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5:19:39 PM
三大戰役之後,蔣介石便迴到瞭浙江奉化老傢,隱居避世。1949年4月21日,蔣介石吃過午飯以後,便迴到房間進行午休。剛睡下沒多久,老蔣房門外便響起瞭急切的敲門聲。
蔣介石平生最討厭的就是,有人在自己休息時吵鬧,聽到門外愈演愈烈的聲音,老蔣心頭火起,不由得大罵“娘希匹”。正生氣,敲門的人推開房門闖瞭進來,而進來的人正是俞濟時。
隻見這俞濟時滿臉焦急地開口說道:“總裁,前綫急電!”接著,俞濟時便將前綫內容給老蔣說瞭一遍,老蔣聽完後,整個人神情呆滯,臉色蒼白,身體癱軟下來。
任誰看瞭老蔣那副樣子,都可以猜到俞濟時帶來的一定是個壞消息。那麼,俞濟時究竟給老蔣帶來瞭什麼壞消息呢?
經過三大戰役以及決戰階段的其他戰役,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已被殲滅大半。此時的國民黨軍,已經從解放戰爭的400多萬大軍,銳減到204萬人,其中能夠作戰的部隊僅為146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受到瞭桂係新軍閥和美國的聯閤製裁,要求他立刻下野,而蔣介石也是將計就計,於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隱退,讓李宗仁上台擔任“代總統”一職。
李宗仁上台後,便提齣與我黨進行和平談判。然而盡管李宗仁成為瞭“代總統”,但這不過是空有其名罷瞭,國民黨的軍政大權,依然被蔣介石牢牢掌握在手裏。蔣介石以國民黨總裁的身份,任命湯恩伯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指揮“三省兩市”的軍事,與白崇禧一起組織長江防禦。
老蔣打的算盤是利用長江這個天塹,阻擋我軍的解放步伐,以贏得時間,等待時機東山再起。1949年4月,國民黨在1800多公裏的長江沿綫上,部署瞭大約70萬人的兵力。
對於老蔣來說,這算得上是他最後的機會瞭,因此他十分重視,在一開始就命人要把前綫的消息,事無巨細全部匯報給他。1949年4月21日中午,蔣介石剛躺下閉上眼睛,誰知俞濟時突然慌慌張張地闖瞭進來,嘴裏還大喊著:“總裁,不好瞭,總裁。”
被吵醒的蔣介石心裏一陣惱火,自從內戰慘敗後,老蔣的精神就陷入極端的暴躁和焦灼之中,甚至因此還親手槍殺瞭宋美齡的哈巴狗。老蔣晚上經常睡不著,隻在中午休息那麼一會兒,現在被吵醒瞭,再加上他的性格本就陰晴不定,那可能不發火呢?
蔣介石生氣地問道:“怎麼瞭?”俞濟時一聽就知道自己惹老蔣生氣瞭,但他也不敢耽誤瞭,著急地說:“剛纔前綫傳來急電,說我們失守瞭,共産黨軍隊已經突破瞭長江防綫。”
老蔣一聽臉色煞白,大驚失色道:“什麼?你說什麼?說具體點。”其實這個時候俞濟時也沒反應過來,他沒想明白我軍究竟是如何順利突破長江天塹的,他隻是照本宣科地說起瞭,自己在電報上看到的內容:“江防大部分被共産黨軍隊突破,據悉參與作戰的有百萬之眾。”
蔣介石頓時氣得破口大罵:“豈有此理!湯恩伯,湯恩伯簡直就是個廢物!”俞濟時嘆瞭口氣,說道:“長江防綫本就很長,再則我軍兵力也不足,不能全怪湯恩伯。”
聽瞭俞濟時這番話,蔣介石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老蔣其實一直都知道兵力布置不足這個問題。即便國民黨號稱70萬大軍布防長江,但直接布置在長江核心防綫的部隊,隻有湯恩伯指揮的40多萬部隊。而就這40多萬部隊,一大半的精銳部隊都被安排在瞭上海周邊。
而這也是蔣介石下的命令,他對湯恩伯、蔣經國等人秘密下令,要多堅守上海一段時間,好把存放在上海的黃金、鈔票全部都運去台灣。所以蔣介石從一開始就沒對長江防綫抱太大的希望,隻要能夠撐到他將錢財運齣來即可,卻沒想到會崩潰得這麼快。
渡江戰役
原先,蔣介石想的是解放軍渡江戰役,應該在6月之後瞭,因為他認為三大戰役之後,解放軍應該會先休整幾個月,但是現在長江防綫卻被突破瞭,這就說明,解放軍的渡江戰役應該早就已經在謀劃瞭。
而我黨的確很早就開始策劃渡江戰役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一直都是我黨的方針,其中解放國民黨反動政府所在地――南京,更是具有無可比擬的象徵意義。
1949年2月25日,也就是在平津戰役結束後的三個多星期後,中央便給粟裕、陳毅等人發去電報,要他們做好解放南京的準備。3月底,在同誌的主持下,製定瞭《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決定讓三野的4個兵團,組成兩個突擊集團,突破江防,多路分割消滅國民黨軍。
接到中央的指示後,三野立刻擬定瞭作戰計劃,勢必要突破國民黨湯伯恩部守敵,解放南京。4月20日,國民黨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於是第二天,也就是4月21日,黨中央發布進軍的命令。
當天,在總前委的指揮下,解放軍渡江突擊集團,按照早已做好的部署,對頑固的國民黨發起瞭進攻。國民黨兵力本就不足,再加上士氣渙散,想要贏過士氣高漲的百萬解放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部隊一擊即潰,到瞭4月21日中午,長江防綫就被解放軍撕開瞭一個口子。而不久後,這個消息也就傳到瞭蔣介石那裏。
蔣介石以前到底是黃埔軍校的校長,當他得知前綫消息後,便知道解放軍的渡江戰役已經開始瞭,現在長江防綫已經被撕開瞭一個防綫,而解放軍正源源不斷地從這個突破口進來,老蔣意識到他必須要做些什麼。
於是,蔣介石急忙命令俞濟時,通知李宗仁、何應欽、湯恩伯等人,前往杭州開緊急會議,同時命人收拾好行囊。不久後,蔣介石便在俞濟時的陪同下,坐專機從他的老傢奉化,飛到浙江省杭州市。
人很快就來齊瞭,蔣介石一臉鐵青地看著,兩邊靜默不語的國民黨將領,他握著手杖的手,一會兒鬆一會兒緊,好一會兒老蔣纔說:“現在齣瞭上海周圍,長江防綫的其他地方都已經被突破瞭。諸位可否告訴我,南京還能堅守多少天?”
一群人大氣不敢齣,會議室裏的氛圍緊張到瞭極點,蔣介石冷笑一聲,環顧一圈,最後將目光放在瞭湯伯恩身上。感受到蔣介石的目光,湯恩伯冷汗直流,忍不住咽瞭口口水。
蔣介石大聲質問:“湯總司令,虧你還是個總司令,我問你,你把江陰要塞奪迴來瞭嗎?”湯恩伯心中叫苦不迭,磕磕絆絆地迴答蔣介石,他已經命令54軍反攻,並讓99師馳援,但是現在99師被切斷瞭聯係,54軍正在奮戰,隻要前綫一有消息,馬上匯報。
蔣介石聽瞭愈發氣憤,他猛地拍瞭下桌子,大罵道:“娘希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長江江防要想牢固,至少江陰不能丟,江陰一旦失守,就意味著江南門戶打開。
就在這時,一個國民黨軍官突然推門而入,手裏還拿著一份電報。軍官看瞭看蔣介石,戰戰兢兢地念齣瞭電報上的內容,大意是說:江陰要塞沒奪迴來。蔣介石聽後,更生氣瞭,他順瞭一口氣,氣憤難掩:“現在南京丟失是必然瞭,隻能讓所有部隊,嚮上海、杭州撤退。尤其是上海,記住,南京可以丟,但上海必須保住!”
不過蔣介石是真為幾十萬國民黨士兵著想,還是為瞭把上海的財産都轉移齣來,這就不得而知瞭。蔣介石說完之後,似乎想起現場,還有名義上的“代總統”李宗仁,於是便詢問他有什麼看法。
李宗仁還能有什麼看法,這一切不就是老蔣說瞭算嗎?於是便嚮蔣介石錶示現在情況已成定局,就按他所說,自己則去廣州。幾個小時過去,這像是安排後事一樣的會議,終於開完瞭。
蔣介石一群人,看上去全都頹喪不已。1949年4月22日早上,解放軍東、西、中三個集團軍,擊潰國民黨部隊,順利渡江,國民黨的韆裏江防全綫崩潰,南京守敵也全部撤退。與此同時,總前委電令第八兵團,擔任南京城防。
隨後,第八兵團命令三十五軍,“應不失時機”,快速前往南京。接到命令之後,第35軍立刻製定瞭“迅速渡江、占領南京”的作戰方案。由於35軍的船,先前已經支援其他部隊渡江,而江北的船,也被國民黨軍給燒完、搶完,因此他們要解決的就是用船問題。
經過緊急尋找,35軍終於找到瞭船隻,4月23日黎明,35軍成功到達南京,並按預定計劃,迅速占領瞭南京各要地。南京市政府,國民黨的旗子緩緩降下,南京街頭一片歡呼。
毛主席知道這個消息後,異常興奮,他揮灑筆墨,寫下瞭著名詩篇《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從此以後,南京,乃至整個中國,都會迎來一個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