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0:11:19 PM
鹹豐元年,太平軍在挺兵拿下永安之後,分封諸王,掀起更加強烈的反抗清王朝的浪潮。
對於此時的洪秀全而言,固守一隅之地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況且永安城也並非能夠圖謀天下的地方。清軍在太平軍占領永安之後,一直想要進攻永安城,可是占據永安城的太平軍,不斷修築城池,將原來低矮的永安城加固瞭不少,清軍的攻城計劃暫時受阻。
更何況,在廣西之地的清軍也沒有想到,興兵之初的太平軍戰鬥力竟然如此的強悍,根本沒有來得及派遣重鎮鎮壓,就讓太平軍占據瞭永安城。
十月,駐守在陽朔的尚賽阿發動兩路大軍,進兵徵討太平軍:
南路大軍:烏蘭泰為主帥,帶領六韆軍隊從
黃村
進攻永安
北路大軍:嚮榮為主帥,帶領一萬軍隊從
荔浦
進攻永安
安排好作戰部署之後,尚賽阿開始整軍備戰,於十二月正式下令讓南北兩路大軍對駐守在永安城的太平軍發動瞭進攻。可是此時的永安城早已經不是清軍曾經的永安城,洪秀全在占據永安城之後,下令加高瞭城牆,在城牆上放置瞭少量的火器,可是說是城池堅固,一時間難以攻下。
清軍進攻三個多月,延續到來年的二月,一直久攻不下,無可奈何。
清軍長達三月的進攻,也讓永安城的太平軍處境艱難,物資供應很快開始齣現短缺,能夠讓洪秀全有所選擇的一定是迅速脫離永安城,尋求新的發展。思忖良久的洪秀全決定放棄永安城,從永安城突圍,再次進攻
桂林
。
趁著大雨過後,洪秀全帶領軍隊盡數逃離永安城,奔襲桂林的方嚮。
南路大軍統帥烏蘭泰
聞知太平軍撤離永安城,急忙帶領軍隊前去追擊,在
古蘇衝
追上瞭太平軍的後軍,斬敵一韆多人。恰逢此時嚮榮帶領的北路大軍也抵達古蘇衝,力勸烏蘭泰停止追擊。古蘇衝附近都是高山,尤其大雨過後,道路崎嶇,太平軍一旦沿途設防,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可是
烏蘭泰
並沒有聽從
嚮榮
的話,剛剛斬殺一韆多的太平軍可以說是清軍徵戰一來最大的一場勝利,如果能夠再次重創太平軍的主力,對於烏蘭泰而言,這份功勛絕對是不世之功。
在拒絕瞭嚮榮的勸告之後,烏蘭泰帶領清軍繼續對撤退的太平軍展開追擊,嚮榮為瞭防止清軍被殲滅,也隻能帶領著北路大軍跟隨在瞭烏蘭泰的後麵,以便及時支援。
然而試圖裹挾勝利之姿重創太平軍的烏蘭泰卻在大洞山附近慘遭大敗,損失慘重。
洪秀全料定烏蘭泰在剛剛追擊過程中斬敵一韆,必定輕敵冒進,遂下令在大洞山的附近設下伏兵,等待烏蘭泰的追擊大軍。
烏蘭泰和嚮榮的軍隊在追到大洞山附近的時候,山上突然呐喊聲一片,大量被準備好的山石從山上被推落下去,清軍的南北兩路大軍損失慘重,烏蘭泰身邊的四大總兵盡數戰死,烏蘭泰和嚮榮僅僅帶領瞭三韆殘兵逃齣瞭大洞山。
清軍在此次追擊失敗之後,可以說是損失慘重,極大的鼓舞瞭太平軍的鬥誌。
而嚮榮在退守到原駐地
荔浦
之後,覺得太平軍一定會進攻桂林,遂再次帶領軍隊抄小路直接奔襲桂林,以防有變。在嚮榮抵達桂林城之後,桂林城防守薄弱,沒有一點防範意識。嚮榮急忙下令讓守兵加強防守,防範太平軍進攻桂林。
在嚮榮僅僅抵達桂林城半天之後,一股佯裝嚮榮軍隊的清軍也抵達瞭桂林城下,這些人被嚮榮當場戳穿。原來太平軍在大洞山大捷之後,專門挑選一部分太平軍的士兵穿上清軍的服飾,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桂林,可是沒有想到嚮榮已經率先半日抵達桂林。
從大洞山到桂林一路走來,洪秀全再一次吸納附近的民眾加入瞭太平軍,尤其是在大洞山一戰之後,太平軍的威望在廣西之地的影響瞭顯著被無形之中增強,太平軍教眾陡然猛增到八萬多人,可謂是聲勢浩大。
可是烏蘭泰自大洞山一戰,遭遇太平軍的重創,總覺得遭受到瞭奇恥大辱,他徵召瞭七百多的敢死隊直接衝殺太平軍營帳。烏蘭泰魯莽的舉動再一次讓著七百名的士兵盡數戰死,自己隻身一人逃迴瞭陽朔,不久病逝。
桂林城是一座軍事重鎮,地理位置較為特殊,在整個桂林城的東麵、西麵均為河流所繞,南麵、北麵均為高山,這些河流和高山可以說是構成瞭天然屏障。
抵達桂林城的太平軍猛攻桂林城一個月久久不能拿下,這段時間,他們架設雲梯,挖掘地道,都一一被清軍擊退,太平軍損失慘重,一無所獲。
八萬太平軍駐蹕於桂林城外,這對於太平軍而言是極度危險的,一旦清軍前來包抄,太平軍又沒有城池堅守,很容易陷入被動,戰局也許會瞬間扭轉。
洪秀全當機立斷,放棄對於桂林城的攻打,轉而兩路大軍分彆進軍,進入長沙:
一路大軍:從靈田進軍
另一路大軍:從靈川進軍
兩路大軍會師於
興安縣
,準備直接繞過
全州
進入湖南。太平軍浩浩蕩蕩的從全州側翼的穿過,全州城並無多少守軍,守城將領也無意主動進攻太平軍,隻是下令讓全州城內士兵戒嚴,同時徵召男女老幼上城保衛城池,防止太平軍的意外突襲。
可是城上的一名士兵看到太平軍後軍部隊中,眾人抬著一個黃色車架,猜想其中必定是太平軍的核心人物,遂擅自發炮轟擊,竟然真的打中瞭黃色車架。
而那個被大炮擊中的人正是南王---馮雲山。
洪秀全聽聞消息之後,原意無心攻打全州城的他,下令軍隊停止前進,主動對防備力量薄弱的全州城發動瞭攻擊。
全州城本來守兵就韆餘名士兵,剩下的都是臨時招募的一些城中百姓,可以說是毫無戰鬥力可言,在太平軍滿懷仇恨的猛烈攻勢下,全州城被破。
仍舊憤憤不已的洪秀全下令屠城三日,將全州城中的官兵、百姓盡數屠戮,幾乎成為瞭一座空城,最終縱火而去,直驅長沙和衡陽。
可是這一次太平軍在從全州奔襲湖南的路上遇到瞭
江忠源
的伏兵,江忠源得知太平軍攻打全州之後,急忙在離全州僅僅十多裏的
蓑衣渡
設下伏兵,等待太平軍的到來。
洪秀全原以為自己大軍在全州城橫掃一空,尚且沒有清軍前來救援,南下湖南必然會頗為順利,可是剛剛走齣全州境內就在
蓑衣渡
被江忠源的伏兵伏擊,船隻無法靠岸,河水湍急,河岸上的炮火又不停的朝著太平軍轟炸,太平軍死傷慘重,奮勇衝擊河岸,終於成功抵達河岸。
可是,經此一役,本來就身受重傷的馮雲山重傷緻死。
馮雲山的離去,給與剛剛興兵反清的太平軍造成瞭極大的打擊。太平天國的崛起可以說是馮雲山一手締造,於洪秀全而言,馮雲山無疑是他心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乾纔,他的黯然離去,是損失,也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此時的太平軍剛剛崛起,往後更多的歲月中,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太平軍以一種犁庭掃穴的姿態繼續橫掃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