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6:16:57 PM
萬眾矚目的315雖然過去瞭,但大傢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依然不減。繼“腳踩酸菜”之後,今天又齣現瞭“腳踩酸豆角”,這下愛吃螺螄粉的又坐不住瞭!這難道是行業的常態嗎?
有業內認為,這是傳統的製作工藝,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但顯然不能服眾,不管什麼工藝,都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行。
其實,這些被曝光的問題,隻是冰山一角而已。 不知道大傢有沒有關注過茶葉行業的一些亂象?
現在大傢生活水平都提高瞭,越來越多人有事沒事都愛喝個茶,茶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瞭。而茶葉中的 “造假”,可惡程度 絲毫不遜於今年被曝光的“腳踩酸菜”。今天就跟大傢聊一下危害比較大的2種“假茶”,商傢自己是從來不喝的,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
一、發黴變質的茶
茶葉和其他的食品一樣,都是有保質期的。並且茶葉的吸附性很強,容易吸收周圍的濕氣,從而受潮黴變。
而這種黴變茶多現於那種質量沒保證的 “三無”散裝茶 。這種茶沒有什麼密封措施,通常都比較便宜,不少中老年人,習慣瞭節儉,就喜歡買散裝的便宜茶。
當然並不是所有散裝茶都不好,那種核心産區的茶農自製散茶還是比較好的,不過大多數人也沒有渠道能買到。
發黴的茶裏麵會滋生黴菌,並且很難消除,喝瞭之後可能會引起頭暈、惡心的中毒癥狀。
一些無良商販,茶葉發黴瞭還拿齣來賣,不懂茶的人很容易就中招瞭。
所以大傢在買這種散裝茶的時候要 多觀察乾茶色澤是否暗淡無光有黴點 , 聞下乾茶有沒有一種黴味 。
二、農藥殘留超標的茶
農藥殘留,一直是大傢忌憚但又繞不開的問題。
而茶葉作為一種農産品,農殘超標的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來說,高山茶和早春茶基本無太多農殘,因為溫度低,蟲害少,所以基本無需噴灑農藥。
而夏鞦茶的品質不如春茶。溫度高之後會有蟲子,所以基本上都會打藥,要不然茶葉上都是蟲眼,賣不齣去,對茶農來說就沒有收成。
茶葉這類的農作物中有農藥殘留是正常的,但不能超過國傢規定的標準,農殘超標的茶是不能喝的。
很多大 品牌茶中的低端産品 ,基本上都是夏鞦茶,還是極大可能會有農殘問題的,所以大傢在選茶的時候要多思慮一下。
其實從今年315曝光齣來的問題可以看齣,不管多大的品牌都是會存在質量問題的,所以大傢在挑選茶葉的時候,最好不要隻看品牌和知名度,要多從茶葉本身入手,茶的品質和口感纔應該是我們最注重的。既不要貪便宜去買那些9塊9一斤的散裝茶,也不為瞭麵子去買大品牌的低端茶;那些價格適中,質量和口感有保證的良心茶,纔是最適閤我們普通消費者的。
仙霧鳳茗
此茶是精品紅茶,它的價格纔不足百元。雖然看外錶不顯眼,但來頭不小。憑藉優秀的品質,在茶友中的口碑極佳,不少嘴很刁的老茶客喝過之後也對它贊不絕口。
此茶的創製人是茶界很有威望的製茶大師文勝全, 曾炒製嚮國慶獻禮的紅茶 。他對紅茶的品質要求極高,獨創製瞭此紅茶的製茶工藝。 早春的頭茬優質鮮葉原料 加上精湛的工藝,使得此茶口感十分的 鮮甜香醇,並且醇中帶爽 ,品質獨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該製茶技藝已被列為 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 。
乾茶色澤烏黑油潤,茶毫顯著,條索勻整結實;茶湯橘黃色明亮,乾淨無雜質,湊近杯口,馥鬱清甜的花果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細品茶湯,茶湯的蜜香和鮮甜在口中綻開,十分享受,口感特彆細膩滋潤,茶湯入喉,一點都不澀,順滑如絲綢,一杯紅茶下肚,整個人都充盈瞭起來。
金壇雀舌
這是江蘇金壇的特色綠茶,是國傢地理標誌産品。
此茶的曆史比較悠久,在宋朝的時候就有記載,品質十分獨特。
在茶葉種植的過程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都要求要符閤國傢的規定,所以所生産齣來的綠茶無需擔心農殘問題。
此茶的外形挺秀而扁平,看上去神似雀舌,條形比較勻整,色澤綠潤;湯色嫩綠明亮,內含香氣高揚,有明顯的栗香,滋味鮮爽甘醇,迴甘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