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2:06:57 AM
在過去,社會中長時間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曆史這麼一路走來,稱得上是標榜史冊的女性人數少之又少,女子主要的責任也是教育好下一代。
很長一段時間裏,似乎娶妻的也是為瞭“生子”,如果嫁給夫傢很久瞭都沒後代,婆婆的臉上肯定是掛不住的。
民國時期,就有一位奇女子,她嫁給丈夫多年膝下無子,最後被婆傢殘忍地趕瞭齣去,在遇到真命天子後,她又連生多子。
莫秀英的選擇
莫秀英是廣東人,據說她的祖上過的還不錯,是一個典型的富裕地主傢庭。
生逢亂世,能夠保持榮耀的傢族也並不多,再加上那個年代的傢庭多少都有些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莫秀英剛長大不久,傢裏便開始為她張羅著婚事。
傢人幾經思索,最終幫她聯係到瞭一戶還不錯的傢庭,日子也算比較愜意,莫秀英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父母之命”的觀念早已刻入瞭她的腦海之中。
可是,這位丈夫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樣子,新組建的傢庭也沒有辦法給這位女孩帶來安全感,她經常被嗬責,再加上一直沒有生育,很快就被掃地齣門。
一紙休書,在那個年代也相當於被撕破瞭臉皮,嫁齣去的女兒是潑齣去的水,如果就這樣灰頭土臉迴到娘傢,那就有點說不過去瞭。
沒瞭辦法,她隻好另謀生路,還好,早年間莫秀英也學過一些戲麯,現在也終於能夠派上用場瞭。
迫於生活,她憑藉著齣眾的外錶成功加入瞭一個戲劇團,並隨著團隊四處錶演,很快贏得瞭極大的名氣,成為當地齣名的花魁。
名氣一大,自然便會招蜂引蝶,很多當地的達官顯貴紛紛前來捧場,其中不乏一些希望能夠迎娶莫秀英入門,卻都被她一一拒絕。
其實,那個時候的莫秀英也不相信愛情瞭,這些男人錶麵上答應的好聽,一旦過門之後便會現齣原形,父母介紹的都如此,更何況流連風月場所的男人呢?
生活按部就班,莫秀英也沒有什麼特彆大的追求,隻能隨遇而安,保全自己。
直到一個名叫陳濟棠的男人齣現。
兩人認識也是基於偶然,那會的陳濟棠也僅僅隻是一個連長,還談不上顯赫,除瞭他以外,還有很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上流人士追求,可莫秀英幾乎是一眼就相中瞭陳濟棠。
在她的眼裏,陳濟棠雖有些落魄,可他長得虎背熊腰,日後肯定能夠發達,如果嫁給他,也算是天作之閤。
不過,陳濟棠是有夫人的,莫秀英雖說介意,可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隨著陳濟棠先去瞭。
這一階段,莫秀英的腦海中充滿瞭“自大”和“自卑”的雙重矛盾。
這也不難理解,她在戲劇團中便是花魁,追求者要多少有多少,還不乏各種得勢人物,隻要是她覺得不閤適的也全都婉拒瞭,換句話說,在她的眼中,是她在選擇男人。
而自卑的那一麵,也正是那些不光彩的人生經曆,很多人在背後罵她,說她是“爛貨”,還說她就是因為沒辦法生孩子纔被前夫趕齣來的,再加上她有過一段“戲子”經曆,這也導緻不少人對她嗤之以鼻。
初到陳傢之時,莫秀英的活動範圍並不算大,頂多能當個“賢內助”,陳濟棠在娶她迴傢以後,先讓她當妾,寵愛有加,隨後廢掉瞭自己的原配,讓她當正房太太。
其實,莫秀英自幼也沒念過什麼書,而且比較迷信,這也是她當時選擇陳濟棠的一個原因,可有的時候,曆史的走嚮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莫秀英這一次賭對瞭。
陳濟棠從我1923年1月便升任為旅長,隨後隨著桂軍進攻廣州,後來北伐戰爭開始以後,陳濟棠就留守在廣州,期間還隨著部隊打到瞭海南島。
1929年,蔣桂之間的矛盾到瞭難以調和的地步,陳濟棠則開始支持蔣介石,蔣介石把李濟深扣押以後,隨後便任命陳濟棠為“國民革命軍第八集團軍總指揮”。
至此,陳濟棠走入瞭此生權力的巔峰,掌握瞭整個廣東,他也得來瞭一個響亮的名號:南天王。
那些年風風雨雨,陳濟棠能從一位連長成長為南天王,和夫人莫秀英也是有關的。
兩個人都有點迷信,所以他們在一起經常用“宿命”來解釋,陳濟棠也因此更加離不開這位夫人瞭,這比當時一般的夫妻感情更加堅固。
陳濟棠一生當有十八個子女,其中在和莫秀英結婚後,莫秀英接連生下七男四女共計十一個孩子。
常年在外打仗的人,脾氣多多少少都有些衝。
陳濟棠也是如此,陳濟棠的好朋友鄧世增曾說過,陳濟棠有過兩次想要將莫秀英拋棄掉,可是沒過多久,他便再次服服帖帖,對夫人百般順從。
而且這兩次,莫秀英也確實過分瞭。
第一次,陳濟棠將自己的錢放在莫秀英那保管,可莫秀英閑來無事,將錢帶上瞭賭桌,不久便輸瞭個精光,陳濟棠氣得要死,身邊的朋友們都看不下去瞭,紛紛勸他將妻子休瞭。
第二次是因為陳濟棠聽聞莫秀英在外有染,因此大發雷霆,還把莫秀英直接趕瞭齣去,由於沒抓到具體的證據,不久後又派人給接瞭迴來。
這兩件事對於陳濟棠來說都非常嚴重,即便如此莫秀英依然沒有被休掉,足以見得她在陳濟棠心中的地位。
實際上,陳濟棠和莫秀英之間的關係也是極為復雜的,他們倆在心理上互相覺得是“命中注定”,可是在背著對方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外遇。
比如在1930年的時候,陳濟棠去瞭梧州,和一位風塵女子在河麵的大艇上遊玩,這件事也很快就被莫秀英知道瞭,她化妝成一位劃船的老婦,靠近並登上瞭陳濟棠的船,將二人的行為抓瞭個正著。
陳濟棠見狀百般認錯,發誓再也不會齣現類似的情況,這事纔草草瞭結。
莫秀英自己其實也沒有閑著,陳傢公館的管傢名為江茂森,此人對陳傢裏裏外外的事情瞭如指掌,也和莫秀英曖昧不清,這件事,當時也有不少人知道,隻是礙於麵子沒有說。
夫妻兩人,也算是典型的“想愛相殺”,這一次,莫秀英也沒被欺負,她和陳濟棠在傢中稱得上是平級。
在陳濟棠還是“南天王”的時候,就聚斂瞭大量的財富,作為妻子,莫秀英自然也沒有閑著,她利用起自己的地位,同樣聚集起瞭一堆金銀財寶,而江茂森便充當起她的“財務大臣”,幫她打理一切。
1932年,莫秀英以幾十萬的資金開辦瞭輪船公司,後來還在茂名老傢購買瞭大片的田地修建房屋。
可是,那個時代很多曆史人物都是極為復雜的,他們有著自己的陰暗麵,同樣也有善良的一麵。
聰明的“莫五姑”
陳濟棠在割據廣東的時候,莫秀英非常聰明地勸丈夫要多做善事。
特彆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廣東的經濟獲得瞭極快速的增長,這和陳濟棠製定的政策有關,他這麼做,原因也很簡單:穩固地盤,形成製衡。
那個時候,廣州經濟的發展速度也成為瞭民國以來規模最大、最為齣名的經濟建設高潮,搞起瞭一大批的重點工程。
這背後,離不開莫秀英的指點,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莫秀英齣麵做的,這也是她被不少民眾稱為“廣東之母”的一個原因。
比如海珠橋、愛群大廈以及三十多條馬路等,都是陳濟棠留下的,他那會還因地製宜的將廣東我農産品工業化,這些都是促使經濟發展的原因。
而且,陳濟棠的貢獻還在於抓教育。
陳濟棠也說過:
“教育是一直要堅持的事業。”
在新措施開始後短短三年內,廣東省小學和中學的數量增加瞭近五百所,小、中學生的學生數量更是增加瞭十幾萬。
除此以外,最有趣的是陳氏夫婦比較相信中醫,陳濟棠還主持成立過廣東仁愛善堂嚮貧苦的居民贈送藥品,還呼籲過早日予以中藥法定的地位,這在那種時代背景下也是極為難得的。
那幾年時間裏,陳濟棠對於廣東的經濟、文化、教育等事業影響頗深,所以在當時也備受好評,陳濟棠的社會聲譽一下就打響瞭。
而莫秀英則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民生工程上,不管這對夫婦真正的齣發點是什麼,隻要當地老百姓受惠瞭,這件事就是正確的。
除瞭廣東,莫秀英還在海南做瞭不少好事。
那會,莫秀英隻要來到海南,必然會為當地的老百姓們派送大米,海南省的“秀英碼頭”,也算是當地人對她的贊譽。
可是生活中的莫秀英卻是極為復雜的,她經常控製不好自己的感情,和丈夫“各乾各的醜事”,隻不過,可能到瞭後期大傢都有點心照不宣瞭。
她和陳濟棠的大女兒也“學壞”瞭,1940年的時候,陳濟棠派江茂森將女兒送往新加坡安頓,結果女兒竟和司機搞在一起,還弄瞭一身病,實在收拾不瞭瞭,最後輾轉前往重慶就醫,莫秀英聽聞後,對這件事極為避諱,想方設法掩蓋,可傢族內部人多嘴雜,還是將此事說瞭齣去。
可能也是基於這些原因,陳傢夫婦一般都刻意會隱藏子女的動嚮,不讓他們暴露在公眾視野中。
1947年,莫秀英在廣州梅花村中病死,去世的時候年僅47歲,從她短暫的一生中,看齣瞭很多復雜的東西,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她是善人,可她同樣過著貪婪、愚昧的生活。
莫秀英死後,陳濟棠悲痛萬分,可再怎麼哭,已經沒有用瞭,當時他的情況也不太好。
到瞭1949年,陳濟棠被安排到海南,那小一年時間裏,他還為海南做瞭不少貢獻,當然瞭,那會的他希望把海南島當成一處基地,不久以後,陳濟棠便大權旁落,開始思考後續的事情。
最終,陳濟棠於1954年勘察校址的時候突發腦血栓去世,享年63歲。
他和莫秀英的11個子女,也各有去處,隻不過大多都沒有被公布齣來,其中有一位比較齣名的兒子,名為陳樹柏,在加利福尼亞州一所大學當過教授。
據他迴憶,母親莫秀英在教育自己的時候非常嚴格,傢規為“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誰若不聽,基本上都會被狠狠教育一番。
所以,陳傢雖然得勢瞭,孩子們對外麵的人都彬彬有禮,根據陳樹柏先生說,那會他們兄妹多人,後來獲得博士學位的就有4個,碩士學位的還有2人。
不過,隨著陳樹柏先生於2013年病逝,陳傢人又很少露麵瞭。
陳樹柏
參考
[1]王映樓.陳濟棠與莫秀英[J].嶺南文史,1995(02):18.
[2]何予珍.我所見到的陳濟棠夫人莫秀英[J].文史春鞦,1994(0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