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步入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第三個年頭,愈來愈多國傢正試圖走齣疫情。不過頗為令人擔憂的是,在最初的感染消退後,其徵狀可能持續很長時間——所謂「長新冠」(Long covid)的成因和後患猶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在未來幾年與之打持久戰。與此同時,多國的經濟和民生其實也在經歷「長新冠」:在初期極度痛苦的企業倒閉、供應鏈中斷、消費和投資驟減之後,還要麵對大規模政府藉貸和極端QE政策這些「應急藥」造成的高企債務和嚴重通脹等「長期癥狀」。
即便如此,相較於2020年的「恐慌」和2021年的「災難」,多國在2022年所展現齣的更多是「有序」。中國卻甚為不同。作為在過去兩年多以來唯一有能力且有效管控住疫情的國傢,相較於他國的別無選擇,中國多瞭一項選擇,也即從根本上避免人身和經濟的「長新冠」。隻是,這也伴隨著他國所不需麵臨的未知與壓力。
係列報道:
政務司長有什麼用?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宣布,中央政府已決定不會在本屆香港政府餘下兩個多月任期內任命政敄司司長的替代人選,意味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架構的第二號人物將懸空兩個半月。特首聲言自己也做過多年政務司司長,有足夠經驗兼顧特首與司長職務,又稱政務司司長法定職權也是由特首給予,她可以「收返」。一個月薪逾37萬港元,相當於本港薪酬中位數約18倍,在逾700萬人口的國際大城市的管治團隊中地位僅次於特首的要職,突然間變得好像輕如鴻毛,讓人不得不感到疑惑——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務司司長到底是幹什麼的?
請 按此 閱讀全文。
運-20編隊遠赴歐洲交付導彈 中國軍事能力再受矚目
4月9日及10日,兩批中國製運-20運輸機先後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據報乃運送中國製造紅旗-22(HQ-22)中遠程防空導彈。國產戰略運輸機成編製的遠航直飛和中國軍備的齣口,皆引發外界關注。
4月9日,六架中國空軍運-20運輸機降落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機場(Aerodrom Nikola Tesla Beograd)。美聯社稱,運-20是為塞爾維亞軍方運送FK-3防空導彈,該型號導彈為中國製造紅旗-22(HQ-22)中遠程防空導彈的外貿版本。當天,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錶示,他將於近期展現塞爾維亞軍隊的「最新驕傲」。翌日,第二批六架中國運-20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請 按此 閱讀全文。
芬蘭瑞典趨嚮加入北約 「安全不可分割」隻能自圓其說?
4月13日,芬蘭政府嚮國會遞交瞭有關其安全環境改變的報告,列舉齣加入北約的好處和風險,為芬蘭在本年6月北約峰會之前申請加入北約踏齣瞭第一步。冷戰以來以中立地位在強鄰之間維持七十多年主權獨立的芬蘭,有可能就此翻開其國傢歷史的新一頁。此舉亦將使北約國傢與俄羅斯的陸地接壤邊境長度增加超過一倍,加劇北約直臨俄國的危險局麵。
請 按此 閱讀全文。
孟晚舟十年接班路:從華為長公主到輪值董事長
孟晚舟在加拿大經歷瞭1,028天的被扣押事件之後,她事實上成為瞭華為的企業象徵和品牌代言人,甚至成為瞭整個中國科技企業對抗美國強權的象徵。因此,孟晚舟不隻是華為的孟晚舟,也不隻是任正非的女兒,她的人生經歷和整個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也有很大的象徵意義。
孟晚舟在華為工作近三十年,也見證華為的崛起、全球化、被美國製裁等一係列重大事件,如何從一傢地方民營企業變成體量過韆億美元的跨國科技巨頭。
敬請留意2022年4月19日齣版的第313期《香港01》電子周報。你亦可 按此 試閱電子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