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8:23:33 PM
紅周刊 研究中心 | 毛飛
“軍團作戰”在經濟中也普遍存在,像大傢耳熟能詳的蘋果産業鏈、特斯拉産業鏈、華為産業鏈等都屬此類。這些由行業知名企業主導的産業鏈,帶來的不僅有穩定的訂單,還有質量可靠、技術先進的聲譽。
不過,産業鏈中的公司也分三六九等,並不是都能一飛衝天。比如蘋果産業鏈中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都成功抓住機遇,迅速成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但還有些企業並沒那麼順利,本文的主角就是這樣的一傢企業。
思林傑,依托蘋果産業鏈十二載,近年來相關收入占比維持在90%左右。公司服務蘋果産業鏈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供貨下遊檢測設備廠商,間接供貨蘋果;二是直接供貨蘋果公司――2017年11月,思林傑正式成為蘋果公司閤格供應商,但相關收入一直保持在一兩百萬元的水平。
盡管常年服務於“果鏈”,但規模始終不大。招股書顯示,公司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1.89 億元,結閤Frost&Sullivan 發布的《全球和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獨立市場研究報告》進行測算,公司在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僅約為0.57%。
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據招股書披露,相關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彆為89.56%、82.92%、89.01%及87.51%。公司第二大産品是機器視覺産品,但近年收入占比維持在5%左右(僅2019年達到9.09%),所以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的錶現將決定公司價值,也是我們分析的重點。
身處優質賽道,前景可期
思林傑生産的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主要用於生産檢測儀器。而電子檢測儀器有傳統和模塊化之分。相較於傳統儀器儀錶,模塊化檢測儀器的核心技術難點,一方麵是硬件上的微型化、模塊化處理,另一方麵在於利用各種自定義軟件和算法,實現各種檢測功能的軟件化。
模塊化是電子檢測儀器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其應用領域和應用場景近年來逐年增加。雖然在理論上,模塊化檢測儀器完全可以替代傳統儀器儀錶,但這要求軟硬件及核心算法等各類技術達到一定的水平。思林傑招股書顯示,公司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檢測方案主要用於蘋果電子産品PCBA功能檢測(FCT)環節,但由於公司技術達不到相關要求,其他檢測環節應用較少或未采用。即使是整個蘋果産業鏈,目前也仍以傳統儀器為主。思林傑是國內少數可以提供模塊化整體檢測方案的企業之一,可以說具備瞭先天優勢。如果能抓住技術替代的機遇,實現彎道超車是有可能的。
但這種“彎道超車”並不會一帆風順。
在檢測技術底層原理上,公司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檢測方案與傳統儀器儀錶並無本質區彆。所以從傳統檢測儀器轉嚮模塊化,並沒有太多壁壘。目前來看,全球檢測儀器龍頭美國國傢儀器已經實現模塊化轉型,排名第二的是德科技也在加大對模塊化檢測儀器的布局。即使是國內企業,如普源精電、鼎陽科技,也都將模塊化作為未來研發的重點。可以預見,模塊化檢測方案的參與者將會越來越多,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目前,思林傑的模塊化檢測方案主要用於蘋果電子産品PCBA功能檢測環節,而像模組檢測、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檢測、PCBA在綫檢測、射頻檢測等其他檢測環節仍以傳統檢測方案為主,對公司來說還有很大的擴展空間。
除瞭在蘋果産業鏈內開發齣適用於其他環節的檢測産品,思林傑還有一個發展方嚮是在蘋果産業鏈外拓展新的客戶,降低對“果鏈”的依賴。
招股書顯示,公司2019年2月取得臉書供應商資質,報告期內纍計取得收入155.14萬元;2021年6月正式取得華為供應商資質,但還未産生收入;公司還取得瞭VIVO、東京電子、亞馬遜等廠商的供應資質。不過從收入規模來看,這些廠商要麼還未給公司貢獻收入,要麼很少。
2022年一季度的收入預測驗證瞭上述兩個方嚮的進步。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7.23%至94.30%,淨利潤同比增長655.46%至937.09%。公司給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蘋果産業鏈內,公司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産品在電池模組檢測環節開始批量供貨;二是非蘋果産業鏈客戶如VIVO、臉書等開始批量采購公司産品。
理論上,公司産品除瞭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還可以嚮汽車電子領域、5G通信領域、半導體測試領域衍生,但思林傑長期深耕消費電子領域,且具備相對優勢,目前該領域仍具備很大的提升空間,再跨領域去搞自己不具優勢的産品開發,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中短期內,這個方嚮可能不是公司發展的重點。
毛利率超越同行
産品形態和成本管理顯優勢
雖然思林傑的收入在行業內相對較小,但毛利率卻持續領先。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思林傑毛利率一直維持在77%左右,明顯高於四傢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60%左右)。即使跟全球龍頭美國國傢儀器相比,思林傑的毛利率也有比較大的優勢,報告期內分彆高齣1.55、1.21、6.62和7.71個百分點。
一般來說,小公司為瞭擴大市場份額,往往會降低售價,突齣産品的性價比,對應的毛利率也較低,比如鼎陽科技和普源精電毛利率隻有50%多,明顯低於行業龍頭。思林傑作為行業內的“小弟”,為何毛利率如此之高?這跟公司模塊化的産品形態有關。
跟傳統檢測儀器相比,公司模塊化産品減少瞭硬件零部件的使用,一定程度降低瞭成本;另一方麵,公司産品基於FPGA(一種可編程芯片)平台開發,嵌入瞭更多的軟件及算法,提高瞭附加值。另外,因為服務於蘋果産業鏈,相比其他客戶,毛利率自然要高一些。
有人認為,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的價格,從2018年的2392.25元/片下降到2019年的2211.58元/片,至2020年進一步下降到2080.28元/片――在産品單價下降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不降反升的現象並不閤理。思林傑在迴復交易所問詢函時稱,這種錶現主要是因為2018年以前公司主要采取外協加工的形式生産,2019年初開始自主生産,並且備貨經驗有所提升。如若屬實,說明公司擁有很好的成本管理能力。
應收賬款急劇增長令人擔憂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餘額逐年升高,於2021年上半年達到1.87億,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160.28%。2020年末,逾期應收賬款餘額占比達到30.92%。這麼高的應收賬款和逾期比例顯然很不正常。
公司給齣的解釋是,受新冠疫情及匯率因素等影響,部分客戶資金緊張,迴款速度慢,公司對相關公司放寬瞭賬期。但這種解釋難以令人信服:新冠疫情和匯率因素都是宏觀因素,幾乎所有公司都受到影響,但像思林傑這樣放寬賬期導緻應收賬款劇增的情況並不多見。
盡管公司通過保理業務收迴瞭相關逾期的應收賬款――截至2021年8月31日,2020年逾期應收賬款餘額為0――但2021年應收賬款數額依然巨大。
從應收賬款餘額內部結構看,對運泰利、精實測控(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二者是公司前兩大客戶)的應收賬款閤計占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的比例為79.30%、72.59%、72.86%及83.71%。不過思林傑認為二者財務狀況、經營情況良好,上述應收賬款不可收迴的風險較小。
應收賬款能否收迴是財務風險,但大規模的應收賬款也體現瞭公司在産業鏈中的弱勢地位,跟短期財務風險比,這種弱勢很難在短期扭轉。另外,IPO之前的這種財務處理,有短期虛增收入嫌疑。如果客戶確實在“配閤”相關操作,那麼公司上市後收入增速勢必會大幅滑落。
估值探究
思林傑的招股書列舉瞭六傢同行業可比公司,其中美國國傢儀器和是德科技是國外公司,估值標準和A股不同;普源精電還未上市,而柏楚電子和維宏股份並不屬於檢測儀器行業。我們隻選取鼎陽科技作為估值參考。選用PE、PB、PS三種相對估值法;市值選取2022年3月3日收盤數據,財務數據選取2021年三季報數據。
IPO前思林傑總股本為5000萬股,計算得齣:
PE法:估值為55.17億元,股價為110.34元/股;
PB法:估值為98.96億元,股價為197.92元/股;
PS法:估值為51.88億元,股價為103.77元/股。
而鼎陽科技發行價為46.6元,上市後最高上漲到124.38元,漲幅達167%;最低價為60.92元,漲幅為30.73%。按這兩個漲幅計算,思林傑上市後股價波動區間為85.82元/股-175.23元/股。
綜閤考慮上述估值及公司基本麵狀況,我們認為100-130元/股較閤理。
(本文已刊發於3月5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