聯係,瞭解由生存到生活藝術的發展沿襲。 觀察花材植物的生長狀態,構思遵循植物主體.......


50位偉大英國作傢,她榜上有名,國內隻齣過兩種書,情況正在改變

50位偉大英國作傢,她榜上有名,國內隻齣過兩種書,情況正在改變

    【百道編按】2022年2月,蘇格蘭作傢繆麗爾・斯帕剋的小說《肯辛頓舊事》《處心積慮》由南京大學齣版社齣版。斯帕剋被譽為“1945年以來50位偉大英國作傢”之一,她文筆犀利、目光敏銳,在作品中展現瞭獨特的英倫式幽默和她對人情世事的洞察。百道網專訪《肯辛頓舊事》《處心積慮》責編付裕,請她介紹兩本書的齣版故事,以及斯帕剋的魅力。 《守望者・文學:肯辛頓舊事》 齣版社: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繆麗爾・斯帕剋 譯者:柏雪 齣版時間:2022年02月 《守望者・文學:處心積慮》 齣版社:南京大.......


薛寶釵擠走黛玉嫁給寶玉,終究要受到懲罰,牡丹花簽給瞭她警告

薛寶釵擠走黛玉嫁給寶玉,終究要受到懲罰,牡丹花簽給瞭她警告

    趣侃紅樓351:牡丹花簽,任是無情也動人,蘅蕪君子,道是無情卻有情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勢必要鬧得大一點纔有意思。春燕提議不如把寶姑娘林姑娘請來,得到大傢一緻認可。最後除瞭賈迎春、邢岫煙和賈惜春之外,大觀園眾人都來瞭。 不請迎春、惜春也不意外,她們房中都是長房賈赦和寜國府那邊的人多嘴雜,夜宴這種事破壞規矩說齣去不好,不如不請。 “占花名”酒令,是對眾女兒的姻緣重要伏筆,迎春和邢岫煙的結局已定,惜春注定會齣傢沒有姻緣,曹雪芹不安排也預示三人結局。 而且薛寶琴、晴雯、芳官也都沒有花簽,與迎春等一.......


丹青歲月入廊宇

丹青歲月入廊宇

    陝北匠藝丹青 陝北匠藝丹青是陝北民間畫匠以建築、木工、石工等各種工藝手段為依托,將之與各類應用器械相結閤而完成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它廣泛分布於榆林、延安各個縣(市、區)的城鎮及鄉村,多見於民眾窯居、城鎮公共景觀建築和鄉村的大小廟宇內。 陝北匠藝丹青有廟宇壁畫、非“官式”建築彩畫、彩塑、水陸畫、過關彩畫,以及炕圍畫、竈颱畫、箱櫃畫等各種錶現形式,從事者多為農民,其中不少人齣自民間繪畫世傢。 陝北匠藝丹青畫匠通常藉助土、石、木、布、紙、陶、桐油等材料,在公用建築、民居和傢具上施行工藝,將當地居民的.......


一天一個漢字——房

一天一個漢字——房

    房 fáng,房本來是正室旁邊的偏房,現在成瞭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房 fáng】這個字。 【字形演變】 方,既是聲旁也是形旁,錶示旁邊。房,篆文(戶,屋子)(方,旁側),錶示正屋的兩旁。造字本義:名詞,正室兩旁的臥間。古代妻住室,妾住房。 【書法名傢】 【字詞釋義】 〈名〉 古代堂中間叫正室,兩旁的叫房 房,室在傍者也。――《說文》 記宰夫宴齣自東房。――《儀禮・鄉食禮》 泛指房屋 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莊子・知北遊》 房間 店主王公迎接瞭,慌忙指派房頭,堆放.......


罕見 “三疊字”詩詞,感受古詩詞的獨特魅力!

罕見 “三疊字”詩詞,感受古詩詞的獨特魅力!

    疊字,亦稱重言詞。疊字詩詞,運用巧妙就會有迴環往復的效果,使情感錶達更加充沛。 疊字在古詩詞中很常見,兩字相疊叫「單疊」,四字相疊叫「雙疊」。三疊字就比較少見瞭。 今天,帶大傢欣賞「三疊字」詩詞的獨特魅力。 《醉春風》 宋・賀鑄 樓外屏山秀。憑闌新夢後。 歸雲何許誤心期,候候候。 到隴梅花,渡江桃葉,斷魂招手。 楚製汗衫舊。啼妝曾枕袖。 東陽詠罷不勝情,瘦瘦瘦。 隋岸傷離,渭城懷遠,一枝煙柳。 《醉春風》 宋・硃敦儒 夜飲西真洞。群仙驚戲弄。 素娥傳酒袖淩風,送送送。 吸盡金波,醉朝天闕,.......


薛寶釵是金陵十二釵之首?細解絳珠仙子的身世,林黛玉齣身有疑點

薛寶釵是金陵十二釵之首?細解絳珠仙子的身世,林黛玉齣身有疑點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釵三冊之首?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原因在於無論是判詞還是[終身誤]麯子,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在一起。雖說林黛玉在前,薛寶釵在後。但二者一體,說薛寶釵是金陵十二釵之首,也不錯! (第五迴)寶玉看瞭仍不解。便又擲瞭,再去取“正冊”看。隻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嘆停機德,堪嘆詠絮纔,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所謂金陵十二釵之首,嚴格來說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正冊之外還分副冊、又副冊。根據順序,副冊之首是香菱,又副冊之首是.......


讀魯迅是“思想爬坡”,對人生大有益處|讀+

讀魯迅是“思想爬坡”,對人生大有益處|讀+

    《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現代文學研究自選集》 溫儒敏 著 人民文學齣版社 中小學生應該怎麼讀魯迅?這方麵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無疑是北京大學原中文係主任溫儒敏教授。上周,溫儒敏教授接受瞭長江日報專訪。 溫儒敏。 他的“聊魯迅”係列視頻 常有數十萬閱讀量 今年76歲的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溫儒敏,研讀魯迅60餘年,相關著述甚多。近兩年,他連續齣版瞭《魯迅精選兩捲集》、《魯迅作品精選及講析》等與魯迅相關的書;他的自選集《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書名便是引用魯迅的話,書中有關魯迅研究的內容占瞭很大.......


清朝乾隆年間大詩人,黃景仁十首詩,傷感情緒濃烈,詩風豪曠至極

清朝乾隆年間大詩人,黃景仁十首詩,傷感情緒濃烈,詩風豪曠至極

    今天,介紹這位清朝詩人,除瞭沒錢,獨特的性格與纔華,都是被人推崇的,據說還是個大帥哥,他便是黃景仁。他生於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即:康乾盛世,纔華橫溢,性格孤傲,命運多舛,數奇短命,幾乎將古代文人所有不幸與苦難於其一身。黃景仁的詩籠罩著傷感的情緒,風格豪曠,細品後迴味無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清朝大詩人黃景仁的十首詩作,體會其文字的魅力。 乾隆年間,詩壇以黃景仁的名氣為大,但他擁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個性,不會交際,與眾人都閤不來,對權貴也是冷眼相看。他的性情又放蕩不羈,寜願與戲子要飯,也.......




《人世間》裏金月姬是否有傲慢與偏見?其實小說中強調瞭她的睏惑

李建軍禁入境拒遣返 機場發飆

想考中文所1.如何準備中國文學

李建軍:宋代話本與文言小說的共生消長與文學史價值


前一篇新聞
三本日銷過十萬的網文暢銷作,劇情文筆都在綫,看過的讀者都說好
后一篇新聞
一隻將晉國推嚮分裂的黑手——“晉獻公之製”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