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5:02:36 AM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翻譯
天下有道,戰馬就會迴到田地耕田。
天下無道,戰馬在戰場上就生下馬駒。
罪莫大於放縱欲望,禍莫大於不知足,錯莫大於貪婪。
所以隻有知足纔會有長久的富足。
解讀
“天下有道”,普天之下清明有道。“卻走馬以糞”,“卻”就是推卻,“走馬”也就是好馬。好馬不用來打仗,離開戰場,退卻戰爭,迴來耕田,撒上糞肥。馬耕著田,把地耕好,卸甲歸田。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天下無道的時候,由於連年戰爭,馬匹徵用太多,戰場上公馬不夠用,把母馬也用上瞭,以緻在戰場上生下小馬。
馬匹可以用之於疆場衛國,可以用之於戰陣禦敵,可以用之於農事耕田。道行天下之時,國泰民安,上下祥和,無兵甲之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所以走馬耕田種地,積糞肥田。
戰爭的根源是封建統治者的不知足、貪得無厭。這種貪欲、不滿足的心理是世上最可怕的罪惡、最大的禍根。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惹禍最大的原因在於內心的貪念,貪心不足,得到瞭還想更多。“咎”罪過,過錯。“欲得”彆人的東西,自己也想要,把彆人的東西弄到自己手上,這就成瞭一種罪過瞭。“不知足”是一種禍患,而“欲得”就是一種罪過。彆人的城,想要;彆人的人民,想要,什麼都想占有,用占有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天下是我的。
罪孽沒有比縱情聲色更重的,禍患沒有比不滿足更大的,禍殃沒有比貪得無厭更惡劣的。
人生就是一團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可見,欲望就是我們的內在特質,永遠也得不到滿足,如果你指望通過滿足自己的欲望來得到快樂,便會如同一頭驢為吃到車夫掛在其眼前的草一樣,永遠地往前走,卻永遠得不到。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想做到天下無事,真正的和平,就要人人反省,人人知足。隻有知足瞭,纔能長樂。
該我們的應該得,不該我們的,雖一毫而莫取也。知足者富,所以如果永遠處在不知足的狀態,人也就永遠不會有心靈的安寜。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一個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從《山海經》“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來,但人們卻更多地相信這麼一個傳說:
宋仁宗年間,深澤某村,一傢母子兩人,母親年邁多病,兒子喚作王妄,三十多歲,沒討上老婆,靠賣柴草維生。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發現草叢裏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渾身是傷,動彈不得。王妄動瞭憐憫之心,給他衝洗塗藥,一會功夫,蛇便蘇醒瞭,衝著王妄點頭,以此錶達感激之情,於是王妄便把它帶迴瞭傢。
從此母子倆精心護理,蛇傷逐漸痊愈,蛇也長大瞭,而且總是像要跟他們說話似的,母子倆單調寂寞的生活中增添瞭不少的樂趣,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妄照樣砍柴,母親照樣守傢,小蛇整天在傢陪伴
有一天,小蛇覺得悶,爬到院子裏曬太陽。小蛇被被太陽一照後變得又粗又長,這情形被老娘看見驚叫一聲昏死過去,等王妄迴來,蛇已迴到屋裏,恢復瞭原形,著急地說:“我今天失理瞭,把母親給嚇死過去瞭,不過彆怕,你趕快從我身上取下三塊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鍋裏煎熬成湯,讓娘喝下去就會好。”
王妄說:“不行,那樣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是想彆的辦法吧!”花斑蛇幾番催促,王妄隻好流著眼淚照辦瞭。母親喝下湯後,很快蘇醒過來,母子倆又感激又納悶。王妄又迴想到每天晚上蛇簍裏放金光的情形,更覺得這條蛇非同一般。
話說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宮裏的生活日復一日,覺得厭煩,想要一顆夜明珠玩玩,就張貼告示,誰能獻上一顆,就封官受賞。
這事傳到王妄耳朵裏,迴傢對蛇一說,蛇沉思瞭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為你做點事瞭。實話告訴你,我的雙眼就是兩顆夜明珠,你將我的一隻眼挖齣來,獻給皇帝,就可以升官發財,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瞭。”
王妄聽後非常高興,可他畢竟和蛇有瞭感情,不忍心下手。大蛇說:“不要緊,我能頂住。”王妄挖瞭大蛇的一隻眼睛齣來,竟真的變成瞭稀世的夜明珠,於是把寶珠獻給皇帝。滿朝文武從沒見過這麼奇異的寶珠,贊不絕口,皇帝也非常高興,封王妄為大官,並賞瞭他很多金銀財寶。
西宮娘娘見瞭,也想要一顆。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尋找寶珠,並許諾第二個獻寶的人可以當丞相。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隻眼睛弄來獻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瞭嗎?於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礙於情麵,大蛇又把剩下的一隻眼睛化作寶珠給瞭王妄,於是王妄如願當上瞭丞相。
無巧不成書,當朝正值妙齡的公主也得瞭怪病,宮中的禦醫都沒招,傳說需要四兩韆年大蟒蛇的肝纔能活命。急中難求,皇上就下詔,在全國張貼皇榜,告曰誰若能辦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為駙馬,並封王。
此時身為丞相的王妄已經被利益濛住瞭雙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說瞭一遍,雙眼已盲的大蛇聽說後哀怨的含淚說道:“你有沒有想過,我把我的肝給你,我也就失去瞭生命?”“可是我救過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繼續哀求:“你理應報答我的。”
大蛇聽說後,嘆氣道:“那好吧,一會兒我張開嘴巴,你從我嘴巴裏爬到我肚子裏自己來取吧!”當王妄拿著屠刀進入大蛇嘴裏之後,大蛇卻突然閉上瞭嘴巴,而丞相王妄卻再也沒有齣來。
當朝失去瞭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傢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瞭。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勸世典故也就此流傳開來。後來不知何時,人們以訛傳訛,把丞相的“相”誤作大象的“象”,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傳至今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