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10:10:43 AM
封建時期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官員身體有所損傷,甚至不能繼續入朝為官,司馬遷編寫瞭《史記》,得以名垂青史。
他在世時,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讓他和士大夫以及男人的身份做瞭割裂,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呢?
司馬遷齣生於西漢景武年間,在父親的教導下從小讀書學字,10歲就能夠背誦古文,後來父親入京師擔任太史令一職,他被留在老傢,耕讀放牧。
稍微年長之後,他也來到瞭京城,按照父親的要求開始尋訪山河名川,搜集各地遺文古事。足跡幾乎遍布瞭全國各地。
28歲迴到京城,子承父業齣任瞭太史令這一職位,然後開始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著書立說方麵,準備編寫史書。
他的妻子齣自名門世傢,妻子名叫柳倩娘,是李廣的外孫女。
柳倩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當地齣名的纔女。
15歲的時候,迴到都城看望自己的外祖父,在這裏結識瞭司馬遷,當時司馬遷在長安已經有瞭一定的名氣。
在錶哥李陵的介紹之下,兩人有瞭更多的接觸,後來更是結為夫妻。
在司馬遷之後走訪名山大川的時候,柳倩娘也一直跟隨著他,幫他收集資料,記載見聞,也給丈夫提供瞭很多的幫助。
公元前99年,漢朝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當時的皇帝有著極大的誌嚮,想要徵討匈奴,這次他派齣瞭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擔任主帥,李陵負責押送糧草。
李陵有著極高的誌嚮,他認為自己手下的將士都非常齣色,如果隻是運送糧草,有點大材小用,又嚮皇帝討要瞭五韆精兵,準備率兵指導匈奴王庭
行至半路,隊伍遭遇瞭匈奴近8萬騎兵的圍攻,依靠著五韆精兵,李陵堅持瞭八天八夜,斬殺瞭一萬多匈奴,但因為後援遲遲未到,最後彈盡糧絕,李陵也被俘虜,之後投降。
消息傳迴都城之後,朝中臣子議論紛紛,作為大將,可以戰死,卻不能投降。
李陵做齣的事情讓臣子十分憤怒,紛紛攻擊他,但司馬遷卻為他求情。
他認為李陵平時對父母十分孝順,對朋友很講義氣,願意為瞭國傢奮不顧身。
如今率領著5000人應對敵軍上萬精兵,因為援軍遲遲未到,纔被敵人俘虜。
雖然失敗瞭,但並不應該因為這一次失敗就定他的罪,如今投降必然是有其他的想法,準備找機會迴到漢朝。
司馬遷說得十分中肯,皇帝被他說服,並沒有急著給李陵定罪,但不久後又收到消息稱李陵在匈奴已經開始幫他們訓練士兵,準備帶著這些士兵攻打漢朝。
皇帝大怒,直接下令誅殺瞭李陵的三族,他的妻兒父母皆被殺害,遠在匈奴的李陵得知後徹底投降瞭匈奴,之後還娶瞭單於的女兒。
留在都城的司馬遷也因為替李陵說話被降罪,被判處死刑。
在那個時候判刑之人其實是可以花錢免罪的,司馬遷犯下的罪行需要交50萬錢買命,50萬錢大概相當於如今的200~500萬元。
司馬遷傢境並不富裕,他也隻是一個太史令,一年的俸祿隻有600石糧食,根本沒有多少錢財,湊不夠贖金。
還有一個方法“腐刑贖身死”,而腐刑就是我們熟悉的宮刑。
司馬遷認為自己如今即使慷慨赴死,保住瞭名節,但是史書沒能編修成功,即使身死也如螻蟻一般,最後選擇接受宮刑,艱難地活瞭下來。
宮刑,雖然讓司馬遷保住瞭性命,但是也對他産生瞭極大的影響,他變成瞭一個不是太監的太監,是士大夫中的另類,也是文化人中的另類。
這樣的刑罰也讓他遭受瞭極大的痛苦,他說過一句話“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意思就是。
人生在世最大的過錯就是侮辱瞭先人,對彆人最大的辱罵就是罵他受瞭宮刑。
在他遭受宮刑之後,身邊曾經的同僚朋友也對他有瞭異樣的眼光,他的妻子是什麼態度呢?
漢朝時候,女子是允許改嫁的,尤其是像司馬遷這樣的情況,柳倩娘完全可以改嫁,不會受到彆人的指責,但柳倩娘並沒有離開對方,反而一直陪伴著他。
丈夫離開監獄之後,她也一直照顧著司馬遷,讓他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創作中。
曆經13年時間,司馬遷終於完成瞭這部史學著作。
司馬遷離世之後,她也終身未曾改嫁,帶著唯一的女兒艱難生活。
臨終之前,還將《史記》的手稿交給女兒,囑咐她妥善保存。
後來司馬遷的外孫在漢宣帝年間被封為平通侯,看到當時政治清明,纔把《史記》拿瞭齣來。被塵封25年之後,人們纔有幸讀到這部史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