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9:11:01 PM
“老房藏寶” 係列報道
媒介?空間?秀場?起飛,返航,咖啡星球。
你很難定義安福路上的這傢咖啡店,它有個奇怪的名字―― 三頓半 ,在滿足一日三餐的物質需求之外,那“半”個靈魂訴求或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而安福路322號,以into_the force原力飛行來注解這傢上海首店的咖啡品牌,在有著濃鬱文藝氣質的這條街道上,似乎更想傳遞齣某種超越標簽的本真。
當街區迴歸生活,當陌生人在這裏相遇相識,開啓一段探索之旅,咖啡的意義已不止於飲品,它或許是你連接廣闊多元世界的一個全新入口。
探店 三頓半 #咖啡 #咖啡文化
以超即溶咖啡聞名的三頓半,在安福路上占據著不小的門麵。灰牆、紅磚,裸露的梁柱,水磨石鋪地,沒有醒目的招牌,隻在入口處標識瞭中英文logo;沿街留齣50平米的奢侈空間,提供給顧客和路人,半戶外的設計可以看街上的人來人往,也可以感受這座城市的陰晴圓缺,四季變化。
“不用有消費壓力,歡迎大傢來坐,我們想要的就是這種跟街區的融閤共生。”三頓半副總裁肖唯告訴記者,這裏原本是一傢銀行,公司搬來上海後,辦公地先選在瞭樓上,徐匯的人文底蘊、武康路安福路街區的獨特氣質與咖啡天然匹配,索性就把綫下首店開在瞭這裏。“我們把這裏叫做咖啡星球,希望可以帶大傢一起探索不同的咖啡風味,甚至以咖啡為連接,一起探索更美好的生活和世界。”
去年9月,三頓半原力飛行概念店試營業,“多交朋友多玩耍”成為活動主題。他們邀請瞭一同成長的品牌方、咖啡館、安福路上的鄰居商戶一起來走秀。
“我們把桌子都推到兩邊,用凳子擺齣秀場的感覺,隔壁麵包店的店員、奇美理發店的阿姨,還有花店的店長、弄堂裏的藝術傢、順豐小哥和我們自己的員工一起走秀,它不是傳統意義上很正規很高端的那種秀,它有一點詼諧、幽默、可愛的成分在裏麵,大傢都很開心。”負責公司品牌宣發的卉子嚮記者迴憶起當時情景,“這裏就是一個可以把我們的想法跟一些實驗性的東西融閤在一起,展現給大傢的一個實體空間。”
玩耍活動還包括咖啡店空間裏的一場乒乓球賽
二
三頓半成立於2015年,2018年上綫天貓後,憑藉其獨傢研發的“冷萃即溶咖啡”開闢瞭精品速溶咖啡的新品類,將現磨咖啡的風味和速溶咖啡的便利熔於一爐,成為當時被外資品牌占據的速溶咖啡賽道的一匹黑馬。2019年雙11,三頓半的銷售額就位列天貓咖啡品類第一,並成為首個登頂咖啡銷量榜首的國貨品牌。
在綫上渠道獲得高成長後,打通綫上綫下、拓展新消費品牌更多麵嚮,成為三頓半的進階選項。而全世界咖啡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上海,自然成瞭綫下開店的首選。
與一般咖啡店不同,三頓半原力飛行的座椅都是帶滾輪的可移動座椅,對年輕人更加友好;工作台也被安排在店鋪最深處,從右到左一整排依次為點餐、製餐、取餐,飲品包括美式、拿鐵、澳白等基礎咖啡,芭樂碰、紫蘇桃等特調咖啡,以及跳可可等無咖啡飲料,價格從30到48元不等,每一杯特調還配有文字介紹,標明用料,詳解風味,提供品嘗建議。
中島展台和牆麵展架陳列著專供綫下銷售的超即溶咖啡,安福路限定的8號款,以堅固環保的瓦楞紙包裝碼在牆上,形成具有獨特肌理的紙磚牆,頗具辨識度;0號款城市靈感係列包括上海、北京、杭州、泉州等地,與在地咖啡師閤作,用咖啡味道詮釋城市感覺,體驗咖啡文化和城市風貌的碰撞。
有意思的是,異地戀的情侶會選擇自己所在的那款城市咖啡寄給對方,在疫情禁足的特殊時刻,把咖啡當作一種陪伴,寄托一份思念。
一位來上海旅行的設計師告訴記者,很早就被三頓半數字係列的迷你罐圈粉,色彩明快,特彆有設計感,1-6的數字按照烘焙程度排列,打開罐口锡紙,就能聞到咖啡香,以前都在綫上買,這次來上海特彆到店裏打卡,除瞭探索咖啡,也要好好“偷師”一番設計。
三
三頓半的功力何止在設計!
以咖啡為媒,不僅要起飛,探索一個新世界,也記得返航,召喚更多人與人的連接。
2019年開始,每年兩次,三頓半啓動“返航計劃”,那些可愛的迷你空罐在指定開放日被送到各個返航點,實現物資兌換;空罐將被重新利用,製成新的周邊。
“第五季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全國56個城市、196個咖啡館設置瞭返航點,拉薩都有一個,當地用戶可以帶著罐子到返航點,去兌換限量版的物資,都是我們跟一些優質品牌聯名做的周邊。”肖唯說,起初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說為啥要花錢做這件事,那時纔20幾個返航點,第二季、第三季,認可三頓半理念的咖啡館和綫下空間越來越多,目前成功迴收的空罐已超過900萬顆,參與返航計劃的超過10萬人。返航計劃第六季,也將在今年上半年開啓。
白天的咖啡營業結束,晚間7點後,原力飛行也可能會開啓一段新的航程。紀錄片放映、分享、騎行、夜跑、隨機演齣……三頓半原力飛行品牌部雅清告訴記者, 空間真正的生長在人與咖啡的流動,齣發和返航,是期待更多人走齣傢門,走上街道,去尋找消失的附近性。
“消失的附近”是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飆的一個觀察,他認為,網絡讓公共領域看似延展到整個地球,實際上是縮小到宅在傢裏,地理意義的“附近”已經轉化為數字意義的“附近”,解決之道是推開傢門,真正地走嚮生活,迴到真實;一個充滿魅力的街區實體空間,或許正是一種微小卻不可忽視的“原力”。
原力飛行的航程還在繼續,一檔關注咖啡與生活方式的播客節目“飛行電台”剛剛結束第一季的製作,像一本聲音雜誌,三頓半的飛行記者記錄瞭戶外玩傢們的精彩故事。
有趣的靈魂不知疲倦,世界的大門為好奇心打開。下一次,當你在安福路一眾咖啡店裏,一眼認齣這傢“外冷內熱”的三頓半原力飛行時,或許可以試著探索下,它與眾不同的星球風味。
猜你喜歡:
未來,徐匯濱江“超極變變變”?一圖讀懂
如何實現“一路一帶”?徐匯這個居委會帶動更多居民走齣傢門
接連收到錶揚信,這個助餐點為何“圈粉”無數?
100%簽約!雙喜臨門!這裏“三舊”變“三新”捷報頻傳~
徐匯這個雷鋒亭會“動”?“雷鋒俠”跨齣瞭雷鋒亭!
來源:上海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