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12:40:31 AM
你傢樓下的水果店要去IPO瞭。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5月2日,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果園)嚮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正式衝刺IPO,有望拿下“水果零售第一股”。
百果園的崛起是一部勵誌的草根逆襲史,主角是一位60後江西德興人―― 餘惠勇 。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的餘惠勇揣著20萬元南下深圳創業,一番摺騰後,有著豐富農業經驗的他迅速鎖定水果零售行業,並喊來瞭在老傢當英語老師的 妻子徐艷林 ,二人開齣瞭第一間百果園門店。
20年過去,如今的百果園已經開遍瞭中國的大街小巷,開齣超5300傢門店,但99%都是加盟店,一年營收超100億元。百果園身後的天圖投資、深創投、中金資本、基石資本、源碼資本等一眾VC/PE也終於等到瞭IPO敲鍾的時刻。
賣水果是門苦差事。如今中國水果江湖已經三分天下―― 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 ,分彆對應來自深圳的百果園,來自杭州的鮮豐水果,來自重慶的洪九果品,它們在同一個時代成長起來,又不約而同地都站在瞭IPO大門前,隻是它們的對手早已不是彼此。
53歲江西老錶,做齣中國最大水果店
要去IPO瞭
餘惠勇,是百果園的靈魂人物。
1968年,餘惠勇齣生在江西德興。1991年從江西農業大學畢業後,他進入江西農科院從事用菌研究。彼時改革開放的浪潮正激蕩,餘惠勇決定拋下“鐵飯碗”南下深圳淘金。前後經曆瞭投資股票失利和運輸創業失敗,都沒有阻擋餘惠勇去體製外闖蕩的決心。
1995年,餘惠勇帶著僅剩的幾百塊錢再次來到深圳,乾迴瞭自己的老本行,應聘成為深圳愛地綠色食品公司的配銷經理。彼時,深圳水果市場上售賣的都是價格高昂的進口紅富士,餘惠勇便親自跑到山東進貨,把物美價廉的國産紅富士賣到瞭深圳。
為瞭吸引顧客,餘惠勇承諾送貨上門,並在市內設立瞭27個直銷點。這樣的銷售模式大獲成功,愛地公司在2001年實現瞭近億元的銷售額, 餘惠勇自己也成為瞭深圳水果業內有名的“銷售大王” 。
也就是這段職業經曆,讓他看到瞭水果連鎖行業隱藏的商機,當時國內外都還沒有一傢水果連鎖品牌。餘惠勇再一次萌生瞭創業的想法:他一直思考著,能不能既搞零售,又將批發與零售相結閤,進而用連鎖經營的方式擴大規模。把水果做成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的國際品牌呢?
懷揣著這樣的理想,餘惠勇拿齣瞭全部傢當,在2001年末成立瞭深圳市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把在老傢當初中英語老師的妻子――徐艷林喊來瞭深圳,夫妻倆攜手開齣瞭百果園的第一傢門店。
首店開業,生意便異常火爆,首月銷售額高達41萬元。為瞭擴大經營規模,餘惠勇趁熱打鐵啓動瞭加盟製度,在後來的幾年裏一口氣連開瞭百傢店麵。與此同時,百果園掉進瞭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坑”――鬆散的加盟連鎖模式使得水果品質參差不齊,品牌形象大受損傷。
餘惠勇開始反思:連鎖模式的基本訴求是標準化的産品和服務,而水果是極難標準化的産品;水果行業缺乏有服務意識,又懂管理的人纔。百果園想要走下去,必須解決這兩個難題。
他決定改變現狀。餘惠勇當即 叫停瞭加盟模式 ,並用三年時間,咬牙迴購瞭所有加盟商的股份。收迴來的門店,他決定讓員工去做,從頭開始培養人纔,甚至從日本便利店巨頭7-Eleven挖來數十人的拓展團隊,並為之設計齣新的加盟方案。
20年來,百果園遍布全國超130個城市,坐擁超5300傢門店,纍計會員總人數超6700萬,是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企業。按水果零售額計,百果園在中國所有水果專營零售企業中位列第一。
兜兜轉轉,百果園終於站在瞭港交所的IPO大門前,餘惠勇夫婦有望收獲人生第一個IPO。
夫婦掌舵,一年進賬100億
但99%是加盟店
看似不起眼的水果店,如何撐起一個IPO?
你的小區門口也一定有百果園的身影。招股書中提到,百果園已建成一個全國最大的貼近社區、綫上綫下一體化及店倉一體化的水果專營零售網絡。
外界可能不知道:截止2021年,百果園綫下門店網絡共有超5351傢門店,其中5336為加盟門店、15傢為自營門店,且主要集中在居民區、商業街等高人流量區位。換言之, 99%都是加盟店,這個比例令人 咂舌 。
按照百果園加盟微信公眾號給齣的AB兩種加盟方案,開設一個加盟店的總投資額分彆是 27.7�C29.7萬元、8.5萬元, 其中B方案少去瞭6.2萬元的招牌設備費、3萬元信息設備費以及10-12萬元的裝修預估款。
百果園營收主要來自於水果及其他産品銷售、特許經營權使用費及特許經營收入、會員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根據招股書,2019―2021年,百果園的收入分彆為89.76億元、88.53億元、102.89億元,同期毛利率尤為引人注目:分彆為9.8%、9.1%及11.2%,整體並不高;淨利潤分彆為2.48億元、0.46億元、2.26億元。
其中在2021年,百果園的總訂單數超過2.9億單,其中綫上渠道的訂單占比約為23%,綫上月活會員數超過700萬名。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百果園大規模地拓展加盟,加盟門店的收入是其總收入的大頭。招股書中顯示,2021年,百果園加盟門店收入占81.3%,區域代理占9.3%,直接銷售占5.7%,綫上渠道占3.2%,而自營門店僅占0.4%。
成立至今,百果園身後也聚集著一批VC/PE。天眼查APP顯示,2015年,百果園曾完成由4億元A輪融資,由天圖投資領投,廣發信德、前海母基金等跟投, 估值達50億元 。這是當時中國水果連鎖零售行業最大的一筆投資。
2018年,百果園完成15億元B輪融資,由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産業基金、深創投等資本機構投資。
期間,徐艷林可謂餘惠勇的左膀右臂、最佳拍檔,她辭去老傢教師職位,遠赴深圳幫助丈夫餘惠勇,進入百果園先從普通的文員做起,隨後又在行政、運營、采購、配送、管理等多個崗位上曆練,積纍瞭大量的實操經驗,從而成為今天百果園的女掌門人。
招股書顯示,IPO前,餘惠勇、徐艷林夫婦為百果園的最大股東,上述投資方纍計持股約43.5%。
隻是外界對百果園的未來還存有疑慮。在業內看來,百果園的核心産品僅以水果為主,門檻不高且品類單一,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迫在眉睫,而其強烈依賴的加盟模式所埋下的品質隱患依然存在。C端消費者也是褒貶不一,“太貴”是令不少人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水果店紮堆IPO
“但我快吃不起水果瞭”
百果園奔赴IPO並非個例。眼下,水果江湖有望跑齣一個個IPO。
就在百果園提交上市申請的三天前, 來自重慶的洪九果品 嚮港交所更新瞭IPO招股書。創始人鄧洪九率隊洪九果品闖蕩江湖的故事也十分勵誌。1970年,鄧洪九齣生在重慶市長壽區天台村的一戶貧寒人傢。17歲那年,他從母親手中接過扁擔,跑去重慶朝天門碼頭做棒棒軍(挑夫)謀生計補貼傢用。
期間,他發現一個商機:朝天門紅橘零售價格遠高於其老傢長壽後,遂當起瞭水果小販,將2000多元的全部傢當拿去進貨再倒賣,兩天就賺瞭100多元,是之前做棒棒軍一個月的工資。就這樣,鄧洪九做起瞭水果批發的生意,於2002年與妻子江宗英攜手創立瞭洪九果品。
洪九果品一開始就選擇以進口水果為切入口做品牌水果,並建立進口果品完整的供應鏈以降低進口水果的價格,從而形成價格優勢,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自有品牌鮮果分銷商及中國最大的東南亞進口鮮果分銷商,2020年營收超50億元,同期經調整淨利潤6.62億元。其中,榴蓮、山竹、龍眼、火龍果、車厘子和葡萄為核心的6大水果品類占據瞭其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一路走來,洪九果品也引來瞭不少投資方的注資,包括瞭阿裏巴巴、天壹資本、CMC資本、深創投、招商資本、中墾基金、順豐控股、國創中鼎等。其中阿裏巴巴持股洪九果品8%,是公司第三大股東,也是公司IPO前最大的外部投資股東。
盡管如此, 洪九果品依然是一傢典型的傢族企業 ,公司控股股東就是董事長鄧洪九、其配偶、江宗英、其子女鄧浩宇和鄧浩吉等一傢人,傢族色彩濃厚。
另一邊, 安徽六安人創辦的鮮豐水果 也多次傳齣IPO消息。1997年,韓樹人辭去在杭州的保安工作,花瞭80元錢買瞭一輛三輪車、一杆秤和一捲塑料袋,開啓瞭走街串巷賣水果的日子。賺到瞭第一桶金後,他在杭州開齣瞭第一間鮮豐水果店。
如今當年那個不到4平方米攤位,已經崛起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水果企業之一,門店數量超過2200傢,在全球擁有300 多個閤作種植基地,也收獲瞭紅杉中國、九鼎投資、麥星投資、前海梧桐並購基金以及青銳創投等投資方的加持。
資料顯示,鮮豐水果在2019年底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助協議後不瞭瞭之,於2021年轉而選擇中信建投證券成為輔導團隊,並完成瞭A股上市的第一期輔導工作,但至今仍未有正式IPO的消息。
水果顯然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品牌高度分散的水果江湖被劃分為“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三者稱霸的天下,在經曆二十餘年的奔跑後,伴隨著諸如阿裏、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以及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盒馬等前置倉生鮮電商的紛紛湧入,它們對於IPO的渴望也來到瞭高潮時刻。
但IPO的狂歡不屬於C端消費者。看著百果園裏的價格,年輕人疾呼“快吃不起水果瞭”。
不知從何時起,水果被調侃為當代生活自由第一步,然而水漲船高的價格總是冷冷地把人拒之門外,枇杷20元一斤、巴掌大的小西瓜60塊一個......水果自由,你實現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