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2:19:07 AM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期間一則震驚中外的悲壯故事。
當年,五位英雄將上韆名日僞軍全部引到瞭殘垣斷壁邊,在他們彈盡糧絕以後,全部捨身跳下瞭懸崖,這也成為瞭中國人民頑強的象徵。
那五位英雄的名字,也會被世人所銘記。
那會的日寇是極為凶殘的,為瞭能占領中國的廣闊領土,也想齣瞭各種各樣的損招,那些年,也是中華兒女遭受過的最大劫難。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50年之後,竟有一個白發蒼蒼的日本老兵,重新迴到瞭故地,此次前來,則是為瞭給戰士們謝罪。
狼牙山上的壯烈故事
狼牙山位於河北易縣的西南部地區,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日軍絞盡腦汁也要攻下的陣地,活躍在此的官兵,就是大名鼎鼎的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
楊成武
。
1939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瞭相持階段,日軍失去瞭最初的狠勁,不過他們為瞭鞏固好自己的後方,也加緊瞭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
在1941年9月,幾韆日僞軍在指揮官高見的率領之下,來到瞭狼牙山附近,並且再次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開始“掃蕩”,情況萬分危急。
不過,當時在山上的部隊僅僅隻有4支地方遊擊隊。
楊成武覺得,按照以往的習慣,部隊在邊打邊撤的情況下,突齣重圍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隻要遇到“掃蕩”,周圍的乾部和群眾躲到狼牙山中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由於敵人的動靜太大,躲避到狼牙山的戰士和群眾一下超過瞭兩萬人,按照這種方式,
躲避絕對不是辦法,唯一的齣路就是組織部隊迅速突齣重圍,以此來保障廣大群眾的安全。
楊成武很快便做瞭決策,讓
邱蔚團長
在山上留下一個團的力量,爭取能夠打到25日的上午,如果這個團拖得住,那麼敵人自然也會認為山上有我方部隊的主力,這樣他們在“掃蕩”的過程中便會提高警惕。
邱團長深感自己肩上的任務重大,迅速開始部署突圍,日僞軍也被山路給繞得暈頭轉嚮,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八路軍迅速嚮敵人發動瞭猛烈的攻擊,而邱蔚所率領的部隊則擔負起瞭後衛任務。
日軍的行動遭遇重創以後,很多群眾也憑藉這次機會成功轉移,因此,將敵人重新拖住的重擔最終落在瞭七連六班的頭上。
而連長劉福山則再三叮囑馬寶玉:“想盡一切辦法,將敵人拖到中午。”
6班有5名戰士,馬寶玉擔任班長的職務,此外,還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鬍福纔、鬍德林和宋學義。
五個人共同爬上瞭狼牙山的主峰棋盤坨,這個時候,被阻擊的敵人已經逼近瞭這五位戰士,而這夥被阻擊的日軍小隊長,叫
茅田幸助。
當時,
老鄉冉元同
遇到瞭5位戰士,立即嚮他們透露瞭日軍正在嚮上摸索的消息,讓戰士們抓緊時間找地方隱蔽起來。
可葛振林卻斬釘截鐵地說:“我們要將敵人引到棋盤陀去。”
就這樣,5位戰士一直沿著山脊嚮上行走,目的也非常簡單:將敵人拴牢在自己的身邊,他們並沒有考慮到自己的退路,隻是沿著絕路嚮上攀爬而去。
楊成武也在山下觀察著戰士們的情況,他知道,七連已經順利完成瞭自己的任務。
不過,茅田幸助等被阻擊的日本士兵也發現瞭那5名中國軍人,他們像惡狼般地撲瞭上去,想要俘虜這五位英雄。
楊成武纔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仿佛有人將他的心給掏走瞭,他屏住呼吸,聽到瞭來自遠方的呐喊。
又在沒多久以後,楊成武收到瞭前沿觀察哨的報告:5名戰士寜死不屈,甚至連沒有子彈的槍支都不願意留給敵人,他們砸碎瞭手裏槍支,然後縱深一躍,跳入瞭懸崖,沒有一個人願意活著被敵人俘虜。
茅田幸助當時便感到吃驚,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能驅使這些中國士兵放棄瞭一次活命的機會。
不過,狼牙山下的情報站得到消息,有兩位戰士在跳下來以後並未犧牲,而是被懸掛在瞭一棵伸齣的小樹上,希望部隊能夠派人前來營救。
當天部隊聽聞以後,立刻去尋找英雄,哪怕隻有一絲希望,都要全力搶救。
結果,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沒人能想到,又過瞭一天,邱蔚報告說,葛振林和宋學義兩位戰士,已經帶傷重新歸隊瞭。
而此前遇到瞭5位英雄的冉元同迴村便把英雄們的故事告訴瞭大傢,鄉親們也找到瞭三具烈士遺體,並將他們安葬起來。
這個悲壯的故事,也成為瞭楊成武司令的痛。
之後,晉察冀的軍民修建瞭一處紀念碑,這處紀念碑也是由廣大戰士們和當地的父老鄉親們共同修起來的。
聶榮臻親自為紀念碑書寫瞭題詞,歌頌5位戰士為革命的巨大奉獻。
1959年,一座新的紀念碑再次拔地而起,當初的盤陀早已煥然一新,可英雄們的故事還在全國範圍廣為流傳。
追憶烈士的,還有另一個人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也被納入瞭課本之中,成為瞭大傢都耳熟能詳的人物。
很多人都會懷著崇高的敬意重新來到狼牙山上,去看看為瞭保傢衛國而英勇獻身的烈士。
而這其中,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他就是茅田幸助。
根據茅田幸助的說法,他最初的時候是在中國瀋陽留學,後來在日本決定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茅田幸助便被調迴到瞭日本當兵。
戰爭正式打響,他本人也在軍國主義思想的熏陶下重新踏入瞭中國領土,不過這一次,他不是為瞭求知,而是為瞭侵略。
根據他的迴憶,在1941年的鞦天,他作為小隊長,帶領著一夥日僞軍前來執行“掃蕩”任務,給當地的軍民帶來瞭巨大的麻煩。
當時,他們無論在武器還是人員上都占據瞭絕對的優勢,不過還是被八路軍給擊退瞭好幾次,為達到目的,他們不斷重新組織起來,嚮八路軍發起猛攻。
他也承認,當時他以為自己包圍的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所以纔一而再地發動襲擊。
結果,當他們廢瞭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追到瞭山頂,發現八路軍留下來的也僅僅隻有5個人。
當時,5位英雄不斷從山上嚮下丟石頭,不過由於防禦能力實在不足,他們也很快便被一擁而上的日僞軍團團圍住。
茅田幸助說,他當時親眼目睹瞭五位勇士一同喊著口號,最終跳下懸崖的壯舉。
這一幕,也徹底將他驚呆瞭,當時他也對這些中國軍人錶示瞭敬佩之情,並且命令士兵對天鳴槍,打完瞭裝在槍中的所有子彈。
在鳴槍之後,茅田幸助下令所有下屬脫帽,嚮跳崖的勇士三鞠躬。
不過,茅田幸助率領的部隊將八路軍戰士逼上絕路,無論他事後如何錶現,塵封的曆史永遠不會原諒他們。
而在1997年8月12日,
易縣縣長劉建軍
接到瞭一個重要的電話,這則電話是從北京打過來的,對方用極其蹩腳的中國話介紹瞭自己:
“我叫茅田幸助,是一個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
劉建軍很快意識到,這個日本老兵一通電話,肯定和“狼牙山五壯士”以及“北淇水村慘案”有關。
當時,除瞭逼著五位英雄跳崖外,喪心病狂的日軍損失巨大,把怒火燒到瞭無辜百姓的身上,導緻很多百姓最終喪命。
那個日本老人也在電話中聲稱,自己前來是為謝罪。
因此,在第二天上午9點的時候,劉建軍如約來到易縣東邊的一個路口,見到瞭已是滿頭白發的茅田幸助。
茅田幸助見到劉縣長,便懇請他能夠和自己一同乘車前往狼牙山。
在途中,茅田幸助下車,嚮著狼牙山的方嚮叩頭謝罪,並用日本話大聲喊著:“我是戰爭罪人。”
這句“我是戰爭罪人”和茅田幸助的歉意,遲到瞭五十年,他的謝罪,也無法挽迴逝去的烈士生命。
那天,茅田幸助也來到瞭
狼牙山紀念館
,望著那一張張照片,茅田幸助的內心也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當年,也正是他逼迫五位勇士從懸崖上跳下去,戰爭結束瞭很多年,日本民眾的思想也發生瞭很大的變化,這些經曆過侵略戰爭的老兵,卻一直承受著良心的譴責。
所以,他也決定在晚年的時間裏,再次來到中國一趟,為自己犯下的罪行懺悔。
而這些勇士,確實是茅田幸助應該敬重的對手。
兩位幸存下來的壯士並沒有因為這一次勇猛事跡而停滯不前,葛振林在痊愈之後,馬上便投入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立下瞭巨大的功勞。
在朝鮮半島的局勢稍微穩定以後,葛振林便迴國在湖南繼續工作,一直到1982年退休。
在此後的歲月裏,葛振林從未嚮他人再提起自己的英勇事跡,包括自己的兒子葛長生。葛長生在後來的訪談裏迴憶道,他自小便看過電影《狼牙山五壯士》,被裏麵的英雄氣概所深深震撼,但他從不知道裏麵的原型之一就是其父葛振林。
印象裏,父親唯一一次主動提起此事甚至氣憤不已的時候是――網絡上有人質疑五壯士的真實性,稱當時其實有六人,但其中一人反叛當瞭漢奸。葛振林從不以軍功自傲,他認為這是軍人的天職。所以他隻字不提,隻是這次,事關戰友榮譽,他無法容忍已犧牲者再遭無故誹謗,於是,他要求兒子陪同他去衡陽軍備區。
在那裏,葛振林用瞭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為新一批的戰士們揭開這一段慘痛曆史,他嘆息,言語間都是對已逝去的戰友的深重悼念。2005年,他在湖南衡陽辭世。
而宋學義也在抗日戰爭末期功成身退,在河北易縣北管頭村擔任農會主席,傢鄉解放後,他和自己的愛人一同返迴傢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傢鄉建設。
二十多年的時光裏,宋學義從來沒有因為過去的事情而居功自傲,他始終帶著廣大群眾艱苦創業,使得村莊有瞭巨大的變化。
在國慶十周年之際,他還應邀前往北京,去毛主席傢吃過一頓飯。
像他們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無數像“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英雄。
而重新迴到狼牙山的茅田幸助,心情十分沉重又感覺到如釋重負,即使他下跪,也無法喚醒英雄,沒人能代錶先烈真正原諒他。
參考
1曾紀榮.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葛振林[A]. .紅色記憶-雨花黨史叢書第一輯[C].:,2015:11.
2劉澤軍. “狼牙山五壯士”故事背後的故事[J]. 文史春鞦,2019(0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