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1:50:12 AM
作為華夏子孫的中國人,自古就喜歡人丁興旺、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而把孤寂冷清判為是人生失敗者的懲罰。
但如果是六七十歲纔失去瞭唯一的孩子,還應該任由無形枷鎖的侵蝕,拼瞭老命生二胎三胎嗎?
2010年,很多電視台都報道瞭一個新聞:一位60歲高齡的大媽,竟然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成功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孩,因此成瞭中國年齡最大的産婦。不少人聽瞭感到非常震驚。
大媽名叫盛海琳,生於1949年,退休前是安徽閤肥一傢醫院的院長。在女兒婷婷迴婆傢煤氣中毒去世後,盛海琳抑鬱數月、哭乾瞭眼淚,最終力排非議,決定再生一兩個孩子。
“我不能抱著女兒的骨灰生活,那是沒有溫度的呀!” 在盛海琳的眼裏,老兩口每月共一萬多的退休金,其實不需要子女養老,但是傢庭需要人氣、需要血脈的延續,這纔是活下去的意義。
新聞播齣後,很多人都誇她勇氣非凡、母愛偉大,為醫學做齣瞭巨大貢獻,盛海琳也一度說自己無怨無悔,但是在近幾年的采訪中,她卻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後悔瞭:“ 如果再來一次,我絕對不會這樣鋌而走險,實在太苦瞭!”
正所謂“世人隻曉生兒好, 不知兒女催人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二三十歲的年輕夫妻養育一個孩子都深感乏力、叫苦連天,更何況是本該頤養天年的60歲退休老人呢?
1. 懷孕不易:花甲之年成為雙胎孕婦,身體上的疼痛是年輕人的數十倍
失去女兒後,盛海琳最初是四處尋找領養孩子的機會,嚮親戚提齣過繼孩子、詢問人口拐賣案的孤兒有沒有父母等等,都沒能實現願望。
直到有一天,一位婦産科醫生朋友打電話來問候她,盛海琳靈機一動,現在科技這麼先進,說不定我可以通過試管嬰兒自己生呢?
提到試管生子的想法後,親戚朋友都覺得盛海琳瘋瞭,建議她丈夫趕緊送去精神病院治療。60歲的高齡,絕經瞭4年還想自己生孩子,不是腦子有病是什麼。
但是盛海琳自己可不這樣想。
首先,她做瞭多年的院長,也有豐富的從醫經驗,對生理機製的掌控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其次,她也有生育和養娃的經驗,懷孕會遇到哪些問題、孩子成長需要怎樣的關心照顧,她都有體會,盡管已經60歲,但是多注意也沒有親戚們說的那麼嚇人。
說乾就乾。盛海琳利用工作多年的人脈,尋找技術最先進的醫院。她先後去瞭北京和上海的幾傢知名醫院,醫生都是一緻的搖頭:“ 年紀太大瞭,身體機能跟不上,無法控製風險。”
即使盛海琳再三強調自己有醫生的身份,婦産科醫生還是一口拒絕: 就算你不要命,孩子天生體質弱,後續的麻煩也是數不勝數,存活率簡直低到塵埃裏。
執著的盛海琳不願放棄,她求助當初生女兒的那傢醫院,承諾一切後果都與醫院無關,她會承擔所有責任,並且一旦成功瞭將會給醫學做齣巨大貢獻,還能免費給醫院做宣傳。
醫生拗不過她,勉強答應試一試。 這一來,盛海琳就正式踏上瞭受苦受罪的徵途。
喜齣望外的盛海琳開始積極備孕,她每天都要吃數不清的藥物和保健品,隔三差五去醫院打針、抽血化驗,還做起來身體鍛煉,目的是先讓自己恢復生理期。雖然過程很難,但一想到將來孩子陪伴在身邊的快樂,她就忍不住嘴角上揚。
功夫不負有心人,盛海琳堅持瞭三五個月,終於恢復瞭經期,有瞭做試管的資格。又經曆瞭多次摺騰,盛海琳總算懷上孩子瞭。
果不其然,後續的問題也接踵而來。盛海琳齣現瞭肝腹水、高血壓、高尿酸、低蛋白血癥等危險癥狀,加上注射激素帶來的後遺癥,盛海琳還時常身體水腫、關節疼痛,所有不良反應加在一起,她白天無精打采,晚上也徹夜難眠。
懷孕二十多天後,更是因為年齡實在太大,盛海琳齣現瞭大齣血。這可不是什麼好徵兆,生過孩子的女人都懂。
盛海琳的丈夫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身為男人他做不瞭什麼貢獻,隻能默默守在妻子身邊,然後一個人偷偷去衛生間抹眼淚。
在醫生的救治下,盛海琳齣血癥狀總算止住瞭。接下來的任務是保胎,隻要度過瞭前幾個月的危險期,手術就算成功瞭一半。
為瞭保住來之不易的孩子,盛海琳和丈夫每天都小心翼翼,根據醫生的要求吃營養品和藥物,懷雙胞胎的孕婦本就異常艱難,更何況還是60歲的超高齡,盛海琳在孕期時常呼吸睏難、輾轉難眠,直言比懷第一胎難度高瞭十倍。
2010年5月25日上午9:05,盛海琳在醫院進行瞭剖腹産手術,成功生下7個月大的雙胞胎女兒。
由於是早産兒,兩個孩子一個2斤多,一個3斤多,一生下來就被放到瞭重癥監護室,在醫生全力救治和護士的細心嗬護下,兩個女兒竟然奇跡般地活瞭下來。
2. 養育不易:本該頤養天年,卻不得不為孩子重返打工之路
對於盛海琳來說,試管生子這件事,身體疼痛是一迴事,比疼痛更嚴重的是養育孩子的艱辛。懷孕、生産、療養的時間也就兩三年,然而養育兩個孩子卻需要幾十年,期間所需的費用沒有上限,遙遙無期。
老兩口工作多年的存款加上一萬多的退休金,盛海琳原本以為應付小孩完全沒有問題,結果做試管嬰兒花銷巨大,從前期調理身體、胚胎培養到後期保胎、保溫箱護理,光是兩個小孩齣生後30多天的護理費就超齣瞭20萬,這一趟,盛海琳夫婦共花費瞭七八十萬,掏齣瞭不少傢底。
這下盛海琳慌瞭,她猛然發現自己低估瞭養一個孩子的花費,這一下還來瞭倆。所以齣瞭月子沒多久,盛海琳就謀劃著趕緊找渠道賺錢,給兩個女兒多存一些,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有機構看到新聞後,主動邀請盛海琳夫婦到全國各地做有關試管嬰兒的演講,並為他們提供瞭豐厚的報酬,老兩口當然是點頭同意,隨後,他們不管晴天下雨都堅持到全國各地做演講,幾年下來,他們賺到瞭不少錢。
此外,盛海琳鑒於之前醫生的身份,還跟很多醫療機構和保健品公司閤作,去各地講課做培訓。
培訓講師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是一項重大的體力活。一年365天裏,盛海琳有200天都在齣差講課,早齣晚歸不說,每天需要站六七個小時,這對於60多歲的人來說,是一項巨大的體力耗費。
加上盛海琳愛女心切,不僅讓兩個女兒進瞭私立學校走藝術之路,還讓她們學瞭不少興趣愛好,鋼琴、舞蹈、長笛、遊泳、烹飪,尋常人傢隻會讓孩子學一兩個,且不會堅持太長時間,但盛海琳想讓女兒體驗人間的所有美好,為瞭女兒之後的順遂,她願意燃燒自己,照亮女兒們。
2016年,丈夫因為不堪忍受常年的壓力,不幸中風癱瘓在床。盛海琳推掉瞭很多邀約,拿齣一部分時間來照顧生病的丈夫。
看到妻子到瞭晚年仍然如此拼命,一嚮自詡頑硬的軍人丈夫,也流下瞭心酸的眼淚。他知道自己不該在這個時候給妻子添麻煩,可是生病不是自己能控製的,不管平時怎麼注意,還是遇到瞭這個坎。
迴望盛海琳當初決定試管嬰兒的初心,其實是能有個孩子陪伴自己,讓晚年沒那麼孤獨冷清。
然而,現在的狀況確實工作的忙碌讓她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她齣門的時候天還沒亮,孩子還在美夢中,她工作結束迴傢,孩子已經上床睡覺。母子間很少有親密的溝通和接觸。
疫情的襲來,讓全國人民的工作按下瞭慢速播放鍵,也讓73歲的盛海琳有時間自我反思。她看看瞭銀行卡上的數字,可以舒口氣,暫停之前的工作在傢好好陪孩子瞭,七八百萬的存款夠兩個孩子很多年衣食無憂瞭。
3.流言蜚語的攻擊:網友的指責、批判讓人喘不過氣來
如果說生理上的疼痛實效不長,養育孩子是需要打量金錢的投入,這些都是短期、客觀性的忍耐和付齣,那幾百萬上韆萬觀眾和網友的眾說紛紜,纔是最讓人難以消化的壓力。
起初,丈夫反對盛海琳的一意孤行,說她任性、不理智,親戚朋友說她精神錯亂是瘋子,醫生護士說她異想天開,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不當迴事,電視台報道後,全國網友又說她自私,不為孩子考慮,還有的說她沒事找事,對於普通人來說,放眼望去都找不到一個支持自己的人,可能自殺好幾迴瞭。
劉學州就是最典型的代錶。在經曆過父母拋棄和網暴的傷害後,劉學州患上重度抑鬱癥並自殺身亡。有人說,他的父母纔是罪魁禍首,網友隻是在傷口上撒瞭一點鹽,其實網暴的殺傷力遠遠大於人們的想象,即使一個人沒有被親人傷害過,隻要網友編造一點謠言,也能讓不少人走上絕路。
但是盛海琳從來沒有退縮,她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什麼,也為自己的決定作齣瞭嘔心瀝血的努力,她吃盡瞭苦頭,但她依然沒有放棄。
為瞭激勵更多的人熱愛生活,盛海琳開通瞭抖音賬號,不定期分享自己的心路曆程和兩個孩子的日常,既接受網友的祝福,也接納網友的批評和指責。
盡管她在采訪中說自己有些後悔,之前沒想到這條路如此坎坷艱辛,如果來世遇到這樣的事,她再也不會冒險一搏,太纍瞭!
可是旁觀者都知道,越少人走的路,往往成長越快,收獲也越大。
正如村上春樹說的那句: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曆,當你經曆瞭一些事情後,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瞭。”
然而,這樣偉大的舉動,卻不值得大傢學習。
她確實是一位瞭不起的母親,工作上也是一位優秀盡責的員工,她固執己見、不撞南牆不迴頭,所以她纔能做齣這類與眾不同的事情。
極端的成功需要極端的性格作為長期支撐,普通人最好還是不要嘗試。根據世界紀錄,目前在55歲以上生下孩子的,全球隻有三個人,一個在美國,66歲,一個在印度,70歲,全球就三位,比奧運冠軍的概率還低,想要效仿的人,還是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