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2022, 1:41:16 PM
河北鳥市,是天津市井文化代錶地之一,煙火氣十足。“三津文化”近期編輯整理推齣節目“話友”張顯明明老在《話說天津衛》節目中迴憶講述河北鳥市係列內容。在談瞭“平民遊藝場”――河北鳥市的娛樂與美食之後,明老終於要說說因賣鳥得名的“河北鳥市”到底在哪賣鳥瞭。此外,明老還要“透露”一段他傢為天津解放做齣的貢獻。
張顯明
1935年生,《話說天津衛》資深話友
天津著名文史、民俗專傢;齣自天津民間的“草根”地域文化學者。著有《老城生活》;
自幼便熱衷於聆聽老者於街頭巷尾的文化典故,退休後緻力於天津文史資料以及民間風俗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收
聽
音
頻
“1
鳥市由“寵物市場”變身平民遊藝場
圖 | 本文提到的部分地點
那天劉哲提齣來,我講瞭半天鳥市沒講鳥,確實,鳥市大街上還真沒有賣鳥的,賣鳥的都在哪瞭?在鈞和裏瞭。 前些日子,在東北角書店簽字售書,我去瞭,在那還碰見幾位老鄰居,有老先生提住鈞和裏,還有一位說“我住溝頭鬍同”,都住我們門口。 河北電影院和聚英戲院之間有個鬍同口,就是鈞和裏。上裏一走,有個大公共廁所,所以看戲的、看電影的,散瞭戲、散瞭電影,那廁所的人都擠不動。
鈞和裏它有兩個口通到鳥市,一個是跟大鬍同平行的鈞和裏,還有兩個跟大鬍同垂直的,叫鈞和南裏和鈞和北裏。就在鈞和裏跟鈞和南裏、北裏這之間,幾個鬍同裏就竟是賣鳥的,要上鈞和裏,齣來進去的得經過鳥市。
鈞和裏有很多是住傢,另外就有一些工廠,他們叫內局。我磕頭的大哥跟我的三弟都住在鈞和裏,所以我常上那裏玩去。除瞭住傢大門以外呢,牆上邊讓人摳的盡是小窟窿眼兒。乾嘛呢?就插一個棍,上麵架個鳥,牆上插著好些棍,隔不遠一個隔不遠一個,各式各樣的鳥在上邊架著。
圖 | 提籠架鳥在河北鳥市是一道風景(來源:網絡)
鳥市裏不但是賣鳥,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寵物市場,鳥以外,還有賣鷹的,也有賣鴿子的;賣各種蛐蛐、蟈蟈,還有什麼金蛉、墨蛉、竹蛉這些個鳴寵類的。這鳥,我一看也是三、六、九等,嘛樣都有。
凶惡的就是大鷹,有人拿胳膊架著,腦袋上拿小皮條編個像帽子樣的戴著,光露著嘴在外頭。鴿子,都是拿手絹係著,揣懷裏頭,一掏齣來一個,賣的多的有籠子。
圖 | 老天津衛人架著鷹
這鳥它也分三、六、九等,有的是好看的、觀賞性的,比如鸚鵡類的,還有一種我看它叫太平鳥,也不貴,都挺漂亮的,觀賞鳥。也有的是聽叫喚的,比如像白靈鳥,也有會學話的八哥,還有就是會玩兒的。我就在那看過,有賣一種鳥,叫“媧子”,一種大嘴鳥,會嘛呢?――打蛋(這叫“飛食打蛋兒”)。比黃豆還大的球一扔起來,扔到空中,老高,這鳥飛上去就叼在嘴裏,叼迴來給吐你手裏邊瞭。有時候連著扔,它就連著叼。還有的鳥能錶演嘛呢?這種鳥叫黃雀,會錶演叼紙條,這訓練好的能夠拿它賺錢,有一種生意叫黃雀算卦,都是經過他們訓練的。各式各樣的鳥、鳴蟲以及能打鬥的蛐蛐……各樣買賣都有,所以一般他們就沒有固定的門臉,都是擺攤在那賣。
圖 | 鳥市裏麵各種各樣的鳥
鳥市裏邊賣鳥籠子的、賣鳥食的,鳥具的――蛐蛐罐、鳥食罐,這個有門臉,賣活物的反倒沒有門臉。甚至也有帶貓、狗,甚至牽個猴去賣的,都有。 所以就是一個寵物市場,但是不是固定的,都是臨時性在那賣,沒有門臉。 所以,鳥市也確實是有賣鳥的。最早還就因為有賣鳥的纔叫的鳥市。
後來它轉化瞭,成為一個遊樂飲食這方麵大人小孩都愛去那玩(的地方)。 有各式各樣的吃食,應時到節,到什麼時候那就賣什麼吃的,所以人們都愛去。報紙那時候登鳥市屬於平民遊藝場。 有身份的大人物去大戲園子,去高檔娛樂餐廳、大飯館。 平民就上鳥市逛,花錢不多,特彆經濟實惠。想吃有吃的,想玩有玩的,聽麯藝、相聲、戲劇都有。確實,鳥市在我童年生活當中給我留下很深的記憶。
“2
“小馬路”上的幾座樓
我住的利民巷後牆就是小馬路,就解放天津那天,天還不亮瞭,解放軍就打進來瞭。從東浮橋衝過來,到瞭鳥市,小馬路過不去。因為小馬路有一個最高的樓,是三層樓,叫東北園,是個澡堂子,國民黨軍隊給占領瞭,拿那當瞭據點,解放軍就過不去那小馬路。結果一看,把我們傢門叫開瞭,藉我們傢院子用用,結果來瞭好些個解放軍,到我們院子裏就上房瞭。我們西房後邊就是小馬路,西房上有一個天窗,一米多高,那一麵是磚壘的,所以等於是個掩體一樣。他們在那整個架瞭兩挺機關槍,就跟對麵東北園澡堂子的國民黨軍隊打起來瞭。把他們(國民黨)的火力給壓下去,地下的解放軍就衝過去瞭。 這就是解放時期小馬路上最高的一座三層樓叫東北園,還在那打過一場仗。
圖 | “東北園浴館”開設信息:開設時間約在1946年底到1947年初,地址在侯傢後小馬路(齣自天津市檔案館)
再有,小馬路上還一個樓叫玉茗春。 小馬路上麵有一個鬍同叫老君堂鬍同,鬍同口上就是玉茗春,是個兩層樓,樓下它是一個花杆鋪,專門鏇木匠活的。 到瞭60年代玉茗春就不乾瞭,樓上改成瞭少年隊,(隊員們)成天就在上邊練唱,就張雅琴、張雅麗、刁麗英她們都在上麵練習,林紅玉、薑二順他們就去教,所以從樓下一過就聽上麵總唱,但是不賣票瞭,是他們的訓練場。
還有,(小馬路的)第三個樓,到單街子口,小馬路那頭就單街子,那口上有一個樓叫東來軒。這東來軒是侯傢後“四大軒”之一,那是個說評書的地方。 我在那就經常去聽聽,聽蔣軫庭在那說《雍正劍俠圖》。人傢東來軒裏頭就是八仙桌子、椅子,可以擺茶,品著茶,聽著書,享受一些,條件比鳥市裏的書場都好。這是小馬路上第三個樓。
圖 | 《新天津報》上的《雍正劍俠圖》,原著常傑淼。據劉立福的《閑話書目之雍正劍俠圖》記載,1929年常傑淼逝世後,由其弟子蔣軫庭在胞弟蔣軫龔及黃健聲協助下,繼續編寫,以“常傑淼著,蔣軫庭修,劉子清校正”之名義繼續刊載。
第四個樓,再說一個,叫中元公寓,這是兩層樓,進去是大院。中元公寓是我的一個盟弟他們傢乾的,是我盟父的買賣,姓隻。
再說,還有一個樓,等於是過瞭小馬路,從小馬路走到頭上東走是單街子,上西走是去鍋店街,那有一個小鬍同,這鬍同裏有一個樓,叫燕春坊。是一個飯館,樓上樓下,挺好的飯館。那個小鬍同就那麼一傢,一個飯館,燕春坊飯館,所以鬍同就叫燕春坊鬍同。三米多寬,十幾米長,全是條石鋪的路麵,每天打掃得特彆乾淨,拿水衝洗,一塵不染。 燕春坊是我們那塊最好的一個飯館。除瞭大鬍同慧羅春就數鍋店街的燕春坊瞭。我們傢過去要是不做飯,就找這兩傢讓他們給送飯吃。 所以這又是一個挺好的西式的樓――燕春坊。所以,對小馬路,我從小也是在那塊長大,很熟悉。
圖 | 燕春坊飯館廣告 1919.12. 鍋店街東口以北巷內
“3
慎修堂公所與老君堂鬍同
劉哲:另外,您原來說過,鳥市這邊有一個慎修堂公所,在哪個位置?
明老: 慎修堂公所在利民巷,在我傢的斜對麵,在鳥市跟肉市中間。這個慎修堂公所是一個鐵罩棚頂子的四閤院,它又蓋的樓,是樓上樓下兩層。第三層上安的玻璃窗戶,頂上是鐵罩棚,院子裏青磚漫地,特彆乾淨。在西南角上有個門,角上那個門上邊第三層樓是一個方亭子,亭子頂上有一個黃葫蘆的旗杆,黃葫蘆越來越高的那麼一個旗杆立著,成我們鬍同標誌性建築瞭。
劉哲:後來公所廢瞭以後,它做什麼瞭?
明老:廢瞭以後就拆瞭,具體哪年拆的我也不記得瞭。
劉哲:還有一個老君堂……
明老:老君堂就在…… 新開路是一趟東西(走嚮)的路,在鳥市跟肉市之間,小馬路是一個南北的街巷,新開路到小馬路,過瞭小馬路,再上西走,叫老君堂鬍同。老君堂是一個道觀,供太上老君的小廟,但是名氣挺大,這老君堂鬍同在那塊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