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2022, 5:47:39 AM
“受傷瞭還能堅持跑步嗎?”
很多跑友的迴答是:堅持。
堅持戰勝痛苦幾乎成瞭跑圈一種被廣為炫耀的價值觀。忍住髂經束疼堅持跑到終點是一種榮耀,拉練過度膝蓋傷復發,也覺得忍忍就過去瞭,跑步抽筋什麼的,壓根不當作一迴事。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你真的可以帶傷跑步嗎?
跑友小K計劃在馬拉鬆比賽上取得PB,訓練已經按部就班地進行瞭4個月,他一直在努力地進行耐力跑、變速跑,還參加瞭一些半馬比賽。
一切順利,小K成績不斷進步,但是身體的幾個部分開始疼痛,左腳在剛開始跑步時就疼,右髖部也時不時隱隱作痛。
他把自己的睏擾告訴瞭跑團中貌似從來不受傷的大牛,大牛告訴他:“我之所以不受傷,是因為我能忽略疼痛。”換句話說就是忍痛堅持。
這個場景你熟悉嗎?
跑者經常把精神力量當作武器,似乎隻要堅持,就可以戰勝比賽和訓練中遇到的不適。不錯,精神力量短時間內是有魔力,小編親身體驗過。首馬後半程我就因為膝蓋疼一直在走,在離終點800米的時候,觀眾的歡呼聲像是一針興奮劑,激發瞭我的潛力,我於是撒開蹄子狂奔到終點衝綫,膝蓋竟然也奇跡般的不疼瞭。這段神奇的經曆變成瞭我的美談。
在另一些跑者看來,帶傷堅持跑步不僅是炫耀,因為一次中斷就能讓一年甚至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你可以忽略傷痛,但是有一個事實不容忽略:跑步同樣具有“熔斷機製”,如果一味地帶傷跑步而不顧休息,一定會把身體跑跨。要麼是隔上幾年不能跑步,要麼是走進醫院進行手術……這是跑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那麼, 什麼時候應該堅持,
什麼時候應該停止?
你的腳跟疼嗎?你的膝蓋疼嗎?
你的臀部疼嗎?還是說,你僅僅是肌肉酸痛?
不管你是不是堅韌不拔的人你都需要明白,什麼時候是太嬌氣應該堅持,什麼時候是身體發齣警告要停止。
對於跑步者們來說,有刺痛感和疼痛感的經曆是很常見的,進行長距離項目的訓練時尤為如此,比如半程或全程馬拉鬆之類的。
在一段長途跑之後,你也許感覺到全身的肌肉酸痛。但是當你感到身體某個具體的地方疼痛,這可能就是齣現問題的徵兆。
幾種不同類型的疼痛
以及怎樣對待的建議:
輕度疼痛: 在開始鍛煉時會感到這種類型的疼痛,但當開始熱身並繼續跑步時這種感覺就會隨之消失瞭。這種疼痛不在一個固定的部位並且在全身範圍內轉移,或者在身體兩側都會有這種疼痛感。若將疼痛分為10個等級,這種類型的疼痛在1-3的範圍內。
輕度疼痛或是不適感對於跑步來說是很常見並認為是安全的。
中度疼痛: 在開始跑步時能感受到這種疼痛感,但在整個跑步過程中將保持在可承受的程度。在10個等級的疼痛分級中,處於4-6的範圍。極少超齣疼痛的限值並且不會導緻跛行或影響跑步的節奏。
當感到中度疼痛,這並不影響繼續跑步。不管怎樣,你可以從訓練中休息幾天,做一些肌肉訓練,讓身體恢復一下。
重度疼痛: 7-10級的疼痛感,這種疼痛的性質嚴重,在開始、過程以及結束鍛煉時感受到。這種疼痛感隨著繼續跑步愈發厲害並將會典型地導緻跛行。
一旦感到此種疼痛絕不應該繼續跑步。嚮你的醫生谘詢並按照他或她的建議去做。
歸根結底,跑步者應傾聽自己的身體並會運用基本常識處理疼痛。如果你實在無法確定自己時候應該跑步,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並給自己幾天休息的時間。
壓縮法處置傷痛
除瞭輕度傷痛之外的疼痛,都是身體嚮你發齣的信號:你的跑步姿勢錯瞭,或者某些身體部位的功能不正常。
你需要做的是:把跑步放一放,優先解決疼痛的問題。如果等到傷痛腫脹到難以忍受,你纔意識到:“我一定要采取措施。”那就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瞭。
預防和治療跑步損傷的方法很多,包括跑前熱身,跑後拉伸,以及一些恢復性鍛煉,今天給大傢介紹一種全新方法―― 纏繞帶處置傷痛 。
當你遇到扭傷或關節腫脹時,壓縮是一種動態救助方法,如果使用得當,能夠恢復關節的正常運動,減少腫脹,恢復關節功能。
跑步膝
這一組圖片將說明如何使用纏繞帶壓縮方法處置跑步膝(膝蓋腫脹,髕骨下方疼痛)。
方法:使用纏繞帶,從膝蓋下方開始嚮上(近心端)纏繞。如前文所述,每一匝露齣1.3厘米的寬度,使用75% 的張力。在快纏完的時候,在患處上方打結。然後,交替進行數分鍾的腳背屈伸。
髂脛束疼痛
下麵介紹使用纏繞帶處理髂脛束疼痛(膝蓋外側或髕骨上方疼痛)的方法。
方法:在纏繞壓縮後,要通過下蹲練習,活動關節、�N繩肌和股四頭肌。可以使用支撐物,以完成規範到位的深蹲動作。
�N繩肌疼痛
通過纏繞�N繩肌的中段,解決該區域的損傷問題。
跟腱區域
按照下圖所示方法纏繞腳踝,通過足背屈伸動作活動踝部組織,你會感覺到纏繞帶對組織的滑動麵發生作用。
本文部分文圖摘自著名教練、物理治療師
凱利・斯塔雷特的
《遠離傷痛:釋放自然奔跑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