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0:19:03 AM
◎ 來源 | 地産密探(ID:real-estate-spy)
◎ 編輯 | 密探君
雖然樓市“寬鬆”政策頻齣,但市場信心仍待改善。如我們此前所解析的,謠言依舊是市場“企穩”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近來,“宇宙最大房企”碧桂園也遇到瞭一些麻煩,導火索就是敏感的債券價格齣現異動,但似乎被市場故意放大,引發恐慌情緒。
3月11日(上周五),“21碧地04”遭遇暴跌,跌幅27.1%,最終收盤為72.9元,盤中曾臨時停牌。同時,碧桂園股價3月11日收盤下跌7.82%。
3月13日晚間,碧桂園公告集團營運正常,可繼續照常開展其業務。謹此澄清公司經營情況良好,具備充足的可動用現金儲備,各金融機構對其支持力度不減。
今年前2個月,碧桂園共實現權益閤同銷售金額約691.2億元,纍計銷售迴款金額約656.8億元。 去年底起及截至公告日,碧桂園纍計購迴優先票據本金總額4570萬美元。
就開年2個月的銷售額而言,碧桂園今年2月單月權益閤同銷售金額約327.6億元,同比下滑29.6%,雖如此,碧桂園依然是今年前兩個月房企銷售榜的領頭羊。
據剋而瑞監測,2022年2月,中國房地産市場延續下行調整趨勢,疊加春節期間市場預冷,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4015.8億元,環比降低23.5%、同比降低47.2%,較1月降幅擴大逾十個百分點,較2021年月均水平則降低56.5%。
從以上看,標杆房企2月單月及前兩個月的這種整體同比降幅近5成的銷售慘狀,無疑影響到到市場正在走嚮復蘇的信心,尤其是頭部房企,任何風吹草動都更容易觸動市場的神經。
碧桂園公告還明確說,公司控股股東必勝有限公司及股東楊惠妍(控股股東)堅定不移地支持集團業務發展。2021年3月26日起及截至本公告日,控股股東已增持公司股份閤共約3.3億股。
地産密探查詢獲悉,“21碧地04”為剛上市沒多久的公司債。去年12月17日,深交所曾披露碧桂園地産發行“21碧地04”,期限4年,募資10億元,利率6.3%。
相比“21碧地02”年利率4.8%、“21碧地01”年利率4.8%,碧桂園“21碧地04”利率有所提高,但這一輪房企再融資有限寬鬆,碧桂園作為極個彆地産民企率先發債,相對於地産央企國企,這是提振信心所必需付齣的額外成本。
據choice金融數據, 以碧桂園地産名義在境內發行的存續公司債餘額223.19億元,但從期限看,一年內到期償債的非常少 ;以碧桂園控股名義發行的存續公司債餘額40多億元,其中“16碧園05”最後還款期限也近一年半。
碧桂園還明確說,近期行動包括且不限於積極迴購債券、提前將兌付資金劃轉至指定賬戶、嚮證券監管機構及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等投訴舉報散布謠言及惡意做空行為。
注意!3月1日,碧桂園地産成功注冊50億元中期票據,所募資金將用於項目建設。從時間點看,這是去年底申請的,經過預審,然後注冊,曆經3個月,對地産民企而言,獲得大額再融資非常不易。
3月3日,碧桂園與招商銀行簽署地産並購融資戰略閤作協議,招行將授予其150 億元地産並購融資額度,具體涉及並購貸款、並購基金、資産證券化及衍生齣的創新融資工具。
據財聯社3月11日爆料,有開發商正按上級要求填報錶格 反饋已獲批未發放開發貸原因, 涉及項目歸屬地、開發主體、項目名城、金融機構、支行、銀行歸屬地、審批融資資金等。
2月中下旬以來,各地紛紛“鬆綁”樓市,特彆是3月1日,鄭州取消“認房又認貸”限製,徹底打響“全麵鬆綁”第一槍,成為當前提振樓市信心的最強信號。
截至3月8日,今年以來已有55地樓市調整調控政,內容包括降低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放寬公積金貸款要求等。
近來,有傳聞蘇州等地也在大尺度鬆綁樓市,雖被官方否認,但預期強烈,甚至3月12日,東莞土拍官方直接取消新房銷售“限價”。諸多鬆綁類信息激蕩著樓市。
3月2日,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房地産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 去年房價下降,房地産的泡沫化、貨幣化的問題發生瞭根本性扭轉。
近期,全國“兩會”政府報告明確“今年GDP目標設定在5.5%”,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傢汪濤認為,這是比較激進的,高於過去兩年均值;基建投資會成今年重要發力點和穩增長的重要措施,宏觀杠杆率會略有增加,預計房地産信貸等政策會持續放鬆。
貝殼找房高層在公司2021年業績會上說,有三個非常確定的判斷―― 政策糾偏、消費者對美好居住的巨大需求、市場迴歸中樞 。基於此, 一季度觸底後,市場信心會循序迴復, 交易額跌幅二季度開始收窄,恢復同比增長。
如我們前不久所深入分析的,《房地産的“市場底”正在到來》。但最大挑戰,恐怕仍是捲土重來的疫情,比如上海、深圳兩個超一綫城市,像深圳罕見封城。
編輯:密探君
文章來源:地産密探
原創內容版權歸屬地産密探,轉載須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