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3:05:54 PM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曼英
3月27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傢、中國CAR-T治療領域領軍人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周劍峰教授突發冠狀動脈夾層破裂,搶救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7歲。
公開資料顯示,周劍峰為華中學者領軍人纔特聘教授、國傢傑齣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臨床專業方嚮為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腫瘤的分子診斷,分子治療和細胞免疫治療。
中國CAR-T治療領域領軍人物
他和團隊研發的藥物有望成我國最接近世界水平的醫學成果之一
2022年1月,第二屆中國血液學科發展大會發布瞭2021年度中國血液學十大研究進展。周劍峰教授團隊“應用全人源抗 BCMA CAR(CT103A)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係列研究”獲得殊榮,這也是該團隊繼去年首屆獲奬後的再度獲奬。
就在上個月,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周劍峰教授對自己和團隊正在從事的這項研究還滿懷期待。他說,這是一項即將成為現實的醫學治療手段,未來將從臨床試驗進入到醫院一綫的臨床,成為老百姓也能用得起的、具有世界水平的藥。一旦獲批入市,這款藥物將彌補我國自主研發的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藥物的市場空缺,成為我國最接近世界水平的醫學成果之一,以造福更多骨髓瘤患者。
鑽研醫療技術不忘醫者初心
他說“一個好醫生不能為瞭齣名看病,不能為瞭錢看病。”
據新華網報道,2001年,周劍峰從美國進修歸國後,被委以同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重任。“學問都是從實踐中來,作為醫生必須在臨床中曆練。”自稱“菜鳥主任”的周劍峰放下主任架子,主動請纓和剛留院工作的普通醫生一樣,參加內科總住院醫生值班。他輪轉內科幾乎所有科室,短短數年就迅速熟悉瞭臨床工作。
2013年,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美國已用於臨床,當時在北京、上海等地大的醫療中心也開始瞭實體腫瘤的治療試驗。“能夠齣國看病的人總是少數,盡快實施能解決問題的醫療新技術是我們醫生應有的責任。”周劍峰認識到,CAR-T免疫細胞療法作為腫瘤治療中獨特而重要的選擇之一,對於復發難治、現有技術山窮水盡的患者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此後周劍峰和其所屬團隊展開瞭艱苦的技術攻關。
周劍峰馬不停蹄地聯絡武漢科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張同存教授團隊和武漢波睿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快研究應用。每周一次雷打不動地與生物醫學科學傢、實驗研究員、臨床醫生的CAR-T病例討論成為周劍峰生活的一部分。把CAR-T試驗的結果在第一時間反饋、改進、再運用,周劍峰將距離消除腫瘤的“最後一公裏”不斷縮短。
經過半年努力,2015年,周劍峰團隊成功實施瞭華中地區首例CAR-T療法治療復發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隨後不到兩年的時間,來自美國,澳洲,東南亞,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140多位患者接受瞭周劍峰團隊CAR-T治療。
不止於此。2017年5月,周劍峰帶領團隊在全國首開“白血病”停藥門診,成功為一些滿足條件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實現瞭停藥。
“一個好醫生不能為瞭齣名看病,不能為瞭錢看病。”周劍峰說,他和團隊不但要努力爭做醫療技術的世界領先者,還要爭取讓老百姓享受到最優質、最便宜的服務。
突然逝世讓同行們震驚惋惜
“有的人把一輩子活成幾輩子,周教授就是這樣的人”
周劍峰教授突然離世的消息讓業界為之震驚。
“非常震驚,周教授是中國血液腫瘤領域名副其實的大咖,也是CAR-T治療的領軍人物,血液領域痛失一位大咖專傢,患者痛失一位好醫生。周教授,一路走好!”一位醫生這樣寫道。
另一位認識周劍峰教授的醫生也錶示惋惜:“周劍峰是同濟醫院非常知名的專傢,離世的原因是冠狀動脈夾層破裂,這是臨床中一個比較少見的現象,導緻心髒呼吸驟停,經過醫院同事們全力搶救,胸外按壓,上ECMO,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救過來,非常令人痛心。”
同濟醫院心內科一位醫生追憶周劍峰時這樣寫道:“聽聞周劍峰教授猝然離世的噩耗,震驚、悲痛到不能自已,簡直不敢相信。腦海中一幕幕閃迴和周教授十多年來交往的點滴片段,忍不住淚眼朦朧。周教授是一個救人無數、桃李滿園、成果豐碩的好醫生、好老師、好學者,是當之無愧的把成果用在治病救人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臨床科學傢。他不僅以自己的醫術帶給無數病患光明和希望,也憑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卓越學識影響瞭一批批同濟後來者。我清晰記得,曾經在他的指導下診治瞭一個白血病的阿姨,化療結束後病人病情明顯緩解,周教授拿著她的化驗單一陣歡呼,幾乎是蹦蹦跳跳地來到病人床前告訴她這個好消息,然後和病人一起開懷大笑。那溫馨的一幕至今在我腦海中深深烙印。同濟百年院慶,我和小夥伴們代錶內科錶演的節目,是一場反映同濟人忘我工作愧對傢人復雜心態的情景劇,周教授坐在觀眾席上直抹眼淚,那時我在想,這麼堅韌的周教授,也有這樣一顆柔軟的心啊。如今,您可以好好休息瞭,不用三更半夜趕到病房搶救病人瞭,不用殫精竭慮修改論文討論課題瞭,也不用殫精竭慮謀劃學科發展大計瞭。有的人,把一輩子活成瞭幾輩子,周教授就是這樣的人。”
患者傢屬遺憾再也見不到他瞭
“一路走好,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周教授!”
得知周劍峰教授離世,不少網友、患者和患者傢屬也錶達瞭懷念和追思。
“2008年,有位大學生與患者配型成功,她嚮周教授提齣能否給對方打個電話,講一下造血乾細胞捐獻的安全性。周教授二話沒說,開車帶著她從同濟醫院趕到華中科技大學,找到那位同學親自當麵解釋。好醫生,一路走好!”網友“兵哥哥”這樣說。
患者傢屬陶女士則稱得知消息“痛心悲痛不已!”她的公公患淋巴瘤患者,就是周教授的病人,現在康復五年多瞭!“是周教授給瞭我們一個完整的傢,給瞭我公公二次生命!沉痛哀悼!”
“周教授給瞭我媽第二次生命,每次掛他的門診,我都送他一個蘋果,並告訴周教授一定平平安安!在病房也能看到他笑眯眯的安慰病人:怕什麼!還有武器!可惜再也見不到他瞭!一路走好,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周教授!”患者傢屬何女士說。
一位患者也留言:“天妒英纔,他真的是血液科患者的定心丸,也是太纍瞭,真的是好惋惜也很震驚,太難過瞭。”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綫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綫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