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2:29:02 PM
談起敦刻爾剋大撤退,相信很多人都是英國在二戰中的一場重大撤退行動,挽救瞭30多萬盟軍戰士的生命,其中絕大部分是英國士兵。
這些英國士兵在安全返迴英國本土之後,大大提升瞭英國本土抵抗德國侵略的士氣,使希特勒沒辦法通過和平手段迫使英國屈服,隻能轉頭嚮東對蘇聯開戰,最終陷入兩綫作戰的僵局。
有很多德粉對此扼腕嘆息,認為如果不是希特勒聽從瞭戈林自大的發言,古德裏安就可以直接占領敦刻爾剋,這樣一來德軍就可以迫使英國投降從而贏得二戰瞭。
但我要說,真正阻止古德裏安前進的其實並不是希特勒,希特勒隻不過是又一次為前綫將領背黑鍋罷瞭。
在瞭解這一點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件事:德軍高層從來都沒錶示過完全支持執行“鐮割計劃”!
其實早在曼施坦因剛剛提齣“鐮割計劃”這個方案的同時,德軍內部就有許多軍官對此充滿懷疑,包括瞭陸軍參謀長哈爾德、A集團軍群司令龍德施泰特、B集團軍群司令博剋和許多其他陸軍高級軍官。
在曼施坦因預定的作戰計劃當中,德軍主力將會被分成兩個部分,其中一支偏師負責佯攻荷蘭、比利時,以吸引英法聯軍主力進入北上進入包圍圈,而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將從阿登森林發起突破行動,從背後完成對英法聯軍的閤圍。
從理論上講,想要完成曼施坦因的構想,德軍就必須做到兩點:1、擔任佯攻任務的部隊必須成功地將英法聯軍的主力吸引到比利時、荷蘭地區;2、裝甲部隊需要脫離步兵的掩護,以便全速嚮英吉利海峽推進。
黃色方案示意圖
而這兩點,也恰好是哈爾德、龍德施泰特、博剋等人擔心的事情,尤其是第二點。
在當時,德軍內部隻有少量的部隊完成瞭摩托化和機械化能夠伴隨裝甲師快速推進,然而大量的德軍步兵師還是要靠騾馬和雙腿前進,行進速度緩慢,很容易和裝甲部隊脫節,一旦步兵與裝甲部隊脫節,那麼裝甲部隊計劃中的主動進攻就成瞭孤軍深入,很有可能會被英法切斷,到那時德軍不僅無法取得戰役勝利,還會損失自己大量的裝甲力量。
德軍高層的這一顧慮,在法國戰役爆發以後的十幾天時間內一直睏擾著大量德軍高級將領們。
如果不是希特勒對曼施坦因的計劃十分感興趣,再加上恰好有一架攜帶著“黃色計劃”方案的偵察機在比利時迫降,德軍統帥部斷不可能按照曼施坦因的設想來製定行動計劃。
1941年5月10日,法國戰役正式爆發。
戰鬥一開始,由於法軍在阿登地區疏於防範,德軍成功地跨越瞭阿登森林天險,並強渡瞭馬斯河這一重要防綫,但就在5月15日這天,古德裏安的上級――剋萊斯特將軍卻給古德裏安下達暫停前進的命令,這讓古德裏安花瞭漫長的時間來和剋萊斯特爭吵,最終纔讓剋萊斯特勉強同意瞭他繼續嚮西推進的計劃。
剋萊斯特之所以會命令古德裏安暫停前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古德裏安推進的速度太快瞭,大量的摩托化步兵都被他甩在瞭身後,德軍隻能用很少的部隊來防禦自己的側翼。
不過好在法軍指揮官沒膽子抓住這個時機嚮德軍發起反擊,所以古德裏安的冒險行動纔能得到成功。
在隨後的幾周時間裏,在前綫作戰的裝甲部隊又多次收到剋萊斯特裝甲集群司令部、A集團軍群司令部和德軍最高統帥部下達暫停前進的命令。
不過好在德軍長傳統的任務式指揮這一領導方式原則之下,像古德裏安、隆美爾這種主觀能力十分強悍的將領,隻要條件對自己有利,根本就不怎麼會去理會上級的命令,於是帶著自己的部隊一路嚮前猛衝猛打,成功把英法聯軍打得暈頭轉嚮,這纔有瞭德軍在法國戰役中的勝利。
不過,從當時的總體情況來看,德軍高層命令裝甲部隊的暫停行動的行為並沒有任何失誤之處,相反,他們的決定還十分閤情閤理。
比如說,他們曾擔心裝甲矛頭的側翼缺乏掩護,很容易被英法聯軍切斷。
這一點十分現實,在德軍裝甲矛頭衝嚮英吉利海峽時,用來達成突破的德軍部隊其實隻有幾個裝甲師和少數完成瞭機械化、摩托化的部隊,側翼防綫十分薄弱。在阿拉斯一戰中,兩個實力薄弱的英軍步兵營在幾十輛坦剋的幫助下都差點突破隆美爾第七裝甲師的防綫,險些讓德軍嚮1914年馬恩河一戰一樣遭遇慘敗。
再比如,德軍最高統帥部曾擔心裝甲部隊無法突破法軍的防綫,這一點也十分符閤現實。由於重炮部隊行動遲緩,裝甲部隊在推進過程中能得到的火力支援便隻有空中的轟炸機,而二戰時期轟炸機的轟炸精度又極低,根本就不可能對法國碉堡産生多麼巨大的殺傷。古德裏安的部隊能順利渡過馬斯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岸的法軍在聽說德軍已經繞到自己防綫背後之後,主動放棄瞭馬斯河一綫的防禦工事。
於是乎,當隆美爾的部隊在5月21日在阿拉斯附近遭遇英軍反擊時,德軍統帥部便自然而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英法部隊正在試圖切斷德軍裝甲矛頭。
更糟糕的是,為瞭吹噓自己隆美爾在上報戰果的時候說自己遭遇瞭“5個師和幾百輛坦剋”的進攻,這更加讓最高統帥部堅信英法具備一支強大的戰略預備隊,隨時可以切斷德軍的裝甲矛頭。
而一旦裝甲矛頭被切斷,德軍不僅無法殲滅英法聯軍主力,自己也將損失慘重。再加上此時裝甲部隊的損耗已經十分嚴重,外加空軍元帥戈林的保證,希特勒會在龍德施泰特的慫恿下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瞭。
但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在敦刻爾剋真正阻止德軍繼續前進的並不是希特勒。
其實早在1941年5月23日,龍德施泰特就已經給裝甲部隊下達瞭停止前進的命令,根據德國A集團軍群在這一天的作戰日誌:
“霍特集群的主力明天將停止前進,剋萊斯特集群也將停止前進。從而弄清戰況並封閉缺口。”
第二天,也就是5月24日,在接到龍德施泰特的報告以後,希特勒纔發布瞭那道不許前進一步的命令。
所以德國曆史學傢弗雷瑟就認為:“和普通的看法恰恰相反,希特勒並不是‘停止前進’命令的始作俑者,因為在5月24日,他已經沒法叫停裝甲部隊瞭,那時裝甲部隊早已停下來瞭。”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刪!
想瞭解二戰戰略、戰術、戰史領域更多的知識,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