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7:35:06 PM
摘要: “不繁,即非凡”既是飛凡R7的設計理念,也是它呈現齣的結果。但要實現“不繁”,背後付齣的是“非凡”的努力,更是“非凡”的共創模式
文|郭宇
編輯|趙成
飛凡汽車是誰?脫胎於上汽集團,2021年11月以獨立公司的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注冊資本70億元人民幣,其中上汽齣資66.5億元,員工持股平台齣資3.5億元。
飛凡R7是飛凡汽車開啓獨立運營後的首款旗艦車型。自2021年11月正式發布以來,已經在2022年2月開啓預售,3月實現PPV預製量産車下綫。如今,智能座艙細節的公布讓飛凡R7進一步露齣瞭真容。從亮相到公布內飾,飛凡隻用瞭六個月,從側麵體現齣飛凡汽車輕資産運營模式的優勢。
▲ 企業供圖
既要有科技感,又要體現審美品味的SUV應該是什麼樣的?飛凡R7給齣瞭自己的答案。
5月7日,飛凡汽車首次劇透其旗艦車型飛凡R7的座艙細節。將視覺、聽覺、觸覺融閤的Trinity多維感官交互智艙體現瞭科技感,審美品味則由飛凡R7的首席設計師Martin Kropp來把關。Martin Kropp曾任大眾首席設計師,他設計的大眾CC榮獲德國工業設計大奬最佳設計品質奬、 IF 産品設計奬等國際設計大奬。如今他來到飛凡,賦予瞭飛凡R7“不繁,即非凡”的簡約設計理念。
“不繁,即非凡”的設計理念,體現在飛凡R7內外飾的細節中。
僅僅是車內的一塊屏幕,就能解讀齣很多細節。單個一塊中控大屏正在成為過去式,將儀錶盤,中控屏、副駕屏整閤在一起的三聯屏成為最新趨勢和車企賣點。飛凡R7也抓住瞭最新趨勢,推齣瞭43英寸寬幅真彩三聯屏。不同的是R7采用一體式玻璃封裝工藝,視覺統一,整體感強。此外,飛凡R7 10.25英寸儀錶屏與12.3英寸副駕屏與2021款iPad Pro和MacBook係屬同款,具有高分辨率,在不同的光照下能自動調節屏幕亮度。
不同於常見的SUV方正造型,飛凡R7采用流綫溜背,下壓車頭與後拽尾部造型,提升瞭其空氣動力學錶現。不僅如此,為瞭獲得理想的風阻係數,設計團隊還推齣瞭低風阻輪轂、隱藏式門把手、及豪車同款的無框車門等。
“不繁,即非凡”既是飛凡R7的設計理念,也是它呈現齣的結果。但要實現“不繁”,背後付齣的是“非凡”的努力,更是“非凡”的共創模式。
“不繁”背後,“非凡”的共創模式
“自成立以來,飛凡汽車便將共創理念貫徹到從産品定義、服務設計到生態布局的每一個環節。”飛凡汽車 CEO吳冰說道。
共創理念的形成,源自飛凡汽車的用戶思維。飛凡汽車將自己定位為一傢“用戶導嚮的數據驅動型汽車科技公司”。以用戶為中心的說法,不少車企都提到過。但說是一方麵,還是要看具體怎麼實踐。飛凡汽車選擇充分利用上汽集團強大的産業鏈資源,通過深度共創的模式,成立共創中心。
3月10日,飛凡汽車與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共成立瞭飛凡設計共創中心,整閤瞭上汽設計中心及全球設計資源。目前專屬團隊規模在60人左右,職能涵蓋前瞻設計、數字、油泥模型、色彩、HMI、用戶調研等模塊。團隊設計齣的作品已先後榮獲德國紅點奬、IF 設計奬、日本 GMARK 設計奬等三十多項世界級工業設計大奬。
人纔到位後,如何充分利用便是接下來的問題。“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在飛凡設計共創中心,當車型項目啓動後,來自上海及全球的設計師們會從品牌理念,前瞻設計研究,到造型設計語言等方麵,充分與飛凡汽車相關團隊進行溝通,以更好的設計凝聚共識。此外,配閤産品設計周期,由品牌專傢,技術專傢,設計專傢等組成的頭腦風暴團隊也會定期齊聚飛凡設計共創中心,以設計服務於用戶體驗為前提,經過充分的溝通討論,凝聚共識,不斷打磨産品。
既然是用戶思維,和用戶的溝通也不能落下。飛凡設計共創中心定期會麵嚮外部媒體、車主、潛在用戶組織共創活動,發現用戶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3月10日當天成立的還有飛凡智駕共創中心,後續還將成立智艙、三電共創中心,這有助於推動飛凡汽車“極智驅動戰略”的進一步落地。“極智驅動戰略”是指智艙、智駕、三電,三者驅動飛凡汽車實現“高端純電智能移動空間”的願景。同時,在共創理念的加持下,為用戶提供智慧齣行的個性化服務和更好的體驗。
吳冰錶示:“飛凡汽車不僅堅持與用戶共創,更堅定地與産業鏈上下遊的內外部生態夥伴共創。與上汽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共建共創中心,不僅是飛凡汽車輕資産獨立運營模式戰略落地的體現,更是我們依托上汽集團優質資源,集成最新自有技術,快速搶占智能電動汽車核心技術製高點的有力探索。”
共創模式如何帶來“非凡”
要實現“不繁,即非凡”的設計理念,勢必麵臨功能與設計美觀如何平衡的問題。共創模式的好處是,設計師和工程團隊的溝通更頻繁,共識下更易解決問題,也更容易創新地解決問題。
智能駕駛正在成為一輛智能汽車的標配,而實現智能駕駛的硬件之一――激光雷達也被更多的汽車安裝在車身上。正是這樣一個常見的硬件,飛凡汽車在開發設計時卻遇到瞭問題。飛凡汽車方麵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在開發過程中,因激光雷達樣式無法改變,需造型設計主動匹配,盡可能減小雷達在車頂的突兀感。同時,還要考慮激光雷達係統發熱及噪音帶來的冷卻、密封和降噪問題。最後,設計團隊和工程師共同設計齣獨特的自然過風結構,同時解決瞭兩方麵問題。
▲ 企業供圖
為瞭追求SUV的運動性能,獲得理想的風阻係數,設計團隊在輪轂、門把手和車門處都進行瞭改進,同時兼顧瞭極簡的設計理念。
一般來說,汽車整體綫條越流暢、越平滑,車身附件越小巧即能有效降低風阻。基於此,飛凡汽車設計團隊采用原是為敞篷跑車配備,對製造技術的要求極高的無框車門,搭配隱藏式門把手,提升瞭飛凡R7的氣動性能。輪轂則使用拼接手法,碳縴維插件實現輕量化的同時,在扁平結構中營造豐富的視覺層次。
▲ 企業供圖
設計和工程團隊一起“死磕”的例子,在飛凡R7身上還能找到許多。
例如它的飛翼式貫穿DRL日行燈,簡約的造型對照明組件背後的模塊空間提齣瞭巨大挑戰。為同時滿足設計和功能需求,設計團隊使用最新的燈光係統,將遠近光照明集成在極小單元中,同時滿足空間、照明、散熱的三重需求。
當然,“不繁,即非凡”的設計理念並不是為瞭簡約而簡約,而是真正服務於用戶思維的初心。
▲ 企業供圖
作為一款中大型SUV,飛凡R7軸距長達2950mm,但飛凡汽車希望用戶對於R7寬敞的感受不僅是數字,還有能夠讓用戶感受到視野開闊的一體式天幕。設計團隊創新采用瞭雙層隔熱全景天幕,材質選用瞭鍍銀低輻射玻璃,在提升隔熱效果的同時能有效隔絕99.9%的紫外綫。
對駕駛者來說,一個好的抬頭顯示(HUD)能讓駕駛輕鬆很多。飛凡R7上搭載瞭全球首發量産華為視覺增強AR-HUD平視係統。13°*5°的超大視場角以及1920*730高分辨率,可實現車道級實景導航、實時ADAS等信息的顯示。
▲ 企業供圖
視覺之外,觸覺上的用戶思維也有所體現。比如飛凡R7的內飾材質實現超90%軟包覆蓋。前排座椅配備通風按摩,提升瞭座椅的舒適性。後排坐墊加長及前段抬高,為大腿提供更好的支撐。此外,飛凡R7是同級中較罕見同時配備無框車門及感應式電開門的車型。
▲ 企業供圖
飛凡R7智能座艙的亮相,是檢驗飛凡汽車共創模式的第一步,從一定程度上已經體現瞭背後共創模式所帶來的優勢。接下來,還有智駕、三電的共創成果相繼亮相,值得期待。
按照計劃,飛凡R7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交付。無論是質量還是銷量,飛凡R7的共創模式都在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