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8:57:35 PM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雪梅
圖源:視覺中國
3月18日,《新蝙蝠俠》在國內上映,該片內地預售+點映票房拿下1100萬元,全球票房最新突破5億美元,無疑為正處於低榖中的影院帶來一絲曙光。
中環文化董事長王徵在朋友圈連發2條動態宣傳新電影。按照貓眼電影相關統計,2021年,他掌舵的中環影投在全國影投中排名第98位。被問及疫情對影院的衝擊,王徵對時代財經錶示:“一次次燃起的希望,又一次次被掐滅。”
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2022年開年,不少地區齣現反復,作為全國第一票倉,上海影院全部關閉。據拓普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18日12點,全國暫停影院數為5394傢,暫停影院占全國影院數的43.42%,票房份額為43.84%。其中,全國有84座城市影院全麵暫停,市場份額占比高達35%。而這一影響或將延續至五一檔。
抱抱堂傳媒CEO林水洋告訴時代財經:“影院大規模暫停營業,也隻是疫情衝擊的一個方麵,背後是整個行業的停擺。因為一旦有些城市齣現疫情,很多片方就不會上影片瞭,例如去年鄭州、廣州、北京等地疫情,暑期檔就麵臨無片可放的情況。”
事實上,今年春節檔後,影城的艱難處境已經越來越明顯。過往兩年纍積下來的欠款,如租金、設備款、分賬款、裝修費尾款,甚至人工、專資等,今年到瞭考驗影院生存的最後節點。
中小影院投資人“深陷泥潭”
2020年,全國電影院關門時間長達175天。此後,雖然未再全國大範圍關停影院,但小規模關停時有發生。
時代財經瞭解到,受疫情衝擊,不少影院現金流已告枯竭,不得不嚮銀行申請短期貸款周轉救急,有些投資人甚至押上自己的或朋友的不動産。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6日,2020年以來我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影院、影城、電影放映”的影院相關企業注銷數量近4000傢。
如今疫情再起,王徵錶示:“平均到中小影院的日票房經常低至1000-2000元,而它們的日均成本至少需要8000元,房租水電人工等按5000元、摺舊攤銷按3000元計。其中,票房的一半要分賬,中小影院投資人可以說個個都身陷泥潭。”
此外,影片發行方部分做法也讓中小影投雪上加霜。2020年春節檔,徐崢的《�迓琛酚攵兌艉獻鰨�放棄院綫轉而在綫上播齣;8月,電影《八佰》的齣品方華誼錶示,年票房低於200萬的影院要想放映該影片,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提交核定保底金額。若是未來發行方效仿,中小影投的處境隻會更加艱難。
和所有中小影投公司一樣,中環影投也麵臨較大的經營睏難。
目前,中環影投控股投資瞭9個影院,參股若乾項目,其中有兩個影院被寄予厚望。但一個因周邊人口結構特點(老人兒童比重高)而受疫情衝擊,另一個地處開發中的城市邊緣地帶,票房距離預期甚遠。近幾年,這兩個影院租金占總成本比重都超過20%,其他成本也大幅上揚,導緻經營現金流一直為負,去年閤計現金流虧損150萬元左右。
2021年3月,中環影投聯手戰略夥伴及骨乾員工,共同投資瞭一個新項目――綿陽中環三多影城,並優化瞭建設運營流程。該影城在去年7月10日開業,當年下半年票房收入273萬元,SPP(賣品GMV/觀影人次)近5元(行業及格綫是4元,良好是5元,超過6元的為數不多)。
“去年我們財務狀況有所改善,雖仍虧損但現金流轉正。”王徵錶示。
影院不會關停,倒閉的是影院老闆
林水洋掌舵的抱抱堂傳媒與影院有很深的業務羈絆,賣爆米花起傢的抱抱堂目前在內地的影院市場占有率達60%~70%。他告訴時代財經,在疫情影響下,賣品(爆米花)少賣瞭1個多億。
與此對應的是,其影院智能管理放映係統TMS業務發展速度不錯。“在影院艱難求生的當下,養不起人,上智能化無疑是好選擇。”他錶示,TMS 2019年覆蓋瞭3000多傢影院,目前已經4600多傢瞭,增量約為1500傢,已經覆蓋瞭全國40%的影院。
抱抱堂的另一塊業務是影院廣告代理,雖然其TMS係統的安裝帶來瞭非常低的運營成本,但他仍坦言,整體來看,影院的廣告投放量下降很明顯。不過,從長遠而言,林水洋對電影市場的預期很樂觀,他認為,如果疫情結束,片源跟上,電影市場一定會爆。
目前,中國70%的影院在個體影院老闆手中,因此疫情對個體影院老闆的影響更大。“誰能熬過去,誰就贏瞭。”林水洋告訴時代財經:“外行人看叫影院倒閉,內行人看是影院老闆倒閉。”
2020年4月,天津橙天嘉禾影院萬象城店永久關閉,該店已經擁有超過10年的曆史。目前,萬象影城(天津萬象城IMAX激光店)已經取而代之。
7月,已經開業10年的重慶首傢IMAX電影院――盧米埃重慶金源IMAX影城正式閉店。6個多月後,英嘉國際影城西南首店在此落戶,填補瞭重慶世紀金源購物中心電影業態的空白。
林水洋錶示:“影院是不會關停的,傢附近有個影院倒閉瞭,過一段時間又會開,隻不過是開的老闆不一樣瞭,影院是一個商場的業態,是不可或缺的,實在沒人接手,商場自己也會頂上。”
疫情緩和後,影史記錄有望刷新
據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和疫情管控常態化,中國電影市場加速復蘇,全國實現票房428.6億元(不含服務費),較2020年增長130.4%,觀影人次11.7億,較2020年增長112.7%,並且恢復至2019年的約70%。
可見,疫情之下,電影市場的活力正在逐漸恢復。事實上,市場收縮30%,除瞭小範圍疫情爆發的影響,也有進口片驟降的衝擊。萬達數據顯示,2021年進口影片數量較2019年減少近一半,票房減少約150億元,占比由2019年的37.5%降低至15.5%。
林水洋錶示:“大檔期是國産片的天下,進口片在大檔期之間減少後,導緻電影行業淡季太淡”。《蜘蛛俠:英雄無歸》票房突破10億美元,成為2021年全球票房冠軍,然而該片未在國內上映。
不過,由國産片主導的大檔期卻頻現爆相。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22年春節檔的票房為60.36億元,位居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第一為2021年的78.42億元。事實上,2021年“清明檔”“五一檔”亦打破該檔期票房影史最高記錄,“國慶檔”票房43.7億元,為同檔期第二。
2020年上映的《八佰》《我和我的傢鄉》票房均過28億元,2021年上映的《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為54.13億元、45.22億元和36.52億元,位列中國票房榜第二、第五和第八位。
王徵對時代財經強調:“在身處泥塘,且滿眼望去皆泥塘的當下,我們的心一定不能也在泥塘。”
2022年電影市場依然嚴峻。談到發展規劃,王徵錶示,未來幾年,中環影投會大力探索基於影城電影放映、突齣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區文化生態圈”建設。“近年來,我們以影院(電影放映)為基礎,融閤共享書吧、藝術廊、咖啡館、音樂吧、健身館等項目,初步做到瞭‘影院+’多元業態的共融共生。”
此外王徵錶示,希望探討中小影投之間資産閤並的新成長路徑。他透露,今年中環影投已經在接洽參與包括國有影院混改在內的閤作發展機會。“疫情之下,行業尤其需要抱團取暖,整閤資源共享團隊,優勢互補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