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7:52:20 AM
“這兩天正在嚮社區提交返鄉申請。”吉林長春的農民王長吉,每至農閑時節,就會跟當地村民到長春市區的汽配城做季節工。今年受疫情封控的影響,至今未能返鄉準備春耕。
農時不等人。4月5日,長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滯留長春市區農民返鄉春耕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備春耕生産需要,決定為備春耕返鄉人員開闢綠色通道,保障備春耕人員順利返鄉。
根據《通知》,4月6日前,滯留在長春市區的農民提齣返鄉申請,由居住地或工作地所在社區進行審核並填寫《長春市區返鄉農民登記錶》,隨後於4月8日至10日進行人員集中轉運。同時,要求返鄉農民“實行嚴格閉環管理,在固定範圍點對點從事農業生産相關活動,不串門、不串村,不得參加各類聚集性活動”。
東北地區作為中國的“大糧倉”,其春耕備耕工作引起瞭中央高層的重視。4月1日,全國玉米水稻生産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鬍春華指齣,要統籌好農村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産,紮實推動各項防控措施在農村落細落實,確保不誤農時把作物種下去、把春播任務完成好。
受疫情封控影響的春耕
由於打工收入可觀,作為吉林省省會,有著“汽車城”美譽的長春市,自然就成為吸引全省農業勞動人口在農閑時節前來務工的大城市,王長吉就是其中一員。
4月前後,春耕春播正由南嚮北大麵積展開,被滯留在長春市的王長吉有些著急,因為自傢春耕的農資備貨偏少,不能完全滿足春播需求。目前,雖然還未影響春播,但時間會有些緊張。因為在長春地區,玉米春播一般在4月20日左右陸續展開,五一前後完成播種。在確保無凍害的情況下,玉米會適當早播,這樣有利於提升單産。
4月4日,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滯留長吉兩市農民返鄉春耕工作方案》指齣,當前,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又是春耕備耕關鍵時期。為解決滯留長吉兩市(編注:長春市、吉林市)的我省農民盡早返鄉種地,按照“應放盡放、應返盡返、應管盡管”的原則,開展返鄉農民集中轉送工作,確保“一天不耽誤、一戶不落下、一畝不撂荒”,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産兩不誤。
隨後,長春市的上述《通知》發布,更讓王長吉心定瞭不少。當前返鄉在即,他盤算瞭一下,說:“未來10天左右,如果農資采購和運輸能夠較好解決的話,仍然不會影響春播”。
玉米不僅是重要口糧,還是飼料的重要來源和許多工業品的原料,目前國內存在一定的産需缺口。前述全國玉米水稻生産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指齣,全國各地都要下大力氣抓好玉米生産,東北、黃淮海地區要努力保持生産基本穩定。同時,要加強玉米深加工需求調控,明確供給優先次序,嚴格控製玉米使用燃料化。
吉林省公主嶺市至內濛古通遼一帶地處中國黃金玉米帶,屬於中國優質玉米核心産區,對國內飼料玉米價格發揮著風嚮標作用。此前,東北地區農業資深人士趙四平對第一財經錶示,從整體來看,吉林地區尚有足夠的時間窗口準備春耕,至於疫情防控是否會對今年農民春耕造成影響,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
一位吉林省當地人士稱,“這次疫情防控隻是城區比較嚴重一些,基層農戶基本上並未涉及太多,正常春耕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一位玉米貿易商張遼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當地疫情形勢趨於穩定,農民正在積極備耕,農資流通和采購問題不大,而且當地“地趴糧”基本銷售完畢,庫存壓力小。此外,由於吉林地區牛羊養殖業發展迅速,在玉米收獲後,一般會將秸稈收集打包,進而飼喂牛羊,年前耕地就已經完成整理,目前正等待春播。
農資價格漲幅較大
如果從東北大糧倉的視野來看,非疫情防控地區的春耕備耕,也其實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遼寜鐵嶺開原市農民周遼白是一位種糧大戶,今年流轉瞭將近200畝農地。由於前期已經完成肥料、種子、農藥等農資準備,預計4月15日至20日即可播種,當前隻待天氣進一步迴暖。
他說,當前土地墒情閤適,地錶土層溫度正在逐步迴升,有利於後期播種。
對於農業生産的成本,地租是大頭。周遼白所流轉的土地,租金每公頃隻有6000元。這主要是前期流轉土地的租期未到期,租地成本較低。
他說,今年租地市場趨於理性,每公頃超過10000元的情況不多,地租普遍在7500至9000元,跟去年大體持平。
而農資價格漲幅較大,讓農民較為頭疼。
據周遼白描述,化肥價格漲幅大,尿素較前些年上漲五成左右,即便是較去年春播也漲價兩成;鉀肥更是漲幅翻番,之前一袋50公斤鉀肥隻需要140至150元,現在需要300至320元;磷肥也漲價三成左右。此外,柴油價格漲至多年來高點,農膜價格漲幅也超過50%。
此外,還有農村雇工參與農忙的價格也不容忽視。由於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農村雇工這幾年比較緊張,導緻農忙時節一個農村雇工一天勞作的價格就要300~350元,中午還得管一頓飯。
周遼白稱,遼寜開原市當地沒有暴發疫情,雖然雇工偏緊但也能雇到工人。
除此以外,他還提到,盡管當地距離玉米播種時間臨近,但當地尚有部分農田裏的玉米秸稈沒有收集。由於收集秸稈需要人力,而政策上又不允許焚燒,如果直接粉碎到地裏,容易導緻病蟲害增加,這部分農戶還麵臨較大睏難。
不太可能因疫情防控而種不上地
對於因疫情原因無法返鄉春耕的農民,省級層麵的《工作方案》和長春市前述《通知》要求,所在地鄉村兩級在充分尊重本人意願的前提下,要積極采取代耕代種、土地托管、互助幫扶、鄉村兜底保障等方式,幫助農民解決種地問題。
這是長春當地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備春耕生産需要所提齣的特殊解決辦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決相應的春耕睏難。
當前東北春耕,除瞭距離春播尚有時間窗口外,從農資準備情況整體來看,可能會受到影響,但也並非全部情況。
趙四平稱,大規模流轉土地從事農業生産的職業農民,其售糧節奏偏早。在春節前,就已銷售一大半糧食;春節後,銷售幅度也比較快。因為擔心農資價格上漲,他們一般都會及早采購,目前農資采購完成率已經不低。至於小農戶,一方麵農資使用量較小,不會因為化肥價格高,而減少使用;另一方麵即便是臨到春耕前再準備農資,因為比較零星,也有充裕時間。
據其介紹,從他現在已經準備好的春耕農資情況來看,準備農資的窗口期有5-10天就足夠瞭。
考慮到農資價格上漲,業內預計,化肥使用量毫無疑問會有適當下降,不過下降幅度不會太大。趙四平稱,去年化肥價格已經很貴瞭,今年漲幅並非特彆顯著,隻有20%~30%,而且受化肥漲價影響,摺閤到單畝投入,總體漲幅僅有5%~10%。今年國傢再次下發200億元農資專項補貼。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太會影響到農民使用化肥的積極性。
同時,客觀來看,近年來糧食價格處在持續上漲區間,受此影響,流轉土地的地租也在上漲,種地農民更不會減少化肥使用量來降低成本。因為農作物産量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於化肥使用量的,一旦化肥使用量下降,引發産量下降的話,將無法收迴地租投入。
針對化肥、農膜、柴油等農資價格大幅上漲,布瑞剋谘詢研究員顧劍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各地政府需要積極協調化肥等農資采購、暢通運輸渠道、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春耕物資銷售配送的影響,以保證各地春耕生産所需農資。
對此,來自國傢層麵的行動早已提前開展。3月下旬,國傢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閤印發通知,部署中化集團、中國農業生産資料集團、中國化工建設有限公司投放100萬噸國傢鉀肥儲備,同時積極組織進口鉀肥及時投放國內市場,切實保障今年春耕期間農業生産需要。
下一步,國傢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國內外化肥市場形勢,積極采取增加國內生産、擴大進口、投放儲備、加強市場監管等一係列措施,促進國內鉀肥保供穩價。
(文中王長吉、趙四平、張遼、周遼白,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