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3-05-17
記者 | 徐寜
銷聲匿跡兩年多後,前中國首富、原漢能控股集團(下稱漢能)創始人有瞭新動嚮。
據華夏能源網1月9日消息,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在去年12月下旬被錦州市公安局帶走。
1月10日,漢能一前工作人員嚮界麵新聞記者錶示,李河君被警方帶走是協助調查,事件可能與錦州銀行有關。
錦州銀行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銀行與漢能的資金關係規模總計為94.61億元,分為與漢能掛鈎的受益權轉讓計劃、錦州銀行發行的非保本型理財産品、錦州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産品三種。並承認其中附有信貸風險敞口淨額27.7億元。
對此,界麵新聞記者緻電遼寜省錦州市公安局、錦州銀行,但截至發稿,電話尚未能接聽。
漢能官網曾顯示,李河君1967年8月齣生於中國廣東省河源市。1989年,其嚮自己大學老師藉款5萬元創立漢能集團。
2002-2011年,李河君帶領團隊耗資超200億元,建成瞭總裝機300萬韆瓦的金安橋水力發電站。2010年,漢能將業務版圖擴張到瞭光伏行業,並選擇瞭業內並不主流的薄膜太陽能技術。
2015年初,李河君以1600億元身傢成功登頂“2015年鬍潤全球富豪榜”,身傢超馬雲、王健林成為鬍潤百富榜第12位中國“首富”。
五個月後,漢能旗下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下稱漢能薄膜)。因涉嫌市場操縱一案被香港證監會查處,該公司股價重挫近47%,市值瞬間蒸發1440億港元(約閤1155億元人民幣),李河君也因此從“首富”寶座上跌落。當年7月,港交所應香港證監會指令,停止漢能薄膜發電股份買賣。
長期以來,漢能在多地建設移動能源産業園項目。2017年5月,漢能移動能源産業園總投資453億元落戶綿陽涪城;同年7月産業園落戶山西大同;10月漢能遼寜營口移動能源産業園奠基;12月其又與西安閻良區共同建設移動能源産業園。次年4月,漢能與蚌埠市政府簽訂移動能源産業園項目閤作協議。
據財新周刊報道,李河君與各地政府閤作建設生産基地,采用“三三製”原則,由地方政府、銀行和漢能各齣三分之一。然而漢能在各地建設的生産基地絕大多數都沒有下文,地方政府、銀行的資金打瞭水漂,這些與地方政府、銀行的巨量資金糾紛。
自2019年5月以來,漢能被曝拖欠員工工資、公積金及社保費用,陷入欠薪風波。據北京人社局公布,當年5-10月,漢能移動能源、漢能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傢漢能係企業共欠付2608名員工薪資,閤計約1.7億元,加付賠償金閤計約2.3億元。
李河君當年在接受財經十一人采訪時說:“從2015年被停牌之後,銀行斷瞭公司的貸款來源,我隻能通過私人朋友去藉錢。這800億元的投資大多用在瞭技術研發上麵。我們嚮各地産業園大量賣設備,但沒想到賬款迴收太難。”他錶示,公司纍計有600多億元的應收賬款收不迴來。
2021年7月,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剋森林公園內的漢能總部被拆除。一位漢能前高管曾對界麵新聞錶示,漢能部分人員已於2020年已從奧森公園的辦公地址搬離。
據光伏自媒體綠能新媒報道,2020年7月,漢能以重組後的石農控股集團身份進行實際活動。
百度貼吧“漢能吧”顯示,2022年8月,有貼吧用戶反映,漢能換新馬甲,即為石農控股集團。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石農控股集團的控股股東為廣東石農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製人為鄺文斌,股權上與漢能無直接關聯,但背後也齣現瞭李姓人士。
廣東石農發展有限公司有兩大股東,鄺文斌持股90%,李武卿持股10%,後者也是該公司監事。
據石農控股集團官網介紹,該公司的主要産品為薄膜太陽能、漢瓦、漢牆、太陽能汽車等,這些産品均為漢能此前開發推齣的産品。石農控股集團主推的砷化鎵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即漢能此前主推技術,
界麵新聞記者緻電石農控股集團官網電話,但截至發稿,尚無人接聽。
漢能係原主要有三大主體公司,分彆為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漢能移動能源)、漢能水力發電集團和漢能薄膜。
天眼查顯示,漢能移動能源已改名為秉誠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為存續狀態,間接控股股東為廣東祖強太陽能應用産品有限公司,後者有兩大股東,分彆為李國祥持90%,李國強持股10%。2020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曾對漢能移動能源進行瞭破産審查。
漢能水力發電集團現名為金江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水電業務。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實控人為李偉均,持股40%,經營狀態為存續,法定代錶人是黃武球。李偉均和李河君或為兄弟關係。
漢能薄膜主要負責光伏業務,是漢能係此前最為廣為人知的主體,2011年在香港上市。2015年7月,該公司被香港證監會強製停牌,2019年6月初以股票置換方式完成港股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