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0:52:57 PM
CBO 記者 張釗
CS渠道的選品帶寬,正在越來越窄。這是痛點,但也有商機。
三八節美妝大促之際,又是兩番景象――綫上熱鬧,綫下冷清。
一邊,頭部主播李佳琦首日預售額達28.25億元,數據遠超同期。一邊,越來越多店老闆開始放棄在三八節做大型動銷活動。
這既反映瞭當前化妝品店普遍麵臨的尷尬,也在透露一個事實,“節日大促”似乎在和綫下漸行漸遠。背後的痛點,則是CS渠道如今難有吸引消費者的産品來參與大促。
對於傳統C S門店來說,新銳品牌難進去、傳統品牌齣不瞭銷量正成為頑疾。
01
直播
“壓死”綫下大促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前三八、國慶、十一等節日,都是集中消費的節點,現在,大促再也迴不到從前。”遼寜遼陽麗都化妝品店總經理吳麗敏分析,造成此局麵的原因有三,一是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二是渠道多元,綫下的劣勢凸顯;三是直播興起之後,讓消費者無時無刻不在享受優惠,大促再難吸引她們進店。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今天,再也不需要等待某個特定時間內的打摺,而是隨時隨地都在享受優惠。
“直播電商是品牌無序擴張的催化劑,雖然一些品牌在提齣綫上管控,其實並沒有實質性效果。”吳麗敏談到。
比如,不少美妝品牌提齣分渠道供貨,但往往主打同功能的産品,隻是在包裝上有所區彆,如果綫上的價格更低的話,消費者仍舊願意在綫上購買。同時,雖然品牌方堅稱在綫上綫下産品在價格上有所區分,但同樣200元的購物,綫上“買一送五”“買一送八”,明顯多於綫下的贈品,也是吸引消費者去綫上購買的重要因素。
“CS店就像進入瞭一個‘死循環’。”有連鎖店老闆無奈地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綫》記者,先是疫情影響客流下滑,客流下滑導緻業績受影響,業績增長慢便不敢貿然上新品,沒有新品就更難以吸引新的客流。“而在品牌政策方麵,齣不瞭業績導緻政策傾斜幅度低,政策減少支持導緻店鋪利潤再降低,雙重‘死循環’。”
即便有的門店“咬牙”撐著上新,上新速度卻遠遠跟不上消費者需求。“由於直播、綫上的帶動,品牌的火爆速度迅速變快,通常當某個産品在綫上火起來,等到引進店鋪時,另一款新品又火起來瞭。”上述店老闆認為,當店內無法持續上新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産品時,就會造成兩種結局,年輕消費者對店鋪沒興趣,老客也會被其他渠道吸引走。
02
選品難!
新銳進不來,老牌難吸客
目前的CS渠道,很難有稱得上銷售絕對主力的品牌,不少起傢於CS渠道的品牌早已開始轉移陣營,有的品牌綫上占比甚至高達80%以上。
“品牌改變打法,綫下成為被‘忽視’的一方。某些品牌以前還有相關銷售人員來巡店,現在幾乎難看到。”吳麗敏錶示,而一些試圖在綫上發力的品牌,因為沒有錶現好,想要再迴到綫下,此時綫下渠道也對這些品牌不感興趣瞭。
綫上打摺和無序競爭,也透支瞭品牌力。2020年初疫情影響最嚴重時,某國産品牌的低價直播就引發業內不少渠道商吐槽,而在後麵的閤作中,渠道商則會有意迴避這類品牌。
老品牌賣不動,近年來崛起的新銳品牌是否可以為CS門店帶來客流呢?答案是並不能。
目前來看,新銳品牌大多以綫上銷售為主,偶有布局綫下店的品牌,也是首選新零售店鋪,相對傳統的CS店基本不在其選項中。
在西北某個城市的市中心較繁華的商業街,記者看到,一傢有著20多年曆史的連鎖店看到,店內SKU高達7000個,陳列的還是“過時”的國貨産品,很難找到能讓年輕消費者有購物衝動的産品。店老闆無奈錶示,隻能加大傢居生活用品占比來維持利潤,讓店鋪不倒閉,彆無他法。
新銳品牌為什麼不青睞傳統CS店?美妝零售新物種的代錶之一喜燃,其總經理施啓偉指齣,背後或許還有渠道分成和閤作模式的問題。
眾所周知,過去,CS渠道和品牌的閤作多是通過中間商代理商串聯起來,品牌、代理商、CS店每一方都能拿到固有的利潤份額,隻要生意一直堅持做下去,大傢都有錢賺。
“新銳品牌可能不太想通過代理商,而是直接將貨品給到店裏,但是店老闆又習慣瞭傳統的閤作模式,新銳品牌和傳統店鋪,在閤理化利潤方麵,還沒有找到彼此間的平衡點。”施啓偉錶示。
以喜燃為例,門店閤作的新銳品牌大多數是“買斷式”閤作,産品在店鋪的銷售業績,都是靠喜燃自己的動銷和運營思路帶動。
03
渠道專供、直供
“看上去很美”
事實上,品牌不是沒有用心想過去解決控貨問題。外資品牌、本土知名品牌都推齣過專供CS渠道産品,也齣台瞭不少對綫上價格的管控措施。
甚至有品牌以專供産品打造“前店後院”模式,推齣標準化的服務體驗流程,幫助門店更好地服務顧客,促成轉化。
但綜閤記者跑市場瞭解到的情況,這條路收效甚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走通。
即便是曾經幫助不少中小型店鋪走嚮規模化連鎖的雅麗潔模式,如今在CS渠道的話語權也不能同日而語。近年來,雅麗潔針對渠道現狀做過多項改變,升級雅麗潔模式2.0版,希冀以新的功能,為CS渠道提供真正適閤門店轉型升級的新零售解決方案。
“雅麗潔的産品很好,模式更沒有問題,畢竟曾經在CS渠道有過那麼多的經典案例。隻是直播、電商等渠道已經成為美妝零售的主戰場,綫下店再單純靠賣貨,已經難以突圍,必須要結閤自身優勢,這也是當前很多店鋪重操後院的原因。”有雅麗潔閤作渠道商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麵對現狀,不少CS店並沒有“躺平”。除瞭打造“前店後院”,一批傳統老店另起爐竈,打造“美妝+”的新門店模式,以全新的服務與産品結構來吸引消費者。還有一些店鋪則積極引進“新、奇、特”産品來引流,試圖抓住更多的年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