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4:47:33 PM
我住39樓,住瞭16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不平、不便中度過的,現在房子對外齣售,2年瞭無人問津。
作為過來人,我很願意把經曆分享齣來,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沒在高樓住過的人,往往會對高樓的生活進行臆測,看到的通常全是它的優點,這是很多買高樓人的共性
小時候我住2樓,是個低配老小區,傢裏幾乎一年都頭都見不到陽光,蚊子、蟑螂更是少不瞭,而且陽台上常有樓上扔的舊內衣、白紙巾、塑料皮等垃圾。我記得每次陽台有情況就是我媽上樓找人理論之時。
最讓我感覺不好的是隱私性太差。我傢離地麵隻有2米多高,彆人在外麵站得高點就能看到我傢裏,弄得我們在傢想做點什麼必須得將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就不想被人看見。
成年後我一心想著隻有住得很高纔能逃脫幼時低層的環境,而且老婆也喜歡清靜,所以我在30歲掙到第一個30萬時就立馬入手瞭一處高樓,頂樓是40樓買不起,就選瞭39樓。
剛住進高樓,的確很爽很刺激
拿到房子後,我和老婆迫不及待地住瞭進去。在進門那一刻,屋裏明亮的光綫和徐徐吹來的風讓我們心情大好,老婆更是激動地抱住瞭我說終於有瞭一個溫馨喜歡的傢。
剛住進高樓,感覺到處都很新奇刺激,先來說說視覺上的感受:
晴天時:
萬物仿佛都在自己的腳下,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各種景象在明媚陽光和碧藍天空映襯下顯得格外生動美妙,極像一副“韆裏江山圖”。
那段時間,我和老婆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下班後依偎在陽台上看窗外的風景,晚風吹麵,晚霞生輝,可以讓一天的疲乏瞬間消失。
雷雨天時:
在高樓感受外麵雷雨交加時的心情和在低層完全不一樣,因為雷聲、閃電仿佛離自己很近似的,讓人頭皮發麻。
我和老婆不止一次在睡夢中被雷聲驚醒,剛開始老婆還有點怕,後來慢慢也就適應瞭。
大風天時:
每到大風時節,老婆就會和她閨蜜們到一樓暫避,因為在高樓感受大風真的比較“刺激”。
一陣又一陣的風呼嘯而過、樓房在大風中不停晃、窗外灰塵彌漫,真是一番彆樣景象。
大霧天時:
一旦外麵起霧,我就會喊老婆一同欣賞,濃濃的霧遮擋瞭眼前一切視綫,真是“雲深不知處”。
最好看的還是遠處大樓被“雲海”環繞,隻露齣最上麵幾層,完全看不齣這些樓下麵是什麼樣子,如同仙境。
除瞭視覺衝擊外,高樓相比低層還具有一些明顯的優勢
1.私密性非常好,生活很放鬆很安心
高樓四周空曠,完全不用擔心外界的視綫,自己就像處在一個無比安全的世界裏。
隻要沒事我和老婆更喜歡待在傢裏做喜歡的事,因為在很私密的境況下人更容易放下壓力、陶冶情操、盡情玩樂。
2.視野開闊,可以放空心情
高樓的視野要比低層開闊的多,尤其是天氣好時可以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每次心情不好時,隻要在高樓看看遠方,心思很快就會被放空,心情也會跟著開朗起來。
3.采光通風數一數二,讓人很舒適
高樓周圍沒有遮擋,光綫和空氣流動俱佳,傢裏通風和乾爽能力很不錯。
大熱天裏開著窗戶,風會吹得人心清氣爽,而在寒冷的鼕天,泡杯茶,坐在陽台暖和和的陽光下,和傢人說說話,那是一種無比美妙的享受。
說完瞭高樓優點,該說說弊端瞭。在住瞭1年多後,我發現瞭高樓的很多弊端,而且越往後,弊端影響生活越明顯
弊端1:上下樓不方便
我那樓每層6戶,配瞭2部電梯。剛開始上下樓還好,後來隨著小區入住率攀升,電梯根本不夠用,尤其是在齣行高峰期。
我常常遇到趕時間上班卻等不到電梯、電梯來瞭卻擠不進去的情況,而且因為電梯擁擠,人與人經常發生口角。
有時甚至下去拿個快遞、倒下垃圾都懶得動,就怕上下樓時間太長太擁擠。
更嚴重的是,一旦電梯停電或有故障停運,那就是我和老婆的噩夢。
每次老婆爬個幾層樓梯就沒力氣瞭,都是我一路連背帶拉她纔迴到傢,可就算這樣她的脾氣還是變得很大。
弊端2:高樓的噪音有時很大,讓人無法靜心
以前我以為高樓很安靜,而事實是高樓周圍沒有緩衝,地麵的汽車轟鳴聲、廣場舞樂聲、作業敲打聲會暢通無阻地傳到傢裏。
外麵一有聲音響起,女兒總是看看這望望那,學習一點都不專心,總是走神。
弊端3:傢裏幾天不打掃就有灰
空氣再清新也有塵埃,高樓大風很容易會將窗戶、桌子、地闆等地方吹髒,不僅清潔費事,病菌更是少不瞭。
有一次我和老婆外齣旅遊好幾天纔迴來,看到傢裏到處都很髒,老婆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弊端4:自來水和燃氣經常不齣力
高樓的水和氣通常是從下往上供,如果沿途住戶使用過多,那到高處就沒多少瞭。
記得我傢的水總是細水長流,做飯時火苗也不壯,有時老婆做個飯、洗個澡都很生氣。
弊端5:高樓住戶下樓少容易産生問題
高樓住戶上下樓麻煩無疑會增加宅在傢中的時間,我發現很多高樓住戶都是這樣,我和老婆也是如此。
平時我們和物業打交道很少,樓下的花草更是不熟悉,而物業費、公攤費每年六韆照樣得交,有時我很不解交這麼多錢起到瞭什麼作用,而老婆乾脆是不想交。
另外,一些腿腳不便的人更是不會常下高樓,加上可能的孤獨、壓抑、擔憂逃生等情緒滋生,時間久瞭會不會産生心理問題還真不好說。
弊端6:高樓年久瞭,不踏實感增加
剛住進高樓時感覺沒什麼,但時間久瞭,隨著高樓牆體開裂以及安全設施、電氣絕緣、消防通道老化的風險增加,維修又麻煩,總讓我和老婆覺得不踏實。
除瞭生活問題外,高樓住宅的三個潛在風險也是它不再吃香的重要因素
一、高層不容易逃生
高樓一旦發生火災,電梯往往會停電,走樓梯逃生時間又長,要是傢裏有老有小更是難上加難。
另外,目前消防雲梯最高有101米,而像我傢130米高很難夠得到,而且雲梯在短時間內救那麼多人也是很難的。
二、高樓公攤麵積多
比如在買房時被告知得房率有85%,可拿房後因為邊邊角角往往實際沒有這麼多。
在高樓這種情況可能更明顯,因為高樓的消防走廊要占去很大一部分,其次還有大的強弱電井、多部電梯井等。
我傢建築麵積是89平,而室內隻有71平,得房率竟隻有80%,每次我一想起30多萬花在公攤上心裏就很不舒服。
三、年久的高樓性價比往往缺乏吸引力
買房時動輒幾百萬扔在裏麵,住得好不好暫且不說,要是幾年後賣掉虧瞭那就不好瞭。
十幾年的高樓,電梯故障頻發在所難免,這對高度依賴電梯的高樓住戶來說是無法接受的,而且這對高樓轉手也會有不利影響。
此外老的高樓也存在樣觀陳舊、搬傢不便等老大難的問題,加上 “高樓會變成貧民窟”等觀念流行,直接讓高樓的吸引力下降不少。
高樓因私密好、風景優等特點一度很受人追捧,但高樓的各種弊端在人入住後還是逐步顯露瞭齣來,所以高樓的吃香程度也在隨之下降。
在高樓生活瞭10多年,當初我們對高樓的激情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隻有不便和不滿,老婆更是抱怨和責怪我當初為什麼要買高樓。
我本想換房,可高樓行情不好所以一直沒考慮,老婆見我無動於衷心情變得更差,經常找我彆扭,跟我鬧,還說不換房就離婚,不得已我隻好賣房。
但高樓太不好賣瞭,我把房子掛在中介2年都無人問津,好不容易有人上門可在看過房子後直接搖搖頭走瞭。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搬進低層?
我認識的不少人現在都選擇住在低層,一是因為不適應高樓的弊端,另外低層自身的優勢現在很受人青睞。
1.相比高樓,低層最大的好處就是安心自在,齣行和逃生容易,沒有恐高的問題,其次低層接地氣,物業服務感受度好,受天氣的影響也比高樓小。
2. 現在最新的樓宇設計一般都會考慮低層的采光、通風和私密性等問題,雖然比高樓有不足,但也不會差。
3.因建造成本,低層價格通常比高樓要便宜,公攤麵積也少一些,更重要的是低層對電梯依賴度低,多年後轉手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低層性價比不錯。
一些看法和建議
樓層選擇很重要,既要自己喜歡,也要住得安全舒服,建議從房子的舒適性、安全性和性價比這三方麵多瞭解,然後結閤自己的喜好綜閤做決定。
1.如果喜歡高樓,建議選擇電梯數多的,盡量化解日後電梯老化的麻煩。
2.傢裏有老人和恐高的人不建議買太高,因為齣行、逃生、心理都是問題。
3.隻要想辦法,低層同樣能將蚊蟲絕跡,讓傢中乾爽,事在人為。
4.如果在高樓生活越來越不適應,那考慮轉手是個好方案,因為越往後價值可能越縮水。
寫在最後
有些人就是中意高樓的私密和風景,而有些人隻看重低層的方便和安心,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能人雲亦雲,歸根結底還是要看自己的情況。
任何事都有利有弊,還是要自己做齣正確的判斷和取捨,如果沒好好考慮就衝動做決定,那最後吃虧後悔的可能隻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