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3-05-17
全文共 2378 字 | 閱讀需 5 分鍾
在明朝與清朝近三十年的戰爭中,明軍多次重要會戰中都沒有取勝。撫順追擊戰、薩爾滸作戰、西平堡援救作戰、長山作戰、賈莊作戰、到鬆錦決戰都是如此。
明軍取得的勝利主要是依城野戰,憑堅城、用大炮,諸如寜遠作戰,寜錦作戰,廣渠門作戰;或者追尾作戰,有1636盧象升齣口作戰,1639孫傳庭齣口作戰。
不禁要問?為什麼明軍的野戰能力如此之差?
袁崇煥之外,沒有優秀統帥
就統帥層次而言,明朝方麵是缺乏的。在撫順追擊戰失敗,總兵張承胤戰歿後,全遼震動。身體真不健康的萬曆皇帝欽命大剿。
諸臣會議多次,發現有經略能力也就是楊鎬和熊廷弼,相較而言,楊有多年遼撫經驗,任上有指揮齣塞搗巢履曆,且曾在朝鮮指揮作戰;而熊隻有遼東巡按經驗。顯然楊更占優勢,但事後的結果很明瞭,楊鎬四路齣師,三路盡沒,喪師四萬餘。
之後袁應泰在齣擊前被努爾哈赤先發,身死城失,十多萬部隊潰敗;王化貞也是如此。熊廷弼、孫承宗擅長組織、協調、防禦,作戰上沒有證明。
▲ 努爾哈赤
最優秀的莫若袁崇煥,按目前研究,到1629年經過整頓的關寜騎兵,已經具備與清軍野戰的能力,可惜袁崇煥下獄死瞭。
在袁之後,齣類拔萃的統帥無非是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他們都是剿寇作戰崛起的,盧擅長指揮騎兵衝陣、貫陣,這也埋下賈莊戰敗的序幕,洪孫擅長與裝備大量鈍器的步兵糾纏,騎兵襲擊,但洪在鬆錦決戰,也證明失敗。
其實,崇禎都知道“畢竟剿寇與禦虜不同”(這是他對楊嗣昌說的話)。而清朝方麵,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甚至阿濟格、嶽托都是統帥級彆的,多鐸也冉冉升起。雙方高下立叛。
▲ 皇太極
將帥分離,良將難齣頭
就戰將層次而言。一個優秀的戰將應該有把控戰場周遭的能力,不僅僅是突陣、先登。薩爾滸戰前,明軍的邊將多由小股騎兵軍官升起,有齣塞搗巢經驗,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優秀的將纔。
但明軍的以文馭武體製,武官喜歡豬突之將,且軍隊中極其濃烈的裙帶關係,行伍很難遷轉,多是世將,雖不乏優秀者,但多是雖叔、舅輩刷經驗者。
薩爾滸之戰,名將馬林、李如柏對清軍進止把控不足,杜鬆比他們略好(杜鬆敗在頓兵敵塞之下,而非戰場判斷不足)。反觀清軍情況,諸將帥長年有奔襲幾百裏的狩獵經驗,而且多有帶兵(1-2韆騎兵)赴明地捉生經驗,戰場把控能力、奔襲能力很強。
▲ 清軍重騎兵
最關鍵的一點,清軍將帥一體;明軍將帥分離,將以突陣為主,帥以寫奏議為本(稍微誇張瞭,明軍的統帥雖能協調組織,但整體缺乏戰場作戰經驗)。
不會打大規模戰役
就兵團作戰能力而言,這要從明軍的戰役法談起。明軍最強的莫過於邊軍,而邊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應對諸部落的小股南略,作戰規模並不大,雖然看似都有作戰經驗,但後果就是各地邊兵不知大戰為何物?畢竟大戰不是把各地士兵放一塊就可以的。
宋朝都有定州大陣,8萬人一塊訓練。而明軍在這方麵顯然是是缺乏的。這樣的幾韆幾百人的小股野戰軍,戰時閤營到一塊,很難取得勝利。
撫順追擊戰中,張承胤部構成為:廣寜總鎮大營、坐府遊擊營、正兵營、左翼營、右翼營,援遼總兵麻承恩營、遼陽副總兵營、海州參將營、瀋陽遊擊營、武靖遊擊營,這支近一萬人的部隊,來自六個地方,縱然精銳,如何抵抗生聚在一起的後金部隊。
▲ 明騎兵
到瞭一代人過去之後的鬆錦決戰中,明軍八總兵,來自宣府、大同、山西、薊鎮三協、關寜,除瞭三到四萬的西軍外,其他部隊閤營訓練也就在萬餘。雖有進步,但仍然不足。
沒有閤營訓練的部隊就是一團沙子,在一支崩潰後,很容易形成全軍潰散。諸如八總兵攻擊錦州長圍時,宣府總兵楊國柱陣亡,明軍全軍即停止攻擊。長山作戰也是如此,吳襄部潰敗後,宋偉部隨之潰敗。可以說,沒有閤營訓練的明軍,隻是看似兵力占優,不能形成真正的戰鬥力。
野戰格鬥能力差
就野戰能力而言,明軍在訓練上,邊軍騎兵注重騎射,步兵注重依托車營射箭、發槍,對格鬥訓練不足。明軍在裝備上,邊軍騎兵因齣塞搗巢,多以輕騎為主,明軍步兵對格鬥並不重視,著甲率很低。
▲ 明火箭軍
我們以孫承宗的車營為例,會發現隻有騎兵穿戴甲胄,而且隻有軍官纔有臂手;步兵裝備大量的弓箭、火器。這已經是計劃與清軍作戰的精銳部隊裝備,其比薩爾滸之前的邊軍裝備好太多。明軍組建重甲騎兵到瞭袁崇煥督師關寜纔齣現。
反觀清軍一方,其在薩爾滸作戰時候,甲胄就給徐光啓留下瞭深刻印像,“言賊兵所帶盔甲麵具臂手,悉皆精鐵”。且清軍從1583至1618年,三十多年裏,共曾把寨,野戰格鬥能力極其強悍。
1618年7月,五韆多精銳明軍守備的清河城,一日而破,原因就在於此。在長山作戰中,清軍也是推楯車抵近,越阻格鬥,明軍大潰。
▲ 清軍重裝步兵
在統帥、將領、兵團作戰、野戰格鬥等方麵,明軍都遠遠不如清軍。袁崇煥是明軍僅有的親自上陣,且組建過大規模騎兵軍團(裝備重甲)的統帥,近乎完美,但政治遠比軍事復雜,他不幸死於政治。
▲ 袁崇煥
讀者或許會有疑問,那為什麼明清還能打上三十年?
原因也簡單,明朝是大國,有源源不斷的供給。1618-1620年,明朝在遼東砸瞭3韆多萬兩白銀,40多萬部隊齣關,同時期沒有哪個政權可以做到。
而且明朝方麵也有後起的新統帥,野戰雖然打不過,但防守、騷擾還是可以的。明朝還打經濟仗,女真被封鎖,人口減員一直很嚴重。女真打仗厲害,不代錶經濟也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