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0:10:26 PM
鹹豐十年,四月。
陳玉成、李秀成
攻破江南大營之後,李秀成帶領太平軍迅速挺兵
蘇州、常州
一帶,昆山、陽山、太倉等地接連被破,太平軍的兵鋒迅速朝著東綫發展,太平軍直逼上海。
當時的上海已經是沿海通商口岸,成為瞭英國、美國、法國租界地,太平軍的東進勢必會影響他們在上海的利益。鹹豐皇帝急忙請這些西方租界的勢力來穩住上海局勢,防止太平軍占據上海。
英國參將
卡思尼
為聯軍統帥,負責上海地區軍事防禦。
五月,李秀成帶領太平軍逼近上海,分兵兩路同時進攻:
一路大軍進攻青浦
一路大軍進攻鬆江
兩路大軍以鉗形之勢浩浩蕩蕩的朝著上海包抄過來,素有“冒險傢”之稱的
華爾
為瞭能夠在上海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組建瞭一支洋槍隊,屯兵駐於鬆江。
聽聞太平軍已經順利攻占青浦,遂帶領著自己的洋槍隊救援青浦,不料被太平軍擊潰,華爾帶領著殘兵逃迴鬆江。
可是華爾的這支倉促組建起來的洋槍隊在逃迴鬆江之後,依舊無法抵抗太平軍的猛烈進攻,鬆江城被破,華爾等一行人又撤退到瞭上海,隨著青浦和鬆江的失陷,作為通商口岸的上海也開始變得岌岌可危。
李秀成在帶領大軍挺兵逼近上海之後,緻信英法等聯軍房屋之上懸掛黃色旗幟,避免太平軍傷及無辜,同時勒令太平軍不可對洋人開炮,隻能進攻清軍。太平軍逼近上海的時候,前鋒軍隊在九裏橋擊潰清軍,很快就來到瞭上海城下。
突然間,城上英法聯軍炮火齊發,朝著太平軍瘋狂的轟炸,可是李秀成下令不準還擊聯軍,下令撤退至徐傢匯,隨後又轉戰進入蘇州、常州兩地。
陳玉成、李秀成已經成長為太平天國中能夠獨挑大梁的關鍵性人物,陳玉成領兵駐守
安慶
,抵擋曾國藩的湘軍,而李秀成則帶領軍隊在蘇州、常州一帶發展,因為這裏能夠為太平天國提供源源不斷的軍資。
所以,李秀成經營蘇、常兩地的意義重大,他們兩個人就像是兩道天然屏障,在天京城的東西兩翼上苦苦支撐。
作為後起之秀的陳玉成、李秀成在外戰功赫赫,洪秀全的兩兄弟
洪仁發、洪仁達
很快開始怨恨他們,屢屢在天京城內掣肘這兩個人的軍事部署。
不僅如此,當李秀成在蘇州、常州兩地發展的時候,力勸洪秀全在天京城中修築糧倉,準備按照當地的價格購買蘇州、常州兩地百姓的糧食,以此屯集軍資,防止齣現缺糧危機。
可洪秀全早已經不理朝政,將所有的朝堂大事都交給瞭自己的兩兄弟。在屯集軍資的問題上,洪仁發下令低價購買百姓的糧食,以圖自己謀利,整個蘇州、常州兩地民怨四起,百姓寜願自己收納糧食,也不願意低價賣齣,天京城也因此在後期陷入瞭缺糧危機。
七月,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鹹豐皇帝逃亡熱河避難,北京城防禦空虛,洪秀全預計令李秀成帶領太平軍再度北伐。可李秀成拒絕瞭洪秀全的提議,因為此時京城清軍的防禦雖然空虛,可是英法聯軍剛剛侵入北京,軍隊數量龐大,此時興兵發動北伐戰役,必定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之道。
洪秀全雖然當時暴怒,可是當時的李秀成獨挑大梁,整個太平天國裏麵可以說是找不到這樣的將纔,無奈之下,洪秀全隻能放棄瞭興兵北伐的打算,同時同意瞭李秀成救援安慶,興兵西徵的計劃。
可洪秀全終究因此事對李秀成耿耿於懷。
然而李秀成的心裏明白,此時的太平的首敵早已經不是清軍,而是曾國藩一手培植起來的湘軍,這股虎狼之師一度成為瞭太平軍西徵之路上的最大絆腳石,隻有徹底解決瞭湘軍,整個長江防綫纔可能被徹底打通。
當下,湘軍正在全力圍攻安慶,後方空虛,李秀成和陳玉成兩個人繼續采用圍魏救趙的打法,繞過湘軍的進攻,轉而攻打湘軍的大後方武昌,一方麵以此逼迫湘軍退兵,迴援武昌,另一方麵則讓中路軍正麵抵擋湘軍的進攻。
為此,李秀成決定發動三路大軍興兵西徵:
北路大軍:陳玉成帶領太平軍,途徑安徽、湖北,威逼武漢
南路大軍:李秀成帶領太平軍,途徑安徽,進攻曾國藩的皖南大營
中路大軍:楊輔清帶領太平軍,進攻江西北部
陳玉成帶領北路大軍,從桐城進軍,途徑霍山、英山,順利攻占黃州。
當他準備進攻武昌的時候,部將力勸暫緩行動,因為李秀成的軍隊尚未進入江西,孤軍深入敵後可謂兵傢大忌。陳玉成遂放棄瞭直接進攻武昌的打算,而是進攻
麻城、德安、廣濟
,突入到瞭湘軍的後方。
可當時湘軍圍攻安慶日久,主攻安慶的湘軍將領
曾國荃
更是下令將安慶城包圍的水泄不通,同時在安慶外圍的
石牌鎮、三橋鎮、高河埠、樅陽鎮
建立防禦據點,攔截太平軍救援安慶,而防禦據點的內側則再次構造防禦戰綫,猛攻安慶城。
陳玉成帶領太平軍從太湖進攻安慶外圍據點
林紹章、吳如孝從桐城進攻安慶外圍據點
洪仁�帶領太平軍從天京馳援安慶
三路大軍馳援安慶,可是仍舊無法突破曾國荃的防禦圈,太平軍和湘軍兩大軍事力量均死戰不退,整個安慶城外死傷遍地,呐喊聲、嘶叫聲迴蕩在安慶城的上空。曾國荃眼看形勢危急,如果太平軍從外圍衝破防禦,包圍安慶城所付齣的努力就會功虧一簣,曾國荃遂親自督戰攻城,湘軍終於轟開瞭安慶城的城牆,安慶城陷落。
曾國藩或許組織軍隊嚮外圍的太平軍反撲,太平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反撲瞬間衝垮,死傷兩萬,陳玉成帶領殘兵退守桐城。
安慶城的陷落,讓太平天國再一次陷入瞭重重危急,湘軍的崛起,太平軍的頹靡,這一切的突變讓這個政教閤一的政權開始呈現齣一種土崩魚爛的態勢。
太平軍的崛起對於所有人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意外,它的頹靡也隨著湘軍的崛起漸漸開始蔓延,直至完全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