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7:25:33 PM
秦始皇為何49歲就死瞭?隻因為他吃“元水”,難怪史書不好記載
“秦王掃六閤,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李白的詩總是閑逸大氣,對秦始皇的頌揚也是通俗易懂,彰顯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帝王氣概。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位皇帝,他改變瞭原有的天子之稱,用始皇帝來代錶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霸氣,事實上秦始皇也確實做到瞭這一點。
他統一瞭六國、統一瞭文字、統一瞭度量衡,在秦始皇這個時期纔顯示齣天下歸一、至高無上的帝王統治地位,成為瞭中央集權的“創始人”。以他這樣的尊貴身份與地位,無疑是非常愛惜生命的,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怕死,一直在尋求長生不老的秘方,那麼秦始皇為何49歲就死瞭呢?原來是因為他吃“元水”,這“元水”又是何物呢?
荊軻刺秦,身強體健
秦始皇小時候就是經曆過大風大浪之人,他的父母在趙國受到呂不韋的照顧纔生下瞭他,之後一傢人九死一生逃離瞭趙國,呂不韋因扶龍之功成為瞭秦始皇的仲父,之後母親又與���彼酵ǎ�給他生下瞭兩個弟弟,秦始皇成為秦王時纔十幾歲,早早的人情世故讓他的思想格外成熟,經曆瞭宮廷中這些令人難堪的事情,他要想從中勝齣就必須要擁有一副好身闆。
之後統一六國時,那是頂著與六國為敵的強大壓力,如果身體不好不可能支撐下來這麼大的“場麵”,六國對他恨之入骨,行刺秦王成為瞭傢常便飯。曆史上最有名的一齣戲就是“荊軻刺秦”,據說荊軻是刺客中的高手,燕國太子丹就派他行刺秦王。於是荊軻以獻國為名貼近秦王,圖窮匕見行刺秦王。
按理說以荊軻這樣的高手必須會行刺成功,結果被秦王躲開,喜歡玩遊戲的朋友都知道“秦王走位”這一說,這便是秦王秦始皇活下來的原因。由此可以看齣,秦始皇的身體是相當不錯的,能在著名刺客的刀下存活,足見他身強體健,並且有可能也是個武林高手。
派人尋仙,不死之術
秦始皇後來統一瞭天下,自稱始皇帝,這位中位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體驗到瞭君臨天下、至高無上的尊貴感。當一個人享受到極高的權力與地位時就特彆怕死,雖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但有的人權力高到一定程度時,便會産生與自然規律抗衡的想法,那就是長生不老,秦始皇就是其中的一位。
秦始皇晚年時開始迷戀長生不死之術,而這種高強的“本領”通常都掌握在“神仙”的手中,神仙又不是一般人能尋到的,秦始皇就派人四處尋仙,聽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些江湖術士認為發財的時機到瞭,紛紛投奔秦始皇效力。
曆史上比較齣名的兩位術士,一個是盧生,另一個就是徐福。盧先生給秦始皇齣的餿主意是讓他保密行蹤,這樣神仙就不會躲開瞭;而徐福則是帶著三韆童男童女,乘樓船入海求仙山,後不知所終,其實這些江湖術士就是想趁機忽悠一下秦始皇,在他這裏多騙點財物,秦始皇任由這些術士欺騙,自大地認為他們跑不齣自己的手掌心,而徐福就給瞭他一個深刻的教訓。
五次東巡,病逝沙丘
秦始皇為瞭尋仙,先後五次東巡,每次齣行都是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彆人以為秦始皇是為瞭視察民情,而實際上秦始皇的主要目的是尋仙,尋找長生不死之藥,而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秦始皇偏就固執地相信一定會找到不死之藥。
隻是他本來健碩的身體,最後竟然在第五次東巡的時候死在瞭路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秦始皇病逝沙丘,本來是想找不死之藥卻提前突然猝死,讓人感到蹊蹺。
由於秦始皇死得猝不及防,後事都沒安排好,被趙高、鬍亥閤計篡位,殺瞭太子扶蘇與大將濛恬,鬍亥這個暴君上位導緻天下大亂,最後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死的時候纔49歲,以他本來強健的身體為何這樣早亡呢?
迷戀丹藥,實為元水
按理說秦始皇在曆史上這麼大的人物死時應該有詳細的記載,不應該“崩於沙丘平台”而一筆帶過,實際上秦始皇是因為吃“元水”纔導緻49歲而亡。那麼“元水”又是何物,又從何而來呢?這事還是離不開秦始皇的不死之藥。
秦始皇手裏的術士眾多,除瞭故弄玄虛的盧生、騙走錢財的徐福之外,還有一個擅長煉丹的韓佟。煉丹這個東西自古就有,這也是秦始皇堅信有不死之藥的原因之一,很多道傢都擅長煉丹,現代的玄幻小說也經常有此物齣現,都是有資料可查詢的一種技能。
韓佟在秦始皇這裏取得信任後,得到瞭大量的錢財資助,他本想拿著錢跑路,奈何秦始皇看管得特彆嚴,在秦始皇嚴厲的逼迫下,他不得不想辦法忽悠住秦始皇。一次韓佟發現瞭硃砂礦,在裏麵采到瞭大量的“雞血石”,就煞有介事地煉丹,結果還真被他煉齣來瞭東西。
他將砂礦石砸碎,置爐中通空氣,或加石炭及鐵質,進行加熱蒸餾,再經過濾而得到瞭一種液體,被他稱為“元水”,經他的實驗證明“元水”可以保證屍體不腐敗,以此說明“元水”就是不死之藥,秦始皇信以為真,便開始長期服用。
但是秦始皇的身體健康情況卻越來越惡劣,其原因就是吃“元水”,而這個“元水”如今有它的科學專用名字,那就是“水銀”,又被稱作“汞”。在醫學上來講:水銀對消化道有腐蝕作用,對腎髒,毛細血管均有損害作用,秦始皇長期服用,49歲死亡都算晚瞭,估計是韓佟怕一下子毒死秦始皇減小瞭劑量。
“元水”在古代並沒有太多閤理的解釋,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他縱然博學多纔,也不可能樣樣都精通,更何況在那個年代煉丹這個東西本身也是神乎其神的職業技能,難怪史書不好記載,這也是司馬遷一筆帶過的原因瞭。
小結
秦始皇一世豐功偉績,在中國曆史發展上起到瞭積極的促進作用,隻是他糊塗一時迷戀上瞭不死之術,最後越怕死越早死,死在瞭不死藥“元水”的手裏,真的是不作不會死。如果他不吃“元水”,秦朝的命運後麵就會改寫,至少以扶蘇的仁義之性不會早早滅亡。
曆史沒有如果,隻有結果,秦始皇49歲猝死東巡路上,死後還密不發喪,屍體都臭瞭,鬍亥用鮑魚的腥臭味來掩蓋屍臭,完全沒有瞭君臨天下的威嚴之相,這也是秦始皇始料未及的事情吧。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