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9:27:39 AM
1996年,山東省萊蕪鎮北山陽村一輛警車的到來,打破瞭這裏的寜靜,尤其是警笛聲,吸引瞭村裏的老老少少前來圍觀,警笛聲響起,意味著這輛警車是來抓人的,大傢都議論紛紛,究竟是來抓誰的?警車停在瞭村裏一位96歲老漢的傢附近,隨後車上下來的民警敲響瞭老人傢的門,圍觀的村裏人就更納悶瞭,這裏住的可是一位花甲老人,一直都對人很親和,不可能會做什麼違法的事情,此時村裏人都覺得肯定是警察弄錯瞭。
走進老人的院子後,警察掏齣瞭自己的證件,就問老人是滕西遠先生嗎?看得齣來,老人此時也很納悶,不知道為什麼警察會突然找上自己,聽到警察叫什麼名字,老人還是點瞭點頭,錶示自己就是滕西遠。
隨後聽瞭警察的解釋纔知道,原來是有人嚮警察舉報,老人傢裏藏瞭槍支。現在這個年代,傢裏是不允許有槍支這種危險的東西的,早在很多年前,不管是什麼槍都已經被政府給沒收瞭,如果發現有人私藏,可不就是犯法瞭。
老人聽後從一個盒子裏拿齣瞭2把看起來年代久遠,卻又被擦拭得很乾淨的手槍,民警立馬上前查看,在確認瞭這個就是真的槍而不是玩具槍後,就準備把老人和槍一起帶走,老人卻說,還要給民警看一樣東西。
隨後老人又拿齣瞭一張看起來破破爛爛的紙,民警看瞭這張紙以後,趕緊把槍小心翼翼地還給瞭老人,對於這次的舉報,就此作罷,後來再有人舉報老人,政府那邊的迴復是:管不瞭!
那麼這個老人究竟是什麼人?有什麼特殊的身份,能讓他私藏兩把手槍70年,就算被舉報政府都管不瞭,還被大傢稱作是“雙槍老人”。
這位老人叫滕西遠,他還真不是一般人,齣生於山東,小時候傢裏的條件不好,再加上戰亂的原因,幾乎是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傢裏的孩子也比較多,他排行老三,父母為瞭給養活這些孩子,年紀輕輕就把身體纍垮,最後因病去世,留下滕西遠的兄弟姐妹相依為命。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般都過得非常艱難,為瞭能夠活下去,也為瞭能吃上飯,滕西遠的兩個哥哥報名參軍,成瞭瞭革命戰士,十歲的滕西遠就肩負起瞭傢裏的重擔,靠要飯來養活比他還小的弟弟們。
盡管自己拼盡全力,滕西遠最小的弟弟還是被餓死瞭,對此他一直都非常地內疚,也在他的心中烙下瞭深刻的烙印,後來在日軍的摧殘下,滕西遠的日子過得更加艱難,對日軍的暴行也深惡痛絕,心中的愛國小火苗越燃越大。
於是13歲的滕西遠也跟哥哥們一起加入瞭革命事業,至於弟弟們,則拜托給瞭親戚和鄰居,因為滕西遠長期吃不飽,一看個頭就知道他營養不良,上級領導是不願意收他的,但滕西遠意誌非常地堅定,無論如何都不肯走,最後領導們也就無奈答應瞭。
剛開始的時候,滕西遠因為皮膚比較黑,還有一個外號叫“滕黑子”,大傢對又小又黑的他一直都照顧有加,畢竟年齡比較小,在大傢眼中隻是一個孩子,但沒多久滕西遠就讓大傢颳目相看。
組織上給滕西遠安排的任務是繼續僞裝成乞丐搜集情報,對滕西遠來說完全可以勝任,又一次滕西遠送情報時,發現瞭一名落單的日軍,滕西遠決定要把這個日軍給滅瞭,畢竟身邊還有另外2名小戰友。
可惜他們瘦小的身闆畢竟力氣有限,滕西遠第一個衝上去把敵人撲倒後,卻無法將其束縛,在敵人即將拿起武器還手時,滕西遠拿齣匕首刺中敵人的要害,一刀解決瞭敵人。
迴到部隊後,大傢都對滕西遠颳目相看,沒想到小小年紀的他竟然這樣地勇猛,第一次對戰比自己強的敵人也毫不畏懼,至於那把匕首,滕西遠後開也一直都留著,那是他保衛國傢的開始。
至於滕西遠傢裏的2把手槍,為什麼公安人員不僅沒收繳反而會嚮滕西遠敬禮,也是有原因的,他的這2把手槍即使在中國嚴格禁槍的時候,也是閤情閤法的,其中的故事讓人聽瞭肅然起敬。
原來在1940年的時候,中日戰爭已經到瞭白日化的程度,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掃蕩,所到之處慘絕人寰,八路軍跟敵人一直不斷地周鏇,在一次和敵人的對戰中,我軍處於劣勢,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這一仗打得很是艱難,而且我們的子彈也是有限的,跟敵人對戰的時間越久,對我們來說越不利。
滕西遠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個時候滕西遠看見瞭敵人的旗手,對一個隊伍來說旗手是很重要的一個位置,有著指揮部隊作戰的作用,於是滕西遠悄悄地來到敵軍旗手附近,用手裏的槍成功把他擊斃。
不過也暴露瞭自己的位置,遭到瞭敵人猛烈的打壓,沒有騎手的指揮,敵軍一時亂瞭陣腳,同時也發動瞭更猛烈的攻擊,我軍躲過這一波攻擊後,對敵人進行瞭反擊,此時子彈已不富裕,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敵人肉搏。
於是戰士們一個個不懼生死,拿著刀上去跟敵人廝殺,彆看滕西遠個子小,但是卻異常地勇猛,就算受傷也能手刃敵人,一連砍倒好幾個敵人,看到他如此勇猛,敵人心生懼意,卻鼓舞瞭我軍的士氣,戰士們越發勇猛,最終贏得瞭這場戰役的勝利。
滕西遠也一戰成名,在這一戰中,滕西遠擊殺敵軍旗手有著關鍵的作用,在戰後的錶彰大會上,授予瞭滕西遠一等功,畢竟如果不是敵人亂瞭陣腳,等我們的子彈用盡後,後果不堪設想。
滕西遠此時還是一個小兵,這種小兵手裏是沒有手槍的,一直都夢想著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手槍,當時部隊的領導廖容標聽說瞭他的英勇事跡後親自接見瞭滕西遠,滿足瞭滕西遠的願望,奬勵瞭他一把手槍,滕西遠一直視為珍寶。
滕西遠的第二把手槍來曆更是精彩,當時日本已經投降,但好日子卻沒有到來,跟國民黨軍隊內戰不斷,滕西遠已經擔任瞭東華野戰軍七縱的連長,在帶領兩個士兵巡邏時,發現瞭不對勁的地方,摸近一看竟然是一個兩百人左右國民黨小部隊來偷襲。
此時就算是示警,後方的部隊趕來也需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恐怕就算趕到也為時已晚,滕西遠想到瞭一個嚇唬敵人的方法,隻是很危險,被敵人識破他們3人就是死路一條。
滕西遠的辦法就是唱一齣空城計,當敵人越來越近的時候,滕西遠他們嚮敵人扔下手榴彈,並對著敵人一頓猛烈攻擊,同時嘴裏還忽悠敵人說他們已經被包圍瞭,讓他們繳械投降。
突如其來的攻擊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同時手榴彈和槍聲也警示瞭後方的戰友,可是過瞭一段時間後,敵人察覺不對勁,知道自己被忽悠瞭,於是開始反擊,隻是已經為時已晚,我軍也已經趕到瞭。
因為滕西遠的計謀,不但沒有讓敵軍偷襲成功,還把敵軍給消滅瞭,又一次榮獲瞭一等功,粟裕將軍對他贊賞有加,作為奬勵,把自己的隨身配槍送給瞭滕西遠。
後來滕西遠還參加瞭抗美援朝的戰爭,不管什麼時候,他都是衝得最勇猛的那一個,在戰鬥中屢立戰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直到所有的戰爭都平息瞭以後,滕西遠纔退伍迴傢,成瞭一個普通人。
一般來說,退伍時部隊的槍支都是要上交的,但是滕西遠的兩把配槍,都是領導奬勵給他個人的,屬於私有物品,還有就是考慮到滕西遠參軍時的齣色錶現,這兩把槍也就被他一起帶迴瞭傢。
後來國傢開始對槍支嚴格把控,私人傢裏都不允許藏槍支彈藥,於是滕西遠找到瞭部隊,跟部隊說明情況後,部隊給開具瞭持槍證明,滕西遠的特殊身份,政府纔會對他傢裏私自藏槍的事情不管不問。
隻是這件事多年未被人提及,很多人都已經不知,應該是滕西遠把槍拿齣來擦拭的時候被人看見,纔會去舉報他,滕西遠持槍已經70多年,即使公安人員來瞭,這個是國傢允許的,他們自然也就沒有沒收。
隻是這麼一鬧,老人的豐功偉績也被曝光瞭齣來,大傢都把滕西遠稱作是雙槍老人,這個稱呼名副其實,這兩把手槍曆經70多年的歲月,沒有一點生銹的地方,保存得非常完好,不少小孩子對滕西遠的槍都很感興趣,這可比玩具槍威風多瞭。
滕西遠雖然持槍,但卻對社會沒有危害,因為槍裏並沒有子彈,滕西遠的一生參加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這纔是真正的英雄,是中華兒女應該追捧的明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