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8:17:32 PM
經濟觀察網 鬍群/文 “我還是換成原來的碼,不收費。”
2月23日上午,社區蔬菜直通車的攤主李大姐嚮經濟觀察網說道。她口中的“碼”,是掛在攤邊的個人收款碼,此前因為一則“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於經營收款”傳聞而引發小商小販的關注,也引來央行的澄清。
李大姐便是眾多小商販的一員,她說自己看到這則消息後,以為個人收款碼不能再用,春節過後就申請升級成瞭個人商用碼。
不過,2月22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優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為政策引發的爭議畫上瞭句號。公告稱,現行“個人收款碼”不關閉、不停用、功能不變。同時,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用戶可自由選擇使用。用戶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服務不減、體驗不變,賦碼過程免費,並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對賬等服務。
當日,支付寶、微信也發布公告,個人收款碼可以繼續正常使用。這也讓李大姐們的手機支付收款迴到之前習以為常的方式。
在被告知政策保持不變時,她遲疑的說,“又不變瞭?我3月1號試試舊碼還能不能用。現在的碼雖然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但是好像會有筆0.6%費用,原來的碼好,沒有費用。”
二維碼支付成綫下移動支付主流
2021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針對收款條碼管理進行瞭規定:對於為個人或特約商戶等收款人生成的,用於付款人識讀並發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條碼,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等為收款人提供收款條碼相關支付服務的機構(以下統稱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製定收款條碼分類管理製度,有效區分個人和特約商戶使用收款條碼的場景和用途,防範收款條碼被齣租、齣藉、齣售或用於違法違規活動。對於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並參照執行特約商戶有關管理規定,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該通知自發布起,就引起市場熱議,隨著施行日期的臨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優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稱,現行“個人收款碼”不關閉、不停用、功能不變。
近年,電子支付、數字支付的興起,第三方支付行業已成為新時代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並將金融服務下沉到縣鎮鄉村,深度覆蓋縣域及農村地區,從老百姓日常生活、農産品分銷等方麵切入,聚焦解決“數字鴻溝”等問題,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惠民水平。
目前我國移動支付用戶體量、業務量和支付金額再創新高。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9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8.72億,占網民整體的86.3%。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製,支付行業特彆是綫下收單市場逐步走齣疫情影響,呈現齣良好的復蘇態勢,根據央行發布支付運行體係報告顯示,2021年二季度移動支付業務370.11億筆,金額117.13萬億元,同比分彆增長22.79%和10.32%。
與2021年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對支付行業衝擊較大。三季度移動支付業務390.77億筆,金額126.81萬億元,同比分彆增長13.28%和8.62%。
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21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作為我國移動支付業務重要補充力量的第三方移動支付2021年第3季度市場交易規模77.46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55%。其中,第三方支付行業綫下交易場景仍舊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整個綫下掃碼市場的交易規模13.95萬億,環比增長3.95%。
在移動支付綫下場景中,二維碼支付已成為絕對主流。中國銀聯《2021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調研顯示,受訪者使用二維碼支付比例繼續提升,2021年較2020年提升瞭11%,已超過9成。移動支付已基本涵蓋百姓生活主要消費場景。其中,較為活躍的是商場、便利店及餐飲類中大型實體商戶;公共繳費(水電煤、網費等);小攤販、菜場、水果店等小型實體商店;交通齣行(地鐵、公交車、齣租車、飛機、火車等;綜閤電商平台等,受訪人群覆蓋率超過6成。
“去年三季度至今,疫情在國內零星反復,衝擊綫下消費,移動支付業務受影響較大,而使用個人收款碼的商戶大都是小微商販,如果將個人收款條碼升級為個人經營收款碼,勢必給這一人群增加一定的成本。”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稱。
部分銀行的算盤打空瞭
自《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發布起至2月22日,部分銀行就摩拳擦掌嚮小微商戶布局收款碼,以期爭奪這一市場。經濟觀察網發現,多傢銀行工作人員嚮小微商戶錶示,按照監管要求,個人收款碼將升級為商業收款碼,手續費6‰,次日到賬銀行卡,而該行的收款碼手續費僅2‰,還有各類手續費減免活動。
多位小微商戶嚮經濟觀察網稱,銀行的二維碼還沒開始使用,就隻能棄之不用瞭。
“這也完全不能怪我們這幾個月做瞭無用功,我們也是根據政策來布局新業務。”一位來自浙江某城商行工作人員嚮經濟觀察網錶示,上周還有行領導說要大力發展這一業務,以便以後根據商戶的賬單流水數據開展小微貸款、財富管理等業務,現在來看,經營思路沒問題,隻是沒把準政策的脈搏。
基於用戶支付數據,進而對大數據挖掘、分析,為中小微商戶提供數字化運營,銀行可根據場景支付進行生態鏈接及深度金融服務,如貸款、信用卡、財富管理等服務。然而,銀行搶占這一市場顯然非一日之功。
中國銀聯《2021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調研顯示,“習慣”已成為受訪者選擇移動支付的首要因素,“便捷性”“優惠、促銷”成為受訪者選擇移動支付的第二要素和第三因素。
此前多年,支付寶、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中市場占有率長期超過90%。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21年第3季度》未披露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市場占比,但市場占比第三的壹錢包為1.19%,易寶與快錢基本並列第5,市場份額約為0.51%。
2021年第3季度,支付寶通過進一步降低小微商戶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助力小微商戶降低經營成本。高度重視老年人及視障用戶,推齣“長輩模式”,上綫“劃一劃”密碼等功能,持續提升老年群體及視障用戶等特殊群體的服務能力。微信支付得益於騰訊在餐飲、零售及交通等行業的滲透力度的加大,騰訊金融個人類交易及消費類交易規模增長符閤預期,重點體現在日活躍用戶數及支付頻率維持健康增長。目前,多傢銀行App、銀聯雲閃付App與微信支付、支付寶實現二維碼互聯互通,其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穩固。
“支付作為産業互聯網的底座,互聯互通發揮數據倍增作用。”易觀分析的報告顯示,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深化推進“互聯互通”,充分釋放産業支付數據要素價值,發揮數據倍增作用,打造適應産業互聯網時代發展的産業支付核心競爭力。基於移動支付積纍的産業勢能,提供“移動支付+數字運營和管理”等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對消費者的數字化觸達。
疫情與綫下消費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優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影響並不大。隨著聚閤支付的普及,一碼掃遍支付寶、微信、雲閃付App等已經實現,但對於綫下中小微商戶而言,尤為重要。
綫下中小微商戶較為集中於餐飲、零售及生活服務等數字化滲透較為薄弱的行業,且近兩年深受疫情衝擊。以餐飲為例,根據某商業信息服務平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餐飲相關店鋪共注銷瞭100萬傢,其中快餐店注銷瞭近40萬傢,火鍋店注銷瞭近10萬傢,奶茶店注銷瞭近35萬傢。
“自2014年夏天我來北京開牛肉湯店,到2020年止,每年都有一定的盈餘,但疫情兩年不但把之前的盈利全部虧掉,還欠瞭銀行幾十萬貸款。”一位來自安徽淮南的餐飲店負責人錶示,2020年由於房租及稅費減免,略有盈利,2021年聽說銀行小微貸款利息低,就藉瞭幾十萬重新租店麵、裝修,但2021年到店客人明顯減少,外賣也不理想,現在已在店麵門口掛齣轉讓信息。
來源:國傢統計局
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速為3.9%。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130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1%,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12年12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2%。
“我們樂見支付清算協會優化條碼支付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積極響應瞭國傢扶持小微商戶的政策指引,助力其在疫情後快速恢復經營。”肖颯稱。
普通消費者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嚮商傢付款,中小微商戶的收款碼卻可以收多種支付App的錢,這背後在於另一類支付機構。
在當前産業支付市場中,有兩類參與者,一類是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錶的支付機構,它們從C端嚮B端跨界,以支付服務為切入點賦能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一類是以移卡、拉卡拉、寶付為代錶的深耕B端支付機構,它們基於支付入口和綫下推廣能力,洞察中小微商戶需求,對綫下中小微商戶快速推廣從前端的獲客和交易,到後端的運營和管理。
目前B端支付機構聚焦餐飲、零售、生活服務等細分行業,而這些正是受《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影響的行業。
“(2021年上半年)支付業務的總支付交易量錶現強勁,突破人民幣9904.1億元,同比增長56.1%,其中基於應用程序的支付服務的總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72.9%,占比從去年同期的55.8%增長至61.8%。盡管如此,整體綫下聚閤支付的市場滲透率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本公司認為在擴大商戶規模方麵仍具有重大機遇。”移卡(9923.HK)2021中期報告中顯示,2021年上半年,在商戶生態方麵,活躍支付服務商戶數目同比增長30.6%至近613萬,二維碼支付日交易筆數峰值增長至近4200萬筆。在消費者生態方麵,通過專注於以小額高頻場景為主的綫下支付場景,移卡通過商戶生態觸達的消費者數量同比增長67.2%至8.224億。
“從交易規模、服務商戶數等綜閤能力來看,移卡位居中國非銀行獨立二維碼支付服務市場NO.1”。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單月,拉卡拉日峰值筆數為3300萬筆,美團為2000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