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2:29:25 PM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中華大地屢遭西方列強的入侵,一批有見識的官員曾嘗試改革自強,但腐敗無能的統治者將所有希望破滅,為瞭振興中華,也隻能尋找一條新的齣路。
能夠引領這條光明之路的就是國父孫中山,他高舉反帝反封建大旗,帶領一批有著崇高理想的熱血誌士進行一次次鬥爭,最終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結束清廷統治,將華夏民眾代入一個新的時代。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他的夫人宋慶齡也是一位瞭不起的中華女性。宋女士陪伴國父多年,思想人生觀受到國父的耳濡目染,在孫先生去世後,她繼承國父的遺願,餘生一直在為華夏人民的幸福而奮鬥。但令人驚奇的是,1981年,孫夫人以88歲高齡壽終,在去世當天,發生瞭兩件怪事,就連她的養女隋永清也沒法解釋。
與國父相親相愛
1893年,宋慶齡生於上海,父親韓鴻翼是北宋名臣韓琦的後裔,少時韓鴻翼跟隨舅舅來到美國生活,成為舅舅的嗣子,所以改姓宋,名字就成為大傢熟悉的宋耀如。
宋耀如在美國生活多年,思想上完全西化,但一直謹記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幾個兒女在這個特殊的傢庭氛圍中長大,眼界寬廣,還富有愛國情懷。
辛亥革命後,身在美國的宋慶齡,對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滿懷憧憬,因為父親的關係,她也對孫先生這位偉人産生極大的興趣。學業完成後,宋慶齡跨洋來到日本東京,成為孫先生的助手。
兩人朝夕相處,工作上配閤得越來越默契,感情上宋女士也對孫先生有瞭特殊的感覺,1915年宋慶齡不顧傢人的阻攔,毅然決然的與孫中山組建新的傢庭,一起攜手共創新的革命曆程。
兩人結婚七年後,終於有瞭愛情結晶,不過在1922年6月,曾是孫中山親信的陳炯明發動叛亂。
16日淩晨率領叛軍攻打粵秀樓,當時孫中山被護送到永豐艦,後來懷有身孕的宋慶齡雖然在衛兵護送下抵達黃埔島,但在逃難途中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因過度緊張和勞纍,宋慶齡後來在鍾榮光傢流産,這也是她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妊娠”。
繼承國父遺誌,投身革命事業
三年後孫先生病逝,孫夫人繼承丈夫遺誌,一直利用自身影響力,推動革命嚮正確的道路行進,可惜她個人能力有限,還是無法阻擋國共兩黨破裂的趨勢。
抗戰爆發後,為瞭抵擋日寇的步步緊逼,必須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綫。在兩黨第二次閤作上,孫夫人也是耗費瞭不少心血。
八年抗戰,中國人民終於盼來久違的和平,但南京蔣政府卻不顧廣大民眾的意願,悍然發動瞭內戰,將戰火引嚮解放區。
宋慶齡無法阻擋這一民族悲劇,也隻能盡自己的能力去為我黨解放事業做些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當選為副主席,成為國傢領導人,此後餘生精力全部放在這個新誕生的偉大國度。
孫夫人雖為女性,但學識淵博,具有大局觀,除瞭受孫先生影響外,也與她興趣廣泛、涉獵豐富有關。
閑餘時間宋慶齡除瞭讀書以外,還喜歡繪畫、彈琴、烹飪美食,或許也是受孫先生影響,宋慶齡還喜歡鴿子,在她看來,這種代錶和平的文雅飛禽,不僅是對國傢發展趨勢的一種期望,也是對孫先生的感情寄托。
其實一直擔任婦聯名譽主席的宋慶齡,也非常喜歡孩子,但是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成為她一生的遺憾,不過她有一個養女,那就是隋永清。
兩件怪事
隋永清的父親隋學芳是宋慶齡的衛士長,隋學芳在宋慶齡身邊工作多年,兩傢人關係一直非常好,而宋慶齡也一直將隋永清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隨著這層感情的增進,隋永清最後成瞭宋慶齡的養女。
幼時的隋永清經常陪在宋慶齡身邊,為她的生活平添瞭不少快樂,但長大以後的隋永清成瞭演員,因工作關係不能常看望養母。雖然宋慶齡有時也很想見隋永清,但通情達理的她從不會去打擾女兒的工作。
1981年,隋永清正在福建拍戲,卻收到來自宋慶齡辦公室的一封急電。雖然內容隻是讓她迴去看一下養母,但在隋永清的內心處,卻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內心忐忑不安的隋永清趕迴北京,卻見到已經奄奄一息的母親,悲痛欲絕的隋永清泣不成聲,彌留之際的宋慶齡睜開眼看到女兒的到來,嘴角露齣一絲微笑,僅說瞭一句話又陷入昏迷,不久宋慶齡離開人世。
在孫夫人走後,傢裏齣瞭兩件怪事,一是住所內的一座掛鍾定格在八時十八分,再也不往前擺動一下。二是孫夫人生前喂養的那些鴿子,在孫夫人病逝後,開始停止進食,最後全部餓死。
這兩件事非常神奇,連隋永清也無法解釋,但也可以看齣萬物都有靈性,一位偉大女性的離世,不但牽動韆萬國人的心,連萬物也會因她的逝去感到難過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