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5:24:48 PM
我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外國人學習漢語後都覺得漢語學習難度很大,有很多相似寫法和讀音的字,還有一些字是多音字,不同的讀音有不同的含義,有時候大傢也經常會用錯。
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慢慢人們長期使用似乎就逐漸固定流傳下來瞭,但其實隨著教育的發展,雖然字不變, 很多讀音卻會重新進行修改。
就比如大傢從小學習的古詩杜甫的《絕句》中的詩句:“一行白鷺上青天”,而“行”字的讀音一般我們都會讀成“hang”,理解成白鷺有秩序地飛。
但是一位傢長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卻發現瞭變化
學生把“行”字讀成“xing”, 傢長本來想去糾正孩子的讀音,但是看到課本後傢長懵瞭,因為課本上明確標注著讀音是“xing”。
除瞭這個字以外,小學古詩詞中的不少多音字都被改瞭拼音,像我國著名唐代文學傢杜牧的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的“ 斜”現在讀“xie” ;
“一騎紅塵妃子笑”的 “騎”讀為“qi” ……這些改變都引起瞭網友們不小的熱議,有的認為沒有原來的語氣好,但也有人錶示這樣更方便瞭解瞭一些。
不過不管怎麼樣,現在的學生教材確確實實發生瞭改變,如果傢長還按照以前的方法教學,恐怕對學生的影響比較大,隨著時代的發展, 對待教育真的需要更嚴謹一些。
教材的改變更明確瞭傢長們需要轉變思維
對於這些讀音發生改變,有人認為是為瞭方便同學們學習記憶,有些讀音也許是大傢經常讀的原因,直到現在纔改正。
其實,教育在發展進步,學習語文時有讀音的改變也很正常,大傢理性看待就好,以權威書上的標準為準。
有學生的傢長就更要注重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能拿過來一道問題,就以自己的固有思維來教孩子,更應該轉變思維,結閤現有教材更好的教育學生。
同時傢長們也要 關注學習古詩的重要性, 學習古詩詞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可以學習、繼承很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利於學生陶冶情操。
如果孩子從小重視古詩詞的培養,會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不錯的基礎。傢長們可以多培養學生語文方麵的天賦,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成長空間。
麵對這些“新知識”,傢長和老師應該怎麼做?
保證知識的正確性
傢長在上學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瞭,而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很多傢長認為是正確的知識,其實已發生瞭改變。
所以,傢長在教育、輔導孩子學習時,一定要保證知識的正確性,給孩子購買讀物時也要選擇正規權威的書, 以免誤導他們。
老師教學要與時俱進
老師常年都在循環教學,很多教學內容,還有自己的教育方法都已經爛熟於心瞭,非常熟練,但是教育在進步,老師的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學習教育理論, 關注教學內容的新變化, 這樣纔能更好地適應時代。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大不相同,如果老師還是一成不變的教學,很難能有好的教育成果。
對於這些“新知識”, 有一些爭議也是正常的, 但是學習的知識並不是一層不變的,希望傢長能正確看待,讓孩子認真學習。
語文曆史悠久,學生要想學好還得從基礎掌握
語文學科是我們學習時間最長久,也是最難學的一門學科,或許有些同學並不認同這個觀點,覺得語文要比數理化簡單很多,但或許大傢學到的還隻是皮毛而已。
畢竟從我們還是個孩子, 隻會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已經接觸語言文學的魅力瞭 ,而其他方麵的學習也都是在這之後的。
再加上漢語有著上韆年的文化曆史,要想學明白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但學生可以通過基礎,大緻的瞭解後,對其有一些自己的感悟,這就要看同學們的個人悟性瞭。
而要想學好語文, 基礎知識是重中之重 ,隻有打好基礎,各方麵的掌握纔能更牢靠,成績也會有很大進步。
所以不論是拼音、漢字、語法、句式結構這些,都是需要同學們牢牢掌握的,當然其他方麵也更需要虛心嚮老師請教。
彆以為我們從小接觸就一定對語文的學習“手拿把掐”瞭, 有時候太過自信反而會對自己不利 ,同學們一定要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學好語文這門學科。
今日討論話題:
你們對這些古詩中的讀音改變有什麼看法?來一起討論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