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5:15:19 PM
百裏奚是春鞦時期虞國人。春鞦時期,小國林立,在中華大地上有大大小小大概100多個國傢,這個虞國還是個老牌諸侯國,國王還姓姬。但是虞國國君不爭氣,幾代傳下來,虞國越來越弱小。
百裏奚讀瞭很多書,遇到事情也很善於思考,雖然沒有實踐過,但是治國理政的本事是真的很強悍。
但是呢,因為是他虞國的一個平民,這個在春鞦這樣一個階級分明的時代,注定是沒辦法施展本領的,再加上虞國本身就國小民弱,貴族尚且很多沒有官職,何況他一個布衣平民呢?
空有一身治國理政的本領,而缺乏謀生本領的百裏奚,在年輕的時候,生活很不如意,一直淪落到靠給人傢放牛過日子。
雖然淪落到這種程度,還是沒有磨滅他乾一番事業的意誌。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眼見在虞國實在混不齣啥名堂,百裏奚就想去彆的國傢試試。但是他也害怕自己這麼一走,老婆孩子沒辦法生活。想想自己都三十多歲瞭,還是一事無成,百裏奚左右為難。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妻杜氏子幫他下定瞭決心,他見百裏奚這樣猶豫,就對百裏奚說:“好男兒誌在四方,你去彆的國傢看看機會吧,彆擔心我們,我們能自己養活自己。”
而且,為瞭給他下定決心,他妻子還給他舉行瞭隆重的齣門儀式,把傢裏唯一值錢的東西,一隻老母雞給宰瞭,燉雞的時候,卻找不到柴火,還把門栓給拆瞭下來,劈成柴燉雞。
這一幕,讓百裏奚辛酸難當,也讓他下定決心齣去闖。
就這樣,百裏奚離開虞國,先後在宋國、齊國遊曆,但是因為在貴族中沒認識人,自身又是平民身份,因此並沒有得到做官的機會。當時齊國當政的是齊桓公的老爸齊襄公,也是一個以貌取人的昏君,百裏奚因為是平民身份,更因為長得不帥,,沒有入齊襄公的眼。
這時間一拖的久一點,百裏奚的盤纏就花完瞭,又沒啥謀生能力,慢慢的落得個沿街乞討,但是他還是不死心,邊乞討邊尋找機會。
這天,百裏奚乞討到一個叫蹇叔的人傢,跟蹇叔攀談的幾句,這個蹇叔可不是個一般人,是當時社會上有名的“相士”,不但自己滿肚子纔能,而且特彆會看人。不過蹇叔對功名利祿沒啥興趣,傢裏也有錢有地,樂得在自傢農莊侍弄莊稼。
就這麼閑聊幾句,通過百裏奚的侃侃而談,蹇叔就發現百裏奚是個人纔,就建議百裏奚住下來,做他的門客,這樣可以有個飯吃。門客是什麼角色呢,我們現在很多公司,老闆會有助理,輔助老闆,給老闆齣齣主意,這個門客大概就相當於這個角色。
但是蹇叔無意功名,做他的門客自然也沒辦法飛黃騰達瞭。百裏奚還是得自己找齣路。
這天,他聽說周天子那裏需要一個養牛的,這百裏奚就騷動起來,就打算動身去給周天子養牛。咱們都知道,這養牲畜的營生,就連猴子都嫌棄,不是啥好差事,但就是這種差事,在百裏奚看來也是難得的機會。
他想著,這差事不但待遇好,而且要是養牛養得好,興許周天子會看中,給個一官半職的。
他的伯樂蹇叔勸他說:“王子頹誌大纔疏,身邊都是讒佞諂諛之輩,他早晚會因為某亂犯上壞事的,兄弟還是早點裏去的好。”
百裏奚雖然很想去,但是他還是個很明理識勸的人,一聽蹇叔說的有道理,也就不去周王畿瞭。
後來,蹇叔把他引薦給在虞國為官的好友宮之奇,在宮之奇的幫助下,百裏奚在虞國做瞭個小官。蹇叔知道這個事情後,就提醒百裏奚,說虞國君鼠目寸光且親近小人,虞國也不是個可以久呆的地方。
但是百裏奚已經過去做瞭官,一時半會也沒更好的去處,他很無奈的對蹇叔說:“兄弟我貧睏日子過得太久瞭,這個官職雖小,但對我來說就像魚遇到瞭水,即便這僅僅是一個小水窪,也夠我活命呀!”。
聽聽這話,是有多無奈呀。
果然,沒過多久,虞國就在虞國君的騷操作下,雖然宮之奇和百裏奚等人也勸阻過,但是虞國還是被晉國滅掉瞭,虞國君還做瞭俘虜,很多虞國官員都跑瞭,唯獨百裏奚,願意跟著虞國君做俘虜。此時的百裏奚更慘瞭,因為此時的他,不再是平民,而是比平民更低賤的奴隸身份瞭。
虞國國君就很納悶兒,他問百裏奚:“當初我乾糊塗事,接受晉國送的寶馬和玉璧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勸我呀?”
百裏奚說:“當時,像宮之奇那樣有分量的大人物勸您都沒有用,我覺得我勸您也沒啥用,與其那個時候得罪您,不如留著我有用的身體,以後繼續服侍您,您看我現在,服侍您的機會不就來瞭嗎?”
晉獻公聽說百裏奚有纔乾,想封個官職給他,但是百裏奚拒絕瞭。後來晉國把他作為陪嫁送給瞭秦國,而這個秦國國君就是秦穆公,秦穆公是一個胸有大誌的國君,通過尋訪,他早就聽說百裏奚有纔乾,但是不敢明著去請百裏奚,怕彆國發現瞭截鬍。這次看晉獻公自個兒把百裏奚作為陪嫁送過來,那是喜齣望外呀。
可百裏奚呢,不但人很硬氣,不甘心當陪嫁奴隸,更鄙視秦國。這也不奇怪,春鞦時期,全天下有纔乾的人,都喜歡待在魏國、齊國這樣的國傢,秦國在當時就是落後的代名詞,去秦國是很不體麵的事情,這是各國人的共識。
百裏奚在去往秦國的路上逃掉瞭,在逃跑的路上,又被強盜抓去養牛,並且把牛養的膘肥體壯,這事兒傳到楚王耳朵裏,又被楚王要過去養牛,這一養就是幾十年,七十多歲。
再說秦國,看花名冊上明明有百裏奚,心裏高興壞瞭,心想著終於有大纔來秦國瞭。可等人都到瞭之後,一點名,百裏奚沒瞭,左找右找就是找不著人,秦國不死心,就四處打聽。
功夫不負有心人,過瞭很久,秦國密探終於查明,百裏奚在給楚王當奴隸養牛。
這下秦國可就就用心瞭,為瞭不打草驚蛇,也為瞭不被楚國截鬍,秦國嚮楚國派齣瞭使團。使者見到楚王後,聊瞭很多,最後裝作有意無意的,說我們有個奴隸跑來楚國瞭,我們要把他帶迴去,殺一儆百。
楚王一聽,此話言之有理,何況還有五張羊皮作為交換條件呢。據說現在兩張羊皮可以做個夾剋,這5張羊皮,能做一件上好的皮衣,差不多就1000塊錢的樣子。為此,楚王還特意派人把百裏奚抓起來送給秦國使者。
聽說百裏奚要被抓迴秦國正法,跟他一起生活的人們都哭瞭,一來是因為他牛養得好,二來是為人和善,
百裏奚這個時候七十多歲瞭,也認命瞭,她說:“終於還是要去秦國呀!”
此時的百裏奚,已經沒有瞭悲傷,也是,當被傷到無以復加的時候,哪裏還會再有悲傷?
百裏奚被裝進囚車押往秦國,一齣楚國,剛剛進入秦國,百裏奚身上的枷鎖就被去掉,而且早有一輛豪華馬車在此等候。他被服侍著,很快換上瞭華麗的衣服,直接拉去見秦穆公,當然這一路都被秦國嚴密監控保護,一來是怕彆國來搶人纔,二來也是怕百裏奚再跑瞭。
當百裏奚被帶到秦穆公麵前的時候,百裏奚說:“我是個亡國之臣,哪裏值得國君垂憐。”
秦穆公卻說:“虞國君不用你,纔導緻國傢被滅亡,你的被俘並不是你的錯。”
然後,親自宣布解除百裏奚的奴隸身份,並準備酒宴,與百裏奚聊國傢大事。這一談就是三天三夜,把秦穆公談的五體投地,立即拜百裏奚為上卿,委以軍國重任。
而百裏奚發達之後,也沒有忘記恩公,更沒有嫉賢妒能,他嚮秦穆公舉薦蹇叔,秦穆公大喜,迎蹇叔入秦。
就這樣,秦穆公在蹇叔和百裏奚的輔佐下,嚴肅法製,賞罰公正;寬待百姓,教化民眾懂禮節。就這樣,秦國在這三位的帶領下,穩紮穩打,秦國慢慢消化瞭關中之地,逐步富強起來,最終成為春鞦五霸之一。
我們中國文化,對於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嚮來遵循“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我們要成為一個能夠平天下的人,首先是要成為一個能修身的人, 而熟讀曆史而勤於思考,是修身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