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7:03:24 PM
茶是講山頭的,這是一個豪傑雲集的江湖。
對於會品茶的老餮來說,一座山,陽坡與陰坡的茶,在口感上都有不同,何況相隔幾座山頭的茶。哪怕采用相同的製作工藝,因為茶葉生長的光照時間、土層深厚以及水脈、礦物質元素影響,茶的口感、價格都會相去甚遠。這也是為何中國人會對茶的“核心産區”“原産地”這類標簽如此看重。
那是不是有瞭標簽就一定是正宗好茶呢?
分為山嶽派與江湖派
相較其他的茶,無論是色、香、味、形,綠茶更能代錶春天。人們青睞綠茶翠綠的湯色,輕柔的清香。就像周作人說的那樣,啜一碗“清泉綠茶”,可以“抵十年的塵夢”,對於多數人來說,這是春天的應許。
能種齣好綠茶的茶山,湖南並不少。湖南處於種茶黃金帶上,一般來說,隻要滿足海拔高,空氣濕潤,晝夜溫差大,土壤酸堿度閤適(ph值在4-6.5之間)這幾個條件,都能種齣不錯的綠茶來。
▲桂東縣橋頭鎮,一位老人背著嬰兒,一手拿著奶瓶另一隻一手采摘茶葉。圖/楊旭
不過要成就一撮響當當的好茶,不僅需要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微妙的氣候以及本地的加工手藝都對綠茶的品質産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就産地而言,湖南的綠茶可以分為山嶽派與江湖派。
黃金茶、石門銀峰、古丈毛尖,皆來自湖南湘西的高山茶園。 它們多多少少都與雲貴茶有著血脈的牽連。作為中國海拔第二階梯嚮第三階梯過渡的尾端,湘西地區的武陵山發育著眾多的高山台地。這些台地的截斷麵上很適閤種植茶葉,加上本地森林覆蓋率高,峽榖高深,區域內雲蒸霞蔚,散射光豐富,且常年空氣和土壤濕度較大。所生産的茶外形條細勻緊、翠綠稍彎、有毫,內質湯色明亮、香氣高銳持久,這是山嶽派綠茶的普遍特點。如保靖黃金茶,在清代嘉慶年間被欽定為貢茶,素有“一兩黃金一兩茶”之說。
▲保靖黃金村茶園。圖/金林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湖南綠茶中的江湖派。 臨水而生,與江湖耳鬢廝磨,磨練齣湖湘獨有的雲水之味,如碣灘茶。碣灘,因“灘中礁石竪立如碑”而名,碣灘茶,又因主産於沅水北岸碣灘山而名。碣灘山位於沅水江畔,這裏峰巒挺秀,林木蒼翠,重雲積霧,湍急的沅水在灘頭激起層層浪花,被江風霧化後飄然繚繞,使碣灘山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
高山霧雨齣好茶,碣灘茶在唐代已經很齣名。唐《辰州府誌》記載,“邑中齣茶處,先以碣灘者為最,今且已充上貢矣。”
沉浸在雲水之畔的還有新興的東江湖茶。1986年隨著全國重點工程東江水電站竣工關閘蓄水,麵積達1.6萬韆米的東江湖大水體産生的小氣候,讓岸上的茶葉品質顯著提升。水體積溫的效應不僅讓茶葉發芽早,春茶采茶期較周邊縣市提早6到10天,而且水汽氤氳的獨特小氣候滿足瞭茶樹喜歡漫射光和陰濕的習性,使東江湖茶芽壯、水浸齣物多、茶多酚含量豐富。
想喝春天第一波綠茶,東江湖是個不錯的選擇。
什麼纔是一款好的名特産綠茶?
每一款茶在齣廠前都會打上自己的標簽,在越來越推崇農産品原産地可追蹤的當下,一款好的名特産綠茶,當然需要讓消費者明確知道是否是來自 “核心産區” 。
▲炒青
目前湖南茶葉品牌中已經有19款茶葉注冊瞭“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保護”、“農産品地理標誌”。 “地理標誌”就像每一款茶的“戶口”,指定瞭這款茶的産區、加工手藝以及品質。 隻要看到茶葉包裝袋中有地理標誌産品專用標識的標簽,那麼你買到手裏的綠茶絕對是一款好的綠茶瞭。
但是對於一款名特産茶來說,地理標誌産區裏還有“核心産區”,核心産區裏還有“名山頭”的概念……我們根據茶葉地標中公布的信息,特舉5款春茶檔期的綠茶,讓讀者厘清湖南主要綠茶的核心産地在哪。
黃金茶
黃金茶已經擴張到湘西全境,但是要說保靖黃金茶,它的地標信息指定的核心産區隻集中在湘西自治州保靖縣的夯沙鄉(現在閤並入呂洞山鎮)、葫蘆鎮、水田河鎮3個鄉鎮現轄的行政區域。
▲明前黃金茶
最核心的山頭,保靖縣茶葉辦副主任宿發紅介紹說,是在呂洞山鎮的黃金村和葫蘆鎮的大岩村。宿發紅介紹說, 湘西所有的黃金茶都是從呂洞山鎮的黃金村2棵古茶樹采摘枝條發展而來的 。黃金村處於武陵山脈的中段,高山齣峽榖,溪流縱橫,山上的頁岩容易風化,土壤裏礦物質成分高,最好的茶都是長在這種環境的岩峰中間。造成瞭保靖黃金茶酚氨比高(茶多酚與氨基酸),在湖南的綠茶中,品質是極為突齣的。
地標中資料也顯示,以黃金寨為核心産地的呂洞山一帶,砂岩、闆頁岩等風化物發育而成的土壤疏鬆,滲透力強,PH值4.5至5.5,有機質含量2.0%以上,富含磷、鐵、鎂、硒等元素。加上山泉、雲霧的滋養,炒製齣來的茶,外形條細勻緊、翠綠稍彎、有毫,喝起來滋味鮮爽,葉底黃綠明亮,在清代嘉慶年間被欽定為貢茶,素有“一兩黃金一兩茶”之說。
呂洞山是苗族祖山聖地,神秘的苗族文化為本地的茶葉增加底蘊,現在黃金茶已經走齣保靖,在湘西苗族生活的地方廣泛種植,如吉首市、古丈縣、花垣縣、永順縣、龍山縣、濾溪縣、鳳凰縣等都在大力發展黃金茶。論市場占比,黃金茶已經走到湖南綠茶的頭部。
古丈毛尖
“ 古丈毛尖是中國針形茶的代錶 !這話可是研究茶的專傢們說的”。談到古丈毛尖的核心産地時,原古丈縣茶葉局茶葉發展中心主任魯傳青自豪地說。
古丈毛尖的地理保護範圍就是古丈縣,魯傳青介紹,全縣7個鄉鎮種植茶,曆史上有名山頭叫無射山,現在無法考證這座茶山的具體位置,但是古丈縣發展瞭牛角山與青竹山兩個茶旅融閤基地,也算古丈毛尖的知名産區瞭。
古丈毛尖是湖南較早齣名的綠茶,早在1982年在商業部舉辦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評為全國名茶。
古丈毛尖地理保護地範圍內齣産的茶,皆來自湘西古老地道的本地群體小葉茶樹品種,樹齡近百餘年。這種灌木古樹有彆於雲南喬木古樹,曆經時間的洗禮與沉澱,製成茶乾後外型偏墨綠,迴甘強烈,非常耐泡,實測可泡6-10泡。由於茶樹生於高山,晝夜溫差大,所以茶芽比同期綠茶短小肥壯。古丈毛尖大概是湖南綠茶中最有個性的地方茶。
碣灘茶
碣灘茶是湖南最早齣名的綠茶。 在唐代已經是貢茶。
▲永州江華,黃金芽。圖/楊旭
沅陵縣茶業協會會長張乾發介紹,碣灘茶的核心産區就是沅陵縣。最核心的地方在碣灘村與辰龍關碣灘茶莊園。張乾發認為碣灘茶是湖南綠茶“四大金剛”中最特殊的一位, 它是“中國轉麯型茶葉的代錶” 。
創製於唐代的碣灘茶,外形條索緊細捲麯,與其他綠茶筆直的針形綫條迥異。曆史上的碣灘茶,齣自沅陵縣北溶鄉沅江邊的碣灘,在唐代已經成為貢茶。明朝硃元璋改水路驛站為陸路驛站後,碣灘茶被大量移栽到瞭沅陵縣屬“辰龍關”前的界亭驛(今官莊鎮界亭驛村)。從此,碣灘茶便逐漸衰落,而官莊界亭驛茶日趨興盛。
1972年鼕,當地政府開始墾恢復碣灘茶園,為保持碣灘茶原有質地,對留存下來的古茶樹采用插枝、埋芽等辦法,進行無性繁殖,逐步恢復發展起來。當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訪問,曾嚮周恩來總理誇贊碣灘茶,並稱之為 “中日友好之茶” 。
石門銀峰
相比較前三者的曆史淵源,石門銀峰是後起之秀。不過 石門夾山寺是禪茶發源地 ,石門的茶也就有瞭禪味。
石門銀峰作為湖南四大綠茶之一,地標指定的産區是石門縣境。但核心産地在遠離人煙的東山峰與白雲山。尤其是東山峰,孤峰挺拔,茶園海拔1000多米。雲霧繚繞造成的散光環境,培植瞭高質量的綠茶。經過9道工序炒製齣來的茶外形索緊細勻直,滿披銀毫,色澤翠綠油潤,香氣清高持久,湯色亮綠,如果愛喝高山雲霧茶,認準東山峰産的石門銀峰是不錯的選擇。
長沙綠茶
作為長沙人的鄉土茶,長沙綠茶必須推薦一把。雖然沒有高山隱者的風範,或者依臨江湖的高遠,長沙丘陵地上所産綠茶,也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的長沙綠茶保護範圍包括長沙市的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寜鄉市域內的33個鎮、5個鄉、1個街道。
長沙市茶業協會副秘書長饒佩介紹,長沙綠茶的核心産區主要 集中在“一廊三片”區域 ,即長沙縣百裏茶葉走廊(沿省道S206綫一路北上,橫跨春華、路口、高橋、金井、開慧、北山、福林鋪等9個鄉鎮,蜿蜒100餘裏)和望城區格塘-烏山片區、瀏陽市淳口片區、寜鄉市溈山片區。
由此看,長沙很適宜種茶,而且産好茶。事實上,長沙正處於北緯28°附近綠茶黃金産業帶上。曆史上齣瞭很多款有名的茶,如高橋銀峰、金井毛尖、湘波綠等。湘江盆地優渥的土壤環境與豐沛的地下水資源,都在養育著每一株茶葉茁壯成長。長沙綠茶的一個特點是外形緊細彎麯勻整,茸毛顯露,這是對長沙綠茶曆史上優良工藝的傳承,長沙綠茶産品“形麯顯白毫,味醇有迴甘”的品質特色保留至今。
其實,長沙綠茶最大的優勢在於距離城市近,愛茶者可親臨茶園,品茶或消磨一個下午。
茶是對一地之風土十分敏感的作物,相隔幾座山,或者一座山上不同的光照坡度,就會造成茶葉本身品質的不同。所以認準原産地、核心産地這些“茶戶口”,對於買茶的人,真的很重要。我們為此總結瞭湖南最好的綠茶産地地圖,但是要找到好茶,找到對的茶,還是該去茶山,用身心去確認,哪一座山的綠茶纔是你的春天吧。
監製/任帥
主編/諶偉春
編輯/李蕾蕾
來源/這裏是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