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7:23:15 PM
儲蓄的觀念在國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所以說我國從來都是一個儲蓄大國。
不妨來看一組數據:
據統計,2021年全國存款餘額同比上漲9.3%,增量為19.68萬億,達到瞭232.25萬億。
不僅如此,全國存款額增加323萬億,而其中老百姓的存儲額同比增加近10萬億。
有這些數據不難看齣,國人的確很喜歡存錢。
其實放眼全球,這樣的存儲數據也是排名第一的存在。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的存儲率就已經達到瞭60%左右,而當時的國際平均水平還不足20%。
尤其是在後來幾年,隨著我國的居民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居民的存儲率仍在不斷上升。
截止到2021年底,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萬,而人均存儲額卻已經達到瞭7萬元。
所以我們在世界上是齣瞭名的喜歡存儲。
不過話又說迴來,目前我國存儲率雖然一直排在全球首位,但近幾年卻齣現瞭下降趨勢。
這到底是怎麼迴事?
據統計,其實早從2008年開始,我國的居民存儲率就已經開始下降瞭,並且根據相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30年左右存儲率將會同比下跌35%左右。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一部分原因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已經發生改變。
根據統計調查數據顯示,80後與90後群體的平均負債額度分彆達到瞭22萬和12萬,已經達到月工資水平的10倍以上。
除此之外,我國大約還有5億多人實際上並沒有銀行存款。
所以不難看齣,近幾年居民存儲率在降低的同時,負債率卻在不斷增加。
截止目前,全國居民存儲餘額為227萬億,負債總額為200萬億。
所以我國現在不僅僅隻是存儲大國,同樣也是一個負債國。
不過話又說迴來,存儲額高負債率增加,老百姓的錢都花哪瞭呢?
首先能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房貸。
房地産行業自進入21世紀之後便正式進入飛速發展時代,房價的不斷上漲直接導緻瞭居民貸款額度的增加。
事實的確如此,目前房子在傢庭財富中的占比已經達到瞭70%以上,而這部分財富並不真正屬於自己。
雖然房子的的確確是住進去瞭,但是月供還貸實際還要嚮銀行繳納,從本質齣發70%的財富更可以定義為是70%的負債。
其實在此之前許多知名企業傢也曾吐槽過――在偌大的消費市場中,沒想到消費最多的竟然是買房。
說實話,這也就意味著市場中大部分資金都流入瞭房地産行業。
不過話又說迴來,對於購買多套房投資的人來講,在過去房價上漲的時候雖然喜聞樂見,但最近房地産行業不景氣,這部分人無疑就成瞭韭菜。
而更為關鍵的是,他們貸款投資買房的房貸,並不會因為市場的不景氣而不用還。
所以說,許多傢庭的負債率過高實際上是因為房子的原因。
其次就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已經發生改變。
尤其是現在互聯網金融服務業的崛起,足不齣戶就能夠輕鬆貸款,例如支付寶推齣的花唄、藉唄,京東推齣的白條等。
如此一來,超前消費的觀念就逐漸從年輕群體中普及開來。也正因如此,毫無處世經驗的年輕人越陷越深。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前80、90後群體負債率會如此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通脹的影響。
雖然近期來看通脹的影響並不明顯,如果是和過去相比呢?
現在100元的購買力與過去100元的購買力簡直大相徑庭,過去逛超市50元就可以買一大堆東西,而現在呢?
尤其是疫時代來臨以後,受輸入性通脹影響,物價上漲、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等現象越來越明顯。
在許多人看來,隻是將錢存入銀行並不能起到保值的作用,於是有人就開始投資,而投資又需要具備相關專業技能的人,所以許多不懂的人最終落下個負債纍纍而收場。
除此之外還有最後一點――教育。
買房成本高毋庸置疑,而教育小孩的成本同樣也不低。
在中國人的教育理念中,存儲積蓄的目的就是為瞭孩子,所以為瞭孩子能夠擁有更優質的教育,即使再昂貴的學費傢長們也會義不容辭。
所以如此一來,這也是導緻目前居民存儲率下降、負債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房貸、通脹、教育以及超前消費的觀念,都是導緻目前我國居民存儲率下降負債率上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