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二氣清明、榖雨是采茶時節 所産春茶則為消暑的夏令應季飲品。今天 物候日誌:立夏,明目清心賞茶畫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5/5/2022, 8:37:56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暮春二氣清明、榖雨是采茶時節,所産春茶則為消暑的夏令應季飲品。今天,夏令六氣之首的孟夏巳月立夏節已至,就讓我們一道品品茶賞賞畫吧。今晚20點25分立夏,我們將正式邁入節氣上的夏季門檻。立夏是廿四節氣… .....
暮春二氣清明、榖雨是采茶時節,所産春茶則為消暑的夏令應季飲品。今天,夏令六氣之首的孟夏巳月立夏節已至,就讓我們一道品品茶賞賞畫吧。
今晚20點25分立夏,我們將正式邁入節氣上的夏季門檻。立夏是廿四節氣裏劃分四季的“四立”節氣之一,此時正處於春夏交替之際,也是天氣逐漸炎熱,新陳代謝加快,心腦疾病易發的時節。所以,夏令飲食宜清淡為主,及時補充水分,適度運動身心安和、賞畫聽麯心情愉悅,這是夏令生活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本期題圖是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傳為南唐李�c所繪《貨郎圖》局部,此畫雖名為《貨郎圖》,但畫中四人席地圍坐於溪畔樹下把盞飲茶,周圍擱著茶事器局與各色茶具,由此可見,此畫所繪實為《茶販圖》。
從畫中茶器具的器型與飲茶方式看,左側茶販手執茶壺往小茶杯中注茶的細節似為明代流行的茶葉衝泡方式,對照宋以前與茶相關繪畫作品南宋劉鬆年《鬥茶圖》、《攆茶圖》等,可看齣執壺之型不同,在茶事中的功能亦不同,宋畫中的執壺是點茶注水用的水壺,此畫中的茶壺則是散葉茶衝泡所用的泡茶容器,宋畫中點茶用的茶盞也明顯大於此畫中的小茶杯,僅此兩個細節足以對此畫的創作年代存疑。
另外,此畫右邊落款二字似為“李�N”而非李�c,這一字之差,作者亦存疑瞭。因此,我認為此畫作者與創作年代值得再做考辨。
既然此畫有這麼多存疑之處,為何立夏的題圖要選用這幅作品呢?其實,正因為此畫中可讀的細節多,所以,纔有這些存疑、鑒賞的細節被發現,賞畫的有趣之處也正在於此。
茶被西方人認為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以茶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也是傳世中國畫中的一大門類。像《陸羽烹茶圖》、《盧仝煮茶圖》、《鬥茶圖》等曆代皆有佳作流傳至今,而且,每幅畫中的細節對照起來都有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既有創作者對主題理解的不同,也留下瞭其所在時代服飾、器物、陳設上的痕跡,當我們閱讀史書文本的同時賞賞古畫、看看文物,對曆史的認識會更直觀而深刻。
賞畫養心,這是對承載著曆史信息的古畫所言,靜心讀畫,讀齣細節,讀齣神采,而不是泛泛一覽而過,這對身心是真滋養。我在2021年5月5日晨報物候日誌專欄中引用清代畫傢邊壽民所繪蔬果器物雜畫冊之一《茶與墨》題款道:“東坡雲,司馬溫公嘗與餘言,茶與墨二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餘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同也。譬如賢人君子,黔皙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從節氣的角度來賞畫、品茶,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就在於“一以貫之”,這個“一”就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天地自然的認識,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節氣。基於節氣,農耕總結瞭應時耕種收獲的口訣;醫療概括齣五運六氣的防病治病規律;文人以節氣喻氣節;教育者以節氣擬人生;執政者順應節氣施政;在書畫傢的筆下,一年四季廿四節氣成為韆百年來取之不盡的創作主題。所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捷徑就在這節氣之中,真讀懂節氣,就容易讀懂古畫、讀懂古書,特彆是一些曆史事件的背景及原因就容易理解瞭。
每年立夏節氣前後還有兩個佛教節日,一個是農曆四月初四文殊菩薩聖誕日,一個是四月初八佛誕日。在佛教文化中,文殊菩薩代錶瞭智慧,佛教的終極追求也正是智慧的解脫,這與立夏品茶以靜心清神的目的有異麯同工之妙。人這一生就如春夏鞦鼕四季般短暫,轉眼間這一年已走過四分之一的光陰,莫被煩惱雜事再浪費時光,神清氣爽的迎接每一個明天。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薛寶釵如何突破賈寶玉的抗拒,嫁進榮國府?劉姥姥講齣前因後果
賈寶玉非林黛玉不娶,早都不隻是口頭錶達,而是用行動堅決的昭告齣來。第五十七迴,由於紫鵑騙他說林黛玉將要迴姑蘇林傢,賈寶玉聽聞後一場瘋癲,將寶黛愛情公之於眾。 於是,薛姨媽無奈跑去瀟湘館要給寶黛做媒,王夫人氣急敗壞抄檢大觀園,藉攆走晴雯錶達對寶黛姻緣的拒絕。 賈寶玉終究沒能和林黛玉有好的結局,最終勞燕分飛,娶瞭薛寶釵為妻。[終身誤]麯子也對此有明確的伏筆。 既然賈寶玉說瞭“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又不止一次對林黛玉講“你死瞭我做和尚去”,為什麼會在林黛玉死後.......
我們需要在每一天清晨真正醒來
在清晨醒來 文/鬍桑 一個人的生命是在對技藝的獲得中展開的。在生命的展開中,力求完滿,這是人的宿命。人人各異的能力塑造不同的完美,這似乎也是宿命。能力,卻可以在人身上獲得、發展和改變。 亞裏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開篇就說:“每種技藝和研究,同樣地,人的每種實踐與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的。” 他所謂的“善”指嚮人性的完滿或幸福。在亞裏士多德看來,人有三種生活:動物般的享樂生活,具有政治性的共同體生活,追尋自由的沉思生活。隻是,一旦求索人性完滿的技藝蛻變為單純的知識甚至技術,人的三種生活都會變形.......
【國畫學習】芥子園:畫翎毛訣
○畫翎毛訣 翎毛先畫嘴,眼照上唇安。 留眼描頭額,接腮寫背肩。 半環大小點,破鏡短長尖, 細細梢翎齣,徐徐小屋填。 羽毛翅脊後,胸肚腿盹前。 臨瞭纔添腳,踏枝或展拳。 ○畫鳥全訣(首、尾、翅、足、點睛及飛、鳴、飲、啄各勢) 須識鳥全身,由來本卵生。 卵形添首尾,翅足漸相增。 飛揚勢在翅,舒翮捷且輕。 昂首須開口,似聞枝上聲。 歇枝在安足,穩踏靜不驚。 欲飛先動尾,尾動便高升。 得其開展勢,跳枝如不停。 此為全身訣,能兼眾鳥形。 更有點睛法,尤能傳其神, .......
聊城非遺故事係列之十:陳氏端方教子傳說
據文旅聊城: 民間文學是人民大眾的語言藝術,它運用口頭語言充分發揮其豐富的錶現功能和概括能力,創造各種藝術形象,展示瑰麗的想象,錶現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認識。從遠古時代起,民間文學就伴隨著人們的生産勞動、宗教和其它民俗活動而産生和發展,並成為人們生活中進行教育和文化娛樂的重要形式。現在學術界一般也稱民間文學為“口頭文學”、“口頭傳統”等。聊城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眾多的民間故事穿越時空、曆久彌新,影響瞭一代代人的觀念和生活。“講述非遺故事,弘揚聊城文化”,聊城市文化館特推齣聊城非遺故事.......
周四寫作課|踢足球與寫散文,有沒有可比之處
視覺中國供圖 如題,散文傢自然要有散文意識。可是,散文意識是什麼?這是沒人說過的話題。 在一件事物沒有清晰呈現之前,有個方法是找到參照物,在參照中增加我們的理解。 找到近一些的更好。實在沒有,可以找遠一些的。 我在網絡上搜“散文意識”,眼下還沒有這兩個詞語的組閤。再搜“小說意識”,差不多也是空白。搜到“詩歌意識”,齣現的信息稍多一些,可能是因為寫詩的人大多願意談詩,並且喜歡組閤一些新的詞語。 有三兩位詩人很隨便地談到“詩歌意識”,好像這是誰都會理解的概念。隻有一位詩人兼評論傢寫瞭篇《網絡環.......
李白之《答友人贈烏紗帽》,若不當官,做個隱居之人甚好!
李白,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和杜甫並稱“李杜”。李白有一首詩是《答友人贈烏紗帽》。 答友人贈烏紗帽 唐 李白 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蘺。 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烏紗帽,很容易讓人和當官聯係起來。那麼,李白的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 這首詩的題目意思是李白感謝朋友送給他一頂烏紗帽。那時的烏紗帽還沒有和官帽聯係起來。李白戴上瞭烏紗帽,真是比白色接籬好得多。李白用山人指代自己,說我並不去照鏡子,因為小兒子已經說很閤適瞭。 李白的詩有很多,包括思鄉的,如《靜夜思》,也有和友人相關的,.......
龍圖騰:考古學視野下中華龍的起源、認同與傳承
西水坡遺址齣土的鰐龍圖案。 鯢魚龍圖案。 左:甘肅西坪齣土的小口高領平底瓶腹部的紋樣。 右:商代青銅器虎食人卣的龍紋。 蛇龍與豬龍圖案。從上至下分彆齣土自: 小山遺址、薑寨遺址、牛河梁遺址、淩傢灘遺址、羅傢柏嶺遺址。 地緣與風物:仰韶時代與龍文化起源 中華龍文化曆史悠久,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中,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已開始齣現原始的龍紋,如魚龍、蛇龍、豬龍、鰐龍等。這些早期龍形文化遺存的産生,與自然崇拜密切相關。 這一階段社會生産力水平低下,原始宗教盛行,提供瞭.......
《紅樓夢》:通過“纍金鳳事件”看賈迎春這個人
《紅樓夢》讀到第七十三迴,迴目標題是“癡丫頭誤拾綉春囊,懦小姐不問纍金鳳”。讀到這一迴,必須要說說賈府的二小姐賈迎春瞭,因為作為“元、迎、探、惜”四春第二的賈迎春,隻在這一迴有集中描寫,說白瞭,第七十三迴是迎春的“主場”,因為在其他迴目裏,她從來都隻是陪襯的配角。 (懦小姐不問纍金鳳) 迎春第一次齣場,是在第三迴,作者通過林黛玉的眼睛,給迎春瞭一個完整的“開臉”: 第一個肌膚微豐,閤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美不美呢,也美,但在賈府眾美女之中,迎春的特色是“平凡”,.......
賽技能 展風采
近日,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內濛古自治區呼和浩特新機場航站區項目部“比賽職業技能 傳承工匠精神”主題大比武活動拉開帷幕,從1300多名職工中選齣的60名技能高手,分彆在焊接、砌築、打坡口、氣體切割、鋼筋綁紮、管件安裝6個項目中比技術、賽技藝,學習勞模精神,展現勞動精神和工匠風采。圖為選手在比賽中。 王 正攝(人民視覺)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05日 13 版) .......
詩意•知行——餘知辛水彩畫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展齣
2022年5月4日下午2點30分, “詩意 知行――餘知辛水彩畫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正式開幕。 本次展覽由浙江省美術傢協會、浙江省民進開明畫院為指導單位,浙江省水彩畫傢協會、杭州市美術傢協會主辦,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浙江省人類 自然油畫院、杭州民進開明畫院協辦。 展覽時間:5月1日至5月14日。 展覽地點:浙江美術館11、12號廳。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畫展收錄瞭餘知辛近十餘年來的60餘幅水彩畫作品。展覽共分為四個闆塊。分彆由城語未央、輕舞飛揚、灼灼其華、四時悠.......
理論與實踐聯動:在新時代也談談“馬剋思的兩大精神”
文/陳培永 擺在我們麵前的這篇題為《馬剋思的兩大精神》的短文,發錶在1922年5月23日的《廣東群報》上,原是陳獨秀1922年5月5日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錶大會上所作的演講稿。 5月5日這一天,是馬剋思的誕辰日;1922年到2022年,正好一百年。深讀此文,頗有紀念意義,有時空穿梭之感,能夠深切體會到馬剋思主義在中國一百多年的傳承。 依馬剋思的學說而成立的組織 在馬剋思的誕辰日,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顯然是有深意的。 按陳獨秀的說法,他發錶演講的這一天,有兩個大會,一.......
立夏詩詞丨作彆春光,送你一季清涼!
立夏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 此時,蛙聲蟬鳴,草長鶯飛,綠肥紅瘦,雲捲雲舒,萬物進入生長的旺季,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立夏,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標誌著天地萬物由生到長的轉摺,天地萬物由此進入一個輝煌的時刻。 如果沒有夏的成長,就不會有鞦收鼕藏!因此,古時候的詩人對於立夏充滿瞭熱愛,寫下瞭無數溢美之詞。 今日立夏,作彆春光,讓我們一起品讀最美立夏詩詞,共賞悠然夏日吧! 立夏詩詞 01 《立夏》 【宋】陸遊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
緻青春:無論何時,“理想”都不能變味
□譚嘉雯(湖南女子學院) 86年前,為反駁當時社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魯迅先生在“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創作瞭《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瞭嗎》。86年後,中國已然滄海桑田。“五四”剛剛過去,我想談談我們所麵臨的新的時代問題,對青年,對社會,對我們的民族。 中學時期,我常常跟朋友在陽光下沐春風、在教室裏看晚霞、在操場上看月亮,一起聽風聽雨聽午夜蟬鳴。而在這些美好的時刻裏,我們毫無例外地都會討論起一個詞――“理想”,我們始終堅信“筆下是熠熠生輝的未來”,期待著離理想更近一步的大學生活。然而步入大學後.......
東莞23歲小夥繼承姨媽英國彆墅,內藏6萬件字畫瓷器等中國文物…
強烈推薦關注 1977年,香港一位婦人自覺命不久矣,便將自己名下的一套房産傳給瞭23歲的外甥趙泰來。 這套房子是英國的一棟彆墅,價值韆萬,然而姨媽卻說裏麵還有更值錢的東西,那便是六萬餘件中國字畫、瓷器等珍貴文物,你要好好守護… 眾所周知,精品明清瓷器價值很容易過韆萬,六萬件就是六韆億!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財富,趙泰來究竟會選擇聽姨媽的話乖乖守著這些文物,還是等她去世後將文物變現過上億萬富豪生活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趙泰來的抉擇人生。 趙泰來(中) 1954年,廣東東莞,趙泰來齣生於富貴.......
六首牡丹詩: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在中國被稱為"花之富貴者也"。它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品種繁多, 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譽,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更象徵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範。 《清平樂》 【唐】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乾。 楊貴妃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常使君王帶笑觀看。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貴妃雙雙倚靠著欄杆。 《牡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
除瞭《登鸛雀樓》,寫黃河的詩還有這幾首,你都知道嗎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韆裏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這首詩是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瞭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隻有三十五歲。 《》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
在“二十四節氣”裏讀懂中國丨立夏:萬物並秀,送春迎夏
故宮二十四節氣壁紙之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錶示夏季之始。“立”是“開始”“到來”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雲:“立,建始也”,並曰:“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可知,立夏俗稱四月節,夏是長大的意思,世間萬物到立夏這個時候都會長大。 在天文學上,立夏於每年陽曆5月5日至7日交節,太陽運行到黃經45度,夜晚北鬥星的鬥柄指嚮天巳位,古人稱為巽的方嚮,即東南方。《曆書》曰:“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
關於黃河:李白這樣寫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韆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麯,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韆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韆金裘,呼兒將齣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
詩仙李白筆下最有名的三首“長江詩”,你知道嗎?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迴。 兩岸青山相對齣,孤帆一片日邊來。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鏇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麵色彩鮮明。雖然隻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優美、壯闊,人們讀瞭詩恍若置身其中。詩人將讀者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嚮無限寬廣的天地裏,使人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從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李白的豪放不羈的精神和不願意把自己.......
“五四”青年節,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裏與青年對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五四”青年節當天,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裏,一場以青年人為主角的直播正在播齣。 該活動是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等部門聯閤推齣的4小時新媒體直播《五湖四海・正青春》。活動以“正青春”為主題,以《新青年》為切入點,結閤日前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內容展開,通過“現場互動+直播連綫”的形式,邀請青年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運動員、駐外使領館、“一帶一路”沿綫國傢中資企業等多位海內外青年代錶,實時互動,以豐富生動的故事體現中國青.......
廣州挖齣一塊韆年“磚王”,專傢不信邪嘗試復製,結果卻很丟臉
真的是韆萬彆小看我們的祖先,認為那個時候的人們無論是技術還是思想都是非常落後的,可能思想相對於現在是落後,但是說人傢的技術處處比不上我們,這句話確實說得太滿瞭,要知道如今許多的例子都在赤裸打臉我們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年從秦始皇兵馬俑中齣土的那把自帶“記憶”的青銅劍,其實至今我們都無法揭開謎團,也不敢說能復製齣來,要知道那把青銅劍被壓在兵馬俑下麵韆年瞭,可是就在挪開的一刹那,這把青銅劍居然恢復原樣,我們現代技術的確是能可以做到,但是你能保證被壓個韆年還有如此好的記憶能力? 這篇文章中我.......
二十年前一樁盜竊案,一個外國人未經允許潛入中國境內,獲利韆萬
我們在看到許多古代電視劇中,動輒就說某人傢財萬貫,或者君主賞賜臣下,黃金萬兩這樣的字眼,我們不禁懷疑,在古代真的開采到瞭那麼多 黃金 嗎,還是說當時的黃金 純度 不高。 近幾年最新的考古發現很直觀的迴答瞭這一問題,海昏侯墓的開掘,足以證明當時貴族擁有的黃金量之多。漢代海昏侯劉賀之墓保存度較好,當時齣土的銅錢重達十噸,可以想象是拿著幾百萬的錢在陪葬,還有無數的黃金,保存完整的馬蹄金,即漢代的金磚,金銀的數量十分之多。 此墓所處的年代還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早期,社會經濟並不是很富裕,而陪葬品已經如此.......
責編的書上市後獲奬無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編輯這本《誰在敲門》書稿的時候,正值疫情的第一年,編輯梁文春也沒想到這本書齣版的第二年獲奬無數,堪稱屠榜大戶。 是怎樣一本書,讓編輯淚流滿麵?書裏暗藏著怎樣的細節,能勾起編輯記憶深處最為深刻的悲慟,喚起人類最核心的情感? 今天的“編輯說”邀請到瞭《誰在敲門》的編輯梁文春,談談她與《誰在敲門》的相知相遇,分享從一份手稿到一部赤誠之作背後的日日夜夜。 陪我度過低榖期的一本書 01 大傢好,我是梁文春。作為編輯,當你沉浸式地做一本書時,你會享受做書的快樂,但同時也會有一種焦慮如影隨形,這種焦慮就是,.......
今日立夏|夏滿華夏,情長人間
《立夏》散文節選 立夏時節,陽光充足,雨水充沛,溫度適宜,萬物生長。春天的姹紫嫣紅已然退去,生命之綠粉墨登場。春花的曼妙輕佻固然有趣,夏綠的健壯豪情更能讓人激動。 綠,自然界的看傢底色,四季輪換,綠意多變。春綠,青澀:鞦綠,混雜:鼕綠,暗淡。夏之綠最純最濃最室最炫最有激情最有力量。 立夏乃夏之初,此時的綠更為飽滿,層次更為豐富,在艷陽照耀下,流光溢彩,綠意豪潑。像是植被生靈忍不住溢齣的喜悅,生動的淋灕精緻。 大樹小樹,綠發蓋頭,碧光粼粼,忘我搖曳。那是太陽與風兒的爭風吃醋。見太陽與片片葉兒.......
“吉金墨痕——翰齊齋青銅器全形拓藝術展”開幕【圖】
5月1日,“吉金墨痕――翰齊齋青銅器全形拓藝術展”在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幕。 全形拓,是中國古代傳拓技藝中獨樹一幟的一種傳拓方法。這一技藝的齣現,源於清乾嘉時期興起的金石考據之熱,在以山東濰坊陳介祺為標誌性人物的大力踐行和倡導下,成為一種融研究、鑒賞與藝術於一體的文人雅好之物。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民國。不同於傳統的各式平麵拓法,全形拓法能將三維立體的器物轉化為二維平麵的圖像,在視覺效果上,又不失去其立體觀感和圖像美感。 此次寜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與臨淄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閤作舉辦展覽,共展齣全形.......
發掘明定陵的紀錄片,郭沫若執意發掘,最終釀成中國考古一大悲劇
今天咱們就來瞭解一下。 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被拍成電影的墓穴發掘,這座古墓就是明十三陵 定陵,這座定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大峪山東麓,也是明十三陵之一,明定陵是明朝時期萬曆皇帝和皇後的陵墓,也是明代十三座皇陵中,唯一一座國傢主動考古研究發掘的陵墓。 起初發掘定陵這個想法遭到瞭所有人的反對,唯獨考古學傢郭沫若一意孤行執意要發掘,郭沫若以為瞭更好的瞭解明朝曆史為由,為瞭尋找《永樂大典》,這是一本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書。 正是郭沫若的一意孤行,釀成瞭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劇,更是郭沫若心中永遠都抹不去的傷.......
拾荒老人撿7斤重“鐵棍”賣12000元,專傢氣哭:至少價值3億元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從夏商周到如今,曆史雖然消失在瞭歲月的長河裏,但多少留下些痕跡。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經常齣現發現文物的事情。其中最齣名的就是西安地鐵修建,當年挖齣瞭多座古墓。然而,我們今天這個故事,主人公卻是一個拾荒老頭―― 拾荒老人撿7斤重鐵棍,賣12000元 事情發生在很久之前的內濛古。當時臨近春節,一老漢像平時一樣起身,準備開始一天的忙碌。 鼕季淩冽的寒風,仿佛一把匕首,能把人颳成片兒。老漢乾活那一片是郊區,基本上沒有人居住。他每天都來這裏,撿一些廢棄的傢電.......
【喜迎二十大.紅色記憶】雲遊紅色展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轉自:海河清風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紅色展館,是黨的曆史最鮮明的見證,承載著獨特的記憶和榮耀。五一假期,“海河清風”和您一起雲遊紅色展館,憶史溫初心。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坐落在風光旖旎、景色怡人的水上公園風景區,占地70000平方米,建築麵積13000平方米,建於1998年2月28日周恩來誕辰百年紀念日前夕。 館內藏品豐富,文物價值彌足珍貴。紀念館基本陳列分為三大展區即主展廳、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專題陳列廳和專機陳列廳。主展廳內有:周恩來生平.......
好聽·獨傢|一起去看花吧!《你好,中國花語》
來自北京日報齣版社的 《你好,中國花語》 一本書是五星好評還是不要再見? 《任性讀書》, 給ta好看,給你好聽。 大傢好,我是愛花的任性讀書人杏仁璐。 今天這本書,仿佛充滿瞭香氣。 來自北京日報齣版社的《你好,中國花語》, 作者李宏震、徐潔佳二位作者, 帶我們走進中國花的美麗又芳香的世界。 杏仁璐5星好評推薦。 ××× 圖片來源網絡 本書官宣 官宣問: 四季輪轉,花色瀲liàn灧yàn,詩意纏綿,花語馨香。《你好,中國花語》中的90幅《百花詩箋譜》木版水印花卉圖+詩文與古文解讀,帶你體.......
埃及法老陵墓被挖開,齣土文物顛覆認知,專傢:可能是外星物品
埃及法老的陵墓,一般都很奢華,在過去的韆百年裏,無數盜墓賊瘋狂地挖掘埃及法老陵墓,偷走瞭大量古埃及文物。 即便如此,法老陵墓的奧秘,依舊沒有被人完全解開,有一個被稱為童王的古埃及法老,最為神秘,他在位時間不到10年,也沒有留下什麼豐功偉績,史書上有關他的記錄,隻有寥寥幾筆。 但是其陵墓卻深藏地底上韆年,在20世紀以前,一直沒有被人發現。 世人都知道,童王陵墓中可能埋藏著驚天大秘密,都想把他挖齣來一探究竟。英國考古學傢霍德華對童王陵墓特彆感興趣,得到一位富豪的資助後,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苦苦.......
打破人設 緻敬真實的母親 繪本《我的媽媽》榮獲“韓國齣版文化奬”
在傳統文學作品中,齣現瞭很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媽媽形象,這些形象大多是美麗的、勤勞的、權威的,完美的媽媽人設在各種作品中被誇大。新近推齣的韓國繪本《我的媽媽》中的媽媽形象,卻打破瞭傳統作品中近乎完美的媽媽形象。2022年5月,“母親節”之際,接力齣版社齣版瞭該書的簡體中文版。 《我的媽媽》簡體中文版封麵 接力齣版社齣版 2022年,《韓國日報》網公布瞭韓國齣版最高奬――韓國齣版文化奬的獲奬名單,一本新人作傢權廷玟的圖畫書《我的媽媽》獲得瞭該奬項,獲奬理由為:“作者在這本書裏,創造性地重塑.......
青未瞭|草褥子
文/郝效德 一場鞦雨一場寒。 一連幾場鞦雨把氣溫降瞭下來,天氣讓人感到瞭幾分涼意。也難怪,我打開日曆一看,再有十幾天就要立鼕瞭,天將要到寒冷的時候瞭。我順便把床上鋪的夏季床單拿掉,換上瞭一床嶄新的褥子。這樣以來,晚上睡覺身子底下就暖和瞭。觸景生情,看著床上的褥子,又讓我想起瞭過去,想起瞭我的童年時代,想起瞭我傢曾用的草褥子。 草褥子,故名思意是用麥秸草製做起來的一種褥子。它的製做過程非常簡單,就是用老粗布縫一個大袋子,裏麵裝上壓碎的麥秸,用針綫將其縫住就可以瞭。做草褥子前要量好尺寸,一般人.......
馬斯剋發的推:侘寂兩字,就幾十萬點贊瞭
5月3日,馬斯剋突然在推特上發瞭“�骷擰保�大佬不愧是大佬,光兩個漢字就有近40萬多點贊。 看來這一波收購推特忒值瞭,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老馬應該對“�骷擰閉飧鋈氈久姥Р�生瞭興趣,或許也驗證瞭傳聞中老馬是個日本文化愛好者的說法。 不過說來,即使是中國人很多人也對“�骷擰保ǘ�chà jì)是似懂非懂,今天姑且再炒下冷飯再來說道說道。 簡單地說,“�骷擰本腿縞廈嬙鋪鞀�器翻譯的一樣:“不完美、難以捉摸的美。” 作為日本美學的一個關鍵部分,且仍支配著日本人的品味與審美規範的古老理念―.......
再往前一步,就把自己走成大海
2001年春天,山東大學,73歲的餘光中為500名大學生作報告。動情處,他朗誦起瞭他那首著名的《民歌》:“傳說北方有一首民歌/隻有黃河的肺活量能歌唱/從青海到黃海/風/也聽見/沙/也聽見。” 第一遍,餘光中隻聽到自己的聲音,一如往常地緩慢。第二遍,餘光中提高瞭音量,突然聽到瞭全場爆發的呼應――他高呼一聲“風”,颱下500人閤力應一聲“也聽見”;他再呼“沙”,500人再應一聲“也聽見”。包括餘光中在內,現場的每個人都在這首詩歌裏熱血沸騰。 很幸運,當時我就在現場,體會到瞭詩歌所蘊藏的激情與熱.......
話術高手說離彆,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麯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彆。 說話的藝術,簡稱話術。同樣是描述依依惜彆、不捨的場景,有文化的人,說起來就是與眾不同。很多人都知道,柳永說過,“多情自古傷離彆,更那堪,冷落清鞦節。”恐怕很多人不知道,歐陽修也說過一句,“此恨不關風與月。” 這首詞寄調“玉樓春”,題目為後人所加,取詞中第一句。這是由於,人人都可以寄調“玉樓春”填詞,避免混淆不清,後人就添加瞭題目。 尊,原本是酒杯的意思,在此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這句話的原意是什麼?
在生活中或者電視劇,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那麼按照電視劇和今天通俗的理解來講,這裏的“無後”指的是沒有子嗣,沒有後代。也就是說不孝的事情有三件,其中最不孝的就是沒有子嗣、沒有後代。 但這是否就是正確的意思呢?或者說這句話該不該這樣狹義地去理解呢?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最早齣自儒傢經典《孟子》: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離婁上》 孟子,我們都知道,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孟子繼承並發揚瞭孔子的思想.......
青未瞭|木杆老秤
文/任文鑫 我傢有一杆“老秤”,那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過去在傢中使用的,直到後來有瞭電子秤來接班,它就退休在這個老屋子裏,這個秤帶著和它搭對的砣,從此便沒再離開過那間老屋,從此不再肩負衡量重量的職責,而更換瞭做人心裏要有把秤,教育子孫後代“做人要有良心,公道自在人心”做人做事不可缺斤少兩的光榮使命。 這杆秤大約有我的手臂這麼長,看上去就像一根長笛,前端有一個紅色的掛繩和光亮亮的秤鈎。秤杠是用木頭製成的,經過長時間使用的“打磨”,秤杆摸上去十分光滑。上麵隱隱約約地還能看到一些小點點,小時候不知.......
居傢“藝”起學敲打 鍋碗瓢盆皆音樂
新民晚報訊 (記者 王蔚 通訊員 錢肖燕)奉賢區有個學生藝術團民族樂團打擊樂分團,聚集瞭一批打擊樂發燒友。時值居傢學習期間,他們在上海民族樂團打擊樂首席王音睿的帶領下,學習一項新技藝――讓傢中的鍋碗瓢盆、紙箱坐墊等物品都能拍齣美妙的節拍。 王音睿,人稱“老王”,是打擊樂的高手。他鼓勵同學們在玩敲打的過程中激發創造力,用音樂的魅力為抗疫增添一份信心,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什麼都能敲,什麼都能奏齣美妙的音樂。”這是孩子們從“老王”那裏學來的本事。經過短短幾天的練習,無論是身在廚房、書房還是客廳,同.......
黃昏(詩歌)
文/李固國 圖片/來自網絡 夕陽如一堆散瞭骨架的篝火 漸漸被灰塵淹沒 黃昏,在炊煙的推搡下 開始蠶食歸巢的鳥兒 我看見一位老人 扛著鐵鏵犁,牽著牛兒 裝點最後的餘暉 蛙鳴,摺騰齣泥土的氣息 飯香也乘著微風襲來 村莊的燈光 開始和夜色糾纏 怎覺得鄉思,附在瞭 蝙蝠的翅膀上 發酵在一天天的結閤部 壹點號李固國 .......
遼寜作傢三部長篇小說入選2021年度“中國好書”
近日,我省四部作品入選2021年度“中國好書”,其中《北地》《烏蘭牧騎的孩子》《錦綉》三部長篇小說是由我省作傢創作的。“中國好書”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九屆,是中國齣版業的好書風嚮標,今年是我省作傢入選最多的一次,長篇小說更是首獲殊榮。 老藤的長篇小說《北地》,展現瞭北大荒如何變成北大倉這一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鮑爾吉・原野的長篇小說《烏蘭牧騎的孩子》,講述瞭草原深處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的傳奇故事;李鐵的長篇小說《錦綉》,書寫瞭中國當代工業不斷奮進的輝煌成就。 著名作傢 李鐵 我覺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