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8:38:21 AM
作者
丘山
近來又拾起《紅樓夢》,今天想聊聊書裏提到的那些老僕人們。
先說焦大吧。
焦大,寜府的老僕人,曾經從死人堆裏把國公救齣來,找來的水先給主子喝,自己隻喝馬尿。可以說是全府最勞苦功高,最有資格受到賈府禮遇,安享晚年的僕人。然而,我們卻看到瞭焦大晚景淒涼,裏裏外外都討人嫌。
這是為什麼呢?
論說,這些僕人裏,沒有哪一個比得上焦大立下的汗馬功勞。而賈傢作為詩書禮儀之大傢族,最看重待人寬厚。勤勤懇懇,衷心盡力的僕人,老瞭在他們傢都是非常體麵的。按理來說,焦大應該能過個幸福晚年,怎麼著都不該落到這步田地吧?
我想,原因是多重的。
先說外因吧。他是寜府的人。而寜府的當傢人賈珍,整天不務正業,醉生夢死,隻知道淫亂揮霍,根本不懂當年榮寜二公創業之艱辛,哪兒會真正感恩焦大的付齣,全是齣於麵子上,纔繼續把焦大留在府裏。根本不像榮府那邊,有德高望重的老太君坐鎮,年老有功的僕人,在榮府裏大多很受禮遇,很有體麵。
但焦大的悲劇,他個人沒有算計恐怕乾係更大吧。最根本的還是他自身原因。
首先,他自己痛心疾首國公後人沒一個爭氣的時候,為什麼不迴頭看看自身呢?咱讀者對他也是怒其不爭啊!
焦大恐怕是想仗著自己當年的功勞,讓老東傢養自己一輩子,對自己人生毫無規劃。小說裏,跟焦大一樣老一輩的奴僕,或再小一輩的,都知道要充分利用賈府的資源,為自己及後代鋪路。
比如,全書最有體麵,最懂人情世故,情商最高的賴嬤嬤,眼光就是看得遠。早就未雨綢繆,最終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從此擺脫奴隸的命運。
而焦大呢,自己沒個算計,天天隻知喝酒。喝瞭酒,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亂說話,惹得人人厭煩。
其次,焦大不懂人情世故,特彆是人性經不得你反復提醒彆人有欠於你。他這樣趾高氣揚的姿態,彆說當時封建社會尊卑有彆,就是現代社會,人也會反感有一個人,天天在你麵前說“要不是我當年怎麼怎麼,你能有今天?”
另外,焦大毫無分寸感,性子上來都直呼主子名字開罵。可以想象,他平時對身邊的人可能更不友好,更會倚老賣老,這樣怎麼不惹人厭呢?
哎,焦大這樣的忠僕,其實運氣是真的不好,蠻可憐的。國公還在的時候,他肯定能受到很好的待遇。但是時過境遷,今時不同往日,做人不要一根筋,自己平時為人處事圓滑些,早點為自己的人生謀劃,肯定晚年也是能享清福,不至於失瞭體麵,處處不招人待見。
我們再來說說李嬤嬤吧。
她是寶玉的奶母。在書裏前幾章,有特彆提到這個李嬤嬤的為人處事。她呢,總是仗著自己是寶玉的奶母,時常越禮,沒有分寸,惹得寶玉幾次暴怒,幾度想去老太太那裏請辭李嬤嬤。要不是襲人一乾人等勸阻,恐怕這個李嬤嬤最後也很難體麵退場。
不僅如此,這個李嬤嬤從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反倒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這幾個丫鬟身上,認為是他們勾引寶玉,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害得寶玉不與她親近。而後,還怒氣都撒在幾個丫鬟身上,私下裏使絆子,反倒是這些丫鬟們懂事,處處忍讓,未與她過多計較。
這裏插個題外話,李嬤嬤的兒子李貴,寶玉的陪讀跟班,倒是很讓人意外的明事理,知輕重。
李貴在學裏鬧學那一章錶現真是太棒瞭,非常亮眼,沉著冷靜,而且很有氣場。先是喝退寶玉的四個跟班,然後找到私塾的臨時校長賈瑞盡快齣麵,拿齣師威平息風波,然後跟金榮等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趕緊道個歉大傢好收場。再到後麵,對在寶玉氣頭上添油加醋的茗煙,一兩句話就給喝住,再不敢放肆。雷厲風行的李貴,三兩下就平息瞭這場鬧學風波。
(這一章真的寫的太精彩瞭,齣場人物之豐富,關係之復雜,曹公在詳細描述事件脈絡走嚮的同時,還穿插介紹人物的背景,不僅一絲錯亂,三兩句就把一群小頑童心性講清楚,人物性格躍然紙上,再次讀來,我直呼精彩!)
最後再談談賴嬤嬤吧。
全書混的最好的老僕人瞭。情商之高,我這裏就不多說瞭。我覺得她最重要的處世哲學,是拎得清,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現在享受的待遇和尊重,都是主子給的;還經常教育兒女們,體麵都是主子給的,所以要全心全意服侍主子,要感恩主子。
焦大和李嬤嬤的問題,都是喜歡居功自傲,沒有分寸感,自己失瞭體麵,不討人喜歡。如果都能像賴嬤嬤一樣,擺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平時為人處事尊重些,都能體麵退休的!
所以,本分、尊重老東傢、懂得察言觀色,焦大要是懂其中一個,都不至於沒法功成身退吧!
其實職場上不乏有些老資格的員工,他們好些不受待見,可能都跟焦大和李嬤嬤一個德行吧。自視有功,就不把人放在眼裏,對一些年輕的領導更是不服氣,陰陽怪氣,指手畫腳。
所以,讀書有用嗎?有用,至少能讓我常常反思自己。
聲明:本文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部分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