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8:10:44 AM
2020年3月,當時22歲的小陳(化名)總覺得肚子脹脹的,1個月都不見好。
實在太難受瞭,他去醫院做瞭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旁邊有占位(通俗說就是“多齣來的東西”)。
醫生推薦他去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就診。一查卻發現,腹脹的問題竟然是“蛋蛋”惡變導緻的……
接診的是泌尿外科劉卓煒教授,他安排小陳做瞭一係列必要的檢查,最終發現,小陳右側下降的隱睾發生惡變,雙肺部也有多發結節,可能是癌細胞發生瞭轉移。
(來源:醫院供圖)
為什麼會這樣?
事情要從14年前說起……
齣生時,小陳隻有左側的一個“蛋蛋”,另外一側的陰囊空空如也。
這個病,叫隱睾。
科普時間
正常男性的陰囊裏,有2個睾丸。
一般來說,在男寶寶齣生前,睾丸就會下降到陰囊。齣生後,睾丸就已經在陰囊裏麵瞭。
但有時候,由於種種因素,寶寶的睾丸可能沒有下降到陰囊,而是停留在下降途中,就導緻瞭隱睾(也叫睾丸下降不全)。
(騰訊醫典自製)
沒有到達目的地的“蛋蛋”,有一些還有活力,而也有一些可能會萎縮或失活。隱睾還常伴生育功能缺陷[1]。
8歲那年,傢人帶小陳做瞭 右側睾丸下降固定術 ,幫助蛋蛋歸位。而這次癌變的睾丸,正是當時動過手術的那個。
原因是手術做得有點晚瞭。
寶寶齣生後,遲到的睾丸是有可能自行下降的,一般是在齣生後的6個月內。通常,睾丸離陰囊越遠,自行到達正常位置的可能性越小。
6個月後,蛋蛋自行歸位的可能性越來越小,1歲後就不太可能自行下降瞭[2]。
無法歸位的蛋蛋,有可能癌變!
睾丸如果停留在腹腔裏麵,容易發生惡性腫瘤,還會影響睾丸的生精能力,影響以後的生育。
研究顯示,在所有睾丸腫瘤中,約10%來自隱睾。
有隱睾的男性患上睾丸腫瘤的風險,是健康男性的2~8倍[3-5]。
隱睾的決定性治療,須在齣生後的6~12個月內完成 [6] 。 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也就是睾丸下降固定術。
如果在齣生後6個月內做隱睾的下降術,睾丸惡變的幾率可降到最低。
如果在2歲之內做手術,也能一定程度降低睾丸惡變的風險。
如果超過2歲還沒做手術,那睾丸惡變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高[3]。
小陳直到8歲纔做手術,著實是有點晚瞭。
有救!
結婚生娃也沒問題!
醫生仔細檢查發現,小陳的睾丸癌已經到瞭臨床Ⅲ期。但幸運的是,睾丸癌是一種對化療比較敏感的腫瘤,他還有治愈的希望[7]。
2020年7月27日,小陳接受瞭微創手術。切口很小,手術後恢復也很順利。
隨後,他又接受瞭4個療程的化療,療效非常不錯,肺裏的轉移竈基本消失瞭。
(小陳接受微創手術的現場照片。來源:醫院供圖)
2021年9月,小陳復查腫瘤標誌物和CT都無異常,腫瘤控製很好。
更讓人開心的是,雖然做過化療,而且隻剩下一個蛋蛋,但小陳的雄激素水平也正常。
目前,小陳的性生活正常,也有瞭結婚的計劃。
科普時間
隱睾,是常見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之一,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可怕的是,隱睾已成為睾丸惡性腫瘤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幾年的發病趨勢上升。
隱睾,離我們並不遠。
足月男嬰在1歲時,隱睾的發病率為1%~4.6%。
早産兒的隱睾發生率明顯增加。齣生時體重小於1500剋的極低齣生體重兒,隱睾發生率高達60%~70%[8]。
提醒各位新手爸媽,如果發現男寶寶的一側陰囊空空的,韆萬記得谘詢醫生,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哦!
說真的,男生的蛋蛋真的很脆弱。還有一種外傷,也會讓男人受傷。
戳視頻瞭解一下吧
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有娃的小夥伴
興許就能挽救一顆無辜的蛋蛋
通訊員:趙現廷、陳�]、文朝陽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黨辦宣傳科
審稿專傢:
劉卓煒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李嚮東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B S R Allin,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mparing outcomes following orchidopexy for cryptorchidism before or after 1 year of age. BJS Open. 2018 Feb 5;2(1):1-12.
[2]黃健,等. 陰囊陰莖良性疾病診斷治療指南. 中國泌尿外科和男性疾病診斷治療指南. 科學齣版社,2019:726.
[3] Wood HM, et al. Cryptorchidism and testicular cancer: separating fact from fiction. J Urol, 2009, 181(2): 452-462.
[4]Cook MB,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erinatal variables in relation to the risk of testicular cancer-experiences of the son. Int J Epdemiol, 2010, 39(6):1605-1618.
[5]Trabert B, et al.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 Int J Caner, 2013, 133(8):1900-1904.
[6]Kolon TF, et 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ryptorchidism: AUA guideline. J Urol, 2014, 192(2):377-345.
[7]Zachary L S, et al. Testicular Cancer: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ed Clin North Am. 2018 Mar;102(2):251-264.
[8]Sijestermans K, et al. The frequency of undescended testis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a review. Int J Androl, 2008, 31(1):1-11.
編輯:張傑、張利、張亮
校對:武宜和 | 排版:李永敏
運營:韓寜寜 | 統籌: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