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6:48:21 PM
最近,大傢都在關注這兩件大事:打仗瞭!開會瞭!
再不然就是綠得讓人發慌的大A股。
而樓市,好像沒有大消息?
No!
錶麵看似平靜的樓市,已經悄悄醞釀瞭幾個重要事件!
有哪幾件大事?一起來扒一扒:
1.央行上交結存利潤1萬億
沒錯!央行把賺到的錢,上交給瞭國傢中央財政。
而且,一齣手就是1萬億!
這筆巨款是央行自2020年以來的“外匯儲備運營收益”。
所謂的“外匯儲備運營收益”,簡單理解就是,央行以手上原先有的3.2萬億的美元外匯儲備作為本金,通過放貸等一係列運作,賺來的額外收益。
那麼,這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嗎?
是明確的利好!
上交給財政部的1萬億,被劃撥使用後,可以流通到社會中,産生巨大的貨幣衍生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錢生錢”效果。
以當前7.34的貨幣乘數來看,這筆錢理論上可以産生7.34萬億的廣義貨幣M2。
也就是說,一旦被劃撥使用,一段時間後社會上就會多齣7.34萬億的現金。
這樣的利好力度,相當於一次50個基點的全麵降準。
貨幣的水龍頭又被擰開瞭一些。
又是一陣嘩啦啦的大水,你覺得會流到哪裏呢?
2.關於房地産,兩會報告有重磅錶態。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産的描述大概200餘字。
字數不多,但卻落地有聲:
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閤理住房需求,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 , 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除瞭萬年不變的“房住不炒”和“三穩”之外,最值得拎齣來單獨說一說的,是這樣兩個方麵:
一是再提“因城施策”,二是未提“房地産稅”。
其實,迴溯過去我們可以發現,在2016-2018、2020年都提到過“因城施策”,後麵的樓市大漲幅,大傢都心知肚明。
如今又一次重提,上頭的意圖也非常明顯:
――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 各地的政策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 ,先想辦法激活市場再說。
另外,此次報告中就乾脆沒有提“房地産稅”這個詞匯。
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房地産稅就是一柄懸在市場腦門上的劍。
――害怕它懸而未落,又害怕它突然落下!
特彆是去年,房地産稅試點的風颳得非常猛,而市場冷冰冰的錶現已經說明瞭一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乾脆沒提這迴事,這麼一分析,暫緩試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傢最高規格的大會已經定調,接下來必定會有更多的政策跟上,而市場走嚮,也會更加樂觀。
需要買房的各位老鐵們,可以多去售樓處轉一轉瞭。
3.市場的動作頻繁:
大水來瞭,大會又對房地産重新定調,各個城市又怎麼會沒有點反饋?
自開年起,已經有超過40餘個城市齣台瞭樓市刺激政策!
政策齣瞭,決心給瞭,市場的風嚮也終於開始變瞭。
這一階段的市場迴暖,已經明牌!
比如西安,高新區又現“萬人搖”紅盤,本周天地源・丹軒坊推齣361套房,卻有34502個傢庭登記;
比如成都,春節前就已經迴暖,當下成交量的迅速反彈,根據中介消息,二手房日均成交量都在700套左右;
再比如上海,2月份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7347套,同比增長30%,二手房成交量位於過去五年同期的第二高位;
還有北京、廣州、杭州等一大批城市也即將齣現小陽春行情,讓我們拭目以待。
就像以上這些城市,全國有不少地方要麼是已經迴暖,要麼是正在齣現迴暖的跡象。
換言之,不少城市已經齣現瞭不錯的買入窗口期。
上麵說瞭,無論是央行上交的1萬億、兩會的重磅定調還是各個城市的花式刺激手段,這些都是宏觀的政策和市場現象。
而我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現象背後的趨勢。
當下的房地産,已經齣現兩大明顯趨勢:
1.2022年注定是全麵企穩,局部上漲的一年。
從去年的嚴厲調控,到當下的鬆動,政策風嚮已經完全變瞭。
可以肯定的是,樓市的全麵企穩,是眾望所歸。
但同時,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當下的樓市,幾乎不可能、政策也不會允許再齣現上一波那麼凶猛的漲幅。
但這不意味著,房價就此止住,市場會就此橫盤,相反,局部區域的平穩上漲纔是未來的趨勢。
接下來,那些價值城市,準備好接受慢牛行情吧!
2.2022年,想在樓市中賺錢,難度已經升級。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行情已經發生巨變;
其次,買房賺錢的邏輯也在升級;
最後,有潛力的城市更加難以辨認。
先看第一點:行情已經發生巨變。
眼下的市場,不再是一二三四綫城市普漲,全國一盤棋的階段;
也不是強市和中小型城市單點開花的狀態, 而是以城市群紮堆的簇狀上漲行情。
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行情?
一方麵,城鎮化率已經全麵超過65%,距離發達國傢80%的標準越來越近,城鎮化紅利正在消散;
另一方麵,全國的淨新增人口也在逐年減少,吃人口紅利的時代也在過去。
這意味著,拐點已經來到,城市間 拼發展增速和搶人口存量的時代來瞭!
未來的樓市行情,隻會屬於那些 在強都市圈和城市群中的城市!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一綫、強二綫以及少部分環一綫城市纔是未來一二十年樓市最有潛力的地方。
再來看第二點:買房賺錢的邏輯也在升級。
迴望過去,在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和棚改等一陣陣大火的猛燒之下,房價蒸汽一樣蹭蹭往上冒。
我們不難發現,過去一二十年,隻要買瞭房的,或多或少都賺瞭一筆。
但是現在,情況變瞭,隨隨便便買套房就能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瞭。
未來,想在樓市中賺錢靠的是認知和技巧。
大鬍子李老師在直播中多次說過,現在想要通過買房賺錢,必須懂得“房産價值三角論”:
一是有上車資金;
二是具備買入資格;
三是選對有價值的城市。
大傢基本都知道,一二綫城市人口多,經濟強,未來的房子也更有價值。
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在一二綫城市, 買不起 和 買不到 纔是兩大最紮心的難題。
分彆對應著價值三角論中的 資金不足 和 沒有資格。
唉!求而不得是多麼大的悲哀呀!
但是――
我要告訴你,買房這門必修課, 大部分人必須要學會的就是取捨:
想在一二綫城市買房,但是資金或資格的門檻你無法滿足,那麼,換個角度: 都市圈內有價值的環一綫城市就是更加閤適的選擇!
這些城市,背靠一綫城市,既能承接一綫城市的人口和産業,也能享受都市圈發展的紅利。
搞明白這個,再來看第三點: 有潛力的城市更加難辨認,特彆是環一綫城市。
如果說資金和資格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硬性門檻,那麼,價值就是最難判斷的一個因素。
中國那麼多都市圈和城市群,這當中又有一大堆環一綫城市,到底哪些纔是有潛力、值得買入的城市?
請記住以下這些特點:
1.自身人口和經濟實力紮實;
2.有重磅政策加持
3.房價先前齣現瞭迴調
綜閤以上這些特點,我們在中國最有價值的財富高地,粵港澳大灣區找到瞭這樣一個全方位符閤要求的海濱城市:珠海!
珠海位於大灣區核心位置,毗鄰深圳,背靠澳門,還有橫琴自貿區和深珠通道這樣的重磅政策加持。
最重要的是,當下的珠海,經過上一輪調控,部分不錯的項目已經齣現價格優惠。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通過我們最近的市場調研發現,當下的珠海一些項目開始陸續收迴摺扣,這意味著,低價買入的窗口期正在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