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4:15:47 PM
五月,是關於母親的時間,那些關於母愛的點滴、關於成長的往事、關於個體的喜與悲,在被紀念著,被講述著,被追問著。
演員硃珠、導演劉露、藝術傢劉詩園,她們或初為人母,在努力陪伴與迴歸工作之中尋找平衡,或對於母親的身份更為平和,抑或長居海外,在對母輩的思念中,完成與下一輩的共同成長。
我們一起聊聊,她們與母親、子女之間的故事,一起聊聊,作為母親的立場。
有人說,“為母則剛”。有人則說,這背後是對女性個體的忽視。
我們也想知道她們的答案。
演員 硃珠
成為母親後,最大的變化是?
一個是體會到瞭無條件的愛,還有一個是突如其來的要麵對很多人際關係。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一個平衡,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用一句話/五個關鍵詞描述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我跟孩子的關係現在還在摸索,很難準確的形容。我希望自己能更多的以身作則,而不是對她說教,希望我可以做到。
用一句話描述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我的媽媽對我很尊重,也給我很多自由和空間,我也很愛她,慶幸有這樣開明的媽媽。
不同代際錶達愛會存在差異嗎?
會有差異,上一代總是以孩子為重心,給她想要的。而我們這一代會把自己和孩子放到一個平等的位置,我們和孩子同樣重要。這個差異是我觀察到的。但是在我母親對我和我對我女兒的身上不會特彆明顯。
最想告訴孩子的話?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
如果可以迴到過去,寫一句話給過去的自己,給作為女兒、尚未為人母的自己。
愛自己,享受你的人生旅程。
如何看待生育對於女性的影響?
生活、工作、身體和心靈都會有一些影響。但成為母親,隻是多瞭一個理由去做很多事情,除此之外不一定要為此犧牲掉所有的自我。
導演 劉露
成為母親後,最大的變化是?
生孩子後身體變化是巨大,去內衣店試衣服店員看你脫完衣服,會看似恭維的詢問:你這麼年輕就生孩子啦?不知道是該如何反應,但自己知道我的身體不一樣瞭。
心理變化不大,我不屬於很依賴孩子的母親,也保持生孩子之前的工作狀態,隻是遇到極端情況沒有以前勇敢瞭,會有顧慮。
我不希望生完孩子“母親”變成我的第一身份,我女兒也比較天使寶寶,很獨立。
用一句話描述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彼此陪伴成長的夥伴關係。
和孩子之間交流、錶達愛意的方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日常趣事可以分享?
我不會特彆的去教育她,更多的是陪伴中潛移默化地互相影響。我發現她的性格優勢,她學習我的行為方式和準則。
她性格比我理智,我更像孩子。
我給她讀童話繪本,是個悲劇我哭瞭。我女兒愣瞭一下,拍拍我說“媽媽,這都是假的”,那時候她纔不到三歲。哈哈哈。
成為母親後,用一句話描述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我和我母親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從來不說軟話。
記憶中你和母親印象最深的事,是否可以分享?
中學半夜起來看歐冠,被我媽發現關瞭電視,我們就坐在客廳一句話也不說對峙到天亮。第二天又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
你會如何嚮母親錶達愛意?
直接對我媽媽說我愛你是這輩子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我知道她的一切喜好,悄悄地去實現。
不同代際錶達愛會存在差異嗎? 是怎樣的?
任何人錶達愛都有差異,我跟我媽媽彼此就是絕不直接錶達的,但我和女兒就會天天愛掛在嘴上。任何關係初始建立後很難改變。
與母親/孩子存在過分歧嗎? 如何消解?
有分歧就說清楚,我們傢人都愛說道理。
最想要告訴孩子的三件事。
要勇敢,人生來就是體驗的,沒什麼可怕的。
但首先你要找到自己,愛自己,纔有能力愛他人。
人不一定要快樂。
如果可以迴到過去,寫一句話給過去的自己,給作為女兒、尚未為人母的自己。
勿嚮外求。
如何看待生育對於女性的影響?
生育對女性身體影響是不可逆的,這無法被忽視。人人平等。
但生育對心理的影響真的人人不同,取決於每個人的性格,境遇,和伴侶等等。這就是人生的一個經曆,怎麼看待都可以,不一定是正嚮的,也不一定是巨大的變化。
比如生育給我的心理帶來的變化就極小,我永遠覺得自己是孩子。
藝術傢 劉詩園
成為母親後,最大的變化是?
我的變化是心理的和生活方式上的。我變成瞭一個更好的人。
用一句話描述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我是兒子的媽媽和朋友,他是我的90%。
和孩子之間交流、錶達愛意的方式是怎樣的?
是直接的,雖然我對任何人的交流方式都是沒有遮攔的,但是對孩子更是。有時候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太真實瞭,我應該保護他,讓他的世界完美無瑕隻有快樂。但更多的時候我會覺得讓孩子和我同時學會理解,尊重,支持,原諒更重要。無論發生什麼,我首先會理解他,有時候他無法用復雜抽象的語言描述他的心情,我會幫他說齣來,問他我說的對不對。這樣他能明確自己的情感,能總結發生的事,也能學習更多的詞匯。
有哪些日常趣事可以分享?
定居在哥本哈根,我們傢語言比較混亂,我和孩子說中文,他爸爸和他說丹麥語,我和他爸爸說英語。所以誤聽早就成為傢庭生活的一部分瞭,有時候會很好笑,尤其我說丹麥語的時候。我一次把brusvand(氣泡水)說成瞭bussemand(鼻屎),我兒子把手放在額頭上說oh my god。記得他不到2歲時,我為瞭讓他多吃一些,就說“吃雞肉長肌肉”,說完頓時發現這沒法解釋瞭。我們會一起聽中文故事學知識,有一次在聽人體結構,我睡著瞭,被他推醒後他問我 “嘿,你的白細胞有多大?”語言的魅力也就如此瞭吧,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什麼細小的事都能變的好玩兒。
用五個關鍵詞描述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想念,理解,尊重,寬容,愛護。
記憶中影響你最深的事,是否可以分享?
不外乎就是親人的離去。我爺爺,我奶奶,我姥姥最後我姥爺。他們的離開過程曆曆在目。每一個細節,什麼時候,什麼人說瞭什麼話,在什麼地方,都會在我腦子裏不自覺的每個月復習一遍,永遠也忘不瞭。
如何嚮母親錶達愛意?
我每天都對兒子說我愛你,但對母親沒有。因為我不說她也知道吧。我怕我說瞭她不知道怎麼接。我和我媽媽的默契不需要語言,我們隻會聊天,或者說不讓對方擔心的話。我媽媽總是很冷靜的。我在紐約時用QQ和她聊天。一次我問她,“狐臭會不會傳染,覺得教室裏左邊坐著一個右邊坐著一個”。我媽說,“會吧”。還有一次我跟她說我又拿到奬學金瞭,我媽說,“贊”。我會給媽媽定鮮花送到傢裏,會經常視頻電話,除此之外目前沒有什麼太多我能做的瞭。這兩年我使勁的想,還能為北京的傢人做點什麼,所以我去考瞭駕照,這樣下次爸媽來丹麥時我能開車帶他們齣去瞭。
不同代際錶達愛會存在差異嗎?
我父母那輩愛孩子是更無私無自我的,我爸媽就做得比我好,比我付齣得更多,妥協得也更多。我不能代錶我們這一輩,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在生活中還要處理文化差異,地域上的分離,兩種不同的社會製度,和完全不一樣的交流方式。我小時候,我爸媽擔心的更多一些,我現在當母親,要比他們更纍一些吧。我要在無私的同時保持自我,因為我也要我的兒子是一半中國人。我感覺在這邊保持自己的文化,就像用手拉著一條大船,鬆懈瞭就飄走瞭,迴不瞭傢瞭。而這些努力與傢鄉的人是否理解我無關,這些就是做我自己的一部分。
與母親/孩子存在過分歧嗎? 如何消解?
與母親有與孩子也有。我沒和母親道歉過,因為我不說她也知道。我給她遞杯茶,她晚上給我做瞭我愛吃的,就是矛盾過去瞭,誰都不提瞭。
我經常會和兒子道歉,他也會和我說對不起,但是我發現他原諒我是立刻的,我原諒他可能需要幾分鍾吧。這讓我覺得孩子永遠是愛爸媽更多一些的,對父母的感情他們不考慮對錯,即使他們不會將這種無限大的情感錶現在能讓父母感受到的錶麵,但他們就是這麼愛的。我也是這樣愛我的爸爸媽媽的。
最想要告訴孩子的三件事。
他還小,我現在對他說的就那點兒最基本的,不欺負彆人,也不讓彆人欺負你,有什麼事可以跟媽媽講。
對未來的他,我想說,當你痛苦的時候,想好的事情,當你順風順水時,為更糟的情況做打算,然後享受每一天。
如果可以迴到過去,寫一句話給過去的自己,給作為女兒、尚未為人母的自己。
想對自己說,不要總在院子裏和彆的小孩瘋玩兒直到吃飯纔迴傢,不要初中就離傢去寄宿學校,不要高中也住學校,不要讀本科時周末和假期也不迴傢,不要去紐約讀研,也不要搬去丹麥瞭。
如何看待生育對於女性的影響?
太挑戰瞭。這種巨大的美好不應該被利用,我不能用做母親來實現自我價值。這種平衡我還沒完全掌握好。每段關係都是若即若離的纔最好,母親和孩子也是。在生産的時候醫生給我用瞭氣體止疼麻醉,所以我是半清醒的,當時都看見星星瞭,就是那種矢量的黃色的卡通畫星星。現在想一想,6年多過去瞭,也不覺得自己意識完全清醒瞭。很多事我不確定瞭,或者忘瞭。當然我是不可能記住所有與孩子有關的事的,但這種逐漸遺忘過程中的取捨就是一種母親的自我懷疑,我並不擁有我的孩子,我也不會總是對的、客觀的,所以我還是選擇做他的後盾。
編輯:Juvan
撰文:Sepi
圖片提供:各受訪者
美術: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