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11:03:36 PM
如果房價如蔥的鶴崗,注定成不瞭詩和遠方。
那我告訴你,還有另外一些城市,宜居且房價便宜,你是否會心動?
如果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哪裏,那我勸你先冷靜。
今天這篇,隻為瞭告訴你一個道理: 宜居的城市不一定宜業。
有些城市,外地人隻適閤旅遊,不建議買房。
哪些城市隻適閤旅遊,不建議投資買房?
1、昆明
雲南省會,“春城”昆明,作為中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文旅資源一直都是杠杠滴。
僅2021年,昆明就接待遊客超1.7億人次。
這樣一個四季如春的城市,誰能不愛呢?
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就算是省會,就算有旅遊資源,就算房價纔一萬多,我也不建議你在昆明買房子。
為什麼?
因為房價漲不動、甚至還在跌!
2月70城數據齣爐,昆明二手房同環比價格均齣現下跌,分彆下跌瞭0.4%和0.6%。
在此之前,昆明房價還齣現瞭7連跌的情況。
甚至前段時間不少樓盤的價格都跌迴瞭10年前。
比如保利春湖、浩創・悅山湖等項目,原先12000元/�O;推齣的工抵房價格隻有5000元/�O左右。
肯定會有人說:去年行情特殊,全國很多城市都跌瞭呀!
倒並不是我針對昆明,而是昆明房價下跌的背後,有兩個無法迴避的根因:
1.上一輪漲幅的透支
2.市場供過於求
2016年,是中國許多城市房地産狂歡的一年,昆明也不例外。
隻不過,昆明當時的房價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麵,海南的突然限購,讓大量文旅養老的買房客湧入昆明,另一方麵是昆明高鐵站的開通利好,再加上眾多房企的突然殺入搶地。
最終導緻瞭,昆明房價從2016-2020年間的連續50多個月上漲,單價從7000元/�O一下子漲到12000元/�O。
除此以外,昆明市場的供應也從2016年開始爆發,當時全國前20的房企全都殺入昆明。
土地供應從2016年的1000萬方翻3倍,達到2019年的3000萬方,成交樓麵價從1000+元來到3000+元,2019年的土地齣讓金更是破韆億。
而當下的昆明,迴暖的趨勢並不明顯。
所以,過來旅遊可以,投資買房,還請謹慎些。
2、大理
說完昆明,就必然要聊聊旁邊的大理。
對於很多人來說,大理一定是這輩子必須要去打卡的城市。
誰能拒絕蒼山洱海的美景誘惑呢?
不僅如此,大理的房價也剛剛破萬,相比於很多東部沿海城市來說,這樣的價格,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
但是,聽一句勸:來玩可以,韆萬彆亂買房!
畢竟,連省會昆明的房價都在跌,大理自然也沒能躲開。
根據最新70城房價數據:
2月份,大理市新房價格同比下跌4.9%,環比下跌0.6%;二手房價格同比下跌4%,環比下跌0.7%。
――新房二手房價同環比雙降。
而且,這還是大理自去年8月份以來的第6個月下跌。
城市固然宜居,美景固然好看,但是治不瞭房價下跌傷透的心。
就目前來看,大理樓市也還沒有明顯的迴暖趨勢,買房前一定冷靜。
3、西雙版納
在雲南境內,除瞭昆明和大理,西雙版納也是繞不開的熱門旅遊城市。
作為中國境內唯一的熱帶雨林城市,其吸引瞭眾多知名開發商前來跑馬圈地,開發大型文旅項目。
可以這麼說,西雙版納齣色的氣候資源,也是其房價被瞬間炒高的始作俑者。
――這是一座被房地産“催熟”的城市。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西雙版納境內吸引的文旅地産投資規模就高達1500億;截至2020年,占地超過10000畝的項目就有六個。
自2017年8月開始,西雙版納的房價就開始磕瞭藥一般飆升。
3個月時間,房價從4000元/�O,直接翻倍乾到8000元/�O。
2018年7月,新房漲到頂峰,均價達到11747元/�O,甚至超過瞭當時省會昆明的11382元/�O。
一個三綫城市,房價超過省會,想想就覺得離譜!
果不其然,自2019年開始,西雙版納房價就遭遇斷崖式下跌,不少項目價格甚至齣現腰斬。
僅2019年,房價就跌迴8109元/�O,跌幅達12.24%;
之後還在一路下滑,如今的西雙版納房價,已經跌迴4年前。
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城市的空置率的上升,最高時居然達到瞭80%。
高位時買入的房子,如今大片大片空著不說,還跌成狗,想想都替那批投資客心疼。
4、廣西桂林、北海
看完雲南的城市,另一邊的廣西坐不住瞭,論宜居,廣西老錶不服。
畢竟桂林的山水和北海的潿洲島都是拿得齣手的旅遊勝地。
但是和上麵一樣的城市一樣,這兩個城市的房子,也不建議投資。
根據最新數據,桂林和北海二手房均價雙雙下跌。
北海最誇張,2月環比下跌1.2%,跌幅僅次於牡丹江的1.3%,位列全國第二。
――這已經是北海的5連跌瞭。
還記得嗎?北海可以今年首批齣台樓市刺激政策的城市:
今年剛開年,北海就宣布下調第二套公積金房貸首付比例至40%。
如此著急“救市”,你細品!
其實,這些城市確實都是國內知名旅遊城市,但是宜居並不錶示可以投資。
畢竟,一套房子再怎麼說也是幾十上百萬的大事,韆萬彆輕易就買瞭,等到下跌就後悔莫及。
以上,給你列齣瞭一係列宜居城市,但是前記住:宜居通常是對本地人來說,投資韆萬彆草率。
特彆是對於一些旅遊城市來說:去玩玩可以,彆太認真。
韆萬彆被優美的景色迷惑,刷卡付款一時爽,房價不漲悶得慌!
下麵列齣以上這些城市的共性特點,供大傢參考:
1、曾經房價被短暫炒高,隨後長時間下跌
最明顯的就是西雙版納,像這樣的本地人口少和購買需求較低的旅遊城市,一旦有一些風吹草動,就會一大堆投機客衝進來。
說得難聽些,當中十有八九都是肥肥的韭菜。
泡沫一裂,一個個的都被套牢。
2、城市人口增長乏力
比如昆明,2009年人口數據628萬人,2020年七普數據為846.3萬人;
而同為省會的長沙,2009年時也是差不多的人口,2020年七普數據已經1004.8萬人。
再比如大理,2010年人口346萬人,2020年333.8萬人,不增反降。
3、旅遊資源發達,但産業結構單一
以這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昆明為例:
昆明工業産業比較薄弱,經濟增長太過依賴旅遊業,而在疫情之下,旅遊業受挫,經濟就深受影響。
比如2021年,昆明GDP是7222.5億元,同比僅增長3.7%。
――不僅在全國27個省會中,增速倒數第一,而且也低於全國(8.1%)和雲南省(7.3%)的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2021年昆明全年第二産業增加值為2287.71億元,增長率為-0.3%,三産受疫情影響,增長乏力。
從旅遊總收入看,2021年昆明旅遊總收入2308.46億元,隻是2019年的84%,處於負增長狀態。
一場疫情,撕掉瞭昆明作為省會的尊嚴。
不僅如此,工業産業薄弱,對於昆明這樣的城市來說,未來經濟增長容易受限;
對年輕人來說,就意味著搞錢的機會不多,自然就會爭著往外跑。
而年輕人纔是樓市真正的購買力,說白瞭,年輕人外流,房子就更難賣,降價就是必然。
所以對於這些過度依賴旅遊業的城市,對本地人來說,確實很宜居;但是外地人買房子投資,一定要考慮再考慮。
最後,請聽我再��嗦幾句:
所謂的宜居城市都是相對來說。
對於大多數城市外來人口來說,生活本來就是一種取捨:
想要房價低、住得更舒服、生活壓力更小,就意味著捨棄大城市多賺錢的機會。
很少有人能一邊詩和遠方,一邊麵包和房。
如果你實在喜歡這些城市,倒不如等疫情過去,好好去旅個遊更實在。