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2:07:26 AM
“小傢工匠”與星辰大海
文/趙紹文
(網絡圖片)
當前,國傢媒體在大力宣傳大國工匠和工匠精神。今天,我也想說說自傢的“小傢工匠”。
這說的是去年的�~情。國慶長假就剩最後一天瞭,小外孫告訴我:“外公,學校老師要求我們假期用玉米杆製作一個玩具,我想做一支衝鋒槍,你幫我找一些新鮮的玉米杆吧,不然就沒有時間瞭。”
現在城郊的田地大都耕耙齣來瞭,在等時播種,哪裏還有生長著的玉米杆?在小外孫的懇求下,我說:“那咱就到地裏找找吧!”誰知齣門就有活路,在城南二公裏高廟村的地路旁邊,還真發現瞭長在地頭,被主人采擷過玉米棒子的玉米杆,葉子清清的,莖杆粗壯,是理想的好材料。我使用鐮刀砍伐瞭幾根,滿足瞭小外孫的要求。
迴到傢裏,小外孫就開始行動瞭。隻見他緊皺眉頭,大概是在琢磨槍的做法。我說:“外公幫你行吧?”他說:“咱傢的鋸、切刀我找到瞭,你再幫我找幾個釘子和膠布就行瞭,彆的就不要管瞭。”
午飯做好瞭也顧不上吃,隻見他先是備料。比比劃劃,又是鋸,又是削;長、中、短;槍杆、槍柄、槍瞄準鏡杆等材料都裁瞭齣來。接著就是組閤,又是釘子釘,又是膠布纏,忙乎瞭一個多小時,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頗具創意的衝鋒槍就展現在全傢人麵前。
街坊的小孩鬧鬧和我的小外孫同齡,上的也是五年級,但不在一個學校,老師也沒有對他提齣假期做手工的要求,但看到我的小外孫自做的玩具槍後嫉羨不已,也鬧著他的爺爺找玉米杆,在找來材料後,下午也做一個這樣的槍,和我小外孫做的不相上下,把一傢人高興透瞭。
孩子做的槍看上去雖然簡單,但卻充滿綠色和詩意,內心的獲得感肯定也是滿滿的。這是他們童真的抽象和靈感的定位,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嚮國慶獻上的一份心意和厚禮。
麵對小外孫的作品,全傢人心存高興,分彆對自傢的小傢工匠予以肯定。這使我迴想起生活中小外孫在傢的一些錶現。
小區煤改氣(電),我在拆除傢裏水泥、磁磚鑲砌的煤火爐竈時,小外孫央求我讓他乾一會兒。在得到我的應允後,他便拿起錘子、手鏨像模像樣地乾瞭起來,彎腰控氣,用盡力氣地敲敲打打也不感到纍,那麼堅硬的爐麵還真是鑿掉瞭幾大塊,幫瞭我的大忙。
傢裏有一本我早年購置的《剪紙技法》圖書,他看到後如獲至寶,便讓大人給其買瞭一些彩紙,看著書裏的方法步驟,竟然剪齣瞭太陽、雲彩、小狗、小馬、小鳥、果樹、嚮日葵等色彩紛呈的圖畫。除單個造型外,還有一些封閉的、分散的、四方連續的等難度大的一些樣式,令人驚嘆。
他看到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裏,對關公手持的青龍偃月大刀的描寫,就想自已做一個,便從傢裏找齣一些廢棄的硬紙片、繪圖紙、顔料和筆直的木棍等材料,剪裁刀的模樣,繪製、裝點刀的配飾,裱糊刀頭及柄的皮麵,用空飲料瓶的口頸連接刀與柄等等,組裝完成的作品像真的一樣,美觀且有分量。
像小外孫這樣的靈童少年,貪耍好玩、喜動好思是他們的天性。這個年齡段也是上帝賦予其好奇心迸發的最佳時期。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成長經曆。要想使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如花綻放,變得心靈手巧,關鍵是要給他們提供必要生態環境和基礎條件。
望著孩子額頭上沁齣的汗珠和臉上自得的笑容,我這纔理解到學校老師的良苦用心。我想,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一定非得手把手地施教,在特定時候提齣特定的要求,嗬護、激勵並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是不錯的選擇。就此而言,這個老師的教育方法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從懵懂少年到小傢工匠再到大傢工匠,是一條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成纔之路。知和行、理論與實踐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廢。
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需要高科技人纔,但也很需要大量的有一技之長,精湛工藝的實際操作者和齣類拔萃的高級工匠。國傢近年來對大國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鼓勵和弘揚,就充分證明瞭這一點。大國工匠同樣可以成名成傢,為國傢作齣卓越而輝煌的貢獻。如下麵幾個大國工匠的事跡就非常感人。
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鬍雙綫,工作30多年來,創造瞭打磨零件百分之百閤格的驚人記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他親手打磨齣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鬍雙綫就是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仍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裏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35年專注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被稱為焊接火箭“心髒”的人。130多枚長徵係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推動下順利升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衛星去月球的“長徵三號”甲係列火箭。試問這樣的人,誰敢小視?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寜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嚮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他研磨的轉嚮架裝上644列客車動車組,奔馳8.8億公裏,相當於饒地球2200圈。這樣的人纔能不被人感動和欽佩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科技事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瞭多項領跑世界令世人矚目的驕人成就,試問,哪一項高科技的問世,不包含著大國工匠的智慧和貢獻?
每當我看到或聽到有關大國工匠的一些報道,就深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所取得的卓越貢獻感到自豪,並對他們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務實肯乾,堅持不懈,精雕細琢的敬業精神,矢誌不渝、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錶示由衷的贊嘆和敬意。
從小傢工匠到大國工匠,是一個苦學苦練、孜孜奮鬥、不懈追求的過程。依我看,我們的孩子將來如果成不瞭科學傢、軍事傢、思想傢、理論傢等等這傢那傢,當個大國工匠也很好。小傢工匠,麵對的同樣也是星辰大海!
【作者簡介】趙紹文,50後,網名“山水之間”,河南省溥愛縣人,從事機關工作多年,對文學、書畫根植深情。退休之後,南山種豆,北嶺采風,溪沙浣夢,著有《耕夢》速寫采風集一書,所寫散文、隨筆、小說散見多傢報�X及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