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9:15:27 PM
孟晚舟迴國後首次公開亮相 ,消息發布後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來源:微博
作為華為公司副董事長、CFO,孟晚舟亮相瞭華為業績發布會。孟晚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這也是她迴國後首次公開齣席華為公司發布會。
“我 上一次參加華為財報發布會還是在4年前 ”,孟晚舟在發布會上錶示,“過去4年,世界的變化很大,祖國的變化也很大,迴國的幾個月中,我一直在努力學習,跟上這些變化。”
鴻濛闆塊異動
受利好消息影響, 華為鴻濛概念 一度漲超4%,最終小幅迴落收漲2.94%,其中 九聯科技、傳智教育 漲停, 潤和軟件 大漲14%。
除瞭傳統的鴻濛概念外, 華為汽車 上午收盤前也迎來急拉。 北汽藍榖 直綫拉闆, 小康股份 上午收漲5%午後漲停,但此後雙雙炸闆,最終分彆收漲9.03%、4.84%。
華為的喜與憂
2021年,華為遭受多輪嚴厲製裁,供應受限,手機銷量大幅下滑。2021年華為手機跌齣瞭全球排名前五的位置,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瞭華為的業績。
2021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同比下降28.6%;淨利潤為1137億元,同比增長75.9%。華為錶示,淨利潤的增加主要由於齣售部分業務的收益、經營質量的改善和産品結構的優化。
孟晚舟錶示,收入下降主要是缺芯、疫情等原因。“ 我們的規模變小瞭,但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都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
來源:直播截圖
得益於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華為經營現金流有較大增長,達到597億元;資産負債率降低到57.8%的水平,整體的財務結構的韌性和彈性都在加強。
2021年,華為在運營商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815億元,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24億元,消費者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4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實現收入4829.16億元,這也意味著,2021年其消費者業務收入下滑一半。
今年3月份,任正非齣手給公司內部服務商戶減免租金,這一暖心舉動又讓華為刷屏。簡單來說,免租6個月,減半租金9個月,收瞭的也退迴。
來源:華為心聲社區
去年,作為華為品牌“代言人”,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遭遇“無牌可打”的局麵, 從賣華為手機轉嚮助力閤作夥伴賣車 。餘承東也執掌瞭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
華為消費者業務也有亮點。2021年12月,華為P50寶盒“翻蓋式”摺疊屏手機發布,領先蘋果。
2021年,鴻濛操作係統在華為手機端使用。2021年12月底,據餘承東介紹,搭載HarmonyOS的設備總數突破3.2億台。其中,華為設備數超2.2億台,鴻濛智聯2021年新增生態設備發貨量超1億台。
這與華為在鴻濛上的大力投入有關。 三年來,華為在鴻濛生態上已投入超500億元。
2021年,華為還加碼瞭數字能源産業,斥資30億元成立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這也讓華為另一大“殺手鐧”業務浮齣水麵:華為逆變器已連續多年齣貨量排名全球第一。
消費者業務收入下滑,華為希望通過“軍團”組織模式為公司多産糧食。2021年10月,任正非為華為五大“軍團”300餘名“將士”壯行,擔負起為公司衝鋒突圍重任。
來源:2021年10月華為“軍團”組織成立。視頻截圖
十年投入研發8456億元
人纔和研發投入是華為的底牌。華為內部有一句話:“ 華為是全世界最窮又最捨得花錢的高科技公司。 ”
麵嚮未來,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1年,華為研發投入達到1427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纍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8456億元。2021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10.7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4.8%。
來源:直播
在2021年年報中,華為錶示,公司19.5萬員工遍及170 多個國傢和地區,為全球30多億人口提供服務。
華為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贏得瞭眾多網友的點贊。有網友說,華為如此奮不顧身的投入,也是為瞭不斷地攻剋核心技術難關,不僅在芯片領域動作頻頻,在操作係統方麵也推齣瞭鴻濛、歐拉操作係統,未來的華為絕對值得期待。
“ 華為,不愧是你。 ”有網友說,華為不愧是國內最優秀的科技公司之一,一年將近1500億元的研發資金。相信華為接下來憑藉如此恐怖的研發實力,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
來源:微博
孟晚舟在談研發時錶示, 華為最大的財富不在報錶上。
早在2020年11月,華為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錶示,華為在花錢方麵,不管是投入市場和客戶服務(每年500億元以上)、産品研發(每年1200億元以上),還是投資人纔(每年1600億元以上),從來都毫不猶豫,因為這些都是華為的未來。華為之所以窮,是因為華為把大部分的錢都用於瞭投資未來,人纔也是華為的未來。
除瞭研發投入,華為還在全球招攬人纔。華為從2019年實行“天纔少年”計劃以來,目前公開報道的“天纔少年”數量已有20人。
2021年,任正非稱,華為要敞開胸懷,解放思想,敢於吸引全世界最優秀人纔。早在2019年5月,任正非錶示,華為在全世界有26個研發能力中心,擁有在職的數學傢700多人,物理學傢800多人,化學傢120多人。
去年9月,法國數學傢、2002年菲爾茲奬得主洛朗・拉福格加入華為引起關注。今年初,俄羅斯“天纔少女”加入華為又刷屏。
2022年展望:“求生存,謀發展”
孟晚舟錶示,華為“承重”三年,更強更穩有韌性。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錶示,2021年,華為活下來瞭。華為在産品力、創新力上麵還是持續贏得瞭客戶和業界的認可。但是,華為麵臨的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2022年還要繼續“求生存,謀發展”。
來源:華為
郭平錶示:“華為將沿著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嚮前進,依靠人纔、科研和創新精神三要素,持續加大投入,力求實現基礎理論、架構和軟件的技術底座重構,構築長期競爭力。”
3月28日下午,郭平介紹,華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加大人纔的吸納。去年和前年這兩年招聘應屆畢業生2.6萬人,有300多名是華為定義的“天纔少年”,2022年華為計劃還要招聘1萬多名應屆畢業生,隻有優秀的人纔能夠解決華為現在的狀況,使得華為進一步發展。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最後請諸位隨手戳右下方 “ 贊 ”“在看 ”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