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7:35:52 AM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重慶地委領導的 濾順起義 (下)
鬍平原
黨領導濾順起義的經過
黨領導的濾順起義曆時半年之久,經過瞭“打響濾州起義的第一槍”“奏響順慶起義的匯閤麯”“匯聚三路義軍的將士們”和“重整起義部隊的好形象”四個時期的麯摺鬥爭。
濾順起義形勢圖
第一,打響濾州起義的第一槍。
1926年12月1日,當四川省國民黨“一大”正在重慶召開之際,起義部隊首先在濾州打響瞭第一槍。
12月1日清晨,袁品文按照預定計劃,專程到李章甫官邸陪同他前往藍田壩,參加“軍士訓練學校”畢業典禮。這時李章甫還完全濛在鼓裏,仍神氣十足地催秘書謄寫“訓詞”,以備上台訓話。上午8點正,李章甫談笑風生,隨袁品文坐一葉扁舟橫渡長江,來到城裏藍田壩“天上宮”。這時軍士訓練學校校部彩旗招展,鼓角齊鳴,列隊歡迎李長官。
首先,袁品文即按預定計劃,將河中大小船隻調集南岸;接著,又派人以取“留聲機”為名,通知陳蘭亭:“李犛牛已帶來,事態進展順利。”待李章甫等人進入客廳後,袁品文立即命令連長嚴熙等人,將李章甫及隨行人員一齊繳械拿下,對城裏前來參加的“客人”也全部扣留;緊接著,袁品文集閤官兵,在國民革命軍旗幟下宣布濾州起義正式開始。
在進行簡短動員後,袁品文立即命令第二團(團長許劍霜,共産黨員)渡河攻占鍾山,並親自率第一團渡河,作為預備隊。同時,又命令新組建的獨立營嚮碗廠方嚮警戒,掩護藍田壩後方的群眾轉移。
第二團在渡河後,迅速到達鍾山。袁品文帶領的預備隊也迅速趕到龍透關高地。當時鍾山由賴心輝直屬的炮兵把守,在起義軍前後夾擊下,敵軍猝不及防,亂作一團,全部繳械投降。
在濾州城區,陳蘭亭部按起義計劃攻占通往小市的兩座城門,進行激烈的巷戰。頓時,全城槍聲四起,人馬喧囂。入夜時分,李章甫的第一團撤入城內防守,拼命進行頑抗,戰鬥十分緊張。袁品文聞訊後,立即派兩個營增援陳蘭亭部攻城。雙方仍然相持不下。這種膠著局麵,對起義部隊十分不利。正在此時,袁品文部參謀吳孝思挺身而齣,報名入城勸降守敵。直到拂曉,守敵在起義軍的感召和軍事壓力下,兩個團先後投降。起義軍勝利入城,迅速占領製高點和交通要道,繼續肅清負隅頑抗的殘敵。
濾州碗廠方嚮的敵人,在抵抗一夜後,也潰逃而去。李章甫參謀長黎劍候率6個連嚮東南方嚮逃跑,其餘全部放下武器。就在這時,袁品文、陳蘭亭當即發齣起義通電。
在濾州起義爆發的同時,城內的共産黨員也四處積極活動,以左派縣黨部的名義,組織市民支援起義部隊,並廣泛進行宣傳,到處張貼標語。到天亮時,全城貼滿瞭“反對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等標語。市民們齣來歡呼起義成功,歡呼起義軍,整個濾州城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1926年12月2日,起義軍全部占領濾州城。濾州起義計劃較為周密,主要是智取。雙方雖經過一番交戰,但傷亡都不大,據統計雙方共傷120人,死亡23人。
12月2日下午6點,濾州各團體召開歡迎袁品文、陳蘭亭的大會,並由袁品文、陳蘭亭代錶吳孝思參謀發錶演說。《國民公報》記者在目擊起義經過後發迴的報道中說:“袁、陳這次起義係奉國民政府的命令,李章甫未錶示加入國民革命軍工作,故暫將其扣留。”“袁、陳兩旅入城後,即會同布告,銜為國民革命軍第四、五路司令。”
起義軍布告的要點是:(1)農民要耕田就要擁護國民革命軍。(2)受軍閥摧殘的人快起來加入國民革命軍。(3)三民主義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推翻軍閥統治,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參加國民革命,在當時順應瞭曆史的潮流。濾州起義理所當然地得到當地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
12月7日上午9點,濾縣各機關團體120多個單位,在濾州小學操場壩熱烈慶祝起義勝利,歡呼推翻李章甫的殘暴統治。那天細雨霏霏,逆風獵獵,而濾州人民熱情高漲,到會者60000餘人,整個濾州歡天喜地。義軍在樹起國民革命旗幟後,初步改組瞭舊軍隊的製度,清除瞭不良投機分子,新任瞭第四路、第五路軍官。
濾州起義期間,地委童庸生形影不離密切注視著起義的動態。
第二,奏響順慶起義的會閤麯。
為助推濾州起義的聲勢,1926年12月3日,駐守順慶的義軍也奏響瞭順慶起義的會閤麯。重慶地委決定由劉伯承立即奔赴閤川,率領黃慕顔部起義,然後迅速轉兵支援順慶,並指揮整個起義部隊。而陳毅、童庸生則前往濾州,督促濾州起義軍北上會閤。
當劉伯承火速趕到閤川時,黃慕顔部已離開駐地。原來秦漢三、杜伯乾在起義後,急忙以明碼電報轉告閤川。大意是:“秦、杜部已提前起義,將何光烈趕走,望慕顔兄速到果城(順慶彆稱)會閤。”黃慕顔接電後,即在閤川舉義,並派人通報重慶。隨後按劉伯承總指揮設定的“疑兵陣”,僞稱返防成都,接替溫江防務,率部溯涪江而上,嚮西往大河壩前進。於是,劉伯承又星夜兼程,追上瞭在大河壩宿營的閤川起義軍。當夜,劉伯承、黃慕顔又就行軍路綫和部隊情況商議一番。
劉伯承任總指揮布告
次日清晨,劉伯承總指揮率領閤川起義軍兩韆多人,突然改變行軍方嚮,揮戈北指順慶。
順慶(南充)舊屬嘉陵道,是四川中部物産富庶的地區。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吳玉章就在這裏進行革命活動。1925年春,中央先後派吳季蟠和黃直峰(知風)到順慶,宣傳馬剋思主義,發展黨團組織。當時駐紮順慶的是何光烈的第五師。何光烈原是熊剋武的親屬,同吳玉章、劉伯承早年相識。何光烈在順慶駐防長達五年之久,平常總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當吳玉章再次到順慶,勸他歸順廣東政府時,何光烈錶示拒絕,仍堅持搞軍閥割據,與北洋政府沆瀣一氣。後來何光烈為排斥“進步係”的張錶方(張瀾),又抬起“革命”兩個字來做擋箭牌,錶示要聘請吳玉章到順慶辦“嘉陵高中”。可是,沒隔幾天又突然變卦,以“學校經費無著,本期不能開學”為由,藉故推脫。
吳玉章
1926年12月3日下午5點,秦漢三、杜伯乾分彆指揮起義軍第二、三路,嚮何光烈師部進攻,以猛烈的槍聲宣布舉行起義。何光烈的親信炮兵團長劉榮升、步兵團長嶽某奮起抵抗,雙方部隊在城內激烈交戰。隨後,炮兵和步兵團的進步士兵,被秦漢三、杜伯乾部的革命行動所感召,立即將劉、嶽二人扣押,投奔起義軍。何光烈見失去左膀右臂,攜帶傢眷、貼身警衛及少數部隊倉皇逃竄,並試圖放火阻止起義軍追擊。順慶城內四處起火,正南街、東大街、學院街、龍王廟等房屋被燒,火光衝天,徹夜不滅。
童庸生
12月4日清晨,起義軍全部控製瞭順慶城。在起義過程中,順慶共産黨組織以縣黨部名義,大力進行配閤,支持秦漢三、杜伯乾兩部的正義行動,並建立瞭順慶地方臨時權力機構。地點設在府衙門內,由縣長秦自然、黨代錶林瑞生、軍代錶薑可明、工人代錶屈艮洲、王義和、農民自衛軍代錶劉锡祚等人組成。
12月5日,順慶起義軍一麵進行追擊,殲滅逃竄敵軍,一麵搶占製高點,封鎖交通要道。
12月6日,秦漢三、杜伯乾兩旅齣示安民告示,順慶的局勢逐漸平穩。隨後秦漢三、杜伯乾宣布就任國民革命軍川軍第二、三路司令職務,並發錶《布告》《宣言》各一則,錶示革命軍的堅強決心。秦漢三、杜伯乾還慷慨激昂,率全體官兵宣誓。誓詞內容是:(1)以至誠接受總理遺囑,服從黨綱,遵守一、二次全國代錶大會宣言及決議案。(2)聯閤工農商學,使武力為人民所有。(3)服從國民政府中央黨部、四川省黨部,並誓以全力擁護之。(4)團結一緻,統一意誌。(5)認清敵人。(6)不擾民,不怕死,不貪財。
第三,匯聚三路義軍的將士們。
1926年12月9日,劉伯承率閤川起義軍到達順慶,三路起義軍匯聚到一起。劉伯承隨即召開緊急會議,詳細瞭解起義經過,審視整個局麵的變化及其影響,並對鞏固和發展起義勝利,處理各部隊關係,整肅內部紀律,布置防範措施,安置民眾生活等作瞭統一安排。
1926年12月10日,召開誓師大會。這天三支起義軍(6個團、兩個營)共7000多人,和當地民眾數韆人,在果山公園集會。會場兩側張貼反對帝國主義的大字標語:“英吉利、美利堅趕快縮頭!”“法蘭西、小日本各自滾蛋!”
在革命軍民的擁戴下,劉伯承正式就任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職,並發錶瞭振奮人心的演說。劉伯承號召各路起義隊伍團結一緻,堅持擁護和積極參加國民革命,堅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民眾謀利益。大會宣布黃慕顔、秦漢三、杜伯乾分彆就任國民革命軍四川第一、二、三路司令職。隨後,黃慕顔等聯閤嚮全國發齣通電。電文稱:“慕顔等許身黨國,義無反顧,惟所各部同處順慶,指揮調動諸多不便……。特聯銜接推舉中央黨部四川特派員劉伯承同誌為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黃幕顔同誌為副總指揮。兩同誌均久曆戎行,兼忠黨國,眾望所歸,當能俯就。”
濾順起義軍的行動,很快得到四川民眾同情和支持,在進步軍人中反響尤為強烈。他們深為川中革命舉動所振奮。
濾順起義為中國革命造就瞭大量的革命人纔。當時有一則電文稱贊:“革命潮流,沛然莫禦,反動勢力,日漸崩潰,諸同誌乘時崛起,鮮明旗幟,風聲所播,黨國增輝,念順慶為北道中樞,應在此地確立革命基礎,惟冀諸同誌,切實團結,應付環境,固守順防,勿稍讓步,使川中革命空氣,由此而日益擴張,黨之幸,國之福也,特電緻賀,並祝努力。”
1926年12月13、14日,敵軍攻擊十分激烈,炮聲隆隆,彈如雨下。敵軍以8個團的優勢兵力,從三路嚮起義軍進攻。第一路進攻駐小老君的杜伯乾部,第二路進攻江對岸的白塔寺秦漢三部,第三路在都蔚壩與黃慕顔部對抗。
12月15日,為集中兵力攻擊敵軍,劉伯承命令起義軍一路齣2個營,二、三路各齣3個營,共計8個營的兵力,由秦漢三任前敵指揮,嚮李傢鈺部發起猛烈進攻。因敵軍眾多,武器精良,起義軍多次進攻未能得手。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劉伯承親臨西山前綫督戰,鼓勵起義軍英勇殺敵,打退敵軍多次進攻。
12月16日上午9時,雙方在小老君進行激烈交火。下午,順慶起義軍一、二、三路全部嚮燈閤場方嚮轉移。燈閤場是順慶東北麵的一個鄉鎮,到黃昏時,燈閤場擠滿瞭撤退下來的部隊,就像兵山一座。副總指揮黃慕顔提前到達,接著,劉伯承總指揮,秦漢三、杜伯乾先後趕到。起義軍就地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今後決策。劉伯承提議:起義軍暫撤開江縣整頓。
開江是楊森屬轄王中澄、羅覲光部的防地,兩人與劉伯承有友誼,加上當時楊森麵臨睏境,又有硃德早在上層活動,必能容納起義軍。於是,劉伯承偕參謀徐孝安星夜前往交涉,隨後即嚮開江前進。
12月22日,劉伯承率領起義軍餘部2000多人,經連夜奔波,長途跋涉,由梁山的貓兒寨,經達縣的大樹壩、葫蘆潭前往開江。羅覲光當時傾嚮革命,對起義軍錶示友好。起義軍到達開江時,受到駐軍司令羅覲光的齣城歡迎。黃慕顔駐開江城外普安鄉街上,距縣城5裏,秦兩部駐城內西南二門附近一帶,隨即進行休整。劉伯承總指揮率部撤至開江後,與黃幕顔等人聯係打電報給武漢國民政府,陳述濾州、順慶暴動的起因和經過,以及起義軍移駐開江後,仍準備為民眾利益而興師的堅強決心。
12月29日,在共産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堅持下,武漢國民政府臨時聯席會議,為保護濾順起義軍免遭反動軍閥的繼續摧殘,特以中央黨部名義,派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秘書吳玉章入川調解,並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委員臨時會議名義於當日發齣“艷電”,明確肯定起義軍“揭齣革命旗幟”“成績頗佳”,責令劉湘等反動軍閥“立即停止軍事行動”。對劉湘等人來說,這份“艷電”無異於隔靴搔癢,但卻錶明瞭武漢政府的態度。隨後,順慶起義軍在強大敵軍反復的圍剿下遭到失敗,被迫放棄果城,嚮川東轉移。然而,起義軍在四川所造成的重大影響,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聲名遠播。
第四,重整起義部隊的好形象。
1927年1月下旬,劉伯承奉黨的命令,到濾州重整起義部隊的形象。原來起義軍內部存在的問題,使濾州局勢更加不穩定,呈現齣紊亂狀態,順慶方麵也失去瞭寶貴的援助。順慶失敗後,又反過來使濾州變得獨木難支。這些連鎖反應,使整個起義部隊遭受嚴重挫摺,濾州起義麵臨嚴峻考驗。劉伯承到濾州後,采取瞭果斷措施,為改造舊軍隊作齣瞭努力。
1927年1月24日,濾州城到處張貼著劉伯承頒發的《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布告》,劉伯承要求義軍按布告行事。接著,建立義軍總指揮部,濾州全部軍、政、財各務,由總指揮部集中統一指揮。
注意自身形象。劉伯承處處以自己竭誠革命、刻苦工作的精神和模範行動感化官兵。他身穿樸素的青卡嘰製服,拄著木手杖(因腿部受過重傷),到各處察看,瞭解情況。既不騎馬、坐轎,也不帶衛兵。他平易近人,對老百姓和士兵和藹可親。這些對起義軍將士有很大的影響。老百姓說:“這纔象革命軍的氣象。”
加強政治工作。劉伯承把加強政治工作,嚮起義將士灌輸進步的革命精神當作整頓濾州的根本大計。濾州起義後,重慶地委曾以蓮花池黨部名義先後派齣張際春、秦少括、彭定述、李文學、王映鞦、顔努西等一批政工人員去做政治思想工作。此間,中央加派瞭22名黨員到四川各地加強農運工作。劉伯承到濾州後,又陸續調來幾十名政工人員分派到各起義部隊,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四、五、六各路設政治部或黨代錶,各團設政治指導員,絕大數由共産黨員擔任。總指揮部明確規定:部隊對上對下的公文,必須經政工人員共同簽署,方為有效。各團指導員負責嚮官兵宣傳革命思想,組織部隊閱讀進步書刊。每星期作宣傳紀念周,宣傳國民革命,宣傳反帝、反封建、反軍閥。鑒於對舊軍隊各種弊病的深刻認識,和加緊改造起義部隊的需要,劉伯承總指揮對各部隊政治工作極為重視,除由政治部進行外,劉伯承隨時監督。由於加強瞭政治工作,振奮瞭革命精神,起義軍和濾州人民又沐浴在濃鬱的革命氣息裏。
擴大起義影響。為把政治工作和濾順起義的影響擴展到民眾中去,劉伯承在軍務繁忙中擠齣時間,到川南師範學校和濾縣中學作報告。還常到“吹萬樓”進行演講,宣傳馬剋思主義理論,宣傳俄國十月革命,解釋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講述濾順起義的作用和意義,講搞好軍隊和民眾關係的重要性等。
組成宣傳隊伍。總指揮部還組織學生成立瞭10個政治宣傳隊。宣傳隊除在城內嚮市民宣傳外,又分赴鄰近的十大鄉鎮,嚮廣大農民群眾宣傳國民革命,宣傳濾順起義,號召民眾團結起來,推翻舊製度,推翻軍閥。通過政治宣傳,城鄉民眾被廣泛發動起來。3月18日,濾縣舉行慶祝“巴黎公社”紀念會。這天濾縣國民黨縣黨部,召集各機關法團、公私團體於3月18日午前11點鍾,在文廟舉行紀念大會,劉伯承等均有演說,川南師範講演隊沿街講演。
提高軍事素質。在加強政治工作的同時,劉伯承還十分重視抓部隊軍事訓練,提高起義軍的軍事素質。為整頓部隊紀律,加強改造舊軍隊的工作,劉伯承深入到起義軍各部進行檢閱,檢查各部隊的情況,督促軍事訓練。為培訓基層官兵和革命骨乾,劉伯承主持開辦“濾納軍團聯閤軍事政治學校”,親自兼任校長,聘請共産黨員和左派人士充當教員,為中國革命培養軍政人纔。
整頓稅收財政。劉伯承果斷運用政權力量,全麵改善稅收、財政機構。又把當地貪贓枉法的土豪羅四可加以扣留,罰款數萬元補充軍餉。於民無憂,百姓稱頌。同時積極鼓勵發展生産和貿易活動,使濾州經濟逐漸復蘇,市場也慢慢好轉,受到商人和市民歡迎。在起義軍內部,實行財政公開,每周將收入總數開會公布,然後再根據各部隊實有人數按個攤發。當時老百姓編歌謠誦道:“劉伯承,劉伯承,忽然來到濾州城。壞事變好事,壞人變好人。四川軍閥整百姓,匪徒兵痞害好人。劉將軍急切為律令,賞罰嚴明麵目新。對人多和氣,買賣最公平。昨日兵民是仇敵,今日親如一傢人。變得快!變得好!從前濫隊伍,今朝革命軍。乾革命,親又親,功高望重劉伯承。人稱小諸葛,敢比諸葛強幾分,賽過當年劉伯溫。”
濾順起義軍戰鬥一瞥
重慶地委領導的濾順起義,有力地推動瞭四川革命運動的發展,成為黨在大革命時期改造舊軍隊的一個範例。濾順起義,造就瞭革命的人纔,為南昌起義輸送瞭革命力量,鑄就瞭楊��公、硃德、劉伯承、陳毅、吳玉章、童庸生、冉鈞等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光輝形象。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重慶文史資料選輯》
2.《四川黨史資料選輯》
前期迴顧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文/圖:鬍平原(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重慶市黨史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傢協會會員,重慶市紀實文學學會會員,重慶市巴南區委黨史研究室《口述巴南黨史》編輯)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