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11:38:16 AM
文 | 最話Funtalk,作者 | 孫穎瑩,編輯 | 王芳潔
做公司有時就像趕路,行百裏半九十。你明明都看得到終點的旗杆瞭,一口上市的敲鍾鑼,一場鍾鳴鼎食的財富盛宴,但偏偏這時路斷瞭。
這是自2021年7月《雙減政策》正式齣台之後,猿輔導遇到的真實情況。這傢首屈一指的在綫教育獨角獸,在那個夏天遭遇瞭時代的不可抗力,於是失去瞭一段筆直的衝刺綫,和同行一起站到瞭命運的十字路口。
它們中的很多人決定沿著客戶的生命周期往前走,去拓展成人業務。 但從目前《最話》獲得的信息來看,猿輔導找到瞭另一種解題思路,那就是往迴走,迴到人類的起點去,再齣發。
BOSS直聘顯示,2022年2月,一傢名為“北京元滿母嬰護理有限公司”的公司掛齣瞭12個招聘崗位,圍繞育嬰師、護士、婦産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多個崗位。
根據信息登記,這傢公司的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利星行中心e5,這個地址恰好是猿輔導的辦公地點。
天眼查也對這一事實給予佐證。2021年12月17日,猿輔導母公司一傢關聯公司全資控股瞭北京元滿母嬰護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
根據經營範圍介紹,北京元滿母嬰護理有限公司主要為産婦及新生兒提供集中生活照料服務、健康管理谘詢服務、傢庭服務等。法定代錶人是劉鼕梅。2022年2月23日,北京元滿母嬰護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成立。
同樣是在2021年12月17日,猿輔導母公司一傢關聯公司全資控股瞭一傢名為“北京單一起源咖啡有限公司”的公司,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涉及餐飲服務、食品經營,以及技術開發、技術推廣、計算機係統服務、軟件開發等,法定代錶人陳萌滄為猿輔導創始人李勇在網易的前同事。
早些時候,猿輔導成立瞭主營羽絨服業務的北京冰原服飾,陳萌滄亦為法定代錶人。
從羽絨服到咖啡,再到目前正在招聘的母嬰護理,這半年多來,猿輔導四麵齣擊。原因其實一目瞭然,對於這樣一傢經曆過數輪融資的獨角獸公司來說,盡管主營業務驟停,但資本的齒輪並不會因此停止轉動。據瞭解,此前猿輔導的融資過程中,有相應的對賭條款,且期限已臨近。但因為雙減,該條款是否已修改或作廢,外界尚不可知。
不過,無論是投資人還是李勇等管理團隊,一定都希望猿輔導能有一個明確的未來。 所以,當下所有努力都是為瞭能讓這傢公司得一個圓滿。
哪怕和之前站在教育風口時比,這個圓滿會小很多。
01 羽絨服、母嬰與咖啡
過去大半年裏,教培公司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根據《晚點財經》報道,2022年2月,在高中學科培訓監管落地後,猿輔導關閉瞭多個地方輔導中心,原來十幾個中心隻剩西安、武漢、鄭州、瀋陽4個。
繼K9後,高中業務的營利路子終於也斷瞭。
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按照教育部的指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監管也從收費這一維度強勢展開。再加上之前的“不得開展麵嚮學齡前兒童綫上培訓”政策,猿輔導的斑馬、猿編程、南瓜科學等業務,距離盈利的目標也越發遙遠。
“雙減前可能有6萬人吧,雙減剛落地那會,我們那一批就裁瞭幾韆人,現在怕是整個公司隻有幾韆人瞭。”一位猿輔導離職員工告訴《最話》。
這就像一個氣球被紮破瞭。
2020年3月,猿輔導完成瞭G輪10億美元融資的時候,7個月後,猿輔導再次宣布完成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達到瞭155億美元。12月,盡管沒官宣,但猿輔導關聯公司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再新增一條融資信息,交易金額為3億美元,投資方為雲鋒基金。
可以說僅2020年一年,猿輔導融資總金額就已經達到35億美元,毋庸置疑地成為在綫教育最大的“獨角獸”。人員規模也得以迅速擴充。
帶著35億美元以及疫情為在綫教育帶來的紅利,猿輔導本可能在2021年暑期戰繼續膨脹。但那個暑假迎來的不是數十億投放大戰,而是雙減。
作為徹底關閉的業務,一位在小猿搜題供職的員工至今都記得當時政策下發時的感受。“新聞上直接說下綫拍搜工具,我們組就是做搜題和口算的,下綫瞭我做啥,隻能期待N+1、和下一傢無縫銜接,當然我這是在做夢。”他說,他們組老大當時請瞭一周假,“我們都開玩笑說他可能在找工作。總之就是大錘終於落地瞭,隻是誰都沒想到這麼嚴重,給行業乾沒瞭。”
這位員工還錶示,在他們離職的時候,首開廣場就基本退租解約完成,留下的員工都集中在利星行瞭。
而利星行裏的所有猿輔導人,都需要學會接受現實,然後接納一些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圈外人。比如做羽絨服的服裝人,做咖啡的快消人,還有育嬰師等。
根據BOSS直聘顯示,目前猿輔導的母嬰業務已經在麵嚮社會招聘。
作為去年12月成立的公司,元滿母嬰在12月當月發布瞭3個崗位,而後在今年2月加大招聘力度,推齣12個崗位,且經過與北京多傢同類品牌對比,元滿母嬰的薪資處於相對較高水平。
02 硬件、進校與齣海
當然,猿輔導並非要放棄教培業務。
《最話》觀察到,今年“金三銀四”的黃金招聘季,猿輔導大改曆年開闢多個輔導老師招聘專場的風格,專門開設瞭一個名為“工具應用部內推”的專場――具備屏類電子消費品工作經驗的硬件工程師,負責教育硬件(平闆類)産品研究迭代的産品經理,擁有兒童教育硬件開放經驗、供應商評價體係經驗的電子産品質量工程師......這些都成為猿輔導現階段大力招聘的重點。
從外部釋放的動作來看,猿輔導單斑馬這一條業務綫就已經密集推齣瞭斑馬智能學習機G1、斑馬智能學習機G1、斑馬邏輯思維學習機、斑馬AI指讀機、斑馬漢語拼音認讀機等多款硬件産品。
猿輔導正在加緊布局自己的硬件矩陣。一位於去年下半年被裁的後端産品員工告訴《最話》,當時他們組有留下的去做瞭墨水屏,也就是後來推齣的小猿智能練習本。
此外,也有員工在脈脈平台透露,在C端硬件之外,猿輔導還在研究進校硬件,包括智能黑闆、交互觸控大屏。
這樣的策略也與猿輔導去年年底推齣的進校業務相契閤。
有員工直言,“其實當下猿輔導最有希望的不是羽絨服,而是進校業務。”
2021年10月,猿輔導正式推齣瞭進校品牌“飛象”,定位於為公立學校提供智能教育平台及産品,緻力滿足B端教學全場景的技術與服務需求。在猿輔導內部,這一業務也被標記為“創新産品研究部”,整閤瞭公司最核心的技術、研發和産品人員。
根據《最話》瞭解,飛象在今年寒假已經在北京幾所學校進行瞭進校業務的試點,試點方嚮在輔助個性化教學的工具類産品層麵,目前效果不錯,有望大範圍推進。
除此之外,齣海也是猿輔導原有教育闆塊在考慮的轉型方嚮之一。
同樣根據招聘信息透露,猿輔導最近開設瞭“海豚內推專場”,發布瞭大量與獲客直接掛鈎的投放崗位,平台也從國內打過深水仗的抖音、今日頭條,轉到Facebook、Google、Instagram、Tik Tok等。
海豚-海外市場運營崗的職位要求寫道:負責調研、策劃和製定海外用戶增長/活躍/社交裂變策略;執行廣告投放操作,在facebook和google等平台對産品進行投放。海豚-海外投放崗的工作內容之一則是負責公司産品的海外Facebook、Google、Tik Tok、Adwords、Unityads等廣告平台的推廣工作,定期監測廣告投放效果......
這條鏈路顯然是猿輔導在國內早已跑通,且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復製的。
作為效果廣告的戰略先驅者,猿輔導此前以工業化采買信息流的能力著稱。很大程度上,這個能力也幫助猿輔導異軍突起,成為教培行業裏最閃耀的明星。一位同行甚至這樣評價猿輔導:“我們當時一年燒瞭100多個億去追隨、去跟進投放,最後發現錢花齣去瞭,什麼都沒學會。”
這樣看來,至少在海外業務上,猿輔導可以沿用被驗證過的商業打法。
03 時代缺席瞭雙人舞
都說人生有兩種不幸,一種是人沒死,錢花完瞭。一種是人死瞭,錢還在。很多人都覺得,當下猿輔導的核心命題是,如何避免第二種不幸發生。畢竟之前融瞭那麼多錢,雙減之後卻無用武之地。
但其實,猿輔導的考驗不僅於術的層麵。在過去若乾年間它走的又急又順,既沒有新東方、好未來這種老牌巨頭的體係化經驗,又不像高途那樣,經曆過至暗時刻,有過如臨深淵的體驗。
在G輪融資完成時,猿輔導創始人李勇曾在內部信中提到,一傢公司的發展是與所處時代的雙人舞,並稱猿輔導就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齣版的《價值》這本書中,也用瞭不小的篇幅講述瞭投資猿輔導的邏輯,這個邏輯大緻也可以歸納為“投資於變化、投資於順應時代”。
的確,在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新一代互聯網原住民成為父母後,疫情爆發的多重“時代”因素下,猿輔導一度譜寫瞭從教培行業破圈,帶著170億美元的估值躋身互聯網前列的前半段創業故事。
但時代變瞭。
這傢從效果廣告到品牌廣告,從學科培訓到學齡前啓濛,每個戰略決策都走在行業前列、引發行業追隨,每一步決策都看似沒有踏空的公司,卻最終踏空瞭時代。它的轉型也顯得那麼的吃力。
從硬件和母嬰的角度來說,這是跟做課程內容完全不同的邏輯,他們的復購率極低、整個商業邏輯很重,很難說通過單純的信息流廣告來實現短期的規模裂變。
如在硬件領域多年的從業者就錶示,硬件的産品團隊、供應鏈、銷售網都很重要,這跟做課程的邏輯完全不一樣。“大力硬件為什麼做的還不錯,就是因為它收購瞭羅永浩的錘子,大力的燈就是那個團隊做的。”
這位從業者甚至斷言,他覺得猿輔導做不瞭硬件。
業績在某種程度也能給予證實,比如墨水屏售賣效果就不盡如人意。“客單價2000多吧,同事說一周賣幾十個,有一些還是他們自己買的。”一位猿輔導員工對《最話》說。
這樣的被動情況,猿輔導也並完全沒有感知。
2022年3月9日,斑馬APP官方賬號宣布“斑馬*有道聯名詞典筆正式發售”,網易有道詞典筆3全新上綫斑馬商城。
這些商業動作比劃起來有點靜悄悄的,甚至當兩傢公司的內部員工聽說時,都錶現齣有默契的震驚,還笑稱“可能是沒有永遠的敵人”。其中一位員工揣測可能在詞典筆這款産品上,斑馬退居到內容提供位置,雙方謀求一種利益的最大化。
“你說猿輔導創業失敗瞭嗎?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說,他沒走一步錯路;但從結果角度來看,好像又確實是失敗瞭。”一位業內人士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