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6:05:35 AM
01 幸福並非不請自來
粗心的年輕人可能認為世界就意味著去享樂,仿佛世界上真實的幸福俯拾皆是 ;然而,恰恰是這些人得不到幸福,因為他們的纔智不足以使其戰勝生活道路上的種種睏難。
當他閱讀那些富有詩意浪漫主義的作品時,那種觀念便牢牢地在心中紮下瞭根,實際上他被外部世界的現象欺騙瞭――這個世界具有徹頭徹尾的虛僞。
他的生活或多或少總要尋求那現實的幸福;並且,他所理解的幸福就是一連串確定的快樂。
在追尋這些幸福的過程中,他遇到瞭危險 。
02 請牢記那些曾經的睏境
當我們生活得安適自在時,應該不忘我們陷於憂鬱、沉悶、無所適從的睏境,以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當我們享受美好歡樂的時光時,這種憂鬱、沉悶、無所適從的睏境,應能教導我們要謙虛謹慎。
因為我們一般是根據我們最好的與最美好的時機,評價我們自己的;而在軟弱、沉悶、糊塗的時候,我們則視之為並非我們的本質。
牢記那些睏境與時有的窘睏,將教導我們要謙遜、恭順與容忍。
03 請勿追逐生活的幻象
人們搜尋著並不存在的獵物 ,遭受種種真實的不幸――苦痛、窮睏、疾病、失敗、匱乏、憂煩、恥辱以及人生中其他一切艱難睏苦。
他終於識破瞭濛騙他命運的惡作劇――然而,太晚瞭。
04 不經曆則不明白
正如一位登高的行者,隻有越過腳下蜿蜒麯摺的道路,放眼望去,纔可得到一個通盤的概觀。
同樣, 隻有走完人生旅途中的某個階段,纔能認清我們全部行為之間真實聯係,並明確地知曉我們做瞭什麼,得到瞭什麼。
隻有那時,纔能明白精確的因果鏈條和我們一切努力的價值所在。
05 迴望時方能醒悟
隻要沉陷在日常的生活瑣事中,我們就隻能按照自己的天性行動,總是受情感的左右或能力的限定。
我們自始至終都受著自然規律的製約,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我們所認為的正當的事業。
隻有在後來, 迴首整個人生旅程及其總體結果時,我們纔能最終明白其中全部奧秘 。
06 他人是我的鏡子
我們每個人都在彆人身上看到一麵反映自己的鏡子 ,從這麵鏡子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罪過、缺點或種種不好的地方。
即便如此,我們大多數的人對鏡子做齣狗的動作,亦即認為鏡子裏的並不是自己,是另外一隻狗,而對著鏡子大吼大叫。
07 生活不在遠方
那些寄希望於未來,為之奮鬥並僅僅生活於未來的人,對那種即將來臨的事物總是翹首期盼、急不可耐,仿佛這是某種一經到手便可獲得幸福的東西,盡管那些人聰明絕頂、氣度非凡。
嚴格來說, 他們不過是一頭驢子,被人騎在身下,看著近在眼前的稻草,一種希望最終得到草料的衝力支撐著他們,從而急急忙忙地緊追不捨 。
那種事物總是恰好就在他們的前麵,而他們則一直在試圖得到它。
08 活在當下
我們既不應該因牽掛未來而思緒不寜、焦慮企盼,也不應該沉湎於對往事的追悔惋惜, 而應該牢牢記住:唯有現在纔是實在的、確定的 ;未來總是無一例外地使我們的希望落空;過去也常與我們曾經預料的相去甚遠。
總之,無論是未來還是過去都不及我們的想象。
同樣的物體,由於間距,在肉眼看來要小一些,但思想則可以把它想象得很大。
隻有現在是真實可行的;它是唯一富有現實性的時刻,正是在這絕無僅有的時刻,我們的生存纔是真實的。
因此,我們應當永遠為此而充滿歡樂,給它以應有的歡迎,並盡情享受這每一刻的快樂,由於充分意識到它的價值而擺脫瞭痛苦和煩惱。
倘若我們因對過去希望的落空愁眉不展,而對未來的前景焦躁不安,我們將無法做到這一點。
09 不必羨慕彆人
人類的快樂和幸福狀況,往往可以和樹林相比:從遠處看去,覺得美麗。可是,如果走進裏麵,美感就消失瞭,再也找不到瞭。
為什麼我們時常羨慕彆人,這就是原因 。
10 勿魯莽應對不確定性
人生充滿瞭不確定性 ;在一切方麵都有這樣多的痛苦,重擔、災難、危險,以緻隻有小心翼翼地掌握航嚮, 避開暗礁險灘,纔能完成一個平安與快樂的人生航程 。
一般來說,對於我們所瞭解的有關惡的恐懼,迫使我們陷入與之相反的惡。
比如說, 孤寂的痛苦使我們陷入孤寂 ;我們用一種令人生畏的舉動,換來輕率的自信,等等。
為避免一種惡,而匆忙走嚮它的反麵;對一些極不確定的事件,缺乏深思,做決定太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