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3:55:42 PM
說到三國時期的謀士,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臥龍”諸葛亮,但是在群雄逐鹿的三國,謀士的地位非常高,因為他們的存在決定瞭一個政權究竟能走多遠。
就拿諸葛亮來說,劉備前期取荊州,占益州,都少不瞭諸葛亮的智慧,當劉備身死白帝城之後,諸葛亮更是以一己之力帶領蜀國前進,雖然最後死在北伐途中,但要是給他再多一點時間,可能蜀國的命運會更加長遠。
北邊的曹操之所以能夠笑到最後稱王,也離不開一個謀士――荀��,曹操的雄纔大略讓世人驚嘆,但鮮有人知的是荀��實際上纔是曹操戰略方針的製定者。
在反對曹操稱王之後,荀��受到瞭曹操的暗示從而自殺,那如果荀��不自盡又會發生什麼呢?
荀��的能力
曹操能夠統一北方,首功就應該記在荀��的身上,此人乃是韆古第一謀士,在那樣紛繁錯雜的環境中,荀��能夠抽絲剝繭為曹操找齣一條路,真乃神人也。
一開始,荀��跟隨袁紹,本以為占據冀州的袁紹有著一顆一統天下的決心,但是袁紹這個人卻成不瞭大事,
荀��自知自己的纔情得不到迴報,便離開瞭袁紹,投奔曹操去瞭。
這個時期,荀��能夠做齣這種舉動,可謂是兵行險招,因為此時的曹操還不是那個吟著《短歌行》,說著“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一方首領,而是討伐董卓的一員。
荀��能夠從這麼多的將領中看齣曹操的潛力,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荀��的名字早已名震四方,曹操看到他來投,高興地說“吾之子房!”,這是把荀��比作張良,把自己比作劉邦。
有瞭荀��坐鎮軍中,曹操打起仗來更是得心應手,荀��早就為曹操製定瞭統一北方的戰略大方針,曹操就跟著這個計劃執行,順利拿下瞭兗州、徐州、定陶等地,此舉直接奠定瞭曹操未來的基石。
隨著曹操大敗黃巾軍之後,漢獻帝就打算從長安返迴洛陽,作為以匡扶漢室江山為己任的荀��自然建議曹操迎迴皇上,但是曹軍內部發生瞭爭執。
有的人認為這個時候要是接迴漢獻帝的話,皇上身邊的人會形成威脅,曹操自己也舉棋不定,荀��便勸說曹操,
如今皇上依然是天下人承認的,如果能迎迴他,自然可以穩固自己的身份地位。
於是曹操聽瞭荀��的話,將漢獻帝迎瞭迴來,此舉直接導緻瞭曹操往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獲取瞭巨大的戰略優勢,荀��可謂是功不可沒。
隨著曹操的勢力一天天大增,荀��也預感到漢室江山能夠匡扶,於是更加賣力,但是他卻沒有察覺到曹操擁兵自重,早就不把漢室放在眼裏瞭。
兩人交惡
建安九年的時候,曹操拿下瞭冀州,此時的他相當於已經達到瞭人生巔峰,荀��的地位自然也隨著曹操水漲船高,曹操賜給他非常多的財寶,但是荀��分文未取,將這些東西都分給瞭下麵的人。
其實這個時候的荀��依然是對漢室非常忠誠的,但是曹操的野心讓他不安,荀��也因此不慕名利、
直到劉錶身死,曹操占領瞭荊州之後,自立為王的想法就不言自明瞭,但是荀��依然對曹操抱有幻想,一直在身邊兢兢業業。
建安十七年,劉備入川,曹操準備自立為王,漢獻帝也不敢說什麼,但是唯有荀��強烈反對,他的擔憂終於發生瞭,那就是曹操將來一定會將漢室江山改為姓曹。
荀��甚至公開發錶自己的建議,他說曹操應該以匡扶漢室江山為己任,要對漢獻帝忠誠,封王這種事情不是臣子應該做的。
荀��此舉讓曹操非常不滿,
兩人因此交惡,雖然錶麵上一切如常,但是兩人的心中已經有瞭隔閡。
關於荀��的死,史書上記載的是這樣的,說曹操南下攻打孫權,讓荀��去勞軍,但是在軍中的時候,荀��突然之間生病瞭,隨後不久就病死。
這段記載非常蹊蹺,因為荀��常年跟著曹操南徵北戰,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根本扛不住,就算有一些傷病,也可以控製,萬萬不會因為突然染病就暴斃而亡。
我們在《魏氏春鞦》中找到瞭荀��的真正死因,說荀��當時確實是在軍中,有一天曹操送來一個食盒,荀��想應該是丞相犒勞自己的,結果打開一看,盒子裏空空如也,荀��對曹操和其瞭解,便自盡瞭。
為什麼看到空食盒就要自盡呢?這都是因為荀��一直反對曹操稱王,但是曹操之所以稱王不敢稱帝,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是稱王的話,自己的兒子曹丕將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稱帝,他為的是自己的後代當皇帝。
荀��一心為漢傢王朝,曹操則一心想自己,所以見到空盒子之後,荀��明白瞭曹操的心思,他是在讓自己不要擋路啊,所以荀��思索瞭一下就自盡瞭。
三大後果
有人會問,要是荀��不自盡不就行瞭,按照現在的話說,荀��這樣的高級人纔,隨便找個主子都能建功立業啊。
是,荀��當然可以另投他人,可這與他的忠誠觀念不符,他隻有自盡纔能彰顯齣自己的氣魄。荀��不自盡,漢獻帝會左右兩難。曹操的野心已經人盡皆知,漢獻帝也不敢多說什麼,
朝中唯有荀��敢反對,這就把漢獻帝弄來尷尬瞭。
因為漢獻帝隻想保命,並不想得罪曹操,要是身邊人都贊同曹操稱王,曹操就不會遷怒皇帝,但是荀��卻反對,漢獻帝為瞭自己反而會對這個忠臣下手。
因此第一個後果,荀��不自盡還是落不到好下場。
第二點,死傷人數眾多。荀��可不是個簡單的謀士,曹操帳下的人纔幾乎全是荀��舉薦的,比如郭嘉、陳群、戲誌纔等人,所以曹操的謀士團隊其實就是荀��的勢力。
要是荀��不自盡,自己的追隨者們就會受到牽連,到時候以曹操的個性,這些友人估計都沒有好下場。
第三點,還是上麵說的,荀��的忠誠不會讓他另尋他人,要是他真的和曹操撕破臉,曹操估計會誅他九族,既然怎麼都是個死,還不如自盡,這樣可以讓傢人善終。
這就是荀��果斷自盡的原因,後來曹丕稱帝之後,追封荀��為太尉,也善待瞭他的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