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6/2022, 8:45:31 AM
今天,知妹想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希望你能讀到最後。
子宮對女人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它不僅幫女人孕育新生命,也守護女人的健康(月經)。
可當緻命的急重病找上門,有人能幸運守住子宮;有人卻沒那麼幸運,不得不選擇切除子宮。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我正是後者。在42歲那年,醫生為瞭治好我的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幫我做瞭一個艱難的決定―― 切除子宮 。
隨後的日子,我的生活也變得黯淡無光。
直到今天迴想起來,如果那錯過的十年,我能早一點及時發現這個病,也許人生劇情會完全不一樣吧。
32歲生完孩子後,我的身材開始走樣。身高1米60的我,體重卻達到瞭65公斤。
這十年裏,和彆人來月經不一樣, 我每次來月經,都像是山洪暴發。
彆人經血是滲齣來、淌齣來的,我不是,我的經血總是“嘩”的一下湧齣來。
每次月經,這種血往外奔湧的狀態,要維持好幾天。好幾次,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瞭血崩癥,好像身體裏的血都要流光瞭。
伴隨著大量失血,我還要承受劇烈的腹部疼痛,那種疼痛感和普通的痛經不一樣,是一次比一次痛,有時疼起來,人幾乎要沒有知覺瞭。
生孩子的十級疼痛,在腺肌癥麵前,也算不得什麼。
即便這麼難受,我也沒想到,這竟然也會是一種病。總是心裏想著,女人來月經都是要疼的,而且有的人量多,有的人量少,似乎也還正常。
況且,不來月經的日子,我沒有一點難受的感覺,我以為,是月經這個女性的大“剋星”帶給我的痛苦,那幾天熬過去就沒事瞭。
後來,有一次月經,我疼得要死要活,明明是最冷的鼕季,全身竟然像蒸桑拿一樣,被汗水密密罩住瞭。
疼得實在受不瞭,我纔去醫院找內科大夫看急診,大夫聽瞭我的描述,竟疑惑地看著我,搖瞭搖頭說:
“你可能不是我這個科的問題,去找婦科醫生看看吧!”
說起來好笑,月經疼瞭快十年瞭,我都從沒想過自己是不是有婦科病,要去做一下婦科檢查。
一個人生病瞭,難道自己都不知道嗎?後來我纔知道一個詞: 病識感。
簡而言之,就是有的人能意識到自己生病瞭,叫病識感良好,反之,就是缺乏病識感。
我想,對疾病遲鈍的我一定屬於後者。
那天在急診,值夜班的婦科醫生給我做瞭觸摸檢查後,非常驚訝,
你的子宮體積太大瞭!已經遠超齣瞭常規。
她建議我白天再來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缺乏病識感的我,第二天肚子不疼瞭,加上要照顧孩子忙,就沒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以為就這麼過去瞭。
直到某一天夜裏,經血洶湧澎湃,從晚上十一點半到夜裏三點,短短三個多小時,經血把16張加長衛生巾全部浸透。
我感覺自己就要血崩瞭,全身的血似乎都要流空。
早上七點,我被一股血浪衝頂起來,一翻下床,我意識到,大事不好瞭!
等120急救車把我送到醫院時,我幾乎快要休剋瞭。醫生緊急打凝血針,纔把血止住。
檢查結果齣來: 我得瞭腺肌癥,一種很特殊的子宮內膜異位癥。
醫生解釋,本應該長在子宮內壁的腺體組織,長到瞭子宮外壁,一層層包裹起我的子宮,使子宮體積激增,血供豐富,所以每次來例假使月經量增加,並齣現非常明顯的痛經癥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這和我十年來齣現的癥狀,完全吻閤。
雖然這種病癌變率不高,但有人把它叫做“ 不死的癌癥 ”,因為這種疾病不僅十分難纏,而且帶來的痛苦,不是癌癥,勝似癌癥。
如果再不治,我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瞭。
因為這個病有彌漫性的特質,外科手術剝離睏難,即使剝離也還會再長,醫生建議我―― 切除子宮 。
她還告訴我,如果不當機立斷,照現在情形發展下去,我可能有生命危險。
天哪!一個我平時壓根不放在心上的問題,居然也會危及性命。我被徹底嚇懵瞭。
但切除子宮,也太可怕瞭吧!子宮之於女人,尤其是我這樣愛美的女人,是生命一般的存在啊。沒瞭子宮,我還是完整的女人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的一部熱播電影《愛情神話》裏,在討論什麼是不完整的女人。
電影裏的答案很多:沒有孩子的女人,沒有掙到100萬的女人,沒有自我的女人……
和我的子宮相比,她們說的這些,不都是身外之物嗎?沒瞭子宮,還怎麼活成完整的女人?
原先,我們熱衷於追求那麼多身外之物,其實,能保證自身的完整、健康和愉悅,纔是真正的幸福圓滿啊。
我請教瞭熟識的外科專傢朋友,該不該切掉子宮。他建議我采取保守療法,盡量把子宮保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我很為難。一邊是婦科醫生嚴肅、鄭重的病情發展預測,一邊是我自己的擔心、不捨,還有專傢朋友的忠告。
我反復權衡,又難以抉擇,最終,老公替我做瞭決定。
他說,還是把生命安全放第一位吧。子宮隻是身體一個很小的局部,犧牲子宮,換取自己的安全和健康,還是值得的。
我聽從瞭老公的建議。關鍵時刻,傢人讓我找到信任和依賴的力量。
手術前夜,我靠著窗戶,看著窗外如水的夜色,哭瞭一整夜。過瞭這一晚,我就不是現在的我瞭。
失去子宮的我,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心理又會有什麼改變,容貌、身材,還會像現在這樣精緻、挺拔嗎?
老公還會像現在這麼愛我、在乎我嗎?
一切都是未知數,我隻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唯一讓我稍感安慰的是,同沒有生育過就被迫摘掉子宮的年輕女人相比,我的子宮好歹已完成瞭它該有的使命,老天沒有剝奪我做母親的權利。
醫生安慰我,女性第二性徵的維持,主要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而摘除子宮後,卵巢的血供可能會受到影響,但並不會影響卵巢分泌激素,也不會影響性生活。隻是,將來不會再來月經瞭。
但,切除子宮之後身體發生的變化,還是讓我始料未及。
除瞭停經之外,我的卵巢也受到影響,雌激素分泌減少,引起陰道壁萎縮,皮膚也會漸漸粗糙、失去彈性。
我還讀到一篇報道,說很多女性沒瞭子宮,會飽受心理的摺磨,進而影響整個傢庭的和睦健康,這是連手術醫生都想不到的另一類“手術並發癥”。
後來,我身上又發生瞭一係列的術後“反應”。
子宮沒瞭,卵巢齣現供血障礙,內分泌紊亂,卵泡過度生長,也無法正常排到子宮裏,而形成瞭很多卵巢囊腫。
我的盆底肌肉的韌帶組織也在術後受到影響,還産生瞭膀胱脫垂、漏尿等一些問題。
有時稍一用力,尿就不受控製地跑齣來,讓我又羞又怕。
禍不單行。就在子宮切除手術後沒兩年,突發性高血壓又找上瞭門。
有一天我正開車,突然感到渾身乏力,整個人就像虛脫一樣,連方嚮盤都控製不瞭瞭。
我趕緊找地方緊急停車,人生第一次,居然在完全清醒時,失去瞭對身體的控製,仿佛手、腳、胳膊都不是我的,完全不聽我的指揮。
在開車時身體失控,這是要齣大事啊!
隨後去醫院檢查,發現血壓竟高達 236/101mmHg ,還伴有低血鉀。
當時的血管就像一個薄如蟬翼的網紗袋,被一塊大石頭緊緊壓著,血管分分鍾會崩裂,齣現生命危險。
醫生說,如果那天晚來5分鍾,我就沒命瞭。
正值盛年就患上高血壓,我有點懵。高血壓和其他病不一樣,它就像一個隱形殺手,總是悄無聲息,大概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沒有癥狀,所以也很容易被人忽視。
但一旦齣手,傷害的就是心髒、大腦、血管這些最關鍵部位,招招緻命。
很多高緻死、高緻殘的疾病,比如心肌梗死、腦梗死,50%以上都和高血壓有關。
檢查報告明明寫著一切正常,我怎麼會得上高血壓呢?
“ 高血壓、低血鉀 ”,我的主診醫生夏溟教授抽絲剝繭幫我查齣瞭病因。
通過腎上腺CT他查齣我的腎上腺長瞭個小腫瘤,並確診我得瞭一種內分泌疾病―― 醛固酮增多癥,引起瞭繼發性高血壓。
腎上腺做瞭手術後,徹底解除瞭這個小小腫瘤將帶來的風險。
這一年來,突如其來的兩次大病,也讓我學會瞭反思。大大咧咧的女漢子性格,讓我忽略自己的病。
總是在齣現多次癥狀,發生生命危險後我纔去醫院,如果不是情況危重,我都不覺得這是病。
希望大傢以我為鑒,有不舒服時早點識彆,韆萬不能等到把病養成虎的那天,纔追悔莫及。
醫生點評
看完這位患者的求診經曆,我感到遺憾、心情復雜而沉重。
子宮腺肌癥是一個多發生於 30-50歲 女性的常見病,病因多是由於人工流産剖宮、子宮息肉電切、剖宮産、自然分娩等,引起子宮內膜創傷所導緻的。
因為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進而齣現月經量增多、痛經等癥狀。
這位患者的整個疾病過程,正如教科書中描述得一樣典型,所以診斷並不睏難。
如果早期診斷,可以通過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係統或子宮內膜去除術,輔以達那唑、孕三烯酮、GnRh-a等藥物治療,或微創手術進行病竈切除術,是可以保留子宮的。
但在病情嚴重、子宮體積大、月經量極多、藥物已難控製的情況下,纔會做子宮切除術。
通過她的經曆,我想給所有女性朋友4個錦囊:
01
一定要有基本的病識感,也就是對正常和疾病狀態的不同,有基本認識。
比如,正常女孩子月經初潮13-14歲,周期21-35天(平均28天),經期2-8天,一次月經總血量20-60ml,超過80ml為異常。
一般經期會有下腹、腰骶下墜感,但無劇烈腹痛。
如果文中的患者能在10年前月經異常時就診,就能早期得到治療。
02
有性生活的女性,每1-2年常規婦科體檢,如宮頸癌篩查、婦科超聲、圍絕經期內分泌調理等。
我多希望這個患者在10年間哪怕有一次婦科體檢,就能早一點得到治療。
03
不要忽視任何一個身體的警報信號。
當她疼得要死要活,看急診時,婦科醫生說“你的子宮體積太大瞭,遠超過常規”,那個時候,您不就已經知道自己生病瞭嗎?
如果在那時選擇積極治療,與醫生共同探討治療方案,對身體及心理充分評估,或許會選擇一個子宮病竈祛除術,獲得子宮保衛戰的勝利。
而到瞭“經血洶湧澎湃,全身血管都要流空,危機生命的一刻”,按其丈夫所說:隻能選擇生命安全第一,犧牲瞭子宮。
04
子宮切除術後 1、3、6、12個月 ,婦科醫生會給予專業的康復指導。
我是一個有40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婦産科醫生,看到過因各種原因不得不切除子宮的患者,絕大多數的生活質量都很好。
誠然,子宮切除術後有並發癥,如盆底結構的改變,可能齣現盆底功能的障礙;卵巢血供的影響,導緻卵巢功能減退等。
但通過盆底康復訓練、婦科內分泌調理,都能恢復正常生活。依我看,您更需要的是術後心理指導。
最後想說: 善待自己,積極麵對,纔能不限於疾病的陰霾之中。
這位患者發生瞭凶險的高血壓(236/101mmHg),原因竟是腎上腺小腺瘤分泌的一種激素“醛固酮”。
醛固酮分泌過剩,導緻水鈉瀦留,尿排鉀增多,血鉀降低。
而低血鉀可以導緻肌無力,所以她開車發生的險情真是很嚇人。
腎上腺是人體最神秘和隱蔽的器官,位於雙側腎髒的上極,平均重量8-10剋。彆看它小,但是對人體內分泌的調節非常廣泛和重要。
臨床上該器官發生病變時,可以是增生,也可以是腺瘤,分泌的激素對代謝有很大影響。
對腎上腺這個神秘隱蔽的器官的病變,我們臨床高度重視,因為它發病的特點是臨床錶現多樣性,影響患者的糖代謝、脂代謝及水電解質失調,導緻的高血壓對心腦血管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如果是腫瘤,多數都是良性,所以我們既要在戰略上藐視它,又要在戰術上重視它。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